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层船坞区的阴冷与混沌被甩在身后,传送舱将林瞬带回了灯火通明、却同样危机四伏的中层区域。她没有返回自己的房间,那里可能已被监视。而是根据“渡鸦”提供的坐标,直接前往那个所谓的“死信箱”所在地——一个位于生活服务区边缘、编号为L-19的公共储物舱。
这类储物舱遍布方舟,供赌客临时存放不便携带的物品,使用匿名权限即可开启,是进行隐秘交易的理想场所。
L-19舱室位于一条相对冷清的走廊尽头。林瞬没有立刻上前,她站在走廊拐角的阴影里,仔细观察了十分钟。确认没有可疑人员徘徊,也没有察觉到隐蔽的监控设备后,她才快速走到舱门前,用“渡鸦”告知的临时权限码刷开了门锁。
舱门滑开,内部空间狭小,只有一个标准的金属储物架。架子上空空如也,只在最底层,放着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金属盒。
林瞬拿起盒子,入手沉重,质感冰冷。她迅速关上舱门,没有在此地停留,而是如同一个普通的、刚取了东西的赌客,混入走廊稀疏的人流,绕了几圈后,才拐进一间提供付费静休服务的隔间。
隔间门在身后关闭,隔绝了外界。她这才将金属盒放在小桌上,仔细检查。盒子没有锁孔,表面光滑,只在侧面有一个微小的生物识别传感器。
她犹豫了一下,将右手拇指按了上去。
传感器亮起微弱的蓝光,扫描过她的指纹。伴随着一声几乎不可闻的“咔哒”声,盒盖自动弹开。
里面没有炸弹,没有陷阱,只有两件东西。
一件是折叠起来的、材质特殊的纸张,触手细腻而坚韧,不像普通的纸。另一件,则是一个只有小指粗细、通体漆黑、表面有着细微螺旋纹路的金属管状物,一端是标准的通用数据接口,另一端则是一个极其尖锐的、闪烁着幽蓝寒芒的探针。
林瞬首先展开了那张纸。上面没有文字,只有用某种能量蚀刻出的、极其精细的线路图和标注。一部分是方舟中上层区域的局部结构图,其中几个点被高亮标记,旁边注释着“监控间歇性延迟区”、“能量屏障薄弱点”、“非标准通风管道接入点”。这些地点分布零散,但若能有效利用,确实能极大增强行动的隐蔽性。
另一部分,则是一张复杂的数据流分析图,似乎截取自某个后台监控日志。图上清晰地标示出几条异常的数据访问轨迹,其源头指向几个不同的高级权限账户,但分析注释指出,这些访问行为背后,存在着高度相似的加密特征和行为模式——属于陆沉舟。而这些访问的目标,大多指向“神经脉冲轮盘”的参与者数据库,以及……“记忆回廊”中某些特定类型的记忆拍卖记录。
这是在印证“渡鸦”关于陆沉舟正在积极筛选、投放“逆流者”的说法。信息的专业性很强,不像是随意伪造的。
林瞬放下结构图,拿起那个黑色的金属管状物。它入手冰凉,重量集中在探针一端。她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本能地觉得,这绝非寻常之物。
就在她的手指摩挲过管身的螺旋纹路时,脖颈上的“校准器”吊坠突然传来一阵奇特的、带着明确指向性的震动!不再是感知时间流的混乱反馈,而更像是一种……共鸣?仿佛这金属管状物内部,存在着某种能与“校准器”产生呼应的机制!
她心中一动,尝试着将“校准器”的微弱感应延伸向金属管。
嗡——
一股清晰的信息流,并非通过视觉或听觉,而是直接通过“校准器”与她的神经链接,涌入她的意识:
【设备名称:便携式时空共振探针(原型机)】
【状态:待激活(能量储备73%)】
【功能:在特定频率驱动下,可对局部时空稳定结构(如低强度锚点场、薄弱能量屏障)进行短时、微幅干涉。亦可作为高灵敏度时空涟漪探测器。】
【警告:非标准设备,使用将引发不可预测的系统反馈。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设备过载损毁及使用者意识反噬。】
【制造/改装者标识:(一串模糊的、无法识别的代码,但感知其‘频谱’特征,与老骨头遗留的气息高度相似)】
时空共振探针!老骨头的作品!
“渡鸦”提供的“定金”,竟然包含了这样一件大杀器!虽然警告意味明确,但这无疑是目前对她而言,最具实际效用的工具!无论是探测γ-3锚点的具体漏洞,还是未来尝试“植入病毒”,都可能用到它!
