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听了一下午大锅饭的事儿。
他想起经济学课上老师讲过一些这个时候的政策问题,原本出发点是好的,让大家团结一心,在一口锅里吃饭,心会更齐。
但没想过,通常几颗耗子屎就能坏了一锅粥。
所以这场大锅饭的运动,到六零年就结束了。
放卫星也是,这时候的人真的应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他们是真的敢编啊,亩产万斤都说得出口,甚至还有说什么十万斤的。
为了让自己的履历好看一些,就强迫农民把郁郁葱葱的麦苗,玉米苗挖出来,几亩苗密密麻麻的挤在一亩地里,叫记者来拍照,说什么大胆干大丰收。
结果呢?颗粒无收。
这几年饿死不少人,估计老百姓都把当官的恨透了。
不过许晨记得季航还说过等下雪了,村里会组织打猎这件事。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保护动物政策,山里的老虎啊狼啊熊瞎子啊,只要你敢,就能去打。
打完了肉,皮子之类,供销社会收。
东北还有很多皮货店,专门收这些皮子的。一张老虎皮卖给那些有钱人,能买好几千呢。
许晨羡慕的要死,但看看自己的小身板,觉得就这一身肉,都不够那山大王吃一顿的。
周敏接了孩子回来,就挽袖子做饭。
她回来之前,许晨跟顾哲用煤炉子烧了两壶水,把家里两个暖瓶都灌满了。
暖水瓶这东西,对于许晨来说,都算得上“老物件”了。
九几年出生的孩子,家里面条件好点儿的,已经有那个烧纯净水的热水器了。就算条件差点儿,也有电水壶。
想和热水一按按键,几分钟一壶水就烧好了,特别的方便快捷。
他小时候还听爸妈说他们小时候的事,什么用热得快在暖水瓶里煮绿豆饭,烧开了盖上盖子焖一宿,第二天早晨起来正好吃。
许晨连热得快是啥都不知道,后来搬家收拾东西,才在阳台一堆垃圾里找到个奇怪的长条物品,认识了什么叫“热得快”。
林场宿舍这边没有通电,一到晚上就得点煤油灯。
许家的煤油灯有两种,一种可以手提的,点燃后挂在房梁上按好的粗铁丝上,当电灯泡使。
还有一种像个大肚瓶子的,上面有个玻璃帽,点燃了就突突冒黑烟,房顶子都薰黑了。
周敏说这都是条件好呢,还有条件差的,用个碗倒煤油点灯。
蜡烛仍旧是奢侈品,比煤油贵多了,只有有钱人家才会买那种蜡烛照亮。
许晨表示无法理解。
有钱人家不应该拉电线通电吗?
这个年代对他来说,真的是太久远太久远了。
毕竟在潘家园,五六十年代的物件,都能算得上古董,价可不便宜呢。
晚上就吃中午带回来的菜和窝头。那些窝头切碎了倒进瓦罐里,用水煮成粥,再把剩菜倒进去搅合搅合。
然后一人一大碗。
一顿晚饭,真的是一点儿油水都没有,吃的许晨呲牙咧嘴,就闭着眼睛往下咽,感觉就算嚼了也拉嗓子,还废牙。
其实家里算是有两个半工人了,都有定量商品粮。可那粮食也是替代粮,还要交一半去林场食堂。
林场这边食堂大锅饭跟农村不一样,农村是吃免费的,这边是吃半价的。
吃自己的时候,人人都计划着吃,就吃七分饱。但吃大锅饭不一样,大家交了粮就猛猛吃,之前还堂而皇之一盆子一碗往家里端。但现在管得严了,不让完整的往回拿。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都会多打一盆子菜剩下,当剩菜带回去吃。
剩菜没人管。
有点儿像脱了裤子放屁。
剩下的那一半替代粮都是好东西,舍不得吃,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食堂也断顿儿了。
这时候的人能干活,也能吃。一个成年男劳力想要吃饱,一天至少一斤半粮食。就连女的都能吃一斤。
许晨这样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放开吃兴许能比成年男人吃的都多。
看着他妈捧着碗转着圈的喝粥,许晨心里直啧啧。
周敏同志之前还总张罗着减肥呢,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和午饭,不吃油炸不吃糖,一顿饭主食半个馒头,两口米饭。
晚上的话……
随随便便吃点儿零食也就饱了。
但现在穿过来才两天,这位说什么减肥是女人终身事业的“女强人”,一顿干一大海碗都面不改色,甚至还不饱。
这个年代物资太贫瘠了,吃什么都定量,没办法管够。
想要多吃点儿,那就得有粮票,有钱,可以去国营饭店供销社买些东西吃。
但就算如此,也买不到粮食。
想要多的粮食吃,只能去黑市。
可是这时候,别说黑市了,就连一些小领导,也得饿肚子。
真弄不来吃的。
吃完饭,瓦罐里还要到点儿开水晃一晃倒出来,这水也不浪费,都被许放吨吨吨喝掉了。
许晨捂着肚子发愁。
别人穿越,各种金手指大开,囤什么百亿物资之类简直毛毛雨。
为什么轮到自己,饭都吃不饱,得吃苞米杆子呢?
