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翎儿去上京学府读书这事一早就定下,如今他身上的鞭伤也已养好,鱼淑瑶起来打着哈欠帮他收拾书本。小翠也是一大早忙前忙后,“姑娘,跟小公子吃过早点再走。”
“小翠姐姐吃了吗?”鱼淑瑶问。
小翠笑道:“吃过了。”
鱼淑瑶出门前还是戴了幂篱,她送鱼翎儿只是想让他记下路线,往后回来也能识得路。鱼翎儿其实蛮开心,读书是好事,以前他还在学堂那会,最喜欢的便是夫子教他的书籍。
今日鱼淑瑶还盘算着,送完弟弟,就去二房那间衣料铺看看。
她要去衣料铺,王夫人便打算过去善居堂。不过她干娘起得晚,鱼淑瑶先带着鱼翎儿出门了,小翠便留了下来。
去上京学府那条路鱼淑瑶走过很多遍,轻车熟路,鱼翎儿背着个装满书袋的蓝色布包,身上穿着绸缎长衫,看起来还真的挺像个贵气的小公子。
鱼淑瑶路上跟他讲了些进学堂后需要注意的地方,他都听得很认真,说完这些,她想了想又道:“小翎儿啊,你进学府后,阿姐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鱼翎儿立马打起精神,“阿姐,你说,什么忙?”
两人一路走来,已是快到上京学府的门前,她跟鱼翎儿说:“学府里有些学得快试考合格的会分配到东面的经学堂,那堂里有位姓文名容的公子是刑部右侍郎文大人的公子。”
鱼翎儿将阿姐说的这些都记在心里,却也很迷茫,“这位文公子怎么了么?”
鱼淑瑶笑笑,接着说下去,“干娘说那文容文公子的才学见解是学府第一,往后从学府出来必大有作为,你进去了跟人家打打交道。那人性格洒脱,你呀,肯定能跟对方处成朋友。”
其实这文公子的事不是干娘说的,是她当初连带着景春和的事情一起记在脑子里的。
那位文容文公子确实是经世之才,从学府出来后直接殿试当了一甲,比她兄长还要强许多。
原文里扶城荒灾后导致饿殍遍地,那会南部粮仓无法调用,是文公子向宴世子提出劝捐,截留漕粮,并立刻就近购买燕禾这种量大但口感不如精米,平时只被煮来喂养牲畜的糙米大量运往灾区,才让刘老爷力挽狂澜,这事没再恶化下去。
文公子跟景春和后期算是宴聿青的左膀右臂,一个在吏部,一个在户部,这样的人才,自然也要直接挖到自己这边。
况且等刘老爷哪天倒台了,户部也正好缺了一个空,反正最后也是文公子的,那自然得用点手段,先跟文公子交上朋友再说。
也正巧鱼翎儿这个年纪,就进得了上京学府。
鱼翎儿明白了,点点头,神情坚毅,“阿姐,我知道怎么做了。”
两人这会已来到学府门前,鱼淑瑶一眼便看见个熟人立在门前等候,竟然是学章。
她微微有些愣神,看向那青衣布衫的男人。
多年未见,学章倒是比以前更加沉稳了。
她死的那一年,英娘刚怀了孕,如今那孩子应当长到了五岁,也不知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不过学章当年想要女孩。
她跟英娘也都觉得生个女孩子很好很好。
原本鱼淑瑶是有些担心的,担心那年的事会连累到学府中的朋友,如今见学章还在学府内,反而有几分安心,她还想着等彻底扎稳脚跟,就去探听一下那些朋友的近况呢。
“阿姐?”鱼翎儿疑惑看向她。
鱼淑瑶回神道:“没事儿,走吧。”
她带着鱼翎儿来到学章面前,笑得很灿烂,“劳烦先生还特地出来接。”
对面的人笑着摆手,很有书卷气,只是衣服洗得有些泛白,他说:“正巧无课,他进上京学府后,便是我的学生。”
学章的声音倒是比以前嘶哑许多,以前有人形容他音色如泠泠清泉,现在却跟以前不太相像。
鱼淑瑶低头对鱼翎儿道:“在学府里要多听先生的话,知道不?”
鱼翎儿连忙点头,“知道。”
一行人也没多耽搁,鱼淑瑶跟学章说了些客套话,便让鱼翎儿跟着学章进学府去了。
她真的特别想问,问一下学章你的娃娃是不是真是个女孩子,是的话她这个姨姨就可以买很多漂亮裙子给她,但最后还是强忍住话头。
现在问太唐突,反正小翎儿已是进了学府,往后会有机会知道的。
鱼淑瑶遇见故人,开心的感觉比怅然更多一些。
特别是对方看起来过得还不错。
她就更开心了,哼着曲儿往回走,还是去秦娘那里买了蟹黄包,秦娘有几日没见到她,还怪想念她的,跟她说了会话,又说:“最近李大人都没来这里吃面。”
鱼淑瑶笑着道:“李大人最近都忙着处理工部贪污的事情呢。”
秦娘也有耳闻,两人八卦了一会,她还送了鱼淑瑶两个新品包子,“姑娘,新口味,要不帮我尝尝?”
