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卫星发射中心,凌晨4点,戈壁滩的气温降至零下15度。周时悦裹着母亲给的羊绒围巾,呵出的白气在探照灯下凝成细碎的冰晶。
指控大厅早已灯火通明,她刷卡通过安检时,电子屏正显示着火箭塔架的实时画面,运载火箭宛如一柄银色巨剑,直指苍穹。
“周总,早啊。”
“测试数据都复核完了?”
“气象组说窗口期天气完美。”
凌晨的走廊里,同事们互相打着招呼。周时悦在电梯里遇到张院士,老爷子精神矍铄,手里捧着保温杯,“小周,紧张吗?”
“有点。”她老实承认,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工作证挂绳。
电梯门打开,胡所长正在大厅做最后的动员,“各位,今天是中国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天。‘南星二号’将开启我国太阳探测的新篇章!”
06:00指控大厅,周时悦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的三块显示屏同时亮起。左侧是卫星状态监控,中间是轨道模拟系统,右侧显示着发射场各个角度的实时画面。耳机里不断传来各系统的汇报声。
“火箭各系统状态正常。”
“测控系统准备就绪。”
“发射塔架安全系统确认无误。”
“周总!”热控组的同事小跑过来,“太阳模拟器最后校验完毕,偏差值0.003%。”
她点点头,接过平板电脑核对着密密麻麻的检查清单。这是发射前最关键的时段,每个系统都要进行最终状态确认。
08:30 观礼区,周时安帮妈妈调整好望远镜,“这个角度能看到整条发射轨道。”观礼台上已经坐满了特邀嘉宾,远处还有不少当地民众自发前来。大屏幕上显示着T-2小时的倒计时。
“悦悦现在在哪儿呢?”妈妈眯着眼看向远处的指控大楼。“在那栋白色建筑。”周时安指向西侧,“她现在应该忙得没空想我们了。”
谁都没注意到,后排座位上,一个戴着鸭舌帽的高个子男人正低头查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星河灿烂》剧组群里的消息:“年哥真去现场了?”“记得多拍照片!”
10:00 指控大厅,“进入T-30分钟准备!”大厅里的气氛骤然紧张。周时悦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最后的系统自检正在进行,每一项数据都必须完美。
“周工,太阳帆板展开程序确认。”身旁的工程师递来签字板。她快速浏览文件,在确认处签下名字。
“各系统注意,进入T-10分钟倒计时!”
“脱落整流罩、空调连接器。”
“各号注意,T-2分钟!”
周时悦不自觉地屏住呼吸。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只有系统提示音规律的“滴滴”声。她看了眼桌上的照片,那是昨天和家人在星空下的合影。
“各号注意,T-1分钟!”
“50秒...”
“40秒...”
“30秒...”
“20秒...”
“10、9、8...”
周时悦的掌心微微潮湿。
“3、2、1,点火!”
巨大的轰鸣声通过监控传来,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火箭缓缓离开发射塔,拖着耀眼的尾焰直冲云霄。
“起飞。”
“......”
“程序转弯正常。”
“光学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飞行正常。”
“跟踪正常。”
“光学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飞行正常。”
“......”
“助推器关机,助推器分离。”话音落,指控大厅里出现了鼓掌声音。
“......”
“一级关机。一、二级分离!”
“......”
“抛整流罩。”话音落,指控大厅里又出现了鼓掌声音。
“二级第一次关机。”
“......”
“二级第二次点火。”
“......”
“二级第二次关机。”
“器箭分离。”
“......”
“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周时悦紧盯着轨道曲线,当看到“南星二号”完美进入预定轨道时,指控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院士红着眼眶拍了拍她的肩,“好样的!”
11:30 媒体采访区,周时悦站在镜头前,微笑着回答记者的问题。
“周工程师,作为‘南星二号’的总体设计师,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次任务的意义吗?”
“这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目光炯炯,“将首次实现日冕层和太阳风的同时观测,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发射过程如此顺利,您有什么感想?”
