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 第67章 六十七. 片语与沉光

第67章 六十七. 片语与沉光

有些时候,有些故事从来不是单线程的胶片。沈瓷作为最清楚内情的旁观者,总能在镜头扫过的瞬间,看似随意地侧身让出最佳构图,让骆嘉怡调整领结的手与祁祺垂眸的侧脸,恰好框进取景器的黄金分割点;导演组的宣发策划更像揣着显微镜的诗人,将生日宴上那抹奶油抹花的笑闹,精心剪辑成片花里的 “心动留白”,任画面在两人相触的指尖前忽然淡出,像撒了把悬念的糖霜。

最妙的是网络世界的化学反应。不知哪位眼尖的网友截下骆嘉怡替祁祺拂去奶油的瞬间,配文 “这递眼神的弧度,分明是晋江未签约的现言文段”。于是那些藏在小号里的嗑糖宣言,像春夜的细雨般漫过论坛 —— 有人分析祁祺耳尖泛红的时长,有人考据骆嘉怡发间珍珠发饰的品牌寓意,连两人同框时的站位角度,都被解读成 “北纬 37 度的恰好心动”。

而当事人对此浑然不觉。当祁祺在化妆间接过骆嘉怡递来的新领带时,他只注意到织纹里藏着的 “商战棋盘” 暗纹;当骆嘉怡替他调整袖扣时,指尖触碰的温度不过是工作流程里的寻常刻度。

一些看似路人的网友,也开始在小号里发起“祁嘉CP”的磕糖热潮。

“冷面总裁与甜系服装师,台前是披荆斩棘的创业者,幕后是缝花织梦的造光者,这错位的化学反应简直能拧出蜜来!”

“考古生日宴视频的第 108 遍 —— 看祁祺被抹奶油时那晃神的笑,眼尾纹都漾成了月牙!在沈瓷面前他可都是端着西装扣的高岭之花啊!”

#祁嘉 CP 超话的热度像春日溪水解冻,点赞与评论在凌晨三点仍泛着温热的气泡。有人截出骆嘉怡为祁祺设计的服装细节图,用红圈标出暗藏的 “心跳频率” 刺绣;有人剪了支混剪视频,将祁祺试装时的垂眸与骆嘉怡调整配饰的侧影重叠,配乐是《心动发生时》的钢琴前奏。

网络上的粉色涟漪,一波又一波地扩散开来,而祁祺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在看,模糊又冷静,从未真正置身其中。他的微博时间线干净得像被雨水冲刷过的石板路,除了剧组宣传海报,连点赞都带着 “工作需要” 的克制。下戏后的生活被切割成精确的几何图形:健身房的器械记得他每块肌肉的发力轨迹,剧本里的红笔批注比演员手册还要详实,偶尔在保姆车上放空,目光也总是落在远处的地平线,像在眺望某个只有自己能看见的坐标。

当顾涵某次递来手机,指着热搜上 “祁嘉 CP 感” 的分析笑问 “怎么看” 时,他正用牙签挑开袖口新缝的暗纹,头也不抬地答:“观众乐意就好。” 语气轻得像拂去西装上的浮灰。在他心里,戏服上的针脚归针脚,镜头里的笑意归笑意,骆嘉怡是值得击掌的工作伙伴,却也仅此而已 —— 就像她为他设计的那些藏着巧思的服装,再贴合身形,也只是角色的第二层皮肤。

真正能住进他心里的位置,早已被某个影子占满。那人或许在片场的另一端调试灯光,或许在深夜的微信对话框里搁着未发送的晚安,又或许在某个平行的时空里,与他隔着人群遥遥相望。祁祺望着化妆镜里自己眉间未褪的戏妆,忽然想起昨天试装时,骆嘉怡说 “这个颜色衬你” 的语气 —— 那么温柔妥帖,却偏偏不是记忆里那个会笑着骂他 “没大没小” 的嗓音。

窗外的蝉鸣忽然密集起来,像给这盛夏的午后织了张声浪的网。他摸出手机给那人发消息:“今天的夕阳很好看。” 发送后望着对话框里跳动的光标,忽然明白有些界限之所以清晰,不是因为不够温暖,而是因为心里那盏灯,早就为某人亮成了永不熄灭的恒星。

刘奕羲的指尖停在会议室冰凉的桌面上,剧本分场表在台灯下泛着柔和的米黄色,昨夜修改的红笔批注像落在雪地上的枫叶,还带着未干的墨香。她本是要查些关于商战戏的资料,却在点开微博的瞬间,被热搜词条 #祁嘉 CP# 撞得指尖一颤。

茶杯里的绿茶已凉透,浮着的几片龙井茶叶像沉在水底的碎玉。她鬼使神差地点进去,

配图恰是生日宴那晚的奶油花絮。镜头里的祁祺微仰着头,睫毛轻颤,嘴角的奶油被灯光镀上蜜色,而骆嘉怡垂眸时,发间珍珠发饰恰好晃过他下颌线,像流星划过夜幕的轨迹。视频剪得极妙,奶油抹花的笑闹声里混着轻快的钢琴前奏,最后定格在两人相视而笑的瞬间,配文 “演技之外的化学反应,是镜头偷不走的心动频率”。

评论区的字眼下着粉色的雨:“祁祺这个眼神哪里是在看奶油,分明是在看银河!”

