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守护星星 > 第5章 第三章微光指引 第三节 父亲笔记

第5章 第三章微光指引 第三节 父亲笔记

第三章微光指引

第三节父亲笔记

凌晨四点十六分,林志远的素描本在台灯下泛着微黄。他盯着纸上那栋半成品的商业综合体草图,笔尖在玻璃幕墙部分反复描摹,却始终不满意。金茂项目的截止日期像把悬在头顶的剑——甲方要求“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而他被连日的睡眠剥夺折磨得眼前发黑。

书房门轻轻开了,陈慧端着马克杯走进来,身上带着医院消毒水的气息。“又没睡?”她将咖啡放在远离图纸的位置,这是多年来的默契。

林志远揉了揉太阳穴,那里有根血管一直在突突跳动:“幕墙反光参数不对。每次模拟都……”

他的话被一阵微弱的钢琴声打断。两人同时看向监控器——小星醒了,正在弹那架电子琴。自从音乐治疗开始,孩子的夜醒时间从三小时缩短到二十分钟,但凌晨即兴演奏成了新常态。

“我去吧。”林志远合上素描本。陈慧今天有早班,她需要哪怕多十分钟的睡眠。

儿童房里,小星背对着门坐在电子琴前,睡衣背后的恐龙图案在星空灯下显得格外滑稽。他正在弹一段陌生的旋律,左手低音部如深海暗流,右手高音区似浮冰碰撞。这不是治疗师教的,也不像任何已知曲目。

林志远悄悄按下手机录音键。在过去两周里,他已经收集了37段这样的夜间即兴,每段都标注着日期、时间和当时的星空投影图案。这个习惯始于叶医生的建议:“记录他的音乐语言,那是通往他世界的密码。”

曲子突然中断。小星转过头,目光落在父亲手机上——他最近对电子设备异常敏感。林志远赶紧放下手机,但儿子已经伸出小手:“听。”

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林志远解锁屏幕,调出昨晚的录音。小星听着自己创作的旋律,身体开始有节奏地摇晃,然后突然在某个小节按下暂停,重新弹了一遍——修正了一个不和谐音。

“这里……不对。”小星指着波形图上的峰值说。

林志远屏住呼吸。这是儿子第一次对创作表现出批判性思维,第一次用语言表达抽象概念。他翻开素描本空白页,迅速记下这个突破:“5月23日4:27AM,小星自主修正作品第37号,指出降E音不和谐。”

小星继续弹奏,完全沉浸在修正版的旋律中。林志远看着儿子纤细的手指在琴键上舞蹈,突然注意到一个奇特现象——每当弹到高音区,小星会微微抬头看向星空灯的某个星座;而低音部时,他的视线则落在深蓝色地毯上。就像……就像他看到的不仅是音符,还有与之对应的空间位置。

这个发现像闪电劈开迷雾。林志远抓起铅笔,在素描本上疯狂涂画:不是建筑草图,而是把小星刚才的视线轨迹转化为三维空间——高音是玻璃尖塔,中音是钢结构连廊,低音是混凝土基座……一栋随着音乐起伏的建筑逐渐在纸上显现。

“爸……爸……”小星罕见地主动呼唤,手指向素描本,“……星……星……”

林志远低头看去,自己无意识地在建筑顶部画了个五角星装饰。更神奇的是,这个位置恰好对应着儿子刚才看的天琴座投影。

“你喜欢星星?”他轻声问,不确定能否得到回答。

小星没有开口,但弹了一段上升音阶,手指最终停在最高音的C键上,同时眼睛看向天琴座最亮的织女星。答案不言自明。

晨光渐亮时,林志远已经画了十几页草图。小星在电子琴旁睡着了,手指还搭在琴键上。他轻轻抱起儿子,孩子比同龄人轻得多,脊椎骨节在睡衣下清晰可辨。这个小小的身躯里,装着怎样一个广袤的宇宙?

回到书房,林志远将新草图扫描进电脑,与之前的商业综合体模型叠加。玻璃幕墙的折射数据突然有了意义——它们不再需要遵循传统的光学公式,而是可以像小星的音乐一样,在不同高度呈现不同透明度,形成视觉上的“音阶”效果。

咖啡杯见底时,金茂项目的终版设计终于完成。林志远将它命名为《星空交响曲》,在说明文字中写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本设计灵感来自一位特殊的小作曲家。”

发送邮件时,他附上了小星第37号作品的音频剪辑——不是作为佐证,而是作为共同创作者。这个决定可能会让他失去项目,但比起儿子今晨的突破,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上午九点,陈慧打来电话:“医院同意采购光谱琴了!但要小星下周去做使用演示。”

