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呼吸了!”
“快叫救护车!”
“保安呢?”
“发生了什么?”
“怎么回事?”
…………
现场瞬间乱作一团,倒在地上的财政部长像一个凝聚核,迅速把全礼堂的人吸附过去聚成一团,各位商业巨头和政府政要的保安们本来在礼堂外等候,听到声响也全冲进来了,满屋子寻找自己的雇主。
“罗先生,请让一下。”
混乱中,众人清晰地听到了一句女声。
平静得没有一丝起伏的语调,像制冰机里掉下的一块冰,礼貌用语都用上了,听起来却像一句不容抗拒的命令。
站在财政部长身边的罗卜特公司董事长罗杰转身,看到一个年轻女孩举着AED和自动心肺复苏器站在他后面,他立刻挪到一边,给女孩留出一个空隙。
女孩来到财政部长身边,又对站在对面的泰勒基因CEO姜跃说:“姜先生,麻烦您和我一起把李部长的上衣解开。”
“好的!”姜跃立刻蹲下去扯财政部长的领带。
女孩利落地在财政部长的胸上贴上AED电极,设置好AED,然后把心肺复苏器安装在他身上,同时不忘给周围的人发号施令。
“于女士,麻烦您叫一下救护车,自动救助按钮在门口左边的墙上。”
“好的!”前水市市长于文若跑到门外,找到那个红色十字图案的按钮按了下去,公园医务室的接线员通过墙壁上的扩音器告诉她他们将于10分钟后抵达礼堂。
“赵先生,麻烦您通知一下公园保安,出门右转100米保安亭。”
“好的!”东陆银行行长赵嘉跑了出去。
五分钟后,AED屏幕显示李部长有了心跳。
又过了五分钟,公园医务室的人开着救护车赶来了,从上面走下来两个白大褂和一个球形机器人。
两个医生简单检查了财政部长的情况,让然后让机器人展开成一个担架,把财政部长抬上救护车拉走了。
宾客们终于松了口气,同时也留意起主导此次救助的女孩。
女孩看起来二十多岁,一身黑色长裙,个子不高,身形瘦削,笔直的长发整整齐齐地垂在身后。她的皮肤很白,白得透出一种病态,像有一层薄薄的霜结在她的皮肤上,让人不由得觉得这个人正在往环境中释放冷气。
而她身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无机质的眼睛。
这里的无机质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无机质,因为那是一双机械义眼。
玻璃质感的眼球,荧光绿色的仿生虹膜,眼球边缘的皮肤隐约透出埋在下面的电路。
在场宾客都是很注重修养的人,没人表现出来,但他们都注意到了。
女孩装了义体,意味着她不属于他们的阶层。
义体这种东西五十年前很是全球风靡过一阵子,无论男女老少都热衷于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原生零件替换成机械仿制品,不仅外观酷炫,功能也更强悍。然而没几年这波义体热潮就褪去了,人们很快意识到,比起更脆弱,更复杂玄妙,更需要精心维护的人体器官,机械这种东西无疑是廉价的,是工具,是消耗品。你当然可以把你的一条手臂换成可以打出十发连环弹的机械手,看起来强大又炫酷,可你为什么不直接拿一把Glock 2125?
现在的人已经很少使用机械义体了,医疗方面,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产品更得人们的青睐,价格也高一些,只有经济水平处在社会低保线边缘的人才会选择政府免费提供的机械义体。
虽然林宇川的葬礼对全体市民开放,但今天的参加者大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要么是林氏的核心员工,要么是与他生前打过交道的生意伙伴,还有一些往来过的政界人士,对这些人来说葬礼是一种社交场合。
看来这个女孩是为数不多的来悼念林宇川的普通市民,意识到这个事实后,众人就对女孩失去了兴趣。
整个意外插曲不过十五分钟,葬礼继续。
……
葬礼以弦乐队演奏的一曲弥撒曲结束,这首庄严肃穆又弥漫着悲怆的曲子是莫扎特最伟大的作品《安魂曲》中最著名的片段《落泪之日》,这首曲子是林宇川生前指定让人在他葬礼上演奏的。林理知道父亲对音乐没什么研究,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曲子,他选莫扎特这首古典乐经典可能是因为它的地位和他最“相配”。
葬礼流程结束后,一些时间堪比黄金的大人物匆匆离开了礼堂,另一些则在场互相交谈起来。
不乏有人来找林理兄妹攀谈,林理嘴上从容应对宾客,同时眼观四周,找到了刚才救助财政部长的女孩。她正朝着礼堂大门的方向走去,似乎也要离开了。
“吴先生,不好意思,我失陪一下。”林理打断了对着他絮絮叨叨诉说父亲生前与他友谊多么深厚合作多么愉快并希望林理能与他将这段友谊延续下去的安泊飞行器公司高管,然后径直朝女孩走了过去,林琅和林数也跟了上去。
“您好女士。”林理喊住了她。
女孩回过头,林理对上了那双泛着微微绿光的机械眼。
“非常感谢您刚才维护了现场秩序,使得家父的葬礼能够顺利进行。”林理说,“也非常感谢您来参加父亲的葬礼。”
“不必谢我,我只是来取材的。”女孩面无表情地说。
林理一愣:“取材?”
