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打架实在太搞笑了,沈长京在脑海里自动脑补配音——“住手!你们住手!不要再打啦!”
上车后他一直笑个不停,肚子都要笑到抽搐了,抓着谢阑生的手臂,嘴里一个劲儿地喊着“不行了,我要不行了。”
他揩了揩眼角笑出的眼泪,看向平静的谢阑生,不解地问:“你不觉得好笑吗?”
谢阑生表情淡淡,语气也淡淡的:“是好笑。”
没有一点笑容,不加掩饰的敷衍。
沈长京不满道:“那你的笑呢?”
谢阑生答:“刚刚笑了。”
沈长京撇嘴:“你这样很无趣欸?”
谢阑生碾着字眼,重复了一遍:“我无趣?”
“口误口误。”沈长京超快变脸,“我们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谢大教授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趣的人呢,那必定是全世界最有趣的人!”
沈长京又在内涵他了。
说他收敛吧,脑子稍微好转点的都能听出他的意思。说他猖狂吧,他又没有直接说出来。
谢阑生在心里叹了口气,点了点他:“好好说话。”
“ok。”沈长京回得一点都不走心,低头查看相机,想再看一遍他叫谢阑生录下的土拨鼠打架视频,结果映入眼帘的照片让他惊嚎一声,差点震出了雪崩,谢阑生也耳鸣了一瞬。
“这是什么!!!”他激动地把相机怼到谢阑生眼前,大声质问谢阑生,“你是不是拍我丑照上瘾了!!!”
“我在开车。”谢阑生提醒他,但没有对自己干的事做出辩解,只轻飘飘道,“不准删。”
沈长京忿忿不平:“凭什么?这是我的相机,照片上的人也是我。我绝对不允许我的一张丑照出现!”
谢阑生拐弯驶离墨石公园,一个颠簸把沈长京推回了原位,而他不动如山,沉着稳定道:“不丑,好看的。”
沈长京不相信谢阑生的审美,手指在删除按键上方蠢蠢欲动。
谢阑生抽空瞥了他一眼:“只要有一个人觉得好看,那就不算丑。你觉得丑,那只是站在了你的审美角度上看。可于我而言,恰好相反。”
谢阑生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又好像在强词夺理,沈长京半信半疑,最后还是被忽悠到了,没有删掉照片。
他要求道:“不能流传出去了。”
谢阑生答应他:“好。”
走G350的中国熊猫大道,沿途经过八美镇,去往“中国藏民艺术之都”道孚县。
这段路被誉为川西超级景观大道,之所以叫做中国熊猫大道,是因为路线两侧的山林栖息着国宝大熊猫。
而这名字果然名不虚传,谢阑生和沈长京在路上真的遇到了野生大熊猫。
只有一只,它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旁若无人地迈着悠闲的步子横穿公路,走到路中间的时候还稍稍停了一会儿,朝他们的方向望去,似乎在好奇地观察他们,然后扭着肥墩墩的屁股继续走,从栏杆底下的空隙钻走了。
所有车都停下为它让路,车里的人目不转睛盯着它,既新奇又防备。
熊猫虽然憨厚可爱,好似人畜无害的样子,深得民心,但它们的攻击性实则十分强,尤其是野生大熊猫,如果刺激到了它,它会做出伤人行为。
远观即可,切不可近距离触碰。
此外,遇见野生大熊猫实属难得,大家都不假思索地用手中的设备留下纪念,因此直到大熊猫的身影彻底不见了,交通秩序才恢复正常。
沈长京立马把视频发到了朋友圈,他退到联系人界面时,突发奇想点开了谢阑生的个人页面,发现他的朋友圈空荡荡的,一道横线显示“仅半年可见”,继而联想到谢阑生从来没有点赞过他的朋友圈。
“阑生哥,我有个问题。”
“你说。”沈长京问题很多,特别是一些稀奇古怪、乱七八糟的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谢阑生早已习惯了。
“你朋友圈是不是屏蔽我了?”
谢阑生矢口否认:“没有。”
“那你是一条朋友圈都没发过吗?”
谢阑生实话实说:“以前发,现在不怎么发了。”
“为什么?”沈长京爱和周围的人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此不是很理解。
谢阑生说:“没有原因,我的生活是我的**。”
“那以前你发朋友圈也没觉得那是你的**啊,怎么突然就转变了呢?”
谢阑生轻笑揶揄:“你还挺适合当狗仔的。”
“严肃一点,不要转移话题。”沈长京刚说完就顺便自卖自夸了一下,“不过有时候,我确实觉得我可以偶尔转下行。”
谢阑生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可说的,如实道来:“大概是从很多人找我借钱开始,我就不发朋友圈了。”
“借钱?干嘛要找你借钱?”
谢阑生翻转手机,单手解锁,递给沈长京,让他看他以前发过的朋友圈,几乎每隔一个星期就有一条,不频繁,但是有分享欲。
“我以前喜欢发一些旅游照片和视频,次数多了,刷到我的朋友圈的人不出意外就会觉得我钱多人闲。”
“他们来借钱,碍于关系,总要借的,但是总有人仗着这份情谊耍无赖。”
“渐渐的,即便是借了,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与其这样,倒不如隐身,不用惹来那么多不必要的是非。”
“比起发朋友圈,我现在更倾向于和陌生人分享。”
沈长京一点就通:“阑生哥,我和你能成为微博互关好友吗?我保证不向你借钱!”