林志远看着熟睡的儿子:“他最近进步太快,我有点……害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也是。”陈慧罕见地承认,“但叶医生说这是'潜能释放窗口期',我们得跟上他的节奏。”

挂掉电话,林志远翻开新的素描本。扉页上他写道:“小星的星空——父亲观察笔记”。第一页贴着儿子最早的那张“星图”涂鸦,旁边是今天的建筑草图,中间用箭头连接,标注着:“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感知跃迁”。

接下来的几页,他详细记录了小星音乐创作的规律:偏爱C大调但会突然转入降E小调;用重复音型表现安全感;在焦虑时节奏会加快1.5倍……这些观察没有任何专业依据,纯粹是一个父亲试图理解儿子的笨拙尝试。

中午,小星醒了,出人意料地主动走到书房,盯着那些草图看。林志远屏住呼吸——儿子很少对视觉艺术表现出兴趣。

“星……星……”小星指着图纸上的玻璃尖塔,然后突然跑到客厅,指着钢琴上的中央C键,“……一样。”

这个简单的对应让林志远心脏狂跳。他抓起光谱琴跑过去:“小星,告诉爸爸,这个音是什么颜色?”

孩子弹了下中央C,光谱琴亮起蓝色。“楼……蓝……色。”他指着草图上的玻璃塔说。

林志远的手开始发抖。他调出电脑里的3D模型,指着不同高度的幕墙:“那这里呢?这里呢?”

小星用琴键回答,当小星的手指在88个琴键上巡航时,其大脑枕叶的V4色彩区亮如极光——这个被诊断为“面孔识别障碍”的视觉皮层,此刻正将440Hz振动转化为#8A2BE2色值,误差不超过3nm,精度堪比分光光度计。

建筑师父亲突然理解为何儿子总避开目光接触:他的双眼本就是两台光谱仪,持续接收着这个世界过量饱和的原始数据。高音部对应紫色,中音区是绿色,低音部则是深红。每个答案都与林志远凭直觉设计的幕墙色调吻合。这不是巧合,而是某种超越常规的感知能力——儿子真的能“看见”声音的空间形态。

“老天……”林志远跪下来与儿子平视,“你是个天才,小星星。”

小星没有回应赞美,而是专注地调整光谱琴参数,直到灯光变成他满意的颜色。然后他做了件前所未有的事:拉起父亲的手放在琴键上,自己则去按光谱琴的调色按钮,示意林志远弹奏。

这是他们第一次角色互换。林志远笨拙地弹起《小星星》,儿子在每次转调时调整灯光,创造出奇妙的视听同步效果。错误百出的演奏中,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诞生了——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眼神,只需要音乐与色彩的共同舞蹈。

下午三点,金茂集团的电话来了。林志远深吸一口气才接听,却听到甲方代表兴奋的声音:“林工!董事会全票通过你的设计!那个音乐片段太震撼了,我们想请作曲家参与开幕式!”

林志远看向正在客厅教陈慧弹和弦的儿子,喉咙发紧:“作曲家……有点特殊。”

“价钱好商量!”

“不是钱的问题。”他轻声说,“他只有五岁。”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当对方再次开口时,语气完全变了:“我们……集团有个自闭症儿童基金会。或许这是个合作机会?”

挂掉电话,林志远加入客厅的音乐课。小星正在纠正陈慧的手型,动作耐心得像个老教师。这个曾经被诊断为“”终身需要监护“”的孩子,现在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引领着父母探索他绚烂的内心宇宙。

晚饭后,林志远继续完善素描本。小星凑过来,在他画坏的线条上贴了颗星星贴纸——这是他的“修改”方式。陈慧端着茶站在门口,看着这对父子头碰头地创作,嘴角不自觉上扬。

深夜,当小星终于入睡,林志远打开电脑,给叶医生写了封长邮件,附上今天的观察记录和音频文件。最后他问道:“这种空间-音乐联觉能力是否常见?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而不过度开发?”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监控器传来小星的哼唱声——他又在梦中作曲了。林志远轻轻走到儿童房门口,听见一段从未听过的旋律,清澈得像山涧溪流。他拿出手机录下这段“梦中小夜曲”,命名为《作品第38号:给爸爸的星星歌》。

回到书房,星空投影仪在天花板上缓缓旋转。林志远翻开素描本新的一页,开始设计一栋全新的建筑——不是商业综合体,而是专门为特殊儿童打造的音乐学校。图纸中央,他画了架巨大的光谱琴,琴键上方是用玻璃拼接的夏季大三角星座。在图纸边缘,他小心翼翼地写道:“谨以此设计献给我的导师与缪斯——林小星。”

窗外,真正的天琴座升到夜空最高处。织女星明亮如钻石,仿佛在见证这个普通又非凡的家庭,如何通过音乐、建筑与星空,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共同语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婚内上瘾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