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青山一路同云雨 > 第149章 同心共筹

第149章 同心共筹

自江知渺入住后,陆汀驰的小院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了陆汀驰独居时的冷硬与空旷,一寸寸地被温暖细腻的烟火气浸透。

她并未大兴土木,只是如同春风化雨般,一点点拾掇点缀。院角廊下,渐渐摆满了各式盆栽花草,有清雅的兰草、馥郁的茉莉、以及许多陆汀驰叫不出名字、却瞧着生机勃勃的药草。

原本光秃的墙角,她命人搭起了一个精巧的木质花架,如今已是紫藤缠绕,绿叶葳蕤,垂下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如同织就了一片流动的云霞,风过时,落英簌簌,清香暗浮。

陆汀驰每日下衙归来,踏入院门,鼻尖先嗅到的不再是冷清的墨香,而是混合着饭菜暖香、花草清芬的鲜活气息。

目光所及,不再是规整却单调的景致,而是有了色彩、有了层次、有了生命的痕迹。他每每于此驻足,眉眼便会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与满足,是了,这才是一个小家本该有的模样。

无论他回来得多晚,正厅的饭桌上总会留着几盏温暖的灯,和等他一同用膳的江知渺。他数次心疼地劝她:“公务繁杂,归期不定,渺渺不必总是苦等,先用便是。”

她却总是笑着点头,为他布菜盛汤:“嗯,饿了我自会先吃。”但陆汀驰知道大多数的时候她还是会等他,这已成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这日傍晚,两人正对坐用膳,气氛温馨宁静。席间,江知渺般提及:“翊然,我近日又在整理一些医案,想着若能将其中浅显易懂的防治之理、护理之法教给更多人,或许比独自诊治能帮到更多百姓。”

陆汀驰闻言,放下银箸,看向她:“是该办医学堂了”

“嗯,”江知渺点头,眼中闪着希冀的光,“

陆汀驰几乎没有犹豫,立刻道:“这是极好的事。利国利民,我支持你。”

他略一思忖,便沉稳地将最实际的问题揽了过来:“选址是头等要事,须得清净宽敞,交通便宜。此事,交给我来办。京中合适的官邸院落或是闲置的宗学旧址,我明日便让吏部与工部查一查档,定为你寻一处最合用的。”

他的支持果断而实在,没有半分迟疑,仿佛她提出的不是一桩需要耗费大量心力银钱的事,而是一件理所当然,且他必将为她铺平道路的愿望。

夏日的风拂过京都,带来了燥热,也带来了一桩新鲜事,成了茶余饭后最热烈的谈资,中书令陆相的夫人,那位新晋的舒和县主,竟堂而皇之地开了一间学堂,还只收女子!

学堂选址在一处清雅宽敞的院落,原是某位获罪宗室的别业,被陆汀驰雷厉风行地协调划拨而来。匾额上“康安堂”三个字苍劲有力,据说是陆相亲手所书,而旁边那行“女子医学传习所”的小楷,则清秀灵动,出自江知渺之手。

消息一出,门槛几乎被前来打听的女子踏破。

有好奇的年轻闺女,有想学门手艺补贴家计的妇人,甚至还有几位鬓角微霜、想着也能将经验传授与人的婆婆。

江知渺来者不拒,她的要求简单又不苛刻:不论年纪,不论出身,不论识字与否,只论一颗肯学、愿助人的心。

开学那日,院内鸦雀无声,只有风吹拂新栽药草的沙沙声。

数十双眼睛,带着好奇、忐忑、渴望,望着前方那位身着素雅青衣、未施粉黛却容光摄人的县主。

江知渺目光沉静地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温和:“今日在此,无分贵贱,只有师生。我们所习,并非经史子集,而是护佑性命之术。或许微不足道,但于他人,或许便是寒冬一炭,绝境一灯。”

她聘请的两位女夫子开始教最基础的识字与算数。

堂下,年过半百的老嬷嬷握着笔,比稚童还要认真;年轻的姑娘们低声念着药名,仿佛那是世间最动听的诗词。

基础课程实用至极:

如何区分风寒风热,该捂汗还是该散热;

