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她的星辰,他的宇宙 > 第8章 倒计时

第8章 倒计时

大巴车缓缓驶入研究院生活区,停在一栋米色外墙的现代建筑前。周时悦透过车窗打量着这座造型简洁的专家公寓,楼前精心修剪的灌木丛和太阳能路灯与想象中的戈壁荒凉感形成鲜明对比。

“咱们基地前年新建的专家楼。”前来接站的赵峰自豪地介绍,“单人间,带独立卫浴,WIFI全覆盖。”

周时悦拖着行李走进大厅,浅色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墙上电子屏显示着实时天气和任务倒计时。前台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张房卡,“周工,您在508,电梯在右侧。”

房间比预想的宽敞。约20平的空间里,单人床、办公桌、衣柜布局合理,落地窗外正对着一片人工湖。她放下登机箱,发现书桌上整齐摆放着崭新的文具和一本《发射场工作手册》,床头柜上还备有加湿器,在干燥的西北,这个细节格外贴心。

手机震动,妈妈发来消息:“住得怎么样?”她拍了张窗外的景发过去,“比想象中好很多。”

简单休整后,傍晚六点,周时悦循着指示牌来到食堂。宽敞明亮的就餐区让她恍然有种回到大学食堂的错觉,只是取餐窗口的菜品明显更具西北特色,手抓羊肉、大盘鸡、牛肉拉面...她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位置,发现每张餐桌都配有充电接口。

“咱们基地的伙食可是航天系统里数一数二的。”张院士在她对面坐下,面前的餐盘里堆着冒尖的羊肉,“去年还被评为‘最美航天生活区’”。

周时悦尝了口羊肉,鲜嫩多汁的肉质让她惊讶地挑眉。“这是本地牧场特供。”"张院士笑道,“基地有自己的生态农场,新鲜蔬菜水果都不缺。

用餐期间,她注意到食堂侧面的荣誉墙上挂着许多照片,其中一张特别醒目,去年发射成功的团队合影,背景就是这栋专家公寓。

在晚餐结束后,胡所通知大家晚上七点半在会议室召开会议。

晚上七点半,周时悦来到位于公寓三层的会议室。推开门,她不禁微微吃惊——这个能容纳三十人的会议室配备了智能会议系统,弧形投影屏几乎占据整面墙,每张座椅前都摆放着触控平板。

胡所长正在调试全息投影,见人齐了便开门见山:“各位,先报告个好消息。总装刚完成对‘南星二号’的最终检测,所有指标优于预期。”

投影屏亮起,显示出未来两周的工作节点。其中她负责的测控系统联调被安排在每天凌晨的电磁静默时段。

“这次采用‘零窗口’发射。”胡所长强调道,“10:30:00准时点火,误差不超过1秒。”

会议结束已是九点半。周时悦回到房间,发现书桌上多了一盘新鲜水果和一张便签,“预祝任务顺利——基地后勤处”。窗外,远处的发射塔架被灯光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像一柄直指星空的利剑。

她打开手机,陆景年的消息跳出来,“安顿好了吗?”

周时悦拍了张桌上的水果盘回复,“比想象中舒适很多。”

对方很快回道,“看来航天系统的待遇不错啊(笑)”紧接着又发来一条,“早点休息,明天要开始忙了吧?”

周时悦望向窗外的发射塔,回复道,“嗯,真正的战斗要开始了。”

12月6日,卫星发射中心·总装工厂,凌晨4时30分,戈壁滩的寒风掠过发射塔架,测控大厅内却温暖如春。周时悦将保温杯放在操作台边缘,指尖在三个显示屏间快速切换。

“遥测信号强度98.7%,超指标0.7个百分点。”

“数传链路误码率1E-9,优于设计值两个数量级。”

“姿控系统响应时间0.05秒,创同类卫星最佳记录。”

对讲机里传来的汇报声此起彼伏。周时悦面前的轨道动力学仿真系统正在生成最后一批数据曲线,所有参数都稳稳落在绿色标线范围内。张院背着手站在她身后,老花镜片上反射着跳动的数据流。

“漂亮!”张院突然拍案,“这个控制系统阻尼比调得绝了!”

周时悦抿嘴笑了笑,将测试报告上传至中央服务器。系统自动生成的质量评估报告上,赫然显示着“98.6分”,这是近五年来太阳探测卫星联调的最高分。

中午12:15,测试进入暂停阶段。周时悦走出测控大厅,刺眼的阳光让她眯起眼。她掏出手机,发现已有好几条未读消息。

妈妈:“新闻说你们要发射了,记得按时吃饭。”

哥哥:“22号准时到,给你带好吃的。”

沈溪:“剧组全员化身航天迷妹了!”

