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四晚二自习。
A班空了一半人——去竞赛实验室、去练琴房、去股东饭局。
我留下来了,因为夏玖玖在。
2
题目摊开的姿势要像作战图。
我选了道最复杂的:「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明明早做完,却故意空最后一行,用铅笔轻轻画一个问号,
像给猎人自己下的套。
3
“有空吗?”我走到她桌前,指尖敲两下木纹,“这题卡住了。”
声音控制在只有她能听见的分贝,尾音却故意拖长0.3秒,让“求助”听起来像“邀请”。
她抬头,睫毛在LED灯下投出细影,像两把微型尺子,先量了量我的眼神,再量题。
“好,我看看。”
上钩。
4
我们把阵地搬到窗边小桌。
间隔45厘米——校规上限,却是心跳下限。
她拿2B铅笔,在草稿纸写“Step1:设U=X Y”。
笔芯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像白噪音,却比白噪音多了一点温度。
我盯着她的手,看她在纸上写,实际在听她的呼吸:浅—停—浅—停,节奏像潮汐,把我的心率偷偷调到同频。
5
她讲得很细,尾音带着一点县城夜风里的软,像油锅里刚浮起的芋圆,温温的,却能烫到人。
讲两步,她停笔,抬眼问:“这里为什么要用卷积?”
我早有准备,却假装思索,让沉默持续1.5秒——足够让她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三次。
然后才开口:“因为独立,所以概率质量可以滑过去。”
声音低,气音多,像把答案说进夜色里。
她点头,继续写。
我得逞:声音被夜色接住,也被她接住,在看不见的地方,叠声回荡。
6
我没看题,只看她。
灯管在头顶嗡嗡作响,投下的光把夏玖玖的睫毛剪成碎影,每眨一次,影子就扑到我的指尖。
“……所以这里要配方法,先设t等于根号三。”
夏玖玖顿了顿,抬眼,“你听懂没?”
我目光仓促退回演算纸,嗯了一声。
其实我根本没在听步骤,她我在数频率——每分钟夏玖玖说一百七十二个字,比夜跑时的呼吸节奏慢半拍,刚好够我偷偷把每个音节折进心里。
“你怎么不自己算?”夏玖玖忽然问。
我指尖在桌面敲了一下,谎话滚得比公式快:“我脑子乱,听你讲能静。”
夏玖玖愣了愣,耳尖慢慢红了。
她低头继续写,声音却更软,像有人把芋圆戳破,糖水流出来——甜得不经意。
十五分钟后,题讲完。
纸面整洁,逻辑漂亮。
我没动,她也没合笔。
进入“附加赛”时间——各怀鬼胎的加时。
7
她先开口:“你其实早就懂了吧?”
尾音轻飘,却像探照灯。
我挑眉,不答,反把铅笔抽过来,在纸角画一只小小的耳麦,递给她。
她愣半秒,失笑,拿橡皮把耳麦涂成实心圆,再画一条声波——“你在收集声音?”
我坦白:“收集能让我心跳暂停的声音。”
话音落下,我看见红色从她耳廓一路蔓延到领口。
8
心跳真的暂停一拍。
然后以更凶猛的速率回弹。
我慌乱,低头翻书,却翻错页。
她咳一声,把草稿纸对折,再对折,塞进我掌心:“下次想听,可以直接说。”
说完,拿上自己的水杯,先一步回座,
背影像把刚刚的气氛锁进透明盒子,留给我慢慢拆解。
9
熄灯前,我打开那张纸。
里面除了折痕,还有一行铅笔字:“卷积可以滑过概率,也可以滑过距离。”
落款是一只手绘芋圆,圆心被铅笔涂黑——像黑洞,也像靶心。
10
我把纸条夹进《概率论》最中间一章,章节标题:「联合分布与边缘分布」。
理论上说,两个变量只要满足某些条件,就可以被联合;只要愿意,也可以互为边缘。
我合上书本,听见自己的心跳在胸腔里完成了一次无声的滑卷积。
灯灭,两人并肩走出教室。
黑暗里,谁也没看见谁红透的耳廓,只听见雪声,和两颗心各自偷偷加密的鼓点——
一个假装在讲题,一个假装在听题,却都把答案写在了心跳背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