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卿心难测 > 第45章 赴兰台

第45章 赴兰台

喜春刚喝完酒,坐在炉火面前觉得身体有些发热,低头解开了身上穿的橘色喜鹊登枝纹样的比甲。

苗文道看向喜春因喝酒变得酡红的脸,心中有些燥热,又见喜春当着他的面解衣,忙把头别过去看向铜炉里头烧得正烈的碳火。他的心现在跟这碳火别无二致,都燃烧得热烈非常。经过这几个月和喜春的相处,他对喜春更加了解。喜春善良单纯,虽然有时做事会有些傻气执拗,可是正是她的这份天真让她变得独特。

他前半辈子都肆意潇洒地过活,在新江时也曾拿着父亲给的银钱在酒楼里头彻夜听曲买醉。因为父亲和母亲不和的缘故,他对成亲一直没有什么憧憬之情,更谈不上有什么心仪的女子。可后来在新江遇到了喜春,她是照进冬日里头的一束暖阳,两人只交谈了几句,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自己一颗心就牵挂上了。

当时他就想过,要是能娶喜春这样的女子为妻,那他就愿意成亲,否则他宁愿终身不娶。他会一辈子对她好,绝对不会像自己父亲一样,他娘才进门不到一年就抬了三房小妾回家。他会温柔呵护她,两个人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喜春吃着今日在街上买到的冬枣,想起苗文道上次跟她讲的有关枣子的故事,上次他只说了一半,她一直都想知道吃了西王母神枣的那个皇帝最后怎么样了。

她刚想开口问他,就见目光一直盯着碳火看的苗文道忽然转过头看向自己,迎上他的目光,喜春朝他嫣然一笑。

苗文道被她笑得心神一颤,不自然地低下头轻咳两声。

“苗大哥,你可是染上风寒了?”喜春担忧地问道。她就没见过像苗大哥不怕冷的人。现在腊月里,京城虽不怎么下雪可日日都刮着冷风。苗大哥只要褪下官袍,在家里终日都是穿的玉白色的道袍,头上戴着蝉腹巾,看起来的确仙气飘飘,可她看着真是觉得冷飕飕的。要知道她在初冬时候就已经穿上氅衣,现在更是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生怕见了寒风。

冯大娘之前见喜春对着苗文道的衣着惊奇就对她解释过:“你苗大哥就是这样的,哪怕飘着大雪他都只穿三件衣裳呢。也没见他着凉过,你别担心。”

苗大哥之前是没有着凉过,可今年的冬天尤其的冷,这几日的风吹得猎猎作响,想来苗大哥着凉也是可能的事。

苗文道轻声说了句没有,喜春没听见,便伸手用手背去轻触苗文道的额头,又碰了碰自己的,确定他没有发热。见苗文道没有生病,喜春又转身坐回自己的位置。

她的手背碰触到自己额头的时候,苗文道的心都漏了一拍。之前玉生说她喜欢上一个姑娘,看到人还没有说话整颗心都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脑子里更是晕乎乎地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讲不出来。他之前觉得玉生说得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他从没有过这种感觉。如今,他也体会到了。

就是心动,就是喜欢,就是面对那个人会手足无措。

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他拿起一旁的清茶喝了一口,把在心里头酝酿了许久的话又重新在脑子里想了一遍,方才侧过身看向身旁的喜春。

“喜春,我有话要跟你说。”

喜春笑着回望他,“苗大哥有什么事尽管说。”

看着她纯澈的眼眸,苗文道深深呼了一口气,开口道:“喜春,你觉得苗大哥怎么样?”

“苗大哥你很好啊,你很厉害会很多东西,又孝顺,对人也很好。”

听到喜春这样直白地夸自己苗文道有点脸红,“我不是问这个,我……我是想问,你觉得我要是做你夫君怎么样?”

“啊?”喜春闻言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她对苗文道一直都是把他当做哥哥看待,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方面。

“我知道你很惊讶,喜春,我不是一时兴起,我喜欢你挺久了。当时你送银镯给我的时候就打动我了。我不知道你是为什么进宫又为什么离开,这些我都不在乎,也不会去过问。我只想告诉你,我是喜欢你的,也是真的想娶你为妻。”

苗文道的话说得很是诚恳,喜春也有些触动。既然离开了卫峤,她也是想明白以后要嫁人好好过一辈子的。可是她自己对苗文道真的没有一丝心动,完全是妹妹对哥哥的情感。再说,她明白自己的心底还有那人的存在,她心里有别人,更不能答应苗大哥。

“苗大哥,你很好,可是我现在还不喜欢你。我……”

“不用说了,我知道,是苗大哥唐突了。”苗文道伸手拍拍喜春的肩膀,他想过会被喜春拒绝,亲耳听到心里还是难免怅然失落。

努力地挤出一抹微笑,对她道:“苗大哥喝了酒现在也有些头晕,我就先回房去了。喜春你也早点休息。”苗文道说完,转身离开了堂屋,看着那抹白色的身影像根羽毛一样飘走,喜春心里有些说不清楚的滋味。