“服装师姐姐的耳尖都红啦!建议查查两人是不是偷偷练过对手戏”。

她当然明白这是宣发的惯用手法,就像知道剧组总需要些 “边角料” 来煨热观众的期待。可当看到有人用红线标出两人指尖相距的厘米数,当发现自己反复重播那个 0.7 秒的对视片段,才惊觉有些情绪早已跳出理智的剧本。祁祺在她印象里始终是带着冷感的,唯有那晚在星光下说 “我也怕” 时,眸中碎光让她触到了什么柔软的东西 —— 此刻却在网友的显微镜下,成了人人可摘的糖。

茶水间的咖啡机发出嗡鸣,她望着玻璃倒影里自己微皱的眉头,忽然想起沈之骁说过的话:“人总是对‘与己相关’的事格外敏感。” 原来不是不知道这是炒作,而是当看到 “祁嘉” 两个字被捆成蝴蝶结时,心底某根隐秘的弦,还是不可自抑地跟着颤了颤。就像明知戏服上的金纹是装饰,却仍会在看到它映着他侧脸时,生出 “这抹光只为我而亮” 的错觉。

她强迫自己将视线落回笔记本上,下一个角色的转场动机用红笔圈了三遍,墨迹却在视网膜上洇成模糊的光斑。指尖悬在键盘上方,本该敲下 “商战挫败后的自我重建”,却鬼使神差地打出串乱码,像极了此刻胸腔里横冲直撞的情绪。

“不过是普通的工作花絮,有什么可介意的?” 她在心里对镜中人说。窗外的梧桐叶掠过玻璃,影子落在她攥紧的手背上,像谁轻轻拍了拍肩膀。

“所以才会点进去啊。” 心底那个声音忽然变得清晰,像被雨水浇透的琴弦,轻轻一拨就发出颤音。

原来有些 “介意” 从来不是暴风骤雨,而是像此刻键盘缝隙里漏进的风,无声无息却冷得真切 ——她不是介意花絮本身,而是他的温柔被拆解成了流量的密码;而她,连“吃醋”的资格都拿不出证据,只能悄悄收起指尖翻起的情绪。

接下来的日子,刘奕羲仍准时出现在片场每个需要她的角落。她对接场务时语气如常温和,递剧本时指尖却刻意退后半寸,偶尔抬头笑一下,说 “这场戏情绪很到位”,眼里却像蒙着层透明的纱。

某次收工后,她抱着文件夹与他擦肩而过,他听见自己叫了声 “奕羲”。她转身时,夕阳正斜斜切过她发梢,他看见她睫毛颤了颤,却只淡淡说:“明天雨戏的分镜调整过了。”

他忽然想问点什么,却见她已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剪辑室,脚步轻快得像要躲开什么。

祁祺就是觉得哪里拧着股劲儿。

明明两人站在监视器前讨论镜头时,她的肩线离他不过十厘米,可当他侧头想碰一碰她发顶时,却发现她的目光正精准落在寻像器的十字准星上,像被标尺量过般分毫不差。她会在他 NG 第三次时递来润喉糖,却在他指尖触到糖纸时,手指迅速缩回袖口,仿佛那半秒的触碰是什么需要消毒的程序。

最让他心慌的是她的眼神。从前她看他时,眼底像盛着未化的春雪,会在他讲冷笑话时弯成月牙,会在他演错台词时闪过促狭的光。可现在,她的视线扫过他时,就像导演审视演员的走位 —— 专业、冷静,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却独独少了那抹能把他拽进人间烟火的柔软。

那是个蝉鸣黏腻的午休,祁祺趁场工们去领盒饭的间隙,将刘奕羲轻轻拽进器材间。金属门合上的声响里,他听见自己心跳快了半拍,掌心触到她手腕的温度,竟比记忆中凉了几分。

“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 他按住门把,挡住她试图后退的半步,目光灼灼地落在她睫毛上。器材间的顶灯忽明忽暗,在她脸上织出明暗交错的网,却掩不住她眼底的平静 —— 那是一种经过反复推敲的温柔,像她改了无数次的剧本结局,完美得无懈可击。

刘奕羲抬头看他,嘴角仍含着惯常的笑意:“能有什么事?不过是剧本微调罢了。” 她的语气轻得像吹开书页的风,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纽扣,那是她紧张时的小动作。

“真的?” 他又问,身体前倾半寸,逼得她不得不仰头看他。她身上飘来若有似无的洗衣液清香,混着器材间的机油味,竟让他想起那些在片场过夜的凌晨 —— 她抱着剧本蜷在折叠椅上打盹,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影,而他趁她不注意,用圆珠笔替她把乱翘的发尾轻轻压平。

“嗯。你多心了。” 她答得太快,快得像按了快进键的台词。祁祺望着她瞳孔里自己的倒影,那倒影太过清晰,清晰得让他心慌 —— 从前她眼里的他总是带着柔光滤镜,像浸在蜂蜜里的月亮,而此刻,那倒影冷得像面刚擦过的镜子,能照见他眉间未褪的戏妆。