最后一条是陆景年发来的,只有简单几个字:“注意休息。”

周时悦嘴角微扬,回复道:“在测控大厅吃了盒饭,还不错。”

陆景年秒回:“刚收工,看到你们联调创纪录的新闻。”配图是他截图的“南星二号”完成世界级联调测试”。

周时悦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回复道,“看来我们的‘南星二号’已经成了小网红。”

她笑着收起手机,走进休息区。这里摆放着几排沙发和茶几,供技术人员短暂休息。

12月15日,总装测试厂房。周时悦戴着防静电手环,正在复核卫星与火箭的机械接口。

“这个精度...”负责总装的赵工凑过来看数据,“比长征五号B的标准还高啊。”

周时悦轻轻拂过卫星金色的多层隔热材料,“太阳探测器的轨道要穿过日冕层,任何微小形变都会导致热分布失衡。”她指向一个特殊设计的散热槽,“这里我们采用了仿生学设计,就像沙漠甲虫的背甲...”

12月17日,燃料加注日,周时悦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站在安全区透过观察窗注视操作流程。低温推进剂在管道中缓缓流动,任何微小泄漏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她的对讲机保持静默,这是规定——加注过程中不允许任何非必要通讯。

三小时后,当“加注完成”的绿灯亮起,整个控制室响起掌声。

12月18日,发射前最后检查。周时悦站在总装厂房的天桥上,看着被缓缓移向发射平台的“南星二号”。

发射塔架巍峨耸立,在太眼光中投下长长的影子。火箭和卫星的组合体被缓缓牵引至塔架中心,与发射装置精准对接。

技术人员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工作,对讲机里传来阵阵指令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画面。

忙碌的一天结束,周时悦在宿舍里望向窗外。戈壁滩的夜空澄澈如洗,银河倾泻而下,与远处发射塔架的灯光交相辉映。她想起五年前在清华天文台许下的心愿,想起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夜晚,想起此刻正在天南海北注视着她的目光。

12月20日,官方新闻播出专题报道,“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南星二号’已完成所有发射前准备,将于本月择期发射。”画面中出现过周时悦在测控台前工作的侧影,虽然只有几秒秒,却足以引爆网络。

《星河灿烂》官微第一时间转发新闻,“致敬中国航天!期待'南星二号'揭开太阳神秘面纱!”配图是剧组全体成员的合影,每个人都手持写有“南星二号,加油”的应援牌,笑容灿烂。

陆景年转发新闻时只写了十二个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盛京大学官微放出周时悦当年竞赛中的老照片,工大航天学院立即跟帖:“双料校友的星辰之路!”

微博热搜瞬间被攻占:

#南星二号择期发射# 爆

#航天小姐姐侧颜杀# 热

12月21日,中午12:15,周时悦站在研究院的门前,寒风夹杂着细小的沙粒划过她的面庞。她紧紧地裹着羽绒服,目光始终望向主干道的尽头。

手机震动,哥哥周时安发来消息,“还有五分钟到。”她轻轻跺了跺脚,靴底在水泥地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远处,一辆黑色越野车缓缓驶来,车身上还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车子稳稳停在她面前,

车窗摇下,露出妈妈熟悉的笑脸,“悦悦!”妈妈穿着浅灰色的羊绒大衣,“等很久了?”

“刚到”。周时悦拉开车门坐进后座,“你们住专家公寓,离发射场近,明天观礼也方便。”

车子缓缓驶入生活区,周时安打量着道路两旁的白杨树,“比我想象中绿化好。”

“中心里每年花大价钱维护。”,"周时悦指向远处的玻璃温室,“那边是生态农场,你们中午吃的青菜可能都是现摘的。”

妈妈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你爸刚发消息,说欧洲分公司全体华人工程师都要看直播。”她放大其中一张,是父亲站在时代广场大屏幕前的合影,背景正是“南星二号”的新闻画面。

“老周同志这次亏大了!”周时安打转方向盘,“他助理说,为了看直播特意调整了签约时间。”

周时悦轻笑出声。车子停在专家公寓楼下,她帮妈妈拎行李上楼。房间早已准备好,茶几上摆着果盘和崭新的保温杯,窗外正对着发射塔架。

“这视野真好。”妈妈拉开窗帘,远处的火箭在晴空下银光闪闪,“像根大铅笔。”

周时安从保温袋里掏出几个密封盒,“杏花楼的蟹粉小笼,你上次说食堂缺江南点心。”

“先垫垫肚子?”妈妈拆开一盒,递到她面前,“你爸特意让店里现做的,皮薄馅多。”

周时悦捏起一个,咬开薄皮,热汤汁瞬间溢出来。她赶紧抽了张纸巾,含糊不清地说,“还是老味道。”

周时安从行李箱里拿出个纸袋:“给你带的。”

里面是条深蓝色的羊绒围巾,标签还没拆。周时悦摸了摸,手感细腻柔软。

“上次视频看你这边风大。”他语气随意,“顺手买的。”

妈妈瞥了他一眼:“跑三家店也叫‘顺手’?”

周时安轻咳一声,转移话题:“所里食堂真像你说的那么好?”

“带你们去看看。”周时悦笑着把围巾围脖子上,“羊肉是本地牧场直供的,一点膻味都没有。”

午后阳光正好,三人沿着生活区的林荫道慢慢走着。周时悦指着远处的玻璃温室,“那边种着番茄和草莓,基地自己搞的无土栽培。”

“比我们公司的植物工厂还先进?”周时安掏出手机拍照,“能参观吗?”

