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九娘在心里不住地安抚自己。
三公主说话不似作伪,裴仲瑜应该还没有暴露!
况且皇帝如果真了解他的来历,对他防备,三公主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又怎么肯来救自己?
姚九娘这么想着,身体才微微放松。
和这些七窍玲珑心的人说话,太累了!
“多谢殿下告知,臣妇总算安心些!”
三公主看着瑟缩卑微的姚九娘轻叹:“你这人倒是会聊天儿,本宫同你说了这许多,若是放你回姚家……”
姚九娘听懂了三公主的意思:“臣妇不愿回姚家!”
“那你是想回裴家?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更要管好你的嘴才是!”
“臣妇也不愿回裴家!”姚九娘表明心迹,“臣妇愿跟随公主去西南。臣妇的夫君在西南,我……实在担心他。”
三公主皱眉:“打仗可不是儿戏,你可知旁人都不愿随我去西南?”
姚九娘一脸诚心的样子:“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可人活一世,总有牵挂,我唯一的牵挂就是我的夫君裴仲瑜,我愿意去西南!还求公主给我这个机会!”
三公主垂眸想了想。
原本皇帝是不想自己心爱的女儿远离京城的。
公主府十年前就开始盖了。
原打算等三公主年满十七就招婿入住。
可西南突起战火,皇帝也只能狠心把女儿嫁过去,暂得一夕喘息。
那些围在三公主身边的趋炎小人一瞬间都不见了。
她愿意来救姚九娘也是看着太子妃的面子,想以后大虞平定了西南,太子妃能替她进言,让父皇或是太子接她回来。
如今看姚九娘主动要去西南,三公主倒是高看她一眼。
“既然如此,你就跟着我吧!只是你可有个心理准备,你名声已经毁了,便是裴仲瑜愿意带你回京,今后日子可也艰难。”
姚九娘才不在意名声。
之前几次想离开京城都不得成行。
她其实反思过。
根源就是自己还是放不下京城的锦衣玉食。
嘴上说愿意回老家,老家好。
其实心里明白。
落后贫穷的绥远怎能比得上金雕玉砌的京城?
可这一次,她是真的心凉了。
京城再好,天天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动不动站队,动不动放低姿态阿谀奉承。这样的日子,过的真是没有意思!
所以那天从地道出来她就把积攒已久的金银都分了。
从前被金银迷了眼,现在她看清了。
京城的金银可是不好拿的!
拿在手里,转瞬就变成了脚上的镣铐,叫你动弹不得!
她想好了,去了西南就和裴仲瑜商量,再也不想回京城了!
“多谢公主替我考虑,走一步看一步吧。谁能把一辈子都算的清清楚楚呢?”
三公主想想也是。
自己纵是一国公主,不还是由不得自己吗?
马车驶进公主的别苑,杨氏一直等在别苑。
姚九娘按着公主的吩咐,下车和杨氏交代一声。
杨氏看见姚九娘,激动地上前:“弟妹!你……受苦了!”
姚九娘知道能请动太子妃和三公主,杨氏一定是出了不少力,感激道:“多谢嫂嫂救我出来!”
杨氏拉着姚九娘的手:“消息一夜之间传来,说你们那房子半夜进了贼,你和管家都失踪了!我去看过,可官兵把守着,不让进去。还是苏日暖送来消息,说你被困在清河郡王府里,我才去求了太子妃娘娘。九娘!你怎么这么命苦啊九娘!”
姚九娘看杨氏如此为自己担心,开解道:“我没事,嫂嫂。”
“你不用瞒着我,怎么能没事?那李宏本就觊觎你!这不就是趁着二弟不在,掳走了你!我也想过禀明公爹为你主持公道,可太子妃娘娘劝阻了我,说朝中如今波诡云谲,暗流涌动,一着不慎,怕影响大事!九娘!我可怜的九娘!”
杨氏是个循规蹈矩的贵族妇人,对她而言,女子清白大如天,失了清白就与失了性命一般。
可且不说姚九娘没失了清白,即便是真失了,底层出身的她,见惯了苟活性命委曲求全的千人百态,也不会寻死觅活。
“嫂子,我真的没事,我们府里有个密道,齐王想要那密道为他谋反提供便利,我没从,他就派兵包围,我和管家趁夜从密道逃跑了。”
“齐王?”杨氏讶异。
“是!李宏抓我也是为了自保,他两头下注,暗中与齐王联合,一道谋反,抓我是为了齐王失败,他好寻个理由脱罪。”
“这……这么大的事!”杨氏顿觉头皮发麻。
她的处世哲学本来是不探人机密,过好自己的日子。
如今听了这样的秘辛,很是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是好。
姚九娘劝告道:“嫂嫂可以把我说的如实告诉公爹,他会告诉你怎么办。”
杨氏点点头,又问:“那密道是谁挖的?怎么你们院中有这样的东西?”
