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是一种粘稠的液体,初时淹没口鼻,令人窒息。
但路亦廿不允许自己沉溺其中。
就这么过了几天后,“自救计划”开始了第一步。
首先,最大限度地去验证信息,并熟悉“实验对象”。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个黑色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标题写道“小说角色行为观察”。
“二十,走,小卖部走起!我请客,安慰一下你被数学摧残的心灵。”周浩宇凑过来,胳膊习惯性地搭上他的肩膀,充满了不容拒绝的热情。
路亦廿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随即放松下来。
周浩宇是他目前最好的信息渠道。
“好。”他合上笔记本,将其小心地塞进了书包夹层。
去小卖部的路上,周浩宇的嘴就没停过:“……所以说啊,顾渊和沈橙他俩,根本就是周瑜打黄盖。你看顾渊平时对谁都爱答不理,凶得要死,就上次三班体委不是不小心撞了沈橙一下嘛,他差点就跟人在篮球场上干起来。但对沈橙吧,啧,虽然也没啥好话,但那感觉就是不一样……”
路亦廿安静地听着,大脑飞速地思考,将这些八卦与梦境信息进行比对。顾渊的保护欲极强,但不会说话,好话也能让他说成歹话;沈橙则处于被保护的地位,内心挺敏感,感觉好像是喜欢沈渊。
“那个池岁呢?”路亦廿状似无意地插了一句,目光扫过远处操场,“他好像永远一个人。”
“池大神啊?”周浩宇夸张地缩了缩脖子,“那可是真·独行侠。反正我也不是很熟,就是都说他学习好啊,人长得也帅,不过我是不敢和他搭话。”
“独行侠、高智商、情绪极度内敛。”路亦廿在心里默默给池岁添上几笔。
这样的存在,不确定性太大了。
……
那之后,路亦廿开始了他的定点观察。
地点一:学校食堂。
他刻意选择了一个能清晰看到门口,又不那么起眼的位置坐下。
没多久,他就看到了顾渊和沈橙。
顾渊端着餐盘,眉头微蹙,似乎在嫌弃食堂的人太多。沈橙跟在他身后,手里只端着一碗清汤和一份素菜。
顾渊找到位置坐下,不由分说地将自己餐盘里那个最大的的鸡腿夹到了沈橙碗里,动作粗鲁,语气硬邦邦的:“你怎么又吃这么少,风一吹就倒。”
沈橙的脸瞬间红了,小声反驳:“我吃不下那么多……”
“别废话,吃完哈。”顾渊打断他,已经开始埋头狼吞虎咽起来,不再给沈橙拒绝的机会。
沈橙看着碗里的鸡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嘴角却悄悄弯起一个极细微的弧度。
路亦廿看到这一幕在心里默默地想:“顾渊对沈橙明明那么关心,干嘛那么凶啊,跟小学生似的,感觉吃了一嘴狗粮……”
地点二:篮球场。
下午体育课,学校每年级六个班一起上一节体育课,路亦廿班级刚好和艺体1班分到一块。
顾渊在球场上肆意地奔跑,得分后引来一阵阵欢呼。他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耀眼而充满攻击性。
路亦廿的目光没有追随篮球,而是落在了球场外围,一棵大槐树的阴影下。
沈橙坐在那里,膝盖上摊着一个速写本,铅笔在纸上飞快地移动。他并没有在看比赛,而是偶尔抬头,目光飞快地掠过顾渊的身影,然后又迅速低下头,专注于画纸。那眼神里,有憧憬,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还有更多路亦廿无法看懂的复杂情绪。
他在画顾渊吗?顾渊知道吗?路亦廿怀疑。
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一点细节,并想着“沈橙那么关注顾渊,顾渊可能并不知情,该怎么样让他注意到这点呢?”
