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大理寺的钟声刚刚敲过三下,一阵急促的鼓声便在衙门外响起。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脸色惨白。
“夜大人!宁姑娘!不好了!城南发现一具尸体,疑似……疑似邱安!”
夜惜与宁雪对视一眼,心头同时一沉。两人快步随那名衙役赶往城南。
城南的一处废弃井旁,围观的人群早已围成一圈。尸体被人用粗麻绳捆着,半浸在井边的泥水里,脸朝下,头发散乱,身上穿着邱安昨日所穿的粗布衣裳。
夜惜走近,蹲下,伸手将尸体的脸翻了过来。那张脸,赫然就是邱安!
“是他。”夜惜的声音低沉,“他死了。”
宁雪没有急着下结论,她蹲下,仔细检查尸体的口鼻、皮肤和指甲。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凝重:“不是溺水而亡。”
“何以见得?”夜惜问。
“口鼻没有泡沫,肺部没有积水,指甲缝里没有典型的水草纤维。”宁雪解释道,“而且,他的瞳孔缩小,牙龈有轻微出血点,耳后有同样的冷香残留。和之前几名黑衣人一样,像是中了某种神经毒。”
夜惜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有人要灭口。”
“还有一点。”宁雪指了指尸体的手腕,“他的腕骨突出,指节有明显的练武痕迹。而邱安,是个太监,手无缚鸡之力。”
夜惜眯起了眼睛:“你是说……这不是邱安?”
宁雪点头:“至少,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邱安。”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这不是南书房的邱公公吗?怎么死在这儿了……”
夜惜立刻吩咐衙役:“驱散人群,封锁现场。任何人不得靠近。”
她站起身,目光在四周扫过,最后停在不远处的一堵断墙上。断墙的阴影里,有一道极浅的脚印,脚印的方向指向井边,又从井边离开,消失在巷子深处。
“他是被人从别处运来,丢在这里的。”夜惜断言,“有人想让我们以为,邱安死了。”
“目的呢?”宁雪问。
“让我们放弃对邱安的追查,或者……引我们上钩。”夜惜眼神一冷,“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不能上当。”
她转身对衙役道:“把尸体抬回大理寺验房。任何人不得对外透露消息。”
“遵命!”
回到大理寺,宁雪立刻开始了更详细的验尸。她从尸体的头发、指甲、口腔、耳道等各个部位取样,又小心地刮下死者皮肤表面的微量粉末。
夜惜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的直觉告诉她,这具“邱安”的尸体,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有什么发现?”夜惜问道。
宁雪放下手中的银针,点头道:“有。他的耳后也有那种冷香,但比阿芷和黑衣人身上的都要淡得多。这说明他可能只是接触过用过那种香的人,而不是直接使用者。”
她顿了顿,又取出一小撮粉末,放在瓷碟中,滴上清水,水面泛起一层极淡的碧色:“碧鳞粉。但纯度很低,像是从衣服上蹭下来的。”
“还有一点。”宁雪指着尸体的后颈,“这里有一个细小的针孔。针孔边缘整齐,像是某种特制的细针留下的痕迹。”
“你是说,他是被人用针注入毒物而死?”夜惜问。
“很有可能。”宁雪点头,“而且,这种手法,非常专业。”
夜惜的眼神愈发凝重:“这不是普通的杀手能做到的。”
“还有一件事。”宁雪压低声音,“他的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处,有一层薄薄的茧。这种茧,是长期用弩机的人才会有的。”
“和昨夜那名黑衣人一样。”夜惜眯起了眼睛,“这具尸体,很可能也是‘青簪会’的外围成员。”
“他们用自己人的尸体,来冒充邱安?”宁雪有些不解,“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夜惜摇头:“未必是他们自己人。也许,是被他们控制的替身。”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如果我没猜错,真正的邱安,很可能还活着。他们用一具替身来混淆视听,目的就是为了掩护真正的邱安离开京城。”
“离开京城?”宁雪有些惊讶,“去哪里?”
“江南盐场。”夜惜一字一顿地说,“三天后,他们要在那里交接一批‘货’。邱安,很可能是关键的信使。”
宁雪点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要急于让我们相信邱安已死。”
“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夜惜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从现在起,加强对所有出城路口的盘查。同时,严密看守内狱,防止真正的邱安被人救走或灭口。”
“遵命!”一名衙役应声而去。
傍晚时分,验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陆衡带着两名禁军士兵走了进来。
“我听说了。”陆衡看着那具尸体,眉头紧锁,“替身?”
夜惜点头:“我们怀疑是。”
陆衡沉默片刻,沉声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就更复杂了。‘青簪会’能在京城里弄到一个与邱安如此相似的替身,说明他们在城中的势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夜惜表示同意:“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
陆衡看了看夜惜和宁雪,认真地说:“我会加派人手,协助你们盘查出城路口。同时,我也会亲自过问内狱的看守。”“多谢。”夜惜抱拳一礼。
陆衡点头,转身欲走,却又停了一下,低声道:“还有一件事。昨夜我在军中审问那名黑衣人时,他提到了一个词——‘梅主’。”
“‘梅主’?”夜惜与宁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他说,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听从‘梅主’的命令。”陆衡继续道,“至于‘梅主’是谁,他也不知道。”
“‘梅主’……”夜惜低声重复,“这很可能就是‘青簪会’的真正首领。”
宁雪点头:“这个称呼,与我们手中的木片、‘梅香铺’的线索,都吻合。”
夜惜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看来,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夜深了,大理寺的廊檐下,风轻轻吹动着灯笼。夜惜与宁雪并肩而行,两人都没有说话。
“夜惜。”宁雪终于开口,“你觉得真正的邱安,现在会在哪里?”
夜惜停下脚步,望向沉沉的夜色:“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把他藏在一个最危险,也最安全的地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