“普通区域可以。”周时悦刷工作证带他们进入观光走廊。恒温棚里,自动喷灌系统正在作业,水雾中挂着红艳艳的草莓。

妈妈凑近观察叶片,“长得真好,都不用农药吧?”“物理防虫。”周时悦指向顶部的紫外灯,“这边种的都是给航天员吃的标准。”

周时安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叹:“真是高科技。”他拿起手机,又是一阵拍摄。

离开玻璃温室,三人继续前行,经过一片精心修剪的草坪,不远处是一座小型的太阳能发电站,银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基地的自给自足。”周时悦解释道,“特别是能源方面,我们力求做到绿色、可持续。”

妈妈感叹道:“真是处处都体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啊。”

“下午我要去最后确认状态。”周时悦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两点,“你们先休息一下,晚上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去吧,我跟你哥自己转转。”

下午两点,周时悦准时出现在总装厂房。技术人员们正在对卫星和火箭进行最后的检查,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她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停下脚步,与同事们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傍晚的食堂热闹非凡。周时悦帮妈妈要了碗牛肉拉面,自己选了份清炖羊肉。周时安端着堆成小山的餐盘回来,上面摞着五六个羊肉串。

“中心应该找你当美食代言人。”周时悦把醋瓶推给他,“这么能吃。”

妈妈尝了口面条,眼睛一亮,“这汤底真鲜!”

“用祁连山的雪水熬的”,隔壁桌的老工程师插话,“我们这儿连自来水都是甜的。”

正说着,食堂电视突然插播新闻:“‘南星二号’太阳探测卫星将于明日10时30分发射...”画面切换到发射塔架的特写,银白色的火箭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整个食堂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掌声。周时安举起茶杯,“敬明天的女主角。”周时悦笑着碰了碰他的茶杯,“女主角不敢当,幕后工作者一枚。”

热气氤氲中,听见妈妈小声对哥哥说,“看她瘦的,等任务结束得好好补补......”

窗外,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发射塔,戈壁滩的晚风轻轻摇动着白杨树的枝叶。

晚饭后,周时悦带着家人在生活区散步消食。“那边就是明天观礼区”周时悦指了指远处亮着灯光的看台,“位置很好,能看到火箭升空的全过程。”

妈妈拢了拢羽绒衣“你明天会在哪儿?”

“指控大厅。”周时悦说,“负责最后的指令确认。”

周时安双手插兜,抬头望向夜空,“这儿星星真亮。”

确实,远离城市光污染的戈壁滩,银河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周时悦指向天边,“那是天鹰座,旁边是天琴座。”

妈妈笑着看她,“你小时候就爱看星星,现在倒好,直接送卫星上去了。”

周时安突然掏出手机,“站近点,拍张合照。”

三人凑在一起,背后是璀璨星河。周时安举着手机调整角度,“妈你往左点——对,悦悦,笑一个。”

“咔嚓。”

照片里,妈妈眉眼温柔,周时安唇角微扬,周时悦则难得露出轻松的笑意。星光洒在他们肩上,像是无声的祝福。

回到房间,妈妈从行李里翻出个小布袋,“给你带了安神的茶,明天肯定要早起。”周时悦接过,熟悉的茉莉香飘出来,“家里那罐?”

“嗯,你最喜欢的那家老铺子的。”妈妈烧上水,“你爸特意让我带的,说怕你睡不好。”

周时安坐在沙发上剥橘子,闻言抬头,“他也就这点细腻了。”

热水冲开茶叶,香气弥漫。周时悦捧着杯子,暖意从指尖蔓延。妈妈坐在她旁边,轻轻顺了顺她的头发,“紧张吗?”

“还好”周时悦抿了口茶,“准备得很充分了。”周时安递来一瓣橘子,“你那个演员朋友来吗?”

周时悦差点呛到,“他......剧组在申城拍戏,应该看直播吧。”妈妈眼睛弯了弯,没说话,只是又给她添了杯茶。

十点半,周时悦起身告辞,“我得回去做最后检查,明天四点就要集合。”

妈妈把剩下的茶叶塞进她包里,“明天记得泡着喝。”

周时安送她到门口,突然伸手揉了揉她发顶,“明天加油。”

这个动作让周时悦恍惚回到大学时代,每次大考前哥哥都这样鼓励她。她轻轻“嗯”了声,转身走向电梯。

走廊尽头的窗外,发射塔架灯火通明,像一座通往银河的灯塔。

周时悦摸出手机,陆景年半小时前发了消息,“申城就只能看到几个零零星星的星星,比不上发射场的壮观”附了张夜空照片,角落里隐约可见拍摄器材的轮廓。

她回复,“明天会更好看。”

按下发送键时,嘴角不自觉扬起。茶香还萦绕在呼吸间,家人的温度留在掌心,而星辰,正静静等待明天的相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