她少有喝酒,酒量却是很好,而且越喝越精神。回到房间后,一直都睡不着,起身拿着一本话本看到四更天方才睡去。

仿佛没有发生过昨天的事情一样,苗文道对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喜春知道苗文道是个坦荡的君子,没有故意去躲避与他的相处,两人还是同往常一样亲密。

又过了两天,苗文道的书童苗盛领着一对中年的仆役夫妇来了京城。

苗盛笑着对苗文道说:“少爷,何叔刘大娘就是老爷让来看宅子的。您去兰台县当县太爷,老爷说身边还是得有个使唤的人,所以把小的也叫来了。”

苗盛二十出头,不同于苗文道的英武长相,他皮肤偏白,穿一身青布直裰,看起来倒像是个白面书生。苗盛喜欢说笑,人又好相处,很快跟喜春也熟络起来。苗盛的爷爷是他们当地有名的说书先生,苗盛从小耳濡目染听他爷爷讲过许多故事,随口就能讲上一段。喜春和冯大娘没事就爱拉着苗盛听他讲故事。

苗文道在礼部的差事在腊月初九终于完成。苗盛和何叔两人已经提前把去兰台县需要的三辆马车雇好。

腊月初十吃过早饭,便把行李装车,一行人踏上了去兰台县的路。苗文道和苗盛一辆车,喜春和冯大娘一辆车,另外还从车马行雇了两个赶车的伙计帮他们赶两辆车到兰台县。

马车一路从永定街穿过朱雀大街,最后从南城门出城离开京城。看着巍峨城墙上的京城二字,喜春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三年前她也是从这座城门经过,如今也是从这里离开。三年前她怀揣着希望来到京城,希望找寻下半生的依靠。如今她历经了几番世事离开这个给她泪水也给她欢笑的地方,她相信自己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她会好好活下去,带着爷爷给她的希冀,幸福地活下去。

冯大娘见喜春一直撩着车窗看向窗外,笑道:“喜春,怎么了,可是舍不得离开?”

听冯大娘说话,喜春放下帘子回头看向她,笑道:“我高兴呢,京城是很好,待几年下来总觉得不如家乡好。”

冯大娘赞同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这京城是大,可是大娘我住了这些年还是没习惯。要说好,还是自己的家乡好,土亲水亲,连菜都更合胃口。这次咱们到兰台县先安顿下来,便让肃卿派人去富平县打听你家乡的情况。要是那狗官不在了,你也好回家去看看。”

喜春笑着对她点头,她又接着道:“大娘打听过了,从京城到兰台县坐马车要大半个月的时间,咱们倒是还能赶上在兰台县上过一个春节。到时候大娘给你做我家乡那边的黄米枣糕吃,香甜软糯,那滋味别提多好吃了。”

喜春好久没有热闹地过一个春节了,听着冯大娘的描述笑着点点头。能跟像家人一样的冯大娘和苗大哥一起过春节,真是再好不过了。

路途一切都很顺利,冯大娘跟喜春每天都有聊不完的天。苗盛有时候还过来她们这车和车夫交换赶车,听着苗盛讲故事,一路上更是充满欢声笑语。

可是走到第八天,一行人宿在蒲坂县城外的一家庄户人家,庄户人家好客准备了满满一桌吃食接待他们,又拿出自己酿的高粱酒请大家痛饮。喜春抵不住主家的热情也跟着喝了两杯,当晚睡不着,便披了氅衣在屋门口看月亮。翌日在马车上便感觉有些头晕脑胀,靠着车壁便睡了过去。

冯大娘起初以为喜春是没有睡好,可后来见她面上潮红,伸手一碰额头,发现高热不止。赶紧叫停了马车,找苗文道商量,“肃卿,喜春发热了,看来是着了凉。咱们离下一个城镇还有多久,得赶紧给喜春找个郎中看看,吃上药才好。”

“还有二十里路就到蒲坂城,咱们加快些,能在中午前就到。”

喜春好久没有生病过,一时间病情来势汹汹,整个人打不起一点精神,头晕乎乎,浑身酸软无力。午时前一行人在蒲坂城里的客栈暂住下来,苗文道立马去找城里头的郎中。郎中把过脉后,诊断是寻常的风寒,给喜春开了几服药。冯大娘借了客栈的厨房给喜春煎药,苗文道便在床边陪伴她。看着她憔悴的病容,一阵阵地心疼。

喜春每每醒来都能看到苗文道或者冯大娘陪在她的身边,离开爷爷和兰香他们后,她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得到这样的温暖。

好在喜春的身体底子好,药又吃得及时。吃了三天的药就已经痊愈,看着喜春又恢复到原来精气十足的样子,冯大娘笑道:“就这个样子才好,以后可得多穿点衣裳,别再着凉了。”

喜春拉着冯大娘的手,歉意地朝她道;“就是我这病来得不是时候,耽搁大家时间了,大娘和苗大哥还彻夜地照顾我,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傻孩子,大娘和你苗大哥都把你当一家人,一家人互相照顾可不是应该的。以后可不许说这么见外的话了,要不然大娘可要伤心了。”

喜春把头靠在冯大娘怀里,“大娘真好。”

又过七日,马车在午后终于进入了此行的终点,兰台县的县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我的18岁男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