而且这苞米杆子还得抢着吃,否则就得饿着。
“季航说等冬天他们村会组织打猎,哦,季航是我同学,你们认识吗?”许晨期待的看着自己亲爹,“爸,你在派出所上班,给配枪不?”
许放也有些心动,“能打猎?对啊,现在还没有禁枪禁猎呢。他娘,你们村组织打猎不?”
周敏无语。
心说我也是初来乍到啊,我能知道这些?
“过几天回家问问呗,”周敏想了想,“这几天去食堂,多屯点儿窝头,到时候还能拿着回老家。”
许晨:……
不是,就这黑了吧唧的窝头,都能算是礼物了?
晚上也没有什么活动,主要是都没吃饱,再整点儿活动,那肚子就更饿了。
季航拿来的红薯干还剩下几块,周敏都收起来了,说留着给他们几个小的明天当零食吃。
孩子们欢呼,许晨更加无语。
晚上顾哲也没有回去,他跟着许娟一起铺炕,仿佛已经习惯了。
许晨看向他妈妈周敏,周敏对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问也别说。
因为就烧了一个炕,大家都挤着睡。炕头最热的地方放着几个孩子的衣裳,然后是周敏。
周敏挨着大闺女许娟,许娟抱着自己的妹妹许阳。
许阳那边就是许晨,然后是季航。许光岁数小活力壮,小伙子压根不怕冷,就跟他爹睡一个被窝。
睡觉前被许放催着去撒尿,生怕晚上来个水淹金山寺。
一炕的人挤挤挨挨,也不冷,就摸黑了说话。
许放跟周敏虽然是七十年代生人,但毕竟父母辈也是苦日子过来的,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些,但也没少听长辈说过,所以心里有点儿底。
原本还担心许晨呢,但看许晨也在努力适应,最起码没有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话,让人放心不少。
想一想,毕竟许晨也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只不过如今生在一个十三岁小孩儿的身体里而已。
“妈,咱买口锅呗。”许晨道。
没有大锅,烧炕都麻烦得很。又怕把石板烧坏,每次烧火还得小心翼翼,而且石板也要架起来。
听说别人家会用砖头在灶上垒个台子,弄个小孔放瓦罐,也能省一些火。
还好许家稍微有些钱,许放是派出所副所长,每个月工资一百多快呢。还有福利和奖金,票也不少。
可问题就是有票也买不到东西,很多东西都是得用抢的。
周敏没说话,许娟先说了,“你想的容易,谁家敢买铁锅啊?被举报了咋整?别说铁锅,咱家这个煤炉子要不是娘怀孕了,怕是都留不下来!”
煤炉子也是铁的,当初差点儿被人弄走。
“那爆爆米花的那个玩意也是铁的,为啥人家能走街串巷的,还不被人收走呢?”许晨疑惑的顶嘴。
许娟抬手,隔着中间的妹妹直接给许晨脑瓜子来了一下,“你是不是摔傻了?那东西是林场的,用来给林场赚钱的!就这么俩,周围村子的小孩儿都指望这个活着呢!”
许晨这才知道,爆米花锅这个玩意,也算得上是高精尖产物了。
林场这边就俩,一个在镇上这边,每天去一个村,转悠二十来天跑一圈,回去歇几天,然后再继续。
镇上的小朋友们缠着家长,攒了好久的玉米粒黄豆粒之类的,就指望这个东西给自己添点儿零食吃呢。
“那,”许晨道:“不买铁锅,买个铝锅也成啊。”
周敏想了想,“铝锅有毒。”
许晨哼了声,“抛开剂量说毒性那跟耍流氓有啥区别?”
许娟抬手又是一下,“咋跟娘说话呢?谁耍流氓?”
许晨:……
他感受到了,来自于姐姐的压制。
周敏闷在被子里噗嗤噗嗤的笑,许放也笑出声,劝道:“好了好了,娟儿,你弟弟脑瓜子受伤了,再打更傻了啊。”
许晨往顾哲身边挤,他跟顾哲一个被窝呢。
“不是,没有谁耍流氓,但铝锅也是锅啊,又不是把铝当馒头吃。”许晨辩解。
“哥,别说馒头,我一听就饿了。”小小的许光哼唧。
许晨:……
这下,顾哲也跟着笑出了声。
周敏想了想,跟许放商量:“要说也是,咱们小时候不就用铝锅吗?还有焗锅的呢,都是铝的。”
在七八十年代,铝锅是相当受欢迎的。焗锅焗盆也算是个兴盛行业,用完的铝制牙膏皮能当钱用,可以去供销社换糖果针头线脑,也能拿去当焗锅的材料用。
“可不是吗?”许晨来了劲头,“我还记得我奶用的那个铝铲子,只剩下一点儿了还用呢。说是用了几十年,哈哈哈都被吃掉了!”
许娟在黑暗里翻了个白眼儿,“你上次去爷爷奶奶家才几岁啊,还没锅台高,能看见铲子?”
许晨:……
忘了这可不是自己曾经的老家,可不敢乱说话了!
曾经的许梓晨:我想感受一下有个姐姐是什么样的感觉!
如今的许晨:我姐,惹不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耍流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