姚九娘一愣,睁眼说瞎话道:“不知道呀!可能是前朝的人挖的吧!我和仲瑜都不知道呢!”
杨氏听着有理。
裴仲瑜一个大虞的官员,没事兴师动众挖个密道做什么!
“对了,你的事我还没有告知婆母,我有个陪嫁的庄子,在城外十里,你且去暂住,等仲瑜回来让他去接你吧!”
姚九娘摇头:“多谢嫂嫂的心意!我求了三公主带我去西南找仲瑜。”
杨氏一听急道:“西南偏远,路途艰险,还是等仲瑜回来吧!”
姚九娘决绝道:“我心意已定。嫂嫂放心,我不是久在闺阁的女子,不必担心我。”
杨氏看远处三公主的车驾还等着,知道以自己是劝不动姚九娘了,只能作罢道:“那便依你!过几日我差人给你送些银钱。”
若是从前的姚九娘,听见钱字就双眼放光。
可现在的姚九娘明白,有些路,不是用钱走下去的。
姚九娘摇头:“用不着嫂嫂。我什么都不缺。”
杨氏懂得分寸,也不坚持:“那你……保重!”
姚九娘拜别了杨氏,跟着三公主回了皇宫。
三个月后,三公主出嫁的车马驶出了京城。
姚九娘作为侍女跟在公主身边。
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三公主是为了西南的和平嫁过去的,纷纷夹道送行。
三公主看着车外热情的百姓,不由自主挥手与他们道别。
百姓之中有大胆的高声喊道:“公主大义,公主保重啊!”
左右的百姓受了启发,一齐高喊着:‘公主大义,公主保重!’
三公主隔着纱帘哼笑:“西南距此千里,战火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居然还感谢我!他们不明白吗?我在京城还是西南,都是公主,才不会受什么苦啊!”
姚九娘很不喜欢三公主高高在上,仿佛看穿一切的样子:“百姓在哪一个国家都是最底层。掌权者剥削他们的时候,不会征求他们的同意。敌人侵犯他们的时候,也不在意他们的死活。可就是这样弱小的存在,心中也有善恶和公义。也分得清真正的好人和彻头彻尾的坏蛋。对于边民身陷战火的同情,就是他们作为一个人善良的体现。他们不是不知道公主的财富和权势,可推己及人,他们也愿意替西南百姓感谢平息战火的公主。这样淳朴善良的百姓存在于大虞,公主该高兴才是!”
三公主听着姚九娘冷冷的话,十分尴尬:“我也不是那个意思……百姓……确实是很好的百姓……”
姚九娘转过头不看三公主了。
这里的人,不论李宏还是三公主。
他们都会做好事或是坏事。
这些所谓的“好事或坏事”,都不是他们本心的体现。
李宏之前透露他爹端王要造反,不是真的担心战火牵连百姓,只是知道他爹不太可能成事,主动选择保命。
他这么选了,没有受到战火波及的人就会认为他是好人,进言让皇帝不要因为端王二牵连李宏。
三公主是救了姚九娘这个人。
可她并不在“姚九娘”的死活。
她只是衡量之下,希望卖太子妃个好,将来好收回利息。
太子妃是真心帮自己吗?
姚九娘也不信。
或许是怕声名受损,或许是安抚裴家,或许是别的什么姚九娘想不到的原因。
这京城的人,必须得有十个心眼子才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做一件事,必然等着七八个好处!
这也就是为什么姚九娘在京城待不舒坦的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单纯想做好事的人是没有的!
一个单纯想做好事的人更会被反复揣度他真正的用意!
这样需要脑子的地方,姚九娘不适合!
所以她总是想逃。
其实胡善婉也不适合,所以她落入了李宏的陷阱。
不过还好,胡善婉有个护着她的贵妃姐姐。
可那又怎样呢?
贵妃能做一辈子贵妃吗?
皇帝能一只靠得住吗?
这样吃人的环境,即便暂时苟活,危险也近在咫尺。
自愿进入这些抢夺游戏的人,更不值得被付出真心。
想明白了,姚九娘也不那么爱和三公主说话了。
三公主感觉到了姚九娘的刻意疏离,憋不住的时候只好开口问她:“你怎么近日对我冷淡了许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