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113章 林薇即兴作诗,惊艳众人显才华

第113章 林薇即兴作诗,惊艳众人显才华

墨韵轩二楼的雅间外,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宣纸上映出细碎的光斑。林薇握着毛笔的指尖微微泛白,方才众人的期待与萧景琰的解围仍在她脑海中回荡——她虽在现代读过无数诗词,却从未在这样的场合即兴创作,更何况面对的是长安城内有名的文人雅士。

“姑娘不必紧张,”柳承宗看出她的局促,笑着递来一方砚台,“诗词本就是抒发心境之物,今日曲江池春色正好,你只需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写下来,便是最好的佳作。”

林薇深吸一口气,目光穿过窗户投向曲江池——湖面碧波荡漾,粼粼波光闪烁,岸边桃林粉白如霞,几艘画舫缓缓驶过,留下道道水痕。清风徐来,携带着桃花的芬芳,一切美景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她回想起方才泛舟时的闲适,忆起萧景琰温柔的陪伴,心中的紧张感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感涌动。

她提笔蘸墨,笔尖轻触宣纸,墨汁在纸上缓缓晕开,逐渐勾勒出诗句的轮廓:“曲江春景醉人心”—— 开篇即直抒胸臆,将自己对曲江池春色的喜爱与沉醉坦率写出,虽无华丽辞藻,却洋溢着真挚情感。

周围的文人纷纷凑上前来,目光聚焦于宣纸上的字迹——林薇的字虽不及沈修文那般飘逸,却独具风骨,笔画工整有力,隐含几分医者的沉稳与利落。沈修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轻声赞道:“开篇即见心境,姑娘果然别具匠心。”

林薇低着头,笔走龙蛇:“桃红柳绿映碧波”——这句诗生动描绘了曲江池春日的迷人景致,粉嫩的桃花、翠绿的柳树与碧澄的湖水交相辉映,画面感极强,仿佛让人瞬间沉浸在这片盎然春意之中。

柳承宗轻抚胡须,频频点头称赞:“好一句‘桃红柳绿映碧波’!仅用七字,便将曲江池的春日美景勾勒得淋漓尽致,远胜那些堆砌辞藻的寻常文人。”

萧景琰站在一旁,目光始终锁定在林薇身上。他凝视着她专注的侧脸,注视着她握笔时的认真神态,心中涌动着无尽的骄傲——这个总以“只是医者”自居的姑娘,总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才华,无论是精湛的医术,还是此刻的诗词造诣,都让他愈发为之倾心。

林薇笔尖飞舞,写下第三句:“泛舟湖上赏春色”——这不仅是对今日行程的生动记录,更隐含了赏春时的闲适心境,令人仿佛目睹她与萧景琰并肩坐在乌篷船上,悠然欣赏春光的美好画面,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苏明远放下手中的画笔,由衷赞叹道:“这一句最为难得!不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却将赏春的闲适与自在表达得淋漓尽致,比那些空泛的风月之句更富人情味。”

此时的林薇,已全然沉浸在创作的灵感之中,之前的紧张感烟消云散。她凝视窗外,清风轻拂柳梢,脑海中浮现出萧景琰为她解围时的柔情,以及与他并肩赏景时的甜蜜,笔尖随之落下最后一句:“清风伴我乐逍遥”——这不仅是对春日清风的细腻描绘,更是对自己此刻心境的真实写照,蕴含着一种挣脱束缚、享受当下的洒脱,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了**。

落笔的瞬间,墨韵轩内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凝视着宣纸上的四句诗,眼中满是惊叹与赞赏。片刻后,柳承宗率先鼓掌,赞叹道:“好诗!真是一首即兴佳作!虽无华丽的辞藻,却句句洋溢着真情,将曲江池的春色与赏春的惬意完美融合,实属难得!”

“是啊!”沈修文走上前,仔细端详着诗句,补充道,“尤其是最后一句‘清风伴我乐逍遥’,既描绘了春日清风的自在,又隐含了姑娘的心境,这份洒脱与从容,非一般人所能及!”

其他文人也纷纷附和,有人迅速拿出纸笔,记录下这首诗,口中连连赞叹:“今日得见如此佳作,真是不虚此行!林姑娘不仅医术高超,在诗词方面竟也有如此天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林薇脸颊泛起淡淡红晕,轻轻将毛笔搁在砚台上,带着几分腼腆说道:“诸位太过抬举了,我不过是心血来潮,随口吟咏,实在算不得什么佳作,让大家见笑了。”

“姑娘未免太过谦虚了,”柳承宗含笑回应,“诗词的价值,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是否能触动人心。你这首诗,既绘出了美景,又抒发了真情,早已超越了许多刻意雕琢之作。若是将此诗传扬出去,定能在长安文人圈中掀起一番波澜。”

萧景琰缓步上前,注视着林薇眼中交织的羞涩与喜悦,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温柔:“我就知道,你定能写出动人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勾勒出了曲江池的春日风情,更融入了你独特的心境,比我曾听过的任何一首春日诗都更加令人动容。”

