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青山有凰 > 第9章 谁是渔翁

第9章 谁是渔翁

“嘭!”

敏仪和清欢在院子里放炮竹,握瑜随着容华站在廊下笑着看她们玩闹。

“侯胜一族,想来此时应已抵达流放之地了罢?”

“回殿下,半月前传来的讯息,他们方在岭南落脚,现已安顿。”

“照看着些。此局布得辛苦,好不容易瞒天过海,引东边轻敌,才得这片空隙。如今不过开局,刀未见锋,便叫人死了,岂不惹人生疑?”

“殿下放心,岭南那边是自己人掌眼,收放有度。”

容华深吸一口气,嗅着空气中,爆竹过后硫黄的味道,又一年了。

正说话间,一团红扑扑的小胖墩抱着一个陶罐一路小跑而来,后头还跟着两抹高低错落的身影。却是扶胥、流风与章予白三人,一路如年画跃出,热热闹闹直奔容华而来。

年节将至,琳琅等人早早筹划了一番“换装行动”。三人中,扶胥尚年幼,随人摆布;流风素来寡言,更不会反抗;唯有章予白一人,苦战无援,最终也只得束手就擒。

他们被打扮得极为喜庆:扶胥头戴虎头绒帽,身着绣云团红袄,小脸白里透红,活脱脱一尊会跑的年画童子;流风虽冷面如旧,却也裹了同款装束,一板一眼行走之间,诡异中自有几分呆萌;至于章予白,虽死命抗议,终也未能幸免,勉强换上了一件绛红色金丝滚边袍子,略保一点“扶光主事者”的颜面。

“阿姊!糖脆饼!”

扶胥两手捧着罐子,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流风默不作声,替他揭开盖子,顷刻间焦糖香气扑鼻。

容华掩唇轻笑,眉眼弯弯:“哎呀,原来是专程来送糖脆饼的年画娃娃!谢你们,我方才还想着这一口呢。”

她接过罐子,轻抚扶胥头顶,又转眸看向身后那高个“年画版”的流风。那人仍旧一脸严肃,五官冷硬,与身上这幅喜庆打扮显得格格不入,偏又别有一番滑稽的庄严,令人忍俊不禁。

“……你倒也有点意思。”容华低声笑道。

“你们这是在翻腾什么宝贝呢?”

章予白步履从容地走近,脸上神色却有些……复杂。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的绛红袍,唇角抽了抽,终究还是认命。罢了罢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堂堂扶光主事,莫非还怕几件红衣不成?他在心中做足心理建设,像赴刑场般走至容华跟前。

容华抬眸,看了他一眼,缓缓上下打量,微笑点头:“你肤色本就白净,这颜色衬得人精神,倒是挺好看的。”

“是啊,”握瑜顺势接话,“比你平日那一身乌鸦色好看多了。”

一旁扶胥与流风不约而同频频点头,像是两个无声助攻的年画娃娃。

章予白脸上扯出一个笑,比哭还难看,暗中瞪了几眼“队友”,心道:好一个临阵倒戈,叛将奸细!你们两个就不能稍微配合我演一出众志成城、誓死不屈?

“阿姊喜欢吃那种裹着糖最多的,我们在挑呢。”扶胥眨着眼,奶声奶气地为自己和流风辩解。

话音未落,廊外传来笑语声,琳琅领着沈一山、范宣亮、周龄岐三人进了院来。后头厨房也有人来报:“宴已备齐,可请殿下入席。”

冬雪初歇,日头温软,热闹喜庆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散着。

众人入座,人不多,加上容华只有十位。

屋外雪落无声,屋内炉火温融,一时气氛轻暖安宁。

容华举杯,目光环顾四方。她缓缓启唇,声音柔和:

“过去一年,诸位辛劳陪伴,我心知之。我们虽非血亲,却在风雨中同进退、共担当,于我而言,早已如家人一般。”

她顿了顿,语气平静却有一丝郑重,“三年之期将满,来年山高路远,我愿与诸位并肩再行。”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此杯,我先饮为敬。”

玉盏一倾,清酒入喉,厅中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还礼,齐声道:“愿与殿下,同心共进,戮力以成!”

