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里头已经提前接到苗文道要上任的消息,提前好几天就派人在城门口迎接。不到两个时辰,一切都已经安顿下来。兰台县县衙的后宅不算大,以往来赴任的县令要是家里人口多的还要在外头另辟宅院。苗文道他们只有四个人,住起来倒是显得格外宽敞。
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七,离过年没有几天日子。处处都沉浸在过年祥和喜悦的氛围之中。过年衙门也放假,要过了上元节后才开门。苗文道二十七日交接完县令的官印后便也跟着冯大娘喜春一起张罗起过年的事情。
苗文道和苗盛负责在家里清洁打扫,喜春和冯大娘便上街采买过年需要的腊肉,香肠、干果,酥糖等等东西。兰台县已是蜀地的地界,吃食上头和喜春的家乡颇有几分相似,辣味的食品很多。冯大娘和苗文道虽不能吃辣,为了喜春也采买了好些辣味的食品。
冯大娘还记挂着要给喜春蒸黄米枣糕吃,兰台县不产黄米,幸好她在京城便提前预备好了要用的食材。腊月二十八晚上便把处理好的黄米和去核的红枣红豆葡萄干一层层铺平,上蒸笼用小火慢慢蒸着。除夕一大早喜春便吃上了这黄米枣糕,果然和冯大娘说的一样,软糯香甜。
“大娘,你手艺真好!”喜春腮帮子吃着鼓鼓,笑着对冯大娘说道。
冯大娘好几年没做这个,原还担心自己会失手,今早揭开锅盖发现还是跟以前做的一样这才放了心。“喜欢吃就多吃点,锅里可多着呢。”
吃过早饭,喜春,冯大娘,苗盛都在厨房忙着张罗今日除夕的夜宴,苗文道则在书房里头用红纸写着院子里头各处的春联。
经过一天的忙碌,刚到傍晚时分,一桌丰盛的除夕宴就摆上了餐桌。冯大娘招呼道:“大家趁热吃,新的一年才好红红火火!”
菜肴味美,美酒香醇,一顿饭吃到了二更初才结束。冯大娘高兴地喝了好几杯酒,饭桌上便睡了过去。送冯大娘回了房,三人便在偏厅里头烤火守岁。
苗文道和苗盛两人借着要方便的由头,接连离开。不多时,苗文道一脸神秘地进来叫她:“喜春,走,苗大哥带你去看样东西!”
喜春跟着苗文道出门,才站在廊下就听到他吹了一声口哨,接着听得院子中间嗖地一声,一束束绚烂的烟花在漆黑的天幕中绽放。
看着喜春笑得眉眼弯弯地仰头望着烟花,苗文道觉得自己高价买的烟花此刻值回了本钱。
璀璨的烟花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喜春眼睛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夜空,想把这份感动牢牢记在心里。直到最后一束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后消失,这场绚烂的烟花秀才落下帷幕。
苗盛放完烟花,跑到二人跟前,见喜春还仰头看着夜空一脸沉醉的样子,邀功道:“喜春姑娘,烟花不错吧,这可是少爷特地给你放的,我可是跑遍了兰台县城才找到的。”
“苗盛,烤你的火去!”苗文道皱眉道。他这场烟花是特意放给喜春看的,可是他绝对没有要让喜春感念他恩情的想法,他就只是单纯地向放给她看而已。
苗盛朝自家少爷吐了吐舌头,笑着越过二人走进了偏厅。
空气中还弥漫着烟花燃后的味道,喜春侧过身笑着对苗文道说:“苗大哥,真是谢谢你,我第一次见这么好看的烟花。”
“你喜欢就好,外头冷得很,咱们也进屋吧。”听到她说喜欢,苗文道心里美滋滋的,他现在也不奢求喜春能够马上喜欢上他,只希望她能够对自己多些了解后觉得自己是个可堪托付终身的人。
回到偏厅,苗盛找来了一个双陆棋盘,三人以一次一文钱的赌注,玩着双陆直到时间越过新的一年。
苗盛看着自己准备的二十文铜板被苗文道和喜春洗劫一空,笑道:“好呀,少爷和喜春姑娘这是大过年的来洗劫小的了,想必这新的一年两位肯定是财源滚滚,数钱数到手软了。”
苗文道伸手去拧苗盛的脸,笑骂道;“好个多嘴多舌的小厮,才赢你几枚铜板就这么喋喋不休。好了,这是给你赏钱,可别明早又对我娘说我小气。”苗文道说着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荷包扔个苗盛。
苗盛一看里头有十两银子,笑得合不拢嘴,他就知道跟着少爷准没错。把荷包揣好,朝着苗文道作揖,“小的谢过少爷的赏,小的祝少爷心想事成。”说着还往喜春的方向瞟了一眼。说完又跟喜春告辞便高高兴兴地走了。