林薇抬起头,恰好与萧景琰的目光相遇。他眼中的欣赏与骄傲毫不掩饰,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得令她心跳加速。她连忙低下头,避开他的视线,却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这份被认可的喜悦,因他的陪伴而显得愈发珍贵。

接下来的时间里,墨韵轩内的氛围愈发热烈。沈修文主动提议为林薇的诗作题字,他取来一张崭新的宣纸,挥毫泼墨,写下林薇的四句诗,字迹飘逸洒脱,与林薇的原作相得益彰。苏明远则拿起画笔,依据诗中的意境,迅速勾勒出一幅《曲江春赏图》——画中既有泛舟湖上的两人,又有桃红柳绿的迷人景致,将诗中的画面完美呈现于纸上。

柳承宗也不甘示弱,取出一方印章,在画作与题字上郑重地盖上自己的印记,笑着说道:“今日能将诗、书、画三者融为一体,实乃一段难得的缘分。这幅作品,就赠予林姑娘,作为今日相聚的美好纪念。”

林薇双手接过画作与题字,心中洋溢着深深的感激:“多谢诸位先生的厚爱,这份礼物实属珍贵,我定会妥善珍藏。”

夕阳缓缓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落在墨韵轩内,为整个楼阁披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文人雅士们依旧热烈地讨论着林薇的诗作,有人甚至即兴创作了和诗,以表达对这首佳作的由衷喜爱。

萧景琰望着被众人围绕的林薇,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温柔。他深知,林薇的才华远不止于此——她不仅能救死扶伤,编写医疗手册,为流民谋福祉,还能在这样的场合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诗词天赋。这样的她,无疑值得所有人的认可与喜爱。

“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萧景琰走到林薇身边,轻声说道,“再晚些,医馆的春桃和阿福恐怕要担心了。”

林薇点点头,向在场的文人雅士们道别:“今日承蒙诸位先生的指点与厚爱,与大家共度的时光实在愉快。若将来有机会,还望能再次向各位先生请教。”

“姑娘客气了,”柳承宗含笑说道,“若你有兴趣,随时欢迎来墨韵轩,我们很乐意与你一同探讨诗词书画。”

沈修文也接过话茬:“我已经将你的诗作记录下来,日后定会与其他文人一同品鉴。相信不久的将来,林姑娘的大名,不仅会因医术名扬长安,更会因这首春日诗而被更多人熟知。”

林薇再次表达谢意后,与萧景琰一同离开了墨韵轩。马车缓缓行驶在返回长安的途中,车厢内弥漫着安静而温馨的氛围。林薇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中的画作与题字,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今日之事真是出乎意料,我从未想过,自己竟能写出被文人赞赏的诗。”

“这不是意外,” 萧景琰注视着她,眼神中透着坚定,“你的才华早已深藏于骨血之中,只是你未曾察觉而已。无论是医术,还是诗词,你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与独到见解,只是平时过于专注于医馆和流民的事务,才忽略了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潜能。”

林薇心中一动,回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后的种种经历——从最初的迷茫与不安,到逐渐适应,再到如今在医馆独当一面,为流民开办培训班,甚至在文人雅士面前即兴作诗。这一路走来,虽然挑战不断,却也让她持续成长,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

“或许,你说得对。”林薇轻声说道,“这个时代,不仅让我找到了行医的意义,也让我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

马车继续前行,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两人身上。林薇靠在车窗边,凝视着外面渐渐远去的曲江池,手中捧着珍贵的画作与题字,心中满是满足与喜悦。她深知,今日的这段经历,必将成为她在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不仅因为得到了文人雅士的认可,更因为有萧景琰的陪伴与支持,这份喜悦因而更加完满。

她转头望向萧景琰,他正凝视着窗外的夕阳,侧脸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林薇心中忽然涌起一丝甜蜜——这个总能在她需要时出现,总能发现她身上闪光点的男人,早已在她心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她会鼓起勇气向他坦白自己的心意,与他一同迎接更多如今天这般美好的时光。

马车驶入长安城区时,天色已逐渐暗淡。街边的灯笼次第亮起,温暖的灯光照亮了街道。林薇望着窗外的夜景,心中满是期待——她期待着下一次与萧景琰一同出游,期待着能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更期待着与萧景琰的感情能进一步升华。

马车稳稳地停在仁心堂门前,萧景琰目送林薇下车,轻声说道:“今日的诗,我会铭记于心。明日我再来寻你,我们一起探讨《流民医疗手册》的编写框架,顺便…… 再听听你的其他见解。”

“好。”林薇点头,眼中闪烁着笑意,“萧公子也请早些回侯府休息,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萧景琰目送她步入医馆,才示意车夫驾车离去。林薇站在医馆门口,望着马车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低头端详着手中的画作与题字,回想起今日在墨韵轩的种种情景,嘴角不禁泛起甜蜜的微笑。她深知,自己的人生,正因这个时代,因萧景琰的陪伴,而愈发精彩纷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