一时间,火光暖影中,杯盏交错,欢声笑语里却藏着几分凝重与默契,像是雪夜中的一炉炭火,将来路与前程都温了一遍。

多年后,琳琅仍记得这顿年夜饭。

那一年,是嘉德三年,是风雪将歇而战幕将起的时辰,江山正缓缓转舵,命运也正悄然发酵。

节后开朝,便接连传来几桩动静,皆非等闲之事。

其一,齐王常元恪与京兆张氏二房长女张如澈正式完婚。二人于半年前议定婚约,年后礼成,礼制隆重,宾客盈门,一时风头无两。张如澈出身世家,是张凌之孙,家学渊源不浅。其叔伯皆为进士出身,两个堂兄分任外郡刺史与京官中书,张家在文官系统中盘根错节,声望素著。张凌虽四年前辞世,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如今张家与齐王联姻,等若锦上添花,齐王府势焰愈炽,如烈火烹油、春花方盛。

其二,户部尚书窦汾上奏,言及往年秋粮、赋税诸账目前后失衡,尤以茶叶与丝绸二项出入最甚,涉及之地遍及江南与并州一系。其言恳切,措辞激烈,引发震动。

其三,北夷突犯边境,突袭驿阳县,不仅劫掠了整个库藏,连带五千余户百姓被掳北去,惨烈异常。虽战事规模不大,却也令边军颜面尽失,百姓惶惶。

消息上达天听,当朝皇帝大怒,连下三道谕旨。

常泰本欲择一宗亲亲王为主,统筹四部——户部、吏部、大理寺、刑部——以彻查赋税。然左右权衡,太子与齐王皆不宜出任,因案牵连广泛,恐生嫌疑。其余宗室或年幼,或资历浅,难服众望。遂先命户部封存账册,择日再议主使人选。

窦汾退朝之后,内心忧虑难消。

案牍堆积如山,若不快刀斩乱麻,恐地方早已销毁痕迹,虚与委蛇,届时再查,皆是两袖清风,何以追责?

而北夷犯境之事,则暂以和谈应对。时未可战,使臣人选,需得细细思量。

夜深灯寒,东宫书房依旧灯火未灭。

“殿下,江南与并州一带的账目,我们的人已清理干净,线头处也封口妥当。余下不过些蝇头蚁贼,纵查下去也难动摇根本。”太子詹事赵淳低声禀报。

常正则倚窗未语,片刻才道:“齐王那边,怕也早就开始抹平痕迹,未必能抓住实据。”

他嗤笑一声 “窦汾就是闲的没事找事。”

“殿下。”太子洗马周时眼神沉静:“此次北夷犯边,五千百姓被掳,圣上必遣使谈判。使臣人选,您可有计较?”

“你的意思是让齐王去?”太子挑眉看去。

“殿下英明。五千人口,事关重大,出使者必须身份贵重。圣上金口玉言,人是必须要被带回来。这可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外加突厥人向来欲壑难填。此行路途遥遥,很是凶险。若有什么差池,也是意料中事,不是吗?””

“大善!”

与此同时,安仁坊齐王府内,烛影摇曳。

齐王常元恪与御史大夫权善青促膝而坐。

“舅舅,我想亲自请命,出使北境。”齐王语气坚毅,神情罕见凝重。

“此行艰险万分,胡人性烈,路远事难料,殿下当真考虑清楚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齐王抿了口茶,继续道,“我年少,资历尚浅,朝中诸多事难插手。若再等下去,只怕连边角都摸不着了。既如此,便趁此机会搏一次。再说,五千百姓,总得有人接他们回家。”

权善青沉吟半晌,终于缓缓开口:“若殿下执意,此行可行。但我有一计,可助你进可攻退可守。”

齐王眼中一亮:“舅舅请讲。”

“以围为解。昭陵之人,正可为牵。”

齐王闻言沉思片刻,忽而朗声一笑:“妙哉!太子与晋国公主素来不睦。昭陵三年丧期已满,公主若回京,正可分其心力。”

是日,东曦既驾,早朝散去。许毅坐在礼部,却无心公务。

此刻,他满心都是田维的声音:

“殿下惜才,不忍明珠蒙尘。许大人,您少年入仕,几经沉浮,终于爬到了礼部尚书的位子。这其中心酸苦闷,田某感同身受。你我皆无背景,能有今日,全凭一点执念,和那济世报国的心。只是,恕田某直言,这尚书之位,只怕是您渴望的终点。于他人而言不过是上升石阶。”

“张家小公子,张之平,背靠太子,出身大家,有这么一位礼部侍郎,您的尚书之位,可还安稳?”

