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这个反应,反倒让鱼淑瑶确定了,他应该是查出了些眉目,甚至可能已经知道当年那件事是相府做的。
而面对权柄滔天的相府,想要将五年前的案件推翻,不管是给苘先生抓住真凶,还是为那顶罪的学士洗去冤名,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也许真的只是不想拖累别人。
不过李大人若是已经得知真相,那她也就不用再去提点李大人,让李大人将怀疑的目标放在相府身上,这便省去许多麻烦。
鱼淑瑶看着面前李大人的空碗,李大人也太清苦了,清汤面啊,连片肉都没有。
下次给李大人带点肉吃,也当做堂哥一事的谢礼。
她从面馆离开,打算去善居堂,今日善居堂依旧开业,经过献杨桥时忽然瞧见桥下河堤旁两个身影,其中一个分外眼熟,竟是刘之兰。
二房最近很安分,安分到仿佛是接受了鱼淑瑶留在刘府的事情,可鱼淑瑶不是什么天真的姑娘,知道这会的平静也只是一时的。
不过比起芳姨娘,她反倒觉得那三房太太兰姨娘更让人在意。
隐于末端,无声无息,又不像是一条没有毒的蛇。
鱼淑瑶望着献杨桥下两个倩影走向热闹的街市,左右一想遇到便是缘分,跟上去瞧瞧。
原主她爹那间布料铺子也正在那个方向,顺道去看看这几日是不是真的关门大吉,她很想将那铺子给要回来,也发展一门自己的生意,不能总靠干娘。
跟上去时进了热闹的街市,旁边有人招呼她,“姑娘,买东西不?”
鱼淑瑶看过去,琳琅满目一条街,立马出钱买了件黑色外袍、带黑色罩纱的斗笠和一件黑白色的半脸面具,最后准备走时看见另外的小摊前有一把模样小巧精致的短刃,“这个怎么卖?”
商贩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有一只眼睛泛着淡淡白光,应该是看不见,她却笑得很甜,“小姐好眼光,这把匕首名叫‘玉贵’,开过刃,拿来防身最好,我见小姐面善,只需十两碎银。”
对方还拿出一条束带,“小姐要的话送你这个,能束在小臂上,万一遇到危险的事,随时能拔出来用。”
鱼淑瑶还蛮想买下这把短刃的,毕竟往后要走的必然是一条惊险重重的路,没个东西防身,还怪叫人不安。
干娘出手阔绰,加上前两日到善居堂帮忙,得的银子干娘还分了些给她,要拿出十两不是难事。
鱼淑瑶没有多少犹豫,只是思考期间,那小姑娘就将那柄名叫“玉贵”的短刃递到她面前。
小姑娘还盈盈笑着跟她手里拿的衣服比了比,“这‘玉贵’短刃跟小姐新买的这身蛮搭配的,仿佛是专门留给小姐似的。”
鱼淑瑶也笑了,“小丫头嘴很甜,叫什么名字呢?”
小姑娘笑道:“我叫枝雀,小姐叫什么?”
“鱼淑瑶。”她说。
枝雀将这个名字仔细回味了会,“小姐的名字真好听,我这柄短刃叫‘玉贵’。玉贵、玉贵,便是等着攀上小姐这一位贵人。”
鱼淑瑶笑着说:“我们互通姓名,也算是交了朋友,能便宜些不?”
枝雀连连摇头,“我这价格已是给了小姐天仙价。”
这小姑娘说话挺有趣,鱼淑瑶没再逗她,干脆利落拿十两碎银出来。
枝雀立马感恩道:“多谢小姐光顾。”还贴心地帮她把短刃系在手臂上,“柄上有暗扣,按一下便能拔出。”
鱼淑瑶也称一声谢。
她往前看了眼,刘之兰还和旁边的姑娘停在一处卖胭脂水粉的铺子里,转身进一条小巷,披上黑外袍戴上斗笠面具,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个江湖客。
鱼淑瑶对自己这身装束十分满意,大摇大摆走在街上。
胭脂铺子里的两位姑娘正好买完东西出来,转到另一边的书珍楼,那书珍楼太眼熟了,她还是苘先生时便经常来,这会就跟了进去。
刘之兰知道董家这位小姐喜好诗书,因此今日专门以去书珍楼品鉴名家书法字画为由,把人请了出来。
两人是在半月前长公主举办的珍珠宴上结识的,芳姨娘听说自家闺女跟新迁任到上京城董家的姑娘搭上了话,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只叫刘之兰先讨好了再说。
恰恰好,还真派上用场。
俩姑娘在书珍楼逛了逛,董姑娘要了份苘先生当年在楼内留下的墨宝,刘之兰也看着那幅字,“阿羽也喜欢苘先生啊。”
苘先生五年前可是上京城内的风云人物,鲜少有人不知道的。
董姑娘道:“我父亲喜欢,这是买给我父亲的。”
刘之兰闺中学字画时听教她的先生提到过苘先生,对苘先生的字画也就了解一些,当下跟董姑娘聊起这个话题。董姑娘与她越聊越投入,忽而小姑娘似的窃笑两声。
董姑娘心性倒是比刘之兰单纯,说了几句刘之兰便提到董家升任迁居进京的事,顺利将话题引到谢家身上。
“我听父亲说,这几日谢公子很忙。”董姑娘跟刘之兰说:“他之前擅离职守挨了罚,那晚堆的事务海大人要他明日前处理完,忙得几乎抽不开空呢。”
刘之兰闻言神色略显暗淡。
董姑娘见她如此,又说:“不过我父亲迁至京城后一直很受京中同僚的照拂,三日后打算办个酒宴,到时谢家伯父跟谢公子会来,姐姐想要见他,我倒是可以从中撮合。”
刘之兰眼中的光渐渐亮起来,“多谢阿羽!”
