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三第7节,阅览课。
图书馆中央空调21℃,比教室低三度,低得刚好让呼吸披上雾。
我沿着书架走,像在数时间——第1排哲学,第2排经济……
第6排:法律。
目标:《法律常识·案例编》
老师说,月考议论文要引用法条,我想找点“武器”。
2
指尖刚拨开书脊,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也覆上来——冷白,手腕上戴着莫比乌斯手镯。
抬头,慕柒柒。
她今天没穿校服外套,只剩白衬衫,袖口挽两折,露出腕骨。
灯光打在她耳廓,透明得像要消失。
我们中间,隔着窄窄的90厘米通道,却像隔着一整条银河。
3
同时伸手。
指尖在书脊上相撞——
“啪”一声轻响,比心跳慢半拍,却比呼吸快一倍。
温度交换:我的热,她的凉;我的慌乱,她的镇定。
《法律常识》只剩这一本,暗红色封面,烫金字号:「COMMON LAW」
像给陌生人准备的暗号。
4
0.5秒的礼貌真空。
理论上,我该退后,说“你先”。
可不知哪来的冲动,我停在原地。
她也未动。
两人指尖仍叠在书脊,像共同按住一个即将爆炸的开关。
开关那边,也许是平等,也许是战场。
5
她先开口,声音压得极低:“你也选这本?”
我点头,没缩手:“想查正当防卫。”
她眉梢轻挑:“巧了,我要找胁迫与避险。”
话音落,我们同时意识到——两个词条,在同一章节,背对背印刷。
书,只有一本。
空气突然变得拥挤。
6
她收回手,却没让步,只把掌心向上:“一起?”
这是一个疑问句,却带着陈述的笃定。
我愣了0.2秒,点头。
她把书抽出,动作轻得像抽走一块积木,
却让整座书架的重心悄悄移动。
我们并肩走向阅读桌,桌面靠窗,阳光被百叶切成斑马纹,落在暗红封面,像给法律披上迷彩。
7
坐下时,椅子的间隔是15厘米——
校规要求“异性同学保持一臂距离”,15厘米明显小于“臂长”,却大于“心跳半径”。
她翻开目录,指尖在“紧急避险”上停住;我顺着看去,行距里刚好夹着“正当防卫”。
两条法条,纸面距离2毫米,现实里却可能隔着一生:一个是主动出击,一个是被动避让;一个是她,一个是我。
8
她忽然把书往中间推45度,让文字竖起来,像把剑柄递给我:“一起看,省时间。”
纸张散发油墨与木质混合的味道,我吸气,像把法律、阳光、还有她的体温一并存进肺里。
我们肩并肩,目光在同一行字上相遇——
“对于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采取必要措施,不负刑事责任。”
那一刻,我不知道我们读的是法条,还是彼此的处境。
9
阅读25分钟,谁也没翻页。
不是读得慢,是在等对方先动。
终于,她用笔在“必要限度”下画横线,笔尖是0.38mm黑色,精准得像手术刀。
我则用铅笔在页边写小字:“限度由谁定义?”
字迹浅,却足够她看清。
她侧眸,目光掠过我的问号,极轻地点头,像给一场无声辩论投了赞成票。
10
下课铃响——
“滴——”
我们同时合上书,却都没起身。
她先开口:“书,你带走?”
我摇头:“放你那儿,下次继续。”
“下次”两个字滚过舌尖,像含一颗烫口的糖。
她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把书立起来,封面朝外,放回第6排最显眼的位置,让阳光直射烫金字号——像给下一次相遇留一盏灯塔。
11
离开书架前,我随手抽出旁边一本《比较法导论》,随手翻开,却什么都没看进去。
余光里,她站在尽头,正把一缕落发别到耳后,动作轻得像翻页。
我忽然明白:法律有无数条文,而第6排只有一条——“当两个人同时伸手,平等就从碰撞开始。”
12
走出图书馆,阳光刺目。
我把手插进口袋,摸到一张草稿纸——
刚才偷偷撕下的「COMMON LAW」扉页,上面留着她用钢笔写的一行小字:“防卫与避险,也许可以同时进行。”
我捏紧那张纸,像握住一份尚未生效的判决,判决内容:“被告——距离;罪名——过远;刑期——直到下次相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