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人请坐。”
“王爷请坐。”
酒馆主事将酒菜提前准备好,李四与陆道元进去,就看见一大桌菜,墙壁上挂着几副山水画,墙角摆放着落地大花瓶,两名侍女拿着芭蕉扇在旁边服侍,包间不算大却胜在雅致。
酒桌靠窗,还有个香炉。
陆道元落座,清退两名侍女,他亲自给李四倒酒。
李四推开窗户,低头正好能看见楼下的成衣铺子,旁边是卖胭脂水粉的,很多小姑娘聚在一起玩乐。
因外面太吵,李四只开了半扇窗户通风,又将桌面上的花瓶放在窗台上,遮住对面胡商好奇的目光。
李四重新落座,接过陆道元递来的酒杯,小酌一口,“辣舌头,塞北的酒不如京都香甜,陆大人不要嫌弃。”
陆道元面不改色抿一口酒,“盛情难却,陆某怎敢嫌弃?”
酒过三巡,陆道元有些醉意。
李四趁机问他,“陆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回京都?”
陆道元揉了揉眉角,“王爷不欢迎陆某,难道是在怪罪陆某打扰王爷一家团聚?也是,王爷如花美眷在怀,眼里哪里容得下旁人。”
李四皱眉,这话怎么听着阴阳怪气的。
“我与丽娘是知己,非你所言……更何况,丽娘今日回京处理酒庄之事,陆大人是不是喝醉了?”
“王爷希望陆某喝醉,陆某怎敢不醉?”
陆道元直勾勾看着李四,酒气上头觉得李四比往日更加俊俏,可惜是个木头疙瘩,顿时心情复杂,仰头又喝了一杯。
李四被人盯着看,表情有些不自在,心想与聪明人说话就是麻烦,什么事情都瞒不过。
面对眼前在名利场混了十几年的老狐狸,李四开始怀念在江南初见,那个略微青涩的少年。
“王爷在想什么?”
“在想,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吃完饭想带你去别处逛逛。”
“……”
陆道元愣了愣,自从二次为官,两人平均一年见一次面,算算日子,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是两年前。
吃完饭,李四带着陆道元骑马去关外看沙漠风光。
关外如今变化很大,因鞑靼经常偷抢关外百姓的粮食,李四花钱筑高墙,将关外百姓居住的赵家村围起来。
田地周围还设有双层木栏,防止鞑靼骑马掳掠损坏田基,村外修了十座瞭望塔,方便观察鞑靼的动向,两队士兵轮流巡逻,发现鞑靼立刻击杀。
由于沙漠扩大,李四担心田地水源缺失,导致绿植减少,还专门组织村民在村外种草种树防风固沙。
经过十年努力,赵家村面积扩大三倍,鞑靼只敢在冬天来袭,李四带兵多次阻杀获胜,还专门针对鞑靼普通百姓,在赵家村外的胡杨林旁,设立嘉崚关外冬市,让两地百姓冬雪前夜小额贸易,避免粮食紧缺产生的非必要冲突。
“时间过的真快啊……”
陆道元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扩大数倍的居民群,一片又一片石墙,以及平整宽阔的路面,顿时心生感慨。
李四骑马走在最前面,陆道元骑马跟在后面,两队侍卫保持距离,不紧不慢地跟在两人身后。
“小麦熟了,后面就是玉米、洋芋、番薯……再过几年,等咱们修好水库,哪怕秋天也能种粮食,到时候这里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陆道元愣了愣,安静地听李四说话。
“从嘉崚关、到浮云、龙洲、天堑……塞北二十四城自给自足,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再无远虑,一朝一夕千秋万代之基,如此,功成名就自在随心。”
太阳升到最高处,李四在太阳的照耀,仿佛全身都在发光。
陆道元看了许久,垂眸笑意尽显,“王爷一片赤诚,定能如愿以偿。”
李四话锋一转,回头笑容灿烂,“本王能力有限,拼尽全力不过照拂塞北二十四城,不及陆大人周旋各方为民请命,救万民于水火。”
陆道元声音低沉,“陆某惭愧,拼尽全力不过待业守成,不及王爷与天争命,为民计鞠躬尽瘁。”
人只要阴谋诡计用多了,就越发怀念起从前的自己,也更喜欢和没心没肺的人做朋友,可以适当放松心情。
赵家村到了,守门的士兵过来交接。
李四翻身下马,让带来的两队侍卫,与驻守村庄的士兵一起去巡逻,顺便帮忙抢收麦田。
陆道元翻身下马整理衣服,锤了锤僵硬的腰背,塞北的马鞍太硬实,不如他自己的马鞍柔软。
李四挥袖,“我与陆大人进去逛逛,你们去帮忙收麦子,中午在这里吃饭。”
侍卫们抱拳行礼,“遵命!”
