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谁让她登基的?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赵安歌次日在紫宸宫侍书时,脑海里还想着南斐说的甲骨文辞。

赵琰虽未点她来紫宸宫,她还是早早来,将桌上的奏折整理,然后归类书籍,观察赵琰喜好。

皇帝居所,以紫宸宫为主,集英殿、文华殿为辅,这两个地方主要是会见朝臣的地方。

至于一般群臣上朝就在宣事殿,位于长未宫的正殿。

此时皇帝刚下朝,见到桌上的整齐奏折,说到:“挺早。”

赵安歌俯身,开始请教赵琰长读的几本书里的典故,赵琰刚好下朝,不想谈政事,说些史书也换换口味,随意点拨几句,赵安歌俯首称是,觉得感悟良多。

赵琰换着衣冠,身着常服道:“嗯,不错,比太子强,懂得看史书中的精品,而不是一味的背。”

赵安歌此时说到:“陛下今后列入史书必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女儿随陛下身侧,自当是亲眼看见历史功绩,标榜千秋万代。 ”

赵琰情知是恭维讨好,也不禁开怀大笑,“会说话。坐下,陪朕用膳。”

赵安歌恭敬坐下,赵琰道:“太子说动了诸郡贵族,他们补了税银,可这赈灾粮发下去,一层层克扣,一直没有解燃眉之急。”

赵安歌却不点明,直说这桌上的菜,“陛下,你看这菜若是做得色香味俱全,不少富人愿意为之花钱,可是若是做的难吃,就被倒了出去,只有流民乞丐愿意吃。”

赵琰吃了一口,“你是谁,我给的粮太好了,所以别人都拿走了?反而要给不好的?才能落入流民手里?”

赵安歌乖巧吃饭,“陛下自有圣断。”

赵琰就喜欢她这点中庸的语言艺术,多少人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嗯,朕明白。”赵琰轻描淡写说了一句。

赵安歌想起万寿帝君,御制下属,不说对,不说错,不说东,不说西,只管叫群臣去猜,猜对了,就是君授意这么做,做错了,就是臣下的错,如今这一套向上管理皇帝,还真有奇效。

赵琰吃过,歇息片刻,读书不倦,为人深沉。

比当初赵安歌感觉到的那个暴虐帝王,感官上更加立体丰满,手段凌厉,但心怀天下,虽是暴君,却不是昏君,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

她将自己的态度如面具一般戴上,站在一边,不问不答。

旁边还有几个负责文书的舍人,负责接待的谒者,大家都是彼此冷漠客气的对赵安歌行礼,说白了其实看不上赵安歌这样的女流之辈。

赵安歌太明白了,生在封建时代的他们,自认身为男子,就比女人尊贵一等。

在穿越前的职场里,女性本来就不多,她站在一群男人面前指点时,多少人在说“女领导”就是事多。

如今不也是么?

她看向那些谒者、舍人的眼神里,不也是对她非要吃政治这碗饭的鄙视么?

女人凭什么可以有野心呢?

不该好好备婚出嫁了才是?

赵安歌站在一边,并不说话,准备想把这些人都团结起来,毕竟都是我的好同事,管你们怎么想,都为我所用。

赵安歌友善的看向他们。

倒把他们看的不好意思了。

毕竟从没见过这样的女人。

皇后端庄持重,韦贵妃八面玲珑,敏妃严苛暴躁,其他妃嫔各有性格。

从没见过,像赵安歌这般如水沉静温和的人。

像深宫里的一口古井,幽幽,暗暗,流动,清冽。

在他们的口耳传播之下,宫内人尽皆知赵安歌御赐金牌,两宫自由行走,无诏亦可入内。

妃嫔们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只管着自己的儿子能坐上那个位置。

其他人,自然是不在思量范围之内,小小的一个公主,能掀起什么波涛?

皇帝醒来之后,赵安歌见他开始批阅奏章,一刻不停。

赵安歌观察奏章,里面的内容尽收眼底,觉得应该归类,于是在皇帝歇息间歇,说出了自己对于奏章归类的建议,提高行政效率。

即以紧急重要的先批,紧急不重要的次批,重要不紧急的三批,不紧急不重要的四批。

按照呈递的时间为每个类别的排列顺序。

赵琰觉得不错,但面上不露,反问:“什么是重要,什么是紧急,你怎么区分?”

