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片的未打码路透图和片段,在录制结束当晚就悄然爬上了热搜。
最先引爆话题的是一张高清偷拍照:别墅门口的晨光里,苏砚辞穿着简单的黑色连帽衫,侧脸线条冷冽,却微微偏着头听身边的人说话;陆星衍站在他身侧,手里拿着一瓶水,笑容明朗,指尖似乎正要递到苏砚辞面前。配文简单粗暴——“苏砚辞陆星衍密室同框”,短短几小时就空降热搜前三,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
“???我没看错吧?苏顶流和陆星衍居然同框了?这组合比密室还惊悚!”
“之前说他俩要合作我还不信,现在路透出来,突然有点好嗑是怎么回事?”
“谁懂啊!先导片里苏砚辞全程淡定解谜,陆星衍反应快到飞起,最后扶着对方避开陷阱的画面,我反复看了十遍!”
“本来以为是顶流 vs 营销号的修罗场,结果是强强联手?夏晚晚尖叫的时候,苏老师稳稳护着,陆老师直接挡在前面,这默契绝了!”
“黑转路了!陆星衍转型不是闹着玩的,找线索思路清晰,还会照顾人,跟苏砚辞的清冷形成反差萌,期待正片!”
“只有我注意到苏砚辞最后看陆星衍的眼神吗?比一开始柔和多了!之前的疏离感好像没了!”
“节目组太会选嘉宾了!这对‘砚星组合’(我先磕为敬)能不能锁死在密室里?”
负面评论也有,但很快被淹没在讨论热度里。有人质疑陆星衍蹭热度,却被路人反驳“路透里明明是双向配合,苏砚辞也没排斥”;有人觉得苏砚辞不该接综艺“掉价”,却被粉丝晒出他认真解谜的片段,夸赞“高智商适配烧脑主题,比拍烂片有意义”。#砚星组合默契 #、#苏砚辞密室淡定天花板 #、#陆星衍转型成功 # 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节目组后台的数据一路飙升,导演张弛笑得合不拢嘴。
“我就说这俩人能擦出火花!”张弛在制作会上拍着桌子,把路透数据投屏在大屏幕上,“苏砚辞的清冷人设 高智商输出,陆星衍的敏锐 控场能力,正好互补!之前还担心苏砚辞放不开,结果路透里该配合的都配合了,甚至还有下意识护着队友的动作,这就是观众想看的化学反应!”
副导演点头附和:“而且陆星衍自带话题度,苏砚辞自带国民度,两者结合,咱们这档综艺还没开播就已经有热度了。刚才平台那边来消息,想让咱们多剪点两人的互动花絮,提前预热。”
“剪!必须剪!”张弛果断拍板,“第一期就按原计划来,智力烧脑主题‘数字迷宫’,专门设计需要两人协作才能完成的关卡,把他们的默契值再往上拉一拉!”
一周后,《密室破晓》第一期正式开机。录制场地选在一栋废弃的科技园区大楼,主题“数字迷宫”主打纯智力解谜,没有NPC突袭,却处处藏着逻辑陷阱和数学谜题,难度比先导片升级了不止一个档次。
苏砚辞依旧是准时到达,戴着口罩和帽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集合厅。这次他没有立刻找角落待着,而是扫了一眼四周,目光在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停顿了半秒。
陆星衍已经到了,正和其他几位新加入的嘉宾聊天,手里拿着一张草稿纸,不知道在演算什么。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过来,一眼就认出了苏砚辞,眼睛亮了亮,立刻起身走过去:“苏老师,来了?”
苏砚辞摘下口罩,清冷的眉眼在灯光下愈发清晰,他点了点头,声音比之前柔和了些许:“嗯。”没有多余的寒暄,却不再是最初的疏离。
“我刚才看了下节目组给的预告线索,这次是纯烧脑,数字谜题居多。”陆星衍把手里的草稿纸递过去,上面写着几个复杂的数列,“我试着推了下,可能和斐波那契数列有关,苏老师你看看?”
苏砚辞接过草稿纸,低头认真看着,指尖无意识地在纸面上划过。他对数字向来敏感,只看了几秒就抬眼:“不是斐波那契,是卢卡斯数列,后面少了一个关键参数。”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下一个数字,“加上这个,逻辑就通了。”
陆星衍凑过去看,眼睛瞬间亮了:“对!我怎么没想到!苏老师你这脑子也太好使了吧?”语气里满是真诚的赞叹,没有丝毫刻意讨好。
苏砚辞没说话,只是把草稿纸递还给他,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其他嘉宾见状,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线索。夏晚晚笑着说:“有苏老师和陆老师在,咱们这次肯定能顺利通关!上次先导片你们俩就配合得超好,这次纯烧脑,简直是你们的主场!”
“是啊是啊,”另一位嘉宾附和道,“我数学最差了,到时候全靠你们俩带飞!”