喜春和苗文道又聊了一会儿天,苗文道给喜春讲了好几个不同地方的过年风俗,喜春听得津津有味。直到四更天气,两人都有了倦意,这才分别回房睡觉。
大年初一一大早,冯大娘给喜春,苗文道,苗盛三人都发了压岁钱。“新的一年,大娘祝你们都平平安安,身体康健。”
喜春捏着手里的荷包,差点要忍不住落泪,自从离开爷爷,她再没有收到过长辈给的压岁钱了。想到这是大过年的,见哭声不好,她便生生忍回去了。三人给大娘磕过头后,才吃起了早饭。
吃完早饭,四人一同去街市上逛,兰台县盛产竹子,当地就有用竹子做成的竹龙,每到过年就有舞龙的队伍在街市上头表演。
到了上元节,四人又一同去观灯。观灯的几条街就在县里穿城而过的青草河两岸,冯大娘知道到了苗文道的心思,有意给她们二人更多相处的时间,拉着苗盛要去另一条街上看灯。
“肃卿呐,娘让苗盛陪娘去看那条街上的灯,你就陪着喜春看吧。娘转转就和苗盛回去了,你们不用找我们。”说完冯大娘还朝苗文道眨巴了一下眼睛。
苗文道看到冯大娘的眼神,不自然地咳嗽一声,才道:“好。”又对苗盛吩咐道:“苗盛你好好照顾老夫人。”
等冯大娘二人走远,喜春苗文道二人才接着在路上也看起灯来,走到一处猜谜赢灯的地方,苗文道指着那些花色各异的彩灯,问喜春道:“有喜欢的灯吗?”
喜春走近,对着花灯认真浏览了一番,指着上面一个莲花样式的彩灯对苗文道说;“苗大哥,我喜欢这个。”
小摊的老板看着喜春指着的莲花灯笑道:“姑娘真会选,这灯可是我家老头子扎了两天才扎好的。今年只做了这一个呢。”
“老板,这猜谜怎么猜?”苗文道凑上前问老板道。
老板捋着自己的胡子,指着那彩灯道:“灯笼下头有一张纸,上头写着灯谜。要是能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头猜中就免费把灯带走,要是猜不中就就要花一两银子把灯买下来。”
老板上下打量了一眼苗文道,“我瞧着客官是个读书人,想来老朽出的灯谜应是难不倒你的,客官要不要试一试?”
喜春听到猜不中要花一两银子买下来,她虽然喜欢这个灯,却觉得价格很是昂贵。便扯扯苗文道的衣袖,小声道:“苗大哥,我看算了吧。”
苗文道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道:“相信我。”
苗文道从莲花灯底下摸出了一张纸条,只见上头写着:四月接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①
“老板,你这可是四个灯谜啊。”苗文道笑道。
老板耸了耸眉毛,笑着点头,“想来四个也难不倒客官吧。”他这上元中秋一年才做两遭的生意,自然是不能出一个简单的字谜就让人猜出来。这个谜语可是他用了好些年,除了第二年的一个药房掌柜没一个人猜全乎的,他不信这个年轻人能猜得出来。想着马上到手的一两银子,老板笑眯了眼。
喜春从苗文道手里拿过纸条,她现在能看懂上面的字,但是却完全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她把纸条还给苗文道,看着苗文道成竹在胸的样子,惊喜地问他:“苗大哥,你已经猜出来了吗?”
苗文道冲她点点头。对着坐在柜台后头的老板道:“老板,谜底可是四味中药?”
“不错。”
“我猜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老板张大嘴巴,“你……你怎么猜出来了。”
苗文道取下莲花灯,递给喜春,“老板,灯我就拿走了。”
喜春拿着到手的莲花灯,对苗文道恭维道:“苗大哥,你太厉害了。我一个都没猜出来,你一下子就都猜准了。”
“没什么,雕虫小技罢了。”
两人一路从头到尾逛完了灯市,喜春为了感谢苗文道帮她赢得莲花灯,请他吃了一碗陈皮豆沙羹。两人吃完东西,从灯市上离开已经接近子时。
今晚又是一轮满月,清辉遍洒人间。喜春提着莲花灯,心情格外放松。不知从何时起,她心里不会再时时想着卫峤,她好像真的可以放下他了。
苗文道仰头看着天上的明月,握着紫竹柄折扇的手略略收紧。两人走到一处小石桥,他叫住了提着灯笼已经走上石桥的喜春。
喜春停下脚步回头看他,“怎么了,苗大哥?”
①四月接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灯谜来源于网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过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