就这样,沈长京关注了谢阑生的微博。在道孚县,谢阑生回关了他。
橙色越野不缓不慢地在盘山大道上行驶,驰行于高山悬崖之间,道路两旁,秋色正浓,层林尽染,像黄昏余晖的碎片泼洒于起伏山峦,举目远望,茂林清溪宜人,雪山如影随形,各具特色的藏式民居应接不暇。
停停走走,大约两个小时后,到达了道孚县,一座座以棕白、藏红色为主体颜色的民居连片出现。
一进城,沈长京就喊饿,随便找了个地方放好车便去解决温饱问题了,连旅馆都没来得及去。
沈长京从一堆推荐的餐厅中筛选出了三家,喜马拉雅厨房、珠姆厨房、阿咪啰啰厨房,光看点评和菜品,三家都差不多,他艰难地抉择中,最后把权力交到了谢阑生手中。
“你说,我们去哪家?”
谢阑生完全没有选择困难症,大致浏览了一遍后说:“第一家。”
“可是第二家……”
“就第一家。”谢阑生打断他,不让他再纠结下去,以防吃不了饭。
“好吧。”
喜马拉雅厨房是典型的藏式餐厅,他们点了大众点评上排名较前的几道藏餐——藏式酥油茶、冰片牛肉、牛肉盖被、酥油香菇、薄荷排骨。
“先喝点水。”坐下后,谢阑生给沈长京倒了一杯水。
沈长京捧着水杯喝了口润喉,环顾四周,来这里吃饭的有僧人、游客,也有当地人,标准的藏语和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以及标准的普通话混杂在一起,竟奇异的和谐。
由于来店内用餐的人多,上菜速度很慢,沈长京饿得前胸贴后背,茶都喝了好几杯,菜才开始上,导致他带着情绪吃饭,对哪道菜都不满意,尤其是冰片牛肉,本来就吃不惯生冷的,硬要尝试,咬了一口就吐出来了,谢阑生只能麻烦服务员帮他们煮熟。
“那个酥油茶有点咸,茶不像茶,奶茶不像奶茶,牛肉盖被太辣了,牛肉干巴巴的,就酥油香菇还好。”
漫步在一尘不染的街道,沈长京一个劲儿地吐槽,谢阑生默默听着,适时开口:“其实我感觉还好。”
沈长京顿住脚步:“你站我这边,还是他们那边?”
谢阑生理智道:“我从客观事实出发。”
“我们要吵架吗?”沈长京礼貌询问。
谢阑生没有正面回答:“吵完架之后呢?”
“不知道。”沈长京耸肩,“我也不擅长吵架,但是现在好像不吵一下,解决不了事情。”
“我也不喜欢吵架。那就不吵了。我永远站你这边。这里有个博物馆,进去看看。”谢阑生推着正在愤怒边缘徘徊的沈长京进了一家名叫“嘎钦庄园民俗博物馆”的博物馆。
这是一家小型私人博物馆,大厅居然有一个吧台,主人热情地招待他们,带他们参观了整栋房子,并对每一件展示的物品作出了阐述,从农业用具到生活用品,一一细致道来。
“这整栋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吗?”沈长京在一排照片面前驻足,这些照片记录了房子从开始建造到竣工的完整过程,最显眼的材料就是木头。
“是的,我们县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由本地的木头架构而成的,叫做崩科式建筑。”主人说。
“那这些雕花也全都是手工雕刻成的吗?”
“对,所以建造一座房子要耗时非常长的时间。”
主人领着他们上了楼,屋内的梁柱、门和墙壁装饰多而繁复,精雕细镂、描金绘彩,精致而华丽。沈长京看见有房间,问是不是提供住宿,当主人给出肯定回答后,沈长京看了一眼谢阑生。
不用他说,谢阑生就明白了意思,退掉了之前预定的民宿,当场和主人订了房间,今晚入住。
离开博物馆,还有非常充裕的时间,他们又去了几家开放参观的民居。道孚民居外表朴素典雅,窗户和门口都摆着栽种的花,然而进到里面,又别有一番天地,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这里的居民热爱装饰,连窗户的形状都不一,八角形、圆形或者方形,各具特色,雕刻与绘画图案也丰富多彩,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寓意着吉祥平安和富贵,民族风情浓厚。
行至尊胜白塔时,正值暮色四合,铅色天空中群鸟腾飞。
沈长京抬头望天:“又一天过去了。”
谢阑生揉了揉他的头:“明天就能去你一直期待着的色达了。”
“你这么说,好像时间过得快点也不错。”
“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时间才会飞速而逝,不是吗?”
“是是是,和谢教授你一起旅行,超级快乐。”
恢复更新啦![撒花][撒花][撒花]再次说明一下,这是一篇旅行文,没有什么故事性,就是单纯旅个游,再谈个恋爱[墨镜][墨镜][墨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七天(6)墨石公园、道孚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