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中的时光再次悄然加速,浮空岛上的花开花落,云海聚散,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
那个会在岛上疯跑、爬树、气鼓鼓咬战神手腕的调皮小少年,似乎就在一次次抚过琴弦、翻阅玉简的静谧时光里,悄无声息地抽条、长大。
他不再需要阿蛟追在身后念叨,甚至很多时候,他会反过来用一句平静无波的话,就让唠叨的阿蛟自动消音。
他变得格外安静,仿佛将幼年时所有的活泼好动都沉淀了下来,化作了一种内敛的沉静。
他时常穿着一身玄黄色的衣袍,那颜色衬得他愈发肤白如玉,墨色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在脑后高高束起,露出清晰完美的下颌线与修长的脖颈。
他大部分时间都独自待在岛上,要么对着那些记录着古老音律知识的白玉简蹙眉研究,要么就坐在灵池边的亭子里,指尖拨动着父神为他寻来的名琴琴弦。
父神听说他醉心音律,特意从仙界请来了几位以乐入道的大家做他的老师。
少年学得极快,很快老师们便纷纷表示已教无可教,剩下的需他自己领悟。
于是,岛上便时常回荡起悠远而复杂的琴音,时而清越如泉,时而沉凝如渊。
偶尔,他那两个由转世的母亲与父神新生的、已然化形成五六岁孩童模样的三弟,会被其蛟仆带来岛上玩一会儿。
那孩子对他这个沉默而漂亮的兄长充满了好奇,总想凑近。
但少年路时于显然对“带小孩”毫无兴趣,甚至觉得有些吵闹。
往往弟弟刚被牵上岛,还没咿咿呀呀说上几句话,他就会面无表情地收起玉简或抱起琴,淡淡地对阿蛟丢下一句“看好他”,然后便转身径直走入岛屿中央那个巨大的、被他改造成琴室兼书房卧房的天然石洞里,落下禁制,隔绝内外。
——只要不是那个据说格外闹腾、他还未曾谋面的二弟来,只是这个三弟,问题倒也不大。
对付这种好奇心旺盛的熊孩子,躲起来便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眼不见为净。
然而,有一个“麻烦”,却是他躲也躲不掉的。
那就是战神旻辰。
不知从何时起,这位威震神界的战神,仿佛突然清闲了下来,三天两头便来他的浮空岛上“闲逛”。
那频率高得让路时于都忍不住怀疑,战神殿是不是有他没他都一个样?
旻辰来时,有时会自己提着一壶据说是用极北雪峰顶的寒梅与朝露烹煮的热茶,自顾自地在亭子里斟饮;有时则一言不发,只是静默地坐在不远处,听着他弹琴,那双深邃的眼眸望着他,也不知是在听曲,还是在透过琴音看别的什么;更多的时候,则是拿起他看过的玉简,就坐在他旁边,同样沉默地翻阅着,仿佛只是来寻个安静的看书伴。
别的神君仙者若来拜访,偶尔或许会带着调侃说一句“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少年或许会心下不以为然,但面对旻辰,这话他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毕竟,这位可是实打实地把他当“手镯”戴过好一阵子的!他自己对此甚至还有模糊的印象!
但他心中始终存着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位战神大人,三天两头老跑来看他干嘛?他们之间,似乎并无多少可聊的。
旻辰本身也不是多话的神。
可旻辰似乎并不觉得尴尬,他不说话时,便是一种存在感极强的沉默。
而他若开口,往往能精准地戳中路时于那点微妙的不情愿。
比如,在他连续弹了数个时辰未曾停歇后,旻辰会忽然放下玉简,淡淡道:
“歇会儿。手指不想要了?”
