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念安为了赶上投稿截止日期,她硬生生熬到了凌晨三点才点击提交。
第二天清晨,闹钟在六点半准时响起,声音尖锐得像一根针,刺破了短暂的睡眠。
文念安把自己从床上“拔”起来,镜子里的人挂着两道浓重的黑眼圈,脸色蜡黄,像是被人揍了两拳。
她扯了扯嘴角,算是在对自己苦笑。胃部传来熟悉的隐痛,文念安拉开抽屉。
“......”
她盯着空盒愣了两秒,一种混合着无奈和“果然如此”的情绪缓缓沉到心底。
“烦死。”
-
药店的白炽灯亮得刺眼,晃得文念安有些头晕。店员是个面相和善的阿姨,递过药时忍不住轻声说:
“小姑娘,这药只能救急,老是吃胃会坏的。年纪轻轻的,什么事这么拼呀,饭总要按时吃的。”
文念安鼻尖一酸,几乎要掉下泪来,她含糊地应了句“谢谢阿姨”便转身出门了。
回到寝室,她望着书桌上那摞待处理的文献和资料,沉默了几秒,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认命般地站起身。
汪露正敷着面膜,看到她这副连轴转的架势,忍不住一把扯下面膜,眉头紧紧皱起:“你这真是不要命了啊?挑战杯刚打完一场恶仗,你这口气是打算存到下辈子再喘吗?”
文念安只是摆摆手,什么也没说。不是不想说,是累得连解释的力气都没有了。她转身拿过电脑,又一次走向了实验室。
新来的两位隔壁专业的同学基础薄弱,几乎每一步操作都会遇到问题。
“同学,这个仪器又报错了,我看不懂!”
“同学,这个文献里的防御机制,我怎么没看懂啊……”
文念安深吸一口气,压住太阳穴的跳动,关闭了自己看了一半的文献,走过去稳住学妹的手,用尽可能平静的声音说:
“别慌,我们一步一步来……”
她现在,就要像当年余慧学姐带她一样,从头开始,把这一切再重复一遍。
实验室的周会,气氛在吴伟抛出两个问题时骤然凝固。
新来的两位成员显然措手不及,站在那里,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
两个人眼神都默契地投向坐在会议桌最里面的文念安身上。
我吗?
昨晚上,让你们看的文献看哪儿去了?
尴尬的沉默,文念安无奈地接过话头。
两个“傻帽儿”是她带的,该做的该教的都给了,人家硬是不听,还得她来收拾烂摊子。
文念安这会心里正埋怨着:也不知道那个“精得跟猴”一样的吴伟这次是怎么想的。
文念安叹了口气,将目光投向白板上复杂的脉络图,声音清晰而平稳:
“老师,虽然目前国内肠道菌群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但我们的目标其实是菌群的代谢产物,也就是相关蛋白。”
“我们可以绕过菌群本身,直接从代谢物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这样效率会更高。”
她理了理思路,继续补充道:
“而且,对于这种共生关系失衡导致的疾病,关键或许不是杀死病原体,而是找到那个能控制住整个共生平衡的‘调节阀’。”
一席话,不仅巧妙地化解了难题,更将研究思路引向了一个更开阔的地带。
吴伟听着,脸上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讶,文念安之前是一直跟在余慧手下做事,除了第一次组会汇报,这也算是她第一次独立解决问题。
文念安看着吴伟脸色的表情,觉得这事应该是过去了。
这要是没过去,她也没招了,她就这么大能耐。
后来,文念安才偶然得知,那两位“零基础”的新同学,原来是朱院长课题组的学生,只是“借”过来学习基础技术的。
文念安不禁拍手叫绝:
到底还是吴伟高,这既全了院长的面子,又确保了实验室核心技术在“外人”面前的保密性。
生化课上,手机在口袋深处震动了一下。
文念安趁教授转身写板书的间隙,悄悄点开屏幕。
内容直接得刺眼:相信你已经看到邮件了。黄酮那篇文章被拒稿了。
她立刻登录邮箱。看到那封拒信就躺在收件箱最上方。
点进去是冷冰冰的官方措辞,文念安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拒绝原因,屏幕顶端又弹出一条新消息:
“我再给你一个期刊的投稿要求,你像之前一样修改就行,今晚投了吧。”
又一个“今晚”。
文念安熄了屏幕,讲台上教授的声音变得遥远。
“嘶。”
文念安心里骂了一句,敢情那颗刚服下的药片,一点没发挥到作用。
下课铃一响,文念安便将拒稿的消息和导师的截图,发进了那个没有老师的小群。
群里立刻炸开了锅,学长学姐们纷纷冒泡:
余慧:拒稿太正常了!我当年那篇一区都被拒得妈都不认,别往心里去!
熊喆: 1,我们都经历过,习惯就好!下一个更香!
温暖的安慰话语像潮水般涌来,迅速刷了屏。
文念安现在心里酸涩感压过了胃部的不适。
安慰是真诚的,却也止步于安慰。
没有人接着说“你把稿子发我看看”,或者“哪个审稿人提的意见?我们一起过一遍”。
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某种界限感,每一个人,都谨慎地停留在语言的抚慰里。
-
尹刘哲刚打完球,仰头灌水的间隙瞥见了群里的消息。
他放下水瓶,骂了一句:“我靠!这吴伟真他妈不是人!开学到现在都四月底了,学妹估计就没睡过几个好觉!”
