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清照:执剑计划 > 第30章 萧潇·第三执剑人

第30章 萧潇·第三执剑人

萧潇接过了第三把剑

他选择了永生不婚

他没有想过自己会爱哪个人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但他给了自己恋爱的权利

启不启用这个权利

看他的心

萧潇握住第三把剑的瞬间,量子剑柄在掌心泛起冰蓝色的光。剑鞘上刻着星际文“自由意志”,而剑身里封印着2077年人类第一次承认“不婚权”时的社会辩论声波——那些关于“繁衍义务”与“个体选择”的争吵,如今都化作剑刃上流动的银色纹路。他想起于星说过:“永生不婚不是拒绝爱,而是拒绝用契约捆绑灵魂。”

剑出鞘的刹那,全息屏自动弹出“婚姻制度演化史”。2217年的社会结构里,传统婚姻已被“情感共振协议”取代,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绑定基因传承,但萧潇选择的“永生不婚”更彻底——他在基因编辑时关闭了“繁衍冲动”模块,腕部的生物芯片永远显示“无伴侣绑定需求”。“可你保留了‘恋爱权利’接口。”AI管家突然调出他的神经日志,里面躺着未启用的“情感共鸣申请”模板。

深夜,萧潇站在反重力阳台上,看着柔圈殖民地的“解放女神纪念碑”。剑刃反射的星光突然扭曲,映出2098年那个被父亲家暴的少年——当时他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第一次明白“爱”可以是伤害的借口。他曾以为关闭繁衍模块就能隔绝这种可能,直到某天在基因实验室,看见白茯苓为于茉莉调整“抗焦虑基因”时,两人指尖相触的瞬间,剑刃莫名震颤了一下。

“要启用恋爱权利吗?”剑突然发出嗡鸣,声波纹路组成一行旧汉字:“心动不是义务,是权利。”萧潇想起自己给这把剑设的安全协议:只有当他的脑波与某人的共振强度超过70%时,剑柄才会解锁恋爱模式。此刻,剑刃正映出实验室新来的基因学家林未——她总在调试“眼泪能量转换器”时,无意识地咬着嘴唇,像极了200年前地球纪录片里的某种涉禽。

剑突然剧烈震动,全息屏弹出紧急提示:“检测到脑波共振峰值82%,是否确认启动‘非契约恋爱程序’?”萧潇看着林未在屏幕那头不小心打翻了荧光试剂,试剂在反重力中聚成心形,突然笑了。他曾以为永生不婚是筑起高墙,却忘了墙本身也需要透光的缝隙。

当他第一次约林未去看水星凌日时,第三把剑的剑柄亮起柔和的光。林未指着凌日时太阳边缘的耀斑:“你知道吗?这和‘眼泪能量’的光谱很像。”萧潇握住剑柄,感受着剑内封存的2077年辩论声与此刻心跳共振——原来“不婚”不是拒绝亲密,而是选择用更自由的方式,让两颗灵魂在不必捆绑的星轨里,彼此照亮。

后来有人看见,萧潇的剑鞘上多了道新刻的纹路:不是传统的婚姻符号,而是两个独立的星系,在宇宙中遥遥共振。他终于明白,永生不婚的选择,从不是为了孤独,而是为了证明:当爱摆脱了契约的重量,它可以像剑刃上的星光那样,既锋利又温柔地,照亮每一个真正遵从内心的瞬间。

萧潇是一个正义感爆棚的男人,他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却对男权主义(为男性权利而战)毫无感觉

可能因为他思想超前吧

他不会认为哭泣是脆弱

那是情绪解放

他也不会认为哭泣是女性的专利

萧潇任执剑人的三年里,性侵率为0

他成为了万千女性的偶像

实至名归

想听听他是如何斩剑的吗?

来听。

萧潇第一次用第三把剑处理性侵案时,整个星际司法系统都在围观。被告是个基因编辑过的星际贵族,声称“征服弱者是强者的权利”,而剑刃刚接触他的神经链接,就自动投影出受害者的记忆碎片——那是2216年,一个在反重力花园里被强行禁锢的女孩,她的恐惧化作量子波纹,在剑身上凝结成冰蓝色的泪滴。

“看到了吗?”萧潇的声音比剑刃还冷,“这不是‘征服’,是用权力碾碎别人的灵魂。”他按下剑柄的“共情共振”键,贵族瞬间跪倒在地,双手抱头惨叫——剑将受害者的情绪以10%的强度反馈给他,那些被压抑的恐惧、屈辱和窒息感,像无数根细针穿透他经过强化的神经。“2077年之前,人们说‘受害者不该哭泣’,”萧潇看着贵族颤抖的背影,“现在我让你知道,施暴者更没资格无视眼泪。”

三个月后,这个贵族成了“情绪解放中心”的志愿者,专门帮助性侵受害者进行神经修复。萧潇的“斩剑”逻辑很简单:与其用刑罚威慑,不如让施暴者亲身体验痛苦的本质。他改造了剑的核心模块,内置“灵魂镜像数据库”,收录了200年来所有性侵案件的受害者情绪样本,每当剑刃接触施暴者,就会随机抽取一段记忆进行“沉浸式共振”。