董姑娘笑着说:“你太客气啦。”
两位姑娘又说了会话,便带着苘先生的字画结账离开。
鱼淑瑶正在旁边拿着一副大开大合的江湖风书法在看,两个姑娘就从她身后走了过去。
楼内的管书人倒是早就注意到她,还发现她似乎有意无意跟在姑娘身后,这会刘之兰两人一走,管书人便走过来问:“这位先生也要买字画?”
说话间还用身体去挡鱼淑瑶的视线。
鱼淑瑶心想这管书人心眼还挺好的,怕自己是流氓,不过她这会也没打算跟上去,便拿着那张江湖风书法道:“这是壶酒先生的作品?”
管书人一愣,“是。”
鱼淑瑶笑道:“那我要了,壶酒先生的作品流入市面的没多少,我方才转了几圈才看到这么一张。”
管书人见她侃侃而谈,竟是真的来买书画的,连忙笑道:“好嘞,这边结账。”
鱼淑瑶跟着管书人去结账,拿着包好的字画出来,刘之兰跟董姑娘已是不见踪影。她也没去寻,只是想着刘之兰居然想跟兄长见面,那必然是芳姨娘去谢府碰了壁,二房那头才想着从她兄长那边下手。
不过她反倒放了心,想要从她兄长那边入手的话,也不容易。原文里,兄长心如磐石,一心只在朝政。
她放心后就哼着小曲儿,往另一侧的街市走去,原主她爹的衣料铺子就在书珍楼后的燕儿巷里,燕儿巷那条巷子里几乎都是卖绫罗绸缎的地方。
鱼淑瑶走进去,一眼就看到满街艳色的衣裳,有的成衣缀着珠饰,大多好看得紧。
如今这个时辰,燕儿巷里的百姓也三三两两有几个,往深处走能踩到地上前几日被雨水浸湿的青苔,鱼家那间衣料铺便在巷子深处。
远远看去,衣料铺大门紧闭,门口还不知被谁丢了些香蕉皮和一些鱼骨垃圾。
她来到门口停着张望了会,立马就有好心人说了声,“你要来找鱼家大房?别等了,这家铺子估计好一段时间开不了。”
鱼淑瑶笑着问:“老丈,这怎么说呢?”
说话的老丈挑着扁担,他停下来擦擦汗,嘿嘿道:“那家人没良心呗,咱这街坊邻里的,本就该和谐相处,哪知出了这种人面兽心的杂碎!”
老丈这话开了头,周围听见的人马上就明白他说的是谁。
许是鱼淑瑶这身装扮没什么人见过,以为是外地来的商客,也就七嘴八舌说起鱼家那档子事情来。
说到二房那两个可怜的孩子,大家伙都是一阵唏嘘,无不骂鱼家大房几个都是些畜生!
鱼淑瑶听着街坊邻里骂大房,听得可高兴了,忍不住跟着群众骂了两人。
她跟着骂了两声后,老丈才后知后觉问:“先生找鱼家做什么呢?”
鱼淑瑶压着嗓子说:“我是从外地来的,想在这里开间铺子,就在四周寻找可有出租的商铺,忽然见这间木门紧闭,还以为是没人的铺子呢。”
老丈闻言笑道:“那先生可专心等着!这铺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出售了!”
鱼家大房这几日不太受人待见,这衣料铺没开,也就断了经济来源,老丈这话说得不是假的。
鱼淑瑶看着面前这位老丈,眼珠一转,拉着人到一旁偷偷说:“老先生,我是外地客,跟那鱼家不太熟,老先生能不能帮我游说一番,就说我想要买下他们这间铺子,若是事成,我给老先生五十两的赏银。”
“五……五十两?”老丈被这金额吓到,他不知要卖多少馄饨才能有这五十两。
鱼淑瑶点头,“不过希望老先生能帮我压一个最低价。”
老丈没当过说客。
但只要钱给得足够多,他可以去帮人当一名说客。
老丈咧着牙笑着,“成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十五 回收铺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