此时,路亦廿并不知道,在他悄摸观察着那两人的时候,一个倚墙的身影也在默默注视着他。
地点三:图书馆阅览区。
这里是路亦廿观察池岁的重点区域。
他左瞧右瞧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正在角落看书的池岁。
他坐在靠窗的位置,与周围偶尔响起的翻书声隔绝开来。
路亦廿没有立刻靠近。他假装找书,在不远处观察了十几分钟。
池岁全程保持着几乎不变的阅读姿势,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完全沉浸其中。
“这么认真,还以为看的啥呢,原来是漫画啊,这情绪挺稳定的,看着也不疯批啊,他真喜欢沈橙?怎么也不行动啊。”路亦廿嘟嘟囔囔着。
在路亦廿低着头思考梦里小说情节时,池岁朝他这个方向瞥了一眼,只一眼,又淡淡看起手里的漫画,嘴角微微上扬。
……
一天的观察结束,晚自习时,路亦廿在笔记本上整合了一下记录的信息。
他画出了一个简单的人物关系图,用箭头和简短的词语标注出他们的互动模式。
核心矛盾清晰地指向一点:顾渊与沈橙都“不长嘴”。
一个是不屑解释,一个是不敢询问。任何外部风吹草动,都可能在这脆弱的平衡上撕开裂痕。
池岁没有行动,暂时看不出来什么。
而其他外部因素……周浩宇下午又提供了新情报:“对了,听说高三那个裴子轩学长,今天又去艺术楼了,还跟沈橙说了几句话。啧啧,裴学长真是温柔啊,跟顾渊那个火药桶完全两个极端。”
裴子轩,又一个喜欢主角受的反派攻,比起池岁这个炮灰男二攻,他更加让路亦廿心中警铃大作。这个表面温柔的学长,可是真的会装。
他必须加快步伐。
单纯的观察不够,他需要更近距离的接触,获取更直接的信息,甚至……需要开始施加微小的影响。
……
机会在第二天晚自习下课后到来。
教室里有些嘈杂,不少人离开座位活动。路亦廿拿着一本物理竞赛的习题去到了走廊另一边的高二(7)班。
因为每年都有走竞赛的同学,而且马上步入高三了,所以最近学校就在高二年级组了一个竞赛班,要求每个班参加竞赛的周五放学后都要去补课。
路亦廿和池岁都在那个班,一起上了一节课,路亦廿感觉池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高冷,起码有人问他问题时他都会给对方讲解。
所以,路亦廿专门花了一节晚自习找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准备去问池岁。
走到7班后门,路亦廿看到池岁合上了本疑似漫画的书,正拿起水杯喝水。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竞赛习题,翻到之前标记好的难题,走向了他。
“池岁同学,打扰一下。”他在池岁课桌旁站定,声音不大,确保不会打扰到其他人,“这道题关于磁阻变化的题参考答案很简略,我能请教一下你的思路吗?”他将书递过去,指尖点在题目上。
池岁抬起眼,目光先落在路亦廿脸上,那眼神依旧平静,带着审视。他放下水杯,接过书,视线快速扫过题目。
他没有立刻讲解,而是拿起笔,在路亦廿摊开的草稿纸上画了一个简明的物理模型图,标注出关键参数。
“这里,”他的声音清冷,语速平稳,“主要能量损耗在于……”笔尖点在纸上一个复杂的公式上。
“其次,磁阻变化,会影响磁场能量存储……”他又写下另一个公式。
他的思路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铺垫,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精准。
路亦廿认真听着,内心再次觉得对方好牛逼。同时,他也敏锐地捕捉到,池岁在讲解时,目光会偶尔与他对视,似乎在确认他是否跟上。
“所以,最终的效率应该是用输出能量比上总输入能量,再减去这两部分损耗的加权和?”路亦廿顺着他的思路确认道。
“嗯。”池岁应了一声,算是肯定。他放下笔,重新靠回椅背,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路亦廿脸上,淡淡地补充了一句,“这个问题切入点不错。”
这算……夸奖?路亦廿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谢谢,我明白了。你的思路很清晰。”
池岁没再说话,只是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随后便收回了目光,重新拿起了自己的漫画书,结束了这次短暂的交流。
路亦廿拿着书和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稿纸回到班级,掌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
这次接触,比想象中顺利。池岁虽然冷淡,但似乎并不排斥这种简单的交流。
他在笔记本上更新了对池岁的记录:“不排斥与人交流。不愧是年级第一,这也太厉害了(这段划掉),可尝试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初步联系。”
……
最后一节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路亦廿收拾好书包,将笔记本小心地收好。
窗外的夜色浓郁,校园里的路灯亮起,勾勒出教学楼的安静轮廓。
一天的观察与初步接触,让他对这本“小说”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望着沉沉夜色,路亦廿心中默想:第一步已经迈出,更艰难的行动还在后面。
与池岁那次交流,像一根细微的针,轻轻刺破了包裹在“疯批男二”这个标签外坚硬的冰壳。
路亦廿并未感到放松,他的“自救计划”需要加速。他要进一步地获取更多信息,甚至要开始引导事件走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