小儿夜里突发高热,如何用温水擦拭降温,避免惊厥;

产妇产后为何要洁净,如何预防那索命的“产后热”;

如何用干净的布条最快止住伤口流血;

又如何辨认田间地头常见的蒲公英、艾草、车前草,知晓它们的妙用等

学堂并非死气沉沉。江知渺常带着学生到院中,亲手触摸药材,嗅闻气味。

她讲得生动,学生们听得入神。渐渐地,那些原本怯生生的女子眼中,开始闪烁出自信与求知的光芒。

进阶的课程更为精深。

只有通过观察,被江知渺和几位聘请来的女大夫认定为有悟性、有耐性、有仁心的学生,才能开始学习搭脉象、观舌苔、辨症候、开方剂。

每月逢五,康安堂便大开院门,设为义诊所。

消息早已传开,许多贫苦人家的妇人孩童,甚至一些顾忌男女大防的闺中女子,都会前来求诊,这成了学生们最好的实践场。

江知渺坐镇指导,学生们轮流上前,小心翼翼地问诊、观察,再由老师点评、修正。

“先生,这位大娘脉象浮紧,舌苔薄白,应是风寒表实证…”

“先生,这孩子疳积,光吃药不行,得配合饮食调理,您看这样可好?”

院子里不再寂静,充满了关切的问询、耐心的解答,以及病愈后的连连道谢声。

最令世人震动的是,康安堂提供食宿。

这意味着,即便远在外地的女子,只要有心,也能前来求学。

一时间,竟真有几位颇具胆识的女子,从江南、河东等地慕名而来。

风波随之而起。

茶楼里,有儒生愤然掷杯:“荒唐!女子不在家习女德女红,跑去学什么医?还要抛头露面为人诊病?陆相夫人此举,实乃牝鸡司晨,有伤风化!”

“就是!治病救人岂是儿戏?女子心性优柔,见识短浅,若治坏了人,谁担得起责任?”

然而,市井巷陌,亦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一位货郎大声反驳:“放屁!我娘子上次生产,就是听了县主教的法子,干干净净,没像隔壁家那样遭大罪!女医怎么了?能救人就是好医!”

“说得对!我家闺女在学堂学了止血包扎,前天邻居家娃磕破了头,就是她先给包上的!学点本事有什么不好?难道非得困死在家里才算本分?”

赞誉与诋毁如同冰火,交织在这片新生的康安堂周围。

康安堂内,江知渺对窗外的风雨有所耳闻,却只是淡然一笑,继续低头修改学生的脉案笔记。她知道这条路艰难,但她并非孤身一人。

陆汀驰归来时,夜色已深,身上带着一丝清冽的寒气与淡淡的墨香。

他踏入温暖明亮的室内,将外袍递给迎上来的侍女,目光落在正于灯下整理医案的江知渺身上,眉眼间的疲惫便悄然化去几分。

“今日堂中一切可还顺利?”他如常问道,声音温和。

江知渺放下笔,抬眼对他笑了笑,说起白日里一位学生首次独立完成包扎后的雀跃,语气轻快。

陆汀驰静静听着,唇角微扬。他自然不会提起,今日又收到御史台一份言辞激烈、痛斥女子医学堂“违背纲常、淆乱视听”的折子。那折子引经据典,写得花团锦簇,却字字如刀,直指江知渺与这间学堂。

他也只是如常般,在那份奏章呈送御前之前,于中书省票拟时,不动声色地在其后附上了一纸短笺,寥寥数语,只客观陈述了医学堂近日于义诊所救治贫民、尤其是妇孺的实例,末了批注:“事涉民生医教,未见逾矩,可留中不必议。”

轻描淡写,便将一场可能掀起的风波,悄无声息地压了下去。

这些朝堂上的暗流与阻碍,他从未打算让她知晓。他的妻子,只需在她那片康安天地里,专心播撒她的仁心与理想。而外间的风雨,自有他为她抵挡。

烛光摇曳,映着他平静的侧脸。他看着妻子谈及学生时发亮的眼眸,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夜色名为温柔

反派拿错万人迷剧本后(快穿)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