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旧在解析,在记录,在用冰冷的逻辑对抗着疯狂。
但他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那个纯粹置身事外的观察者。他主动介入了混沌,用混沌的方式(逻辑武器)反击了混沌。他在疯狂的核心引爆了秩序,自身也被那爆炸的冲击波所伤。
他成功地锚定了一次。
但下一次呢?当更深的混沌袭来,当他构建的“逻辑武器”也无法承载,当那道“非理性扳机”失效……他还能剩下什么?
玄渊学院的疯狂低语,如同永恒的潮汐,拍打着宿舍的墙壁,也拍打着他那已然出现裂痕的理性堡垒。清曲樾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矗立在疯狂之海边缘的、孤独的灯塔。灯塔的光依旧冰冷、稳定地扫视着黑暗,照亮着那些扭曲翻滚的浪潮,解析着它们的模式、频率、破坏力。
只是那灯塔的基座,那最深处,已然被冰冷的海水侵蚀,发出细微而持续的、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碎裂声。
他摊开笔记本新的一页,笔尖悬停。
记录,还在继续。
对抗,永无终结。
而那道裂痕,将成为他灵魂深处,一道永恒的、冰冷的研究课题。
玄渊学院的日常,如同永不停歇的疯狂绞盘,继续转动。清曲樾依旧行走在扭曲的尖塔与蠕动回廊之间,依旧一丝不苟地记录着、解析着。他给古神幼崽喂食时,精准避开“星海浮游”的魅惑凝视,甚至在《克系生物饲养手册》的空白处,用更小的字体批注:“孜然对‘深渊碎齿’消化腺分泌有轻微促进作用( 7.3%),但易引发短暂攻击性提升( 15.8%),需权衡。” 他在缚咒回廊给封印核心做校准维护时,指尖流淌的银□□神能量稳定如初,将那些咆哮的恐怖阴影牢牢锁在符文矩阵之内,锢印师那金属摩擦般的赞许(或者说,确认无误的嗡鸣)依旧是对他效率的肯定。
表面上看,他仍是那台精密、冰冷、高效运转的“秩序之锚”。
只有罗烬,这个被迫与他共享狭小骨材宿舍的倒霉学长,能察觉到那冰面下的细微裂痕正在悄然蔓延。
变化是微妙的,如同旧校舍废墟深处弥漫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渗透。
首先是沉默。清曲樾本就寡言,但现在他的沉默更加……厚重。以前是信息处理中的高效节能,现在则像某种无形的消耗。他坐在骨桌前书写的时间更长了,笔尖悬停在纸页上方的次数也更多了。那些停顿不再是思考,更像是一种……能量的枯竭,或是意识深处某种细微阻力的对抗。罗烬半夜醒来,常能看到清曲樾坐在黑暗中,背脊挺得笔直,面朝窗外那永恒污秽的天幕,一动不动,如同融入背景的骨雕。黑暗中,只有那本摊开的笔记本在惨白矿石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
其次是他的观察。那双过于平静的眼睛依旧锐利,但罗烬偶尔会捕捉到一丝极其短暂的……偏移。不再是纯粹的、冰冷的扫描,而是像被什么无形之物短暂地吸引、牵绊。比如,当“千面之蛭”在喂食时,水面上幻化出某个扭曲但依稀可辨的、象征“家庭温暖”的场景碎片时,清曲樾低垂视线的时间会比标准流程规定的时间延长0.3秒。或者,当路过学院广场边缘,看到某个新生因为无法承受低语而崩溃哭泣时,他的目光会在那张涕泪横流的脸上停留一瞬——不再是分析病理,而像是在确认某种……共鸣?然后,他会更快地移开视线,仿佛被那失控的情绪灼伤。
最让罗烬心惊肉跳的,是清曲樾在“拆解”时,笔尖下流淌出的字句。那份冰冷依旧,但逻辑链条的间隙里,开始渗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虚无感。
“样本:低阶虚空蠕虫(编号V-874)。精神尖啸频率:17.4KHz(±0.3),能量波形呈锯齿状。有效屏蔽方案:构建反向谐波干涉(效率92.7%)。注:尖啸中检测到‘存在性痛苦’残留信号(强度0.8L.U.),特征类似旧校舍‘蚀骨灾怨’次级污染。无效信息,予以过滤。”
“存在性痛苦”?“无效信息”?罗烬看着这行字,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清曲樾以前只会记录频率、波形、屏蔽效率!他从不会去“定义”那些怪物的“感受”,更不会用“无效信息”这种带着主观评判的词!这看似冰冷的记录下,涌动的是比疯狂更深邃的冰冷——一种对痛苦本身存在的漠然否定。
更甚者,在记录一次协助“血肉炼金专业”处理融合事故时(一个试图把自己和深渊甲壳兽融合的学生,结果下半身变成了不断增殖的肿瘤状肉块),清曲樾写道:
“事故根源:炼成阵能量节点计算误差( 3.7%),导致甲壳兽基因序列(序列号K-δ-9)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熵化癌变’。解决方案:注射强效现实锚定剂(剂量:标准上限×1.8),辅以局部熵减符文灼烧(风险:可能永久损伤原生神经丛)。推论:追求‘进化’的冲动本身,即为高熵行为,与‘稳定’核心目标冲突。此类行为模式存在高度逻辑缺陷。*”
罗烬几乎能听到清曲樾写下“逻辑缺陷”时,那冰冷的、如同宣判死刑般的语气。那不再是对现象的解析,而是一种近乎……神性的审判。对“追求进化”这种本能的否定,已经触及了生命存在的底层逻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