许毅不过五十,却须发皆白。他寒门苦读,时刻梦想着,出人头地,位及中枢。即使数十年官场倾轧,也没有消磨掉他的野心。他辛苦钻营,好不容易混到尚书,可不是为了被人做垫脚石的。

许毅的眼睛混浊,眼角皱胃丛生,只是那双眼睛,如饿狼见肉一般,死死盯住了向上云梯。

嘉德三年,三月初六,紫宸殿朝会之上,由礼部尚书许毅牵头,御史大夫权善青稳坐其后,大理寺卿田维领奏,中书令陈文石居中统筹。

一场筹谋多月的“奏请迎归”之议,悄然登场。

许毅率先出列,衣袍拂地,语声沉稳:“陛下,晋国容华公主,于昭陵服丧三年,持斋焚香,晨昏不辍,孝心之诚,天地可鉴。今丧期已满,理当返京建府,方可不失宗室礼制;亦免天下谤言,以陛下圣德,岂可使一女于荒陵幽居三载,遭人妄议寡恩?”

话音未落,宗正少卿张昌林即刻应和,行礼道:“臣附议。公主年幼丧兄,又承先帝遗志,恪尽孝道。若久困昭陵,于情于理皆难服众。如今春和景明,正是归京良机。”

张昌林,正是齐王妃堂兄,其身份一出,众人皆觉意味深长。

继而,又一人出班,衣袍轻拂,声音朗然清正。

“容华公主并无过失,今为兄祈福已尽三年,恩义俱全,理应归朝。古今朝史之中,从未有皇子公主三人同在陵前守孝之例。容公主之行,已为万世典范,实不宜久留山陵。”来人,正是窦明濯,豫州窦氏嫡长,门第高华,素有清誉。

有他出声,豫州窦氏立场昭然若揭。

殿上文武交首,议声渐盛。

六姓七族中,河东薛氏、荆州陈氏、豫州窦氏、京兆张氏皆是赞成,范阳韦氏向来是明哲保身,不言不语。三省与户、礼二部,加上御史台和谏院。

太子常正则神情不动,垂目不语,唇线却微不可察地绷紧。耳边满是“应迎公主归京”“以正宗亲之礼”“守孝有终,勿失圣德”……

大势汹汹,言辞恳切,仿若压顶之山,寸步难移。

他缓缓抬头,目光扫过人群,落在中枢几位重臣身上,心知圣意已决,唯有顺水推舟。

“儿臣以为,众臣所言甚是,容华公主一向温良敬谨,今已服丧有终,应回京建府,以继宗亲之序。”

这一句话,掷地有声。

言罢,群臣齐声道:“陛下圣明。”

退回列中,太子敛眸未语,心头却冷意渐浓。

六姓七族,文官三省,两台六部……他一手经营多年,如今竟拱手看着他们分向两翼。父皇当真打算借“归公主”之名,布下一子?

他心思电转,目光掠向不远处中书令陈文石一派淡然的面孔,和窦汾那双满是倔强的眼。

“罢了。”他暗自冷笑,“她终究要回来。本宫从未奢望靠一座山陵困死她一辈子。不过是只病猫罢了,回京又如何?待她回了朝堂,看她还能翻出几朵浪花来。”

更何况,齐王那边也得了“美差”,主动上书请命出使北夷,倒是扮得一副忠勇义士模样。呵,若有命去,未必有命回。

……

四月伊始,风和日暖,百花初放。

晋国容华公主奉诏归朝,携弟扶胥、公主敏仪,一路自昭陵启程。天子御笔亲赐旨意,命其建公主府,领核查税赋之责,由户部、吏部、大理寺与刑部四司协办。

同时,齐王常元恪启程北上,率使团前往北夷议和,肩负五千被掳百姓返还之任。

终于在零点前,二更完成,没有食言哈哈~

新年贺词出自李世民,《守岁》。

容华:你才是病猫,你全家都是病猫,老娘不发威,你当我hello kitty!

求评论,求收藏,求营养液吼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谁是渔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惩娇

东京华歌

姑母撩人

女配能有什么坏心思[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