村里的年轻人上午去收麦子还没回来,只有老人小孩留在家中烧火煮饭,这里的人不知道陆道元的身份,只当他也是位年轻的将军。
河床下降,露出黑色淤泥,鱼虾时不时跳出水面呼吸,孩子们提着木桶去捡河贝,这种河贝个头大肉厚,但是煮熟了就缩水成一小碗,将河贝的内脏处理干净,配上辣椒酸菜切丁炒香,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晾晒着新采摘的麦穗,晒干水份才好脱粒,也便于保存,这是村民下半年的主粮。
房檐下,南瓜和木柴堆的满满当当,还有一两个大水缸。
李四领着陆道元贴着房子边缘走,村里有几个圆形的蓄水池,上面搭了草窝棚,四周围着木栏,只有一道缺口供人取水。
旁边屋主养的狗,见到陌生人来,立刻竖起耳朵汪汪叫,屋主是位老婆婆,她听到狗叫声,立刻从厨房出来查看,见着李四立刻笑容满面。
“哈哈,原来是王爷来了,老婆子还以为是村长过来送米呢,这位是……这是小陆大人吧,十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
“赵婆婆,打扰了。”
“哎呦,不打扰不打扰,你们等着,赵婆婆给你们做炊饼!”
李四牵着陆道元坐在蓄水池的石阶上,赵婆婆怕他们走,又拿着锅铲回来查看。
“你们等着,炊饼马上就做好了,水池里有西瓜,可甜了!”
“哎,知道了。”
李四去拉蓄水池旁边绑着的绳子,西瓜又大又圆,用匕首切开,瓜肉脆甜多汁。
两人坐在石阶上吃西瓜,这时候捡河贝的孩子回来了,李四给每个人都分了块西瓜。
吃完西瓜,赵婆婆端着茶案过来,上面摆满了吃食。
“王爷、小陆大人别嫌弃,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稀罕玩意,您若是吃不惯,就当尝尝鲜。”
“不嫌弃,这菜色好啊,在别处可吃不着。”
李四笑着接话,“赵婆婆一起吃点?”
赵婆婆解开围兜笑了,“小人还要去给收麦子的人送饭,就不打扰两位大人了,您吃完把东西放在门口,我回来再收拾。”
李四笑着点点头,“好好好,你去忙!”
陆道元吃得很慢,李四吃得很快,还能抽空给陆道元夹菜。
“这道宫保鸡丁好吃,玉米是刚摘的,又香又甜,再过几天玉米老了,就没有这么脆嫩,你赶上好时候,快多吃点。”
“嗯……”
陆道元吃得有点撑,腮帮子鼓鼓囔囔。
李四吃到一半,突然说起赵婆婆的故事。
“赵婆婆人很好,每次我来都准备好酒好菜,她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儿子,然后儿子长大了,鞑靼也来了,两个儿子为了保护村子,后来都死在战场上。”
李四声音有些哽咽,“大约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候,京都忙着处理西南洪涝,物资紧缺无暇顾及,岳父带兵与鞑靼血战数月,最后胜了也是惨胜,士兵死伤无数,只留下孤儿寡母。
岳父很后悔,没能早点退敌,因此每年冬季都会亲自出关,接关外的百姓回城过冬。”
陆道元安静地听着。
李四继续道:“如果……那时候,咱们有更多的兵器,有更多的甲胄,也许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故事。”
陆道元突然反应过来,李四可能是在说朝廷拨款的事,算算时间,也是时候给塞北置换武库。
陆道元认真道:“王爷请放心,陆某定会极力促成此事,陛下那边一切有我。”
李四愣了愣,“哦……好。”
李四其实是想说铁矿的事情,本来都打算坦白了,可看陆道元的样子好像完全不知道,那他就放心了,等铁矿开采完,别说几年,哪怕几十年都不用再担心武库紧缺。
陆道元突然想起国库没钱的事,“只是如今国库空虚,短时间无法全部置换,恐怕只有一半……”
李四双眼放光,“一半也很好,本王不挑,如果还有用旧的兵器尽管送来,本王命人重新熔炼。”
陆道元仔细想了想,“好像是有那么一批次货,若能征得陛下同意,陆某便将东西给王爷送来。”
李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一巴掌拍在陆道元的后背,显些将他拍出重伤。
“陆大人好样的,你这个朋友没白交!等熔炼完,我送你一车,你不是喜欢瓷器嘛,到时候我给你打一套铁器,保管你满意!”
“咳咳……陆某谢过王爷。”
“哈哈哈,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陆大人多吃点,千万别客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