最轰动的一次,是处理星际议会某位元老的案件。元老利用职位之便侵犯实习生,却仗着特权试图脱罪。萧潇在审判现场拔出剑,当剑身投影出实习生躲在储物间哭泣的画面时,元老突然怒吼:“男人征服女人天经地义!”话音未落,剑刃爆发出刺眼的蓝光——它自动调取了2077年女权运动最激烈的辩论录音,将“男女平等”的声浪与受害者的抽泣声叠加,形成强烈的神经冲击。元老当场捂住耳朵,意识链接里的傲慢与偏见像玻璃般碎裂。

“斩剑不是砍断肢体,是斩断权力滥用的逻辑。”萧潇在年度司法报告里写道。他发明的“情绪共振量刑系统”让性侵案的再犯率骤降为0——因为每个施暴者都知道,那把剑会让他们尝到比物理伤害更痛苦的灵魂震颤。某次在柔圈殖民地演讲时,一个曾被侵犯的女孩走上台,指着他剑鞘上的星系纹路说:“您让我明白,哭泣不是脆弱,是自由的呐喊。”

萧潇握住女孩的手,剑突然发出轻鸣,剑刃上浮现出2077年第一份《反性侵保护法案》的全息影像。他想起自己为何对“男权主义”无感——真正的平等,不是性别对立,而是拆掉所有“强弱之分”的枷锁。当他用剑让施暴者感受到“痛苦不分性别,尊严属于每个人”时,那些关于“男性权利”的狭隘争论,早已在量子共振的光芒里,化作了对“人”的本质尊重。

如今,在星际博物馆里,萧潇的第三把剑被永久展出,剑鞘上的新纹路旁刻着一行小字:“当剑不再用于征服,而用于让施暴者听见自己灵魂的哭声时,正义才真正长出了翅膀。”而玻璃展柜外,总有人驻足凝视,仿佛还能听见那把剑在2217年的星空中,斩碎偏见时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嗡鸣。

你要问我为什么没有女性性侵男性的案件?

得益于2077年地球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男权运动。

那次运动彻底地改变了性别格局——从纷争,到平权。

2077年地球亚洲区的男权运动爆发在一个暴雨夜。当第一个男性家暴受害者陈默站在联合国旧总部的台阶上,掀开衬衫露出肋骨处的伤疤时,全息直播镜头捕捉到他颤抖的喉结:“他们说‘男人不该哭’,可我疼了二十年。”这场被称为“破茧之夜”的演讲,让全球237个男性庇护所的热线瞬间被打爆,电话里全是压抑多年的哽咽:“我也是……”

运动的核心不是对抗,而是解构——他们拆解“男性必须坚强”的枷锁,就像拆解生锈的旧机器。2078年,《反男性家暴保护法案》通过当天,有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全息屏上投影出“哭泣不是女性专利”的巨幅标语,下方滚动着无数男性受害者的匿名留言:“我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他打断我手臂时,我只能笑。”

转折发生在2080年的“情绪解放实验”。科学家用脑波扫描仪证明:男性遭受暴力时的恐惧神经反应,与女性完全一致。这个发现让“男性不会被性侵”的偏见像玻璃般碎裂。某著名男星在访谈中公开自己少年时被教练侵犯的经历,引发“#MeTooToo”运动——男性受害者用双话题标签,强调伤害从无性别之分。

法律的齿轮随之转动。2085年,《跨性别性侵防治法》将“权力滥用”作为定罪核心,而非受害者性别。当第一位女性性侵男性的案件开庭时,法官指着全息投影里的脑波数据:“看,施暴者的控制欲神经激活区,和男性施暴者的波形完全重合。”这场审判被制成教育影像,在星际学校循环播放,片尾写着:“暴力的形状是权力,不是性别。”

科技成了平权的催化剂。2090年问世的“性别盲测量刑系统”,会自动隐去案件中的性别信息,只根据伤害程度和主观恶意量刑。曾有位女性高管因性侵男下属被判刑,她在监狱里接受“灵魂镜像”改造时,哭着说:“我一直以为男性不会受伤,原来权力真的会让人失明。”

2217年的萧潇还记得,2098年他第一次处理女性性侵男性的案件时,那把第三把剑的反应——剑刃投影出受害者躲在衣柜里的恐惧记忆,而施暴者的神经共振反馈显示,她的傲慢与2077年前的男性施暴者如出一辙。“看见了吗?”当时的执剑人于星对他说,“男权运动真正的胜利,是让所有人明白:压迫的本质,是对‘人’的否定。”

如今在柔圈殖民地的历史馆里,2077年的运动遗物被陈列在量子玻璃柜中:陈默当年穿的带血衬衫、第一份男性庇护所的登记表、还有一块刻着“平等”二字的抗议标语牌。旁边的全息解说员会告诉你:那场运动不是为了“男性特权”,而是为了让“男性”这个性别,不再成为承受暴力却无法言说的枷锁。

所以当萧潇的第三把剑斩碎性侵者的偏见时,无论施暴者是男是女,剑刃都会亮起同样的冰蓝色光芒——那是2077年无数男性第一次承认“我疼”时,流下的眼泪凝结成的量子光。而剑鞘上的星系纹路之所以闪耀,正是因为那场运动让人们终于懂得:平权的终极形态,是让所有灵魂,无论穿着怎样的性别外壳,都能在自由的星河里,不必害怕哭泣,也不必害怕被伤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洪荒:我真的不想突破

洄天

过天门

战神狂飙麻烦阅读全文

异界魅影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