赵安歌沉静如练,“依女儿所见,民生所急,社稷所重,陛下关心,百官所盼,自然就是。所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赵琰冷笑:“好一个君为轻。”

赵安歌慌忙跪下,以为自己说错话。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朕难道不知道?需要你教我?”赵琰的话盘旋在赵安歌头顶。

赵安歌极尽谦卑,但始终保持自己的态度:“女儿不敢,不过是尽职尽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上不辜负父皇的信任,不辱没御赐的金牌。下不欺瞒内心,不愧对百姓社稷。”

赵琰沉声,“起来。”

“是。”赵安歌暗中揉着自己刚才猝然跪下的膝盖,刺痛感让她别样的清醒冷静。

“你其实是想看奏折对吧?”赵琰如鹰隼的般的目光积聚在她身上。

赵安歌确实有这种想法,但她现在不能表露太过,只能低头,且不能被他带到他的话语场景中,必须要让他进入到自己的领域里,“女儿身为国家奉养的公主,食邑五万,仰不能为君分忧,俯不能为父尽孝,终日惶惶,朝乾夕惕,想为父皇做些什么,以全君臣,以尽孝道。”

赵琰听她对答如流,言语间尽是恳切,不禁有些暖意,女儿还是好过儿子,儿子只会想着位置,女儿么,这位置显然不可能给她,从来也没有女人坐这个位置的前例,全天下的男人都会反对。

“好。心意不错。”赵琰看向她,笑容很深。

“谢父皇夸奖。”赵安歌见他笑容,其实心中惴惴不安,每天都跟结构化面试一样,脑细胞快要被杀完,膝盖也要跪断,真想拿把AK把你脑袋崩了,叫你壁画多,照做就行了,弄得老娘心里慌慌的。

“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赵琰此时收起笑容,轻轻摆手,“你把过去十年的奏折,都整理好。”

赵安歌表情管理快要失控了,十年?????

但她立刻低头进行表情管理,“是,女儿去整理。”

赵琰对着周围的一个舍人眼神示意,那人带着赵安歌就去了紫宸殿后面的书房,里面密密麻麻堆积了十年的奏折,叫她整理。

她看着几大房间浩瀚如烟的奏折,还是保持定力,对着舍人说到:“我需要人帮我。”

那舍人并没有答应,“陛下可没有交代臣,万一误了陛下交代的事,臣没办法交代。”

好好好。

那你滚吧!

赵安歌面上还是笑了笑,极为体面的说到:“那就多谢大人带路,本殿下自己搞定。”

舍人躬身离开,转头那一瞬差点笑出声,嘴角比AK还难压。

如果有AK的话,她一定会把这人也崩了,把整个皇宫豆沙了。

行了,说归说,她还是默默的开始把袖口扎起来,准备开始一个书柜一个书柜的翻阅。

真是没苦硬吃。

赵安歌在书柜上折腾了半天,才看完一横排的奏折。

整了到后面,发现奏折都是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按照日期摆好,只是偶有几本没有正序摆进去。

那么这几本很可能就是赵琰曾经反复拿出来查看的。

其中有几日缺了几本,可能是赵琰锁起来不让外面看。

后面梁冕的奏折也少了,估计是转用了更加隐秘的方式。

赵安歌将这些略有些杂乱的奏折摆整齐,拭去灰尘。

里面的字迹还算周正,赵安歌连蒙带猜已经看懂个七八分,再加上前后比对,已经算是知道了大概,如此飞速进展,她已经将这一排发生的事了解了个大概。

这一排的奏折,从渊历三百二十二年隆冬开始,赵琰已经登基五年,此时他已经收敛了上位时的暴虐,看起来像是假寐的狮子。

但他不出手,一出手摆平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平定了瑞国的复辟暴乱,曾经的瑞国精锐悉数全部覆灭,瑞国已经彻底没办法再次复兴。从此划定为第十六郡,瑞川郡。由大战功臣,寒门出生的孙无垢镇守。

她又往前翻,这场大战持续了多年,从他登基的三百十七年的秋到三百二十二年冬天才落下帷幕,以瑞国曾经的大将军吴辰自杀为标志。

看到吴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内心一动,赵安歌摸着心口,这是来自原主身体的一阵悸动。

打断了瑞国的复辟之后,赵琰紧接着就开始大清洗自己的朝臣,最近的这一批朝臣也是在十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布局。

但这些位置上的其他人都变了,只有梁冕稳坐九卿十年不改。

她有些疑惑,赵琰这种人会这么相信一个朝臣,必然有原因。

她开始翻,知道翻出梁冕进献的奏折,她更加疑惑不解。

赵琰给梁冕的朱批一般只有两个字,“杀了”和“全杀”。

可是梁冕负责的是皇室的财务,跟杀人有什么关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