或者,在他对着一卷极其晦涩的古谱蹙眉良久时,旁边会递过来一杯温茶,伴随着一句听不出情绪的话:
“看不懂便先放着,死钻牛角尖非修习之道。”
最让少年无言以对的是,有时旻辰会看着他,忽然冒出一句:“长大了,倒是不粘人了,也不皮了。”
顿了顿,还会补充一句,语气里听不出是遗憾还是别的什么,“变成哑巴小金龙了。”
这种时候,少年路时于心里那点被频繁“打扰”的不爽,连同着对方提及“黑历史”的羞恼,就会混合成一种莫名的情绪。
他会立刻抬起头,赤金色的眸子瞪过去,语气生硬地回怼:
“战神大人日理万机,总往我这小岛跑,才是稀奇。”
“我不是哑巴。”
“小时候不懂事,让战神见笑了。”
“……您要是觉得无聊,战神殿应该有很多神界军务等着您处理。”
句句有回应,但句句都带着刺,透着阴阳怪气和十足的不情不愿。
旻辰对于他这带刺的反应,似乎并不着恼,反而那双总是过于冷冽的眸子里,偶尔会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微光。
他甚至会顺着少年的话,继续聊下去,仿佛故意要引他多说几句似的。
于是,岛上便时常出现这样一幕:一个安静清冷的少年,一个威严冷峻的战神,两人之间流淌着一种看似别扭、却又莫名和谐的气氛。
一个试图用沉默和毒舌筑起围墙,另一个却总是不动声色地轻易踏入,然后安静地待在围墙之内。
梦境中的这段记忆,色彩是偏沉的玄黄与墨色,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纤细敏感与故作冷淡,以及一位战神沉默而持久的注视。
那些琴音、玉简、茶香,以及寥寥数语间的微妙交锋,构成了路时于少年时代一幅安静而深刻的画面。
梦境中的岁月再次无声流淌,如同浮空岛周围永不停歇的云海,看似不变,实则已过了数百个春秋。
路时于的形貌在梦境中渐渐定格在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阶段,褪去了十岁时的稚气,身量更高了些,眉眼间的轮廓越发清晰深刻,那份沉静的气质也愈发内敛。
他依旧偏爱玄黄色的衣袍,墨发高束,大部分时间仍与白玉简和古琴为伴。
偶尔,他那几个同样已能化形成小少年模样的弟弟们会被允许来岛上小聚;他们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内向。
路时于大多时候只愿意跟那个同样喜静、爱舞文弄墨的八弟待在一起,两人或对坐品茗,闲聊几句诗词音律,或干脆各占一角,安静地做自己的事,互不打扰。
至于其他那几个吵闹得像是一百只雀鸟同时开口的弟弟……嗯,还是离远点好。
往往他们一来,路时于打个照面后,便会立刻寻个由头躲回他的石洞深处,任凭外面嬉笑打闹,他自岿然不动,潜心于他的音律世界。
而战神旻辰,依旧雷打不动地频繁造访。频率甚至比以往更高了些。
不知从何时起,路时于发现自己似乎……习惯了。
习惯了一抬头,就可能看到那个身着白色或深色常服的身影,或坐或立,在不远处安静地存在着;习惯了他带来的各种稀奇古怪却总合自己口味的神界点心与清茶。
习惯了他偶尔冷不丁的、能噎死人的“关心”和调侃。
他甚至不再恭敬地称呼对方“战神大人”,而是直接唤其名讳:
“旻辰,把你手边那卷《天乐谱》递我。”
“旻辰,你挡着我光了。”
“旻辰,你这茶……味道还行。”
而旻辰对此也接受得无比自然,仿佛路时于本就该如此称呼他。
听到要求,便会顺手将玉简递过去;被嫌弃挡光,就默默挪开位置;被评价茶味还行,唇角似乎会几不可查地弯一下,然后下次带来的茶叶品质会变得更为极品。
连唠叨的阿蛟都早已见怪不怪,甚至贴心地在路时于常待的亭子里,为旻辰备了一个专属的、铺着柔软雪貂皮的坐垫。
神与仙的生命太漫长了,漫长到仿佛看不到尽头。
漫长到足以让最初那些微妙的抵触、不情愿和别扭,都被时光悄然磨平棱角,化作一种习以为常的共存。
就像岛上的灵泉,日夜流淌,终是在石头上留下了温润的痕迹。
当然,也并非全然平静。
时常会有身着戎装、风尘仆仆的战神副官或神将,抱着一大摞沉甸甸的、散发着淡淡硝烟味和灵纹波动的公务木简,苦着脸追到岛上来。
“殿下!您行行好,劝劝我家神君吧!”
副官对着路时于大倒苦水,表情愁得像能拧出水,“这都快月底了,积压的军务都快堆成山了!神君他老人家十天里能有九天找不着影!再这么下去,末将真的要以死谢罪了!您说话管用,您帮帮忙……”
每当这时,路时于通常会慢条斯理地接过旁边旻辰极其自然递过来的一杯刚沏好的热茶,吹开浮沫,浅呷一口,然后同样无奈地、甚至带着点迁怒地回道:
“劝他?不如你先帮我劝劝他,让他不要没事就来我这岛上打扰我弹琴阅卷,或许他就能老实在战神殿待着了?”
那副官一听,表情顿时变得十分奇妙,像是想笑又不敢笑,想哭又觉得场合不对,最终只能干咳两声,眼神飘忽地找借口:
“呃……那个……军中还有要事,末将、末将先告退了!这些公务……就、就劳烦神君……”
................
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神明的记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