陆星衍笑着接话:“放心,有苏老师这位高智商大神在,咱们肯定没问题。我负责找线索,苏老师负责解题,完美配合!”他说着,看向苏砚辞,眼里带着几分笑意和笃定。
苏砚辞迎上他的目光,没有拒绝,只是淡淡说了句:“开始吧。”
这期是双人任务,很不巧他被分配到和陆星衍同组,出于对先导片的表现,他这次没有反对与他单独相处,与其和陌生人,不如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要好得多。
透明立方体缓缓打开,露出内部悬浮的数字魔方——魔方每个面都刻着不同的数列,棱角处镶嵌着微型显示屏,底座标注着规则:“三维校准,每面数列对应一个坐标值,两人分别操控X轴与Y轴,同步校准至Z轴基准线,魔方解锁,核心线索显现。”
“X轴控横向偏移,Y轴控纵向角度,Z轴是固定基准,得咱们俩动作完全同步才行。”陆星衍盯着魔方,指尖在空气中模拟着操控轨迹,“苏老师,你对数值敏感度高,负责读数列算坐标;我来操控X轴,你同步控Y轴,怎么样?”
苏砚辞点头,心想他怎么知道我对数字敏感?真是奇怪的人,随后走到魔方左侧,目光锁定正面的数列:“正面是等差数列:2、5、8、11、14,公差3,Z轴基准是中间项11,所以正面Y轴需要下调2格,抵消偏差。”他话音刚落,陆星衍已经伸手按住X轴操控键,轻声回应:“收到,我这边X轴先归零,等你指令同步动。”
通讯器里的呼吸声成了无形的节拍,苏砚辞快速切换视角,报出顶面数列:“顶面斐波那契数列:1、1、2、3、5、8,基准值是3,Y轴上调1格。”
“X轴准备左移3格——”陆星衍的声音沉稳,手指悬在操控键上,“3、2、1,同步!”
两人同时按下按键,魔方轻微震动了一下,正面与顶面的数列开始缓慢对齐,微型显示屏上的数值逐渐趋近基准线。但就在即将吻合时,魔方突然发出红色警报,数值瞬间回弹:“校准失败,存在隐性偏差。”
“怎么回事?”陆星衍皱起眉,“数值计算没错啊。”
苏砚辞没有慌,俯身盯着魔方侧面的隐性刻痕——刚才忽略了每个面边缘的细小数字,那是数列的“修正系数”。“侧面有修正值,正面修正系数是-1,顶面是 2,之前没算进去。”他快速重新核算,“正面Y轴下调3格,顶面Y轴上调3格,再试一次。”
这次两人更加谨慎,陆星衍先将X轴校准至修正后的初始位置,苏砚辞逐字确认数值:“X轴固定,Y轴准备——正面下调3,顶面上调3,同步执行。”
“3、2、1!”
指尖同时发力,魔方发出柔和的蓝光,正面与顶面的数列精准对齐基准线,微型显示屏跳转为绿色。但还没等两人松口气,魔方突然开始高速旋转,剩下的四个侧面同时展现数列,底座的规则更新:“剩余四面需在30秒内同步校准,超时重置。”
“分工!”陆星衍当机立断,“我负责左、右两面,你负责前、后两面,快速报数值!”
“左面等比数列:3、6、12、24、48,修正系数 1,基准24,X轴右移2格!”苏砚辞的语速极快,目光在各个面之间切换自如。
“收到!右面等差数列:7、10、13、16、19,修正系数-2,基准13,X轴左移1格!”陆星衍同步回应,手指在操控键上快速移动。
“前面平方数列:1、4、9、16、25,修正系数0,基准9,Y轴不动!”
“后面三角数数列:1、3、6、10、15,修正系数 3,基准6,Y轴上调2格!”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通讯器里只有两人急促却清晰的指令声。最后5秒,两人同时喊出:“同步校准!”
指尖落下的瞬间,魔方停止旋转,所有数列精准对齐Z轴基准线,蓝光迸发,魔方缓缓展开,露出核心处的一张芯片。陆星衍伸手取出芯片,插入旁边的控制台,屏幕上立刻浮现出最终线索:“数字的尽头是逻辑,默契的核心是信任。”
密室的大门应声而开,外面的嘉宾们早已等候在那里,见状纷纷鼓掌。苏砚辞站直身体,额角沁出一层薄汗,转头看向陆星衍,对方也正好回头,两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笑意,眼神里满是无需言说的默契。
“搞定!”陆星衍晃了晃手里的芯片,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兴奋,“苏老师,咱俩这配合,简直天衣无缝啊!”
苏砚辞嘴角上扬的弧度比之前更明显了些,清冷的眉眼染上暖意,不可否认的是,抛开一切背景因素来讲,他和陆星衍的默契是他从来与人没有过的,他这次回了两个字,“确实。”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上前记录,导演张弛在监控室里看得眉开眼笑:“这互动、这默契,正片剪出来绝对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