祁祺终究没再追问。他太了解她 —— 即便心底海啸翻涌,面上也永远是风平浪静的模样,连睫毛颤动的弧度都像经过剧本校准。

可这分 “克制” 偏偏让他心焦。他怀念她从前会把润喉糖纸折成小船丢进他咖啡杯,会在他卡壳时笑到打鸣,而不是如今这般,用指尖轻轻拂过他袖口,说 “没事” 时语气淡得像杯凉透的茶。

风扇在头顶嗡鸣,他望着她发顶的小卷毛被吹得晃了晃,忽然想起她写过的台词:“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沉默,是我看着你戴好所有礼貌的面具时,我却无法靠近。”

喉间发涩,他别过脸去看墙上的场记板。上面写着 “第 37 场陆绍庭的伪装”,墨迹未干,却像极了此刻的他们 —— 一个在演若无其事,一个在演毫不知情。

直到她的脚步声消失,祁祺才发现自己攥皱了衣角。蝉鸣刺耳,他按住狂跳不止的心跳,头一次对自己向来精准的“分寸感”生出厌意 —— 如果他能像戏里那样冲动一回,也许早就问出了那句反复打转的问题:“你到底在躲什么?”

如果她真的和他吵一架,他或许还能想办法哄哄她;可现在,她连“生气”的权利都收敛得完美无瑕。

这微妙的错位让祁祺在片场频频失常。对戏时,本该脱口而出的 “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卡在喉间,竟鬼使神差地说成了 “我要让他们...”;走位时,皮鞋尖总在标记点前半寸停住,像踩进了看不见的沼泽。

“卡!” 导演的声音再次响起。祁祺这才发现自己又走错了位,剧本边缘被他捏出深深的指痕。刘奕羲抬头看过来,目光与他相撞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 原来最让他慌乱的不是 NG,是当她用公事公办的眼神看他时,他忽然不知道该用 “演员祁祺” 还是 “祁祺” 的身份,去触碰她眼底的云。

导演以为他太累了,叫他去歇一会儿,制片也贴心地递水、开玩笑缓场。

可只有祁祺知道,自己的心跳为何总在转场间隙突然失速。

他会在对戏时,透过对手演员的肩膀,看见她站在监视器旁与灯光师交谈的侧影;会在走位时,用皮鞋尖丈量与她之间的步数,计算着若此刻伸手,能否触到她被风吹乱的发尾;甚至会在导演喊 “卡” 的瞬间,下意识地望向她的方向,像候鸟寻找迁徙的坐标。

他的心就这样,被她眉梢的褶皱牵扯得七上八下。

那不是能靠健身挥汗排解的烦躁,而是像根细银线,从她眼底的雾色里穿出,绕过他的心脏,在每个对视的瞬间轻轻扯动。他第一次发现,原来 “专注力” 可以碎成这样 —— 对戏时会盯着她指尖转笔的弧度出小差,背台词时会被她翻剧本的声音打乱节奏,甚至连打板声都能让他条件反射地望向她,生怕错过她睫毛颤动的细微表情。

这种牵挂深入骨髓,像她写进剧本里的 “隐性伏笔”,平时藏在台词缝隙里,却在某个深夜对稿时突然显影。

此刻片场的大灯亮起,他望着她在人群中穿梭的背影,忽然明白自己为何总在 NG—— 因为他的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想去触碰她的情绪,想知道她皱眉头是因为剧本还是因为他,想在她咬唇时递上一颗薄荷糖,想在她笑时告诉她 “看到你开心我比你更开心”。

原来喜欢早成了心跳的节拍器,在镜头亮起时,只能把支离破碎的心思,全揉进角色的眼神里。

而刘奕羲这边,何尝不是困在雾里。

她并非不懂娱乐圈的花絮炒作不过是行业常态,那些被镜头放大的 “氛围感” 与网友笔下的 CP 故事,她早已见惯不惊。可偏偏轮到祁祺时,那些配着 “天选荧幕情侣” 标题的动图,却像细针扎进心脏 —— 她介意的不是炒作本身,而是在他光芒万丈的职业生涯里,总有无数个 “看起来很般配” 的瞬间,轻易就模糊了她藏在剧本褶皱里的心事。

她清楚自己无权干涉,毕竟他从未越界半步。

可那些质疑总在深夜改稿时漫上来,像咖啡杯底的残渣,苦涩又清晰。

——“他是真的把我放在心里了吗?”

——“还是这段关系,从头到尾,只有我走得太近了?”

那些疑问始终悬在心底,像未标标点的台词,她终究没敢念出声。

就像她处理生活褶皱的惯常姿态 —— 把情绪叠进袖口,将过往封存在分镜纸背面,连笔尖划过稿纸的力道都经过校准。

她最深的心事,恰似笔下那些沉默的角色弧光:

表面是平静流淌的蒙太奇,每个顿号里都藏着暗涌的潮汐,字缝间的留白里,尽是不敢落款的隐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