裴叙听闻,不动声色地走过来,也拿了瓶水拧开,“我前天在药店看见她了。”
他想起那天,刚好赶上给那“半残废”的室友买药膏,却看见文念安从药店门口匆匆跑开,抬手在脸上飞快地抹了一把。
小女孩跑的挺快,但背影看得他心头莫名一堵。
总觉得她应该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哭什么,多大人了。”
走进药店,裴叙鬼使神差地顺口问了店员一句:“阿姨,刚出去那姑娘是我朋友,她……没事吧?看着脸色不好。”
阿姨一边拿药膏,一边忍不住唠叨:“哎哟,那你可得好好说说你朋友!小小年纪就靠胃药顶着,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让她按时吃饭,再忙也不能饿着!”
……
“靠!”尹刘哲瞬间炸了,“都把我学妹逼到去药店买药了?!”
“但这也没办法,谁让吴伟瞧中她了。想被他‘重点培养’,这过程谁都躲不掉。就是可怜小师妹了,一定得撑住啊。”
尹刘哲说完,双手一摊,无奈地往后一靠,半开玩笑地对裴叙说:“哎,你不是牛逼吗?直接将你去年的那篇懒得投的那篇,送她个二作呗,让她赶紧有成果毕业,不就早点逃离吴伟的魔掌了?”
裴叙没说话,只是递过去一个“看傻子一样”的眼神。
但他心里清楚,以文念安那股心气儿,她绝不会接受这种施舍。
尹刘哲显然没读懂这个眼神,还在喋喋不休:“你又不是不会我们实验室那套技术,当年吴伟低声下气求你来我们实验室,你都不来。现在帮个小忙怎么了?”
裴叙没回他那句不着调的提议,只是抬眼问了句:“几点了?”
尹刘哲看了眼手机:“七点。哦,是这个点,学妹该去实验室了……欸?!不是,”
他猛地反应过来,“你真要去给她送一作啊?!”
话还没说完,他就看见裴叙利落地收拾好背包,二话不说直接转身离场。
尹刘哲愣在原地,心里七上八下又是紧张又是刺激。他冲着那个决绝的背影抬高音量大喊:“喂!给她一作的话,给我个二作呗!三作也行!我服从调剂,不挑的!”
一堆废话消散在体育馆的空气里。
回应他的,只有裴叙头也不回、既有力又简短的一个字:“滚。”
-
文念安正对着导师发来的三个期刊名字,陷入前所未有的“三难”境地。
吴伟的意思很明确,三选一,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口“锅”都注定要由她来背。
选高了,可能再次被秒拒,徒增笑柄;选低了,又显得成果水平不够,落人口实。
十点半,实验室空无一人,只有电脑屏幕上冷白的光映着她的脸,三个投稿窗口并列。
桌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各个期刊的优缺点。
胃部猛地传来一阵熟悉的、刀绞般的抽搐,随之而来的恶心感直冲喉咙。
文念安用手死死抵住胃,整个人屈起身子,额头沁出冷汗。
一股没由来的、巨大的委屈,像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所有的冷静和强撑。
从二月份开学到现在,她像个不敢停歇的陀螺。
总觉得自己是新人,是后辈,所以对所有的任务来者不拒,拼尽全力想做到最好,换来的是什么?
“呵。”她冷笑一声。
视线开始模糊,文念安只能靠着不断深呼吸对抗疼痛。
“吧嗒”两声,泪水砸在写满笔记的纸上,墨迹瞬间晕开。
文念安抽了下鼻子。
“啪。”
实验室的灯光瞬间熄灭。
文念安第一反应是管理员拉闸了,她看向电脑右下角,明明才十点半。
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门口唯一的微光来源。
裴叙就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什么话都没说,一只手还停留在灯光开关上,另一只手惯常地插在卫衣口袋里。
只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与寂静里,亮得惊人,像浸在寒潭里的星子,复杂地、一瞬不瞬地看向她,仿佛早已看穿她所有的狼狈。
文念安第一次见他时,就沉溺于这双眼睛,永远那么疏离清醒,却又在某个瞬间,让你错觉能窥见其下深藏的温柔。
她愣神了一瞬,脱口而出:“谁让你来的?”
裴叙也没惯着她,“你家开的?我不能来?”
话音未落,对面女孩儿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汹涌而下。
文念安慌忙低下头,不想让他看见自己这副涕泪交加的狼狈模样,肯定丑死了。
裴叙看着那颗重重砸下来的泪珠,觉得心里真他妈堵得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了一把。
他知道女生难过伤心的时候需要说点好听的,哄她高兴。
但他一向冷静自持的大脑此刻却一片空白,搜索不到任何合适的词句。
文念安又不是一般的姑娘,能用两句轻飘飘的安慰就能打发的。
他比谁都清楚,她有多努力、多认真、多么肯往深处钻研。也正因如此,看到她被逼到这般田地,那股无名火才烧得更旺。
裴叙其实也就见过这姑娘两三次吧。
最多的时候,是在食堂遇见。
他经常看见她坐在固定的位置,吃那家花甲米粉,似乎格外喜欢,最夸张的时候连着吃了三天。
他人生里自认为最“疯狂”的一次,大概就是那天晚上。
他打着球却心不在焉,脑海里莫名冒出个念头:“真有那么好吃吗?连着吃三天。”
她当时吃得专注,愣是没回头看一眼就站在她身后的他。
他随便投丢了几个球,竟鬼使神差地拉着尹刘哲去尝了那家米粉。
裴叙是从第一眼起就挺欣赏她的。他想起实验室楼下,那个小小的、却努力跟在队伍末尾的身影。
明明看起来弱不禁风,居然能在吴伟手下活到现在。
这也算是个奇迹了。
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远远欣赏一朵努力绽放的花。
直到此刻,在这片为他而亮的黑暗里,看着她滚烫的泪水,他才惊觉,那朵花原来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坚强。
看文开心哦[爱心眼][爱心眼][爱心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6章 控制不住的情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