鱼淑瑶恍然有些回到五年前的错觉,以前她过来吃包子时,遇到秦娘要推新品,秦娘也会送给她叫她尝尝,要是口味不对她还会提出意见。
她忍不住笑起来,“好啊。”
秦娘见她接茬,自个也有些恍惚了。
可分明不是一个人啊?她很困惑地看着鱼淑瑶。
鱼淑瑶已是拿起秦娘给她的包子吃了口,怔了怔说:“胡椒?牛肉?”
秦娘连忙点头,满脸笑意,“以前苘先生在我这里吃蟹黄包,就提过什么胡椒牛肉包,还说她不知什么时候能吃到。当时我问她,她说那是她故乡的美食,后来我便一直在琢磨,可那牛肉不是弄得太老,便是胡椒味太浓,后来调得刚好了,又有人不爱胡椒那股味道。”
鱼淑瑶听她滔滔不绝,却没有打岔,反而鼻子有点发酸。
秦娘满意地看着被她咬了一口的包子,“本来都停了一两年没弄了,前几日见到姑娘,不知怎么又做了几个这样的包子,想着让姑娘尝尝,看下可喜欢否?”
鱼淑瑶真想给秦娘竖大拇指,“好吃!喜欢!”
秦娘闻言更高兴,“姑娘喜欢,苘先生定然也喜欢。”
鱼淑瑶又咬了满满一口,很肯定地回道:“她喜欢。”
秦娘美滋滋,“那我以后就摆着卖,姑娘喜欢随时能过来买。”
鱼淑瑶重重点下头。
吃饱喝足她便离开了,先逛去燕儿巷二房的衣料铺前。
有人看见她跟她打招呼,鱼家的事早就在街坊邻里传开,打过招呼后大家才知这衣料铺已是回到二房手上。
鱼淑瑶还问了下那个总在燕儿巷卖馄饨的老人家,周围的人说他不知在哪发了财,从草屋搬出去住了,虽说还是比不上那些富贵人家,可日子已是变得不错。
鱼淑瑶听完笑着说:“真好。”
便拿钥匙开锁进屋,意料之中屋内有些脏,周围空荡荡的,原本挂着的绸缎布料全都没看见,她不惊慌,应当是她大伯父寻思着这几日没开门,怕好布落灰,才收起来的。
鱼淑瑶逛了逛,找到布料存储的地方,里头的绸缎都整整齐齐叠放着。
衣料铺没什么问题,只需雇个人过来打扫,再将衣料绸缎挂上去,便能继续开张。
逛完二房这间衣料铺,又清点完里头布匹的数量,她出门锁上,想着把鱼家那间房子的事给解决了,便逛去刑部找了李大人。
鱼家的屋子被刑部拿封条封住,她想要拿回来只能先通过李大人之手。
好在这起案件的审讯已进入尾声,只等着三堂会审。她来找时李大人正巧有空,便跟她碰了面。
鱼淑瑶感激地对他行礼,“多谢大人帮助小女子。”
李四看着她,反而想起那日巷子里鱼封的尸体,还有他遇到的那位宴世子,心里对眼前这姑娘反而生出几分好奇。
面上却如常说:“举手之劳。”又问她,“找我有什么事?”
鱼淑瑶当即将鱼家那间宅子的事情跟李四说了下,“大人,那宅子是我们鱼家祖宅,虽说是大方在住,但有一半是我爹爹的,我想要回来。”
李四觉得这事是小事,能帮,便道:“可以。”
他一应承下来,立即行动。
鱼家的族谱是在大房屋里的,他立马就叫人去鱼家拿,又带着鱼淑瑶去户部作证明。鱼家族人凋零,往上数的长辈几乎没有了,因此不用通告族人,无须叫来族长。
在李四的帮助下,分家的事很快落定下来,如此那偌大的房子,便可留下一半给鱼淑瑶。
鱼淑瑶拿着契纸,又说:“李大人,住一半的房子多不安全,要不另一半莫要充公,干脆我买了吧。”
她这话倒让李四有些意外。
就连那户部的官员也诧异地看向她,说:“小娘子好大的口气啊。”
鱼淑瑶笑了,从怀里拿出个钱袋子,柔柔弱弱地说道:“我干娘很支持我,给了我一大笔钱。”
昨晚王夫人早就跟她讲清楚了这些流程,继续说:“反正充公后也是要拿出去卖,干脆省些步骤,直接卖给我得了。往后户籍更换的事要左侍郎的掌印,刘老爷正是我干娘的丈夫,到时我自己去跟他要个印。”
户部那官员看向放在桌上的钱袋子,听着她说的话,眼睛都瞪得有些直。
他说:“小娘子拿得出钱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