“我在为我的小说取材。”女孩说。
“您是作家?”
“嗯。”
“哦?可以问一下您的笔名吗?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林理瞬间来了兴致,心想当代作家他都知道,说不定还看过这个人的作品呢。
“希格斯。”
居然是希格斯!
“喔!原、原来是希格斯老师!”林理瞬间绷起了神经,话都说不利索了。
林琅和林数一齐扭头看向林理,奇怪地问:“你这是什么反应?”
“希格斯老师是一位作家,”林理手里比划着解释,“我是希格斯老师的忠实读者……”
“哦……”林琅和林数点了点头,尽管他们还是不太理解林理在激动什么。
这事儿确实不太容易理解,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作家只是一份普通的糊口工作,就像你很难理解大厂码农和小区保安也会有粉丝一样。联邦政府把文学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收购一些作品录入文化局的数据库,相当于出资补贴作者们,以防止文学这门伴随了人类文明发展全程的艺术彻底消失。而政府补贴几乎就是一部作品带来的全部经济收入了,只靠写书吃饭的话只能刚够温饱。现存的全职作家也十分稀少,有创作才华的人都去游戏和影视行业写剧本了。
“希格斯老师,您今天来是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林理问。
“我想了解一下葬礼。”希格斯说。
林理:“……?”
“我正在写的小说里需要加入葬礼场景的描写,但我从没参加过葬礼,所以今天来学习一下。”希格斯说,然后挑了挑眉,“我是个作家,这种事很正常吧。”
林理:“……”
作家亲临现场为写作取材,正常是正常,专业也体现了专业的态度,但参加别人葬礼只为取材,总觉得有点怪怪的,难道她刚才帮忙救助财政部长就是为了葬礼能进行下去,她顺利取到材?而且父亲的葬礼是很高规格的,以之作为参考恐怕不太普世……而且这事儿有更简单的方式:只需要购买一部包含葬礼情节的超感游戏,你不仅能体验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零距离观摩每一位参加者的表情,感受每一丝空气的厚重……或轻盈,说不定还有机会亲自躺进棺材里听自己的悼词。
“原来如此,欢迎希格斯小姐。”林琅大方地说。
林数也点点头:“希格斯小姐请随意,关于家父的葬礼,您有什么想了解的都可以问我们。”
林理:“……希格斯老师,期待早日读到您的下一部作品。”
“谢谢。”希格斯的语气依然冷淡,“我已经收集完需要的素材,没事的话,我先走了。”
希格斯朝兄妹三人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就转身打算离开屋子,随后她又想到了什么,回头看向林理。“你刚才说,你是我的读者?”
“是的,我读过您的所有作品,您最新发布的那部《重生之我在二十一世纪科技扶贫》,我也读完了,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情节新奇,情感也非常动人,我非常喜欢。”林理真诚地说。
林琅和林数心想这什么奇奇怪怪的书名……
希格斯的机械眼隐蔽地闪烁了一下。“谢谢。”
宾客散尽后,礼堂只剩下林理兄妹三人,林理给公园办事处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礼堂用完了。
“哥哥,恭喜你。”林琅看着林理笑了。
“什么?”林理觉得妹妹的笑容有点微妙。
“追星成功!”
林理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自觉刚才表现得有点过于激动。
但他真的非常喜欢希格斯,她的所有作品他都看过,有几部甚至会每年拿出来读一遍。
“挺好的,自从爸爸去世,我还是第一次见你这么有精神。”林数说。
林理轻轻点了点头。确实,他好像很久没那么开心过了,自从回国他的心情值就没上过及格线,这几天更是连连突破历史低点,每天早上琳可都催他去看心理医生。
林数又说:“我知道,爸爸去世后,你是我们三个里压力最大的,毕竟公司的担子全都交到你手里了,所以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和林琅,好吗?”
“对呀,别忘了我们是一家人。”林琅说。
“嗯。”林理点点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