“渡鸦”和她背后的“遗民网络”,展示出了远超她预期的资源和技术能力。这份“定金”的价值和诚意,足以让她暂时放下部分疑虑。
她小心翼翼地将共振探针收好,与出现裂纹的“校准器”并排贴身放置。两件设备靠近时,那种微弱的共鸣感持续存在,仿佛它们本就是一套系统中的两个部件。
接下来,她需要尽快熟悉这件新工具,并利用结构图上的信息,为自己寻找更安全的藏身点和行动路径。同时,也要开始着手调查老骨头的确切下落。“渡鸦”提到他失联前在研究绑定“流浪者印记”的病毒,找到他,或许就能找到现成的“意识炸弹”,或者至少是关键的技术资料。
时间依旧紧迫,但手中有了更多的牌,让她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丝。
她离开了静休隔间,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方舟中层熙攘的人流中。她没有再去赌场挥霍时间,也没有返回居住区。根据结构图的指引,她找到了一个位于观景甲板下层维护层中的“监控间歇性延迟区”。这里是一个堆放清洁工具和更换滤网的小仓库,平时很少有人来,监控探头也因为靠近大型能源管道,信号时好时坏。
这里将成为她临时的据点。
躲在杂物的阴影里,她开始尝试激活并使用那支“共振探针”。过程并不顺利,探针需要消耗使用者的精神力进行引导和驱动,几次尝试下来,她只觉得头晕目眩,太阳穴突突直跳,仅仅勉强让探针尖端闪烁了几下微光,未能形成有效的干涉场。
这需要练习,大量的、专注的练习。
在练习的间隙,她开始有意识地在方舟的各处灰色地带游荡,尤其是那些老骨头可能藏身或出现的地方——靠近动力舱的偏僻通道、废弃的数据节点附近、甚至是一些提供老旧零件交换的黑市角落。她不敢大张旗鼓地打听,只能依靠“校准器”和“共振探针”对特殊能量波动的感应,以及对自己那种“时间湍流”感知的运用,去捕捉任何可能与老骨头相关的蛛丝马迹。
一天时间在高度紧张和忙碌中过去。距离下一次强制校准,还剩四十二小时。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今日的搜寻,准备返回临时据点休息时,“校准器”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但异常熟悉的波动——那是一种带着陈旧、腐朽气息,却又蕴含着某种顽固生命力的独特“频谱”,与她记忆中老骨头的气息一模一样!
波动来源,指向下层船坞区,但并非γ-3锚点附近,而是更靠近船只龙骨、一处标注为“废弃压载水舱调节阀室”的地方!
他果然还躲在下面!而且状态似乎非常不稳定,气息时断时续,仿佛风中残烛!
林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动身,再次潜入下层船坞区。凭借着“校准器”的指引和结构图上标注的薄弱点,她避开主要的监控和巡逻路线,如同幽灵般在巨大的金属结构中穿行。
最终,她在一扇几乎被锈迹和苔藓覆盖的、需要手动开启的圆形舱门前停了下来。老骨头那独特而微弱的气息,正是从门后传来。
她用力旋转手动阀轮,沉重的舱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向内开启。
门后的空间狭小而潮湿,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借着舱壁一盏接触不良、不停闪烁的昏暗灯光,她看到了蜷缩在角落一堆废弃滤网上的身影。
正是老骨头。
他比上次在档案馆见面时更加憔悴,花白的头发枯槁如同乱草,脸上毫无血色,深陷的眼窝周围是浓重的青黑。他裹着一件肮脏的保温毯,身体不住地微微颤抖,呼吸微弱而急促。他的右手紧紧抓着胸口,指缝间隐约渗出暗红色的血迹。
听到动静,他艰难地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睛在看到林瞬时,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有惊讶,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焦急。
“你……你来了……”他的声音沙哑得几乎无法辨认,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力气,“他们……找到你了……‘网络’……激活了……”
林瞬快步走到他身边,蹲下身:“你怎么样?发生了什么?”
“时间……不多了……”老骨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死死抓住她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冰冷得吓人,“‘印记’……你的‘印记’……是关键……病毒……框架……在我……在这里……”
他用颤抖的左手,从保温毯下摸索出一个用防水油布紧紧包裹的、只有U盘大小的物体,塞到林瞬手里。
“拿着……‘共振探针’……应该……能读取……核心代码……需要……你的‘频谱’……激活……绑定……”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暗红的血沫,“小心……陆沉舟……他……不止在……投毒……他在……寻找……‘钥匙’……”
钥匙?什么钥匙?
林瞬还想再问,但老骨头的气息 rapidly weakening(迅速衰弱下去),眼神开始涣散。
“走……快走……”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推开林瞬,“这里……不安全……我……被……标记了……”
就在这时,林瞬脖颈上的“校准器”和怀中的“共振探针”同时传来一阵尖锐的警报式震动!
有东西在靠近!强大的、充满恶意的能量反应,正从通道的远处快速逼近!
是主脑的清理程序?还是陆沉舟的人?
林瞬看了一眼气息奄奄的老骨头,知道他已无法移动。留下来,两人都可能死。
她咬了咬牙,将老骨头塞给她的病毒框架紧紧攥在手心,猛地站起身。
“保重。”她低声道,不再犹豫,转身冲出了调节阀室,并将沉重的舱门重新关上、旋紧。
在她身影消失在通道拐角的几秒后,数道穿着全封闭黑色作战服、行动悄无声息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了调节阀室的门口。
林瞬没有回头,她沿着预定的撤离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向上层逃离。
手中那小小的病毒框架,沉甸甸的,如同握着老骨头最后的生命之火,也握着……打破这永恒轮回的一线可能。
死信箱已取货,探针已在手,病毒框架已获得。
接下来,便是将这微弱的火种,淬炼成焚尽牢笼的烈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