周时悦看向远处正在消散的火箭尾迹,“这是整个团队上千个日夜的努力成果。今天,我们终于把‘眼睛’送到了最适合观察太阳的位置。”
采访结束后,周时悦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走向专家公寓。
推开门的瞬间,她愣住了,客厅里,妈妈正在泡茶,周时安收拾着摄像机,而沙发上,陆景年站起身,手里捧着一束戈壁滩特有的沙冬青。
“给你的惊喜!”妈妈笑着说,“小陆特意从审城赶来的。”
周时悦的大脑一片空白。陆景年看起来风尘仆仆,“我请了假...想亲眼看看...”他递过花束,“恭喜。”
周时悦接过花束,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沙冬青香气,那是戈壁特有的坚韧与生机。她的眼眶莫名有些湿润,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化解。
“你怎么来了?”她轻声问,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
陆景年笑了,笑容里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得意,“说过要看你送卫星上天,当然不能食言。”
妈妈在一旁打趣,“看你们俩,一个惊喜,一个感动,我都不好意思了。”她递上茶杯,“来,都喝口茶,暖暖身子。”
周时安也凑过来,“妹啊,你这朋友够意思,大老远跑来支持你。”
周时悦抿了口茶,看向陆景年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温柔,“谢谢你,景年。”
陆景年摇摇头,“该说谢谢的是我,能亲眼见证这一刻,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客厅里,茶香与花香交织,家的温馨与友情的甜蜜在这一刻汇聚成最美好的画面。
“走吧,咱们一起找家馆子吃午饭去,庆祝一下。”周时安说到。
四人走出公寓,戈壁滩的阳光依旧明媚,只是空气中多了一份庆祝的喜悦。周时悦走在陆景年身边,偶尔抬头看向他,眼里闪烁着难以言喻的感激。陆景年的到来,像是给这次成功的发射又添上了一份特别的意义。
他们选择了一家基地附近的小餐馆,餐馆虽然不大,但菜色地道,环境温馨。餐桌上,妈妈不停地给陆景年夹菜,周时安则在一旁讲述着发射当天的趣事,气氛融洽而欢乐。
14:30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指控大厅的灯光调至适宜长时工作的柔和亮度,主屏幕上,“南星二号”的实时轨道参数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数字不断刷新。周时悦坐在测控台前,指尖在键盘上轻敲,调出卫星传回的第一批遥测数据。
“太阳帆板展开完毕后,输出功率100.2%,超设计值0.2%。”她对着麦克风汇报,声音平稳。
耳机里传来测控中心的确认,“收到,能源系统运行良好。”
周时悦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另一块屏幕,那里显示着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实时反馈。三维模型上,代表卫星的图标在虚拟空间中缓慢旋转,各轴稳定性均维持在0.001度/秒的极优水平。
“姿控系统响应精度再创新高啊。”张院士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手里端着保温杯,语气里带着欣慰。
周时悦轻轻点头,“新设计的磁力矩器发挥了作用,干扰补偿算法比预期更有效。”
她点开一个另一个界面,输入权限密码,调出载荷系统的预热状态。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的镜头盖已按计划打开,CCD温度稳定在-70℃,完美符合观测要求。
“周总。”耳机里突然插入一个声音,“日冕仪自检完成,请求启动初始标定程序。”“批准执行。”她迅速调出对应的控制模块,“注意监测紫外波段噪声。”
屏幕上跳出一组光谱曲线,蓝线代表理论值,红线是实测数据。两条线几乎完全重合,只在最边缘处有0.3%的偏差。这已经优于国际同类仪器的最佳记录。
周时悦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打开任务日志,在“初轨阶段”一栏郑重写下,“所有系统性能超预期,准备转入常规观测模式。”
15:17,卫星进入首个正式观测轨道。指控大厅的巨型屏幕上,太阳的实时图像开始传输,那是日冕仪拍摄的第一幅科学影像。
金色的日冕层像燃烧的丝绸,边缘处喷薄的等离子体流清晰可见。周时悦放大图像局部,一个微小的暗区引起了她的注意。
“张老师,您看这个。”她指向屏幕,“张院士凑近观察,老花镜反射着屏幕的蓝光,“位置和大小都值得记录,通知天文台做联合观测。”
周时悦迅速调出坐标参数,通过专用链路将数据打包发送。她的操作行云流水,一连串命令在指尖下流畅执行。
17:30,当最后一台科学仪器完成在轨测试,指控大厅终于稍稍放松了紧绷的气氛。胡所长宣布进入常规监测阶段,部分人员可以轮休。周时悦将座椅向后滑了半米,揉了揉发酸的后颈。
她调出汇总报告:
·能源系统超额供电
·姿态控制创精度记录
·科学载荷数据完整率100%
这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开局。
18:00基地食堂,食堂被布置成了简易的庆功场地。长条桌上摆着烤全羊、大盘鸡等西北特色菜,还有特意从兰州运来的黄河啤酒。胡所长举杯致辞:“今天,我们创造了历史!”
周时悦被安排在主桌,身旁坐着张院士和几位总师。陆景年则和家属们坐在一起,时不时望向她这边。
“周总。”赵峰端着酒杯过来,“我敬你!那个太阳帆板设计太绝了!”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周时悦悄悄离席,走到室外的露台上透气。戈壁滩的夜空繁星点点,比城市里明亮许多。
“累了吧?”陆景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递来一杯热茶。“茉莉的,你妈妈让我拿给你。”
“谢谢。”茶香氤氲中,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12月22日 23:15 专家公寓,周时悦洗完澡,吹干头发坐到床边。戈壁滩的夜晚寂静无声,只有暖气管道偶尔发出轻微的嗡鸣。她拿起手机,屏幕亮起,通知栏已经堆满了消息提醒——微博、微信、短信。
她先点回复完消息,然后点开了微博。
@中国航天:“‘南星二号’"首批太阳观测数据传回成功![图片][图片]”。配图是卫星拍摄的日冕层高清影像,金色的等离子体流在漆黑的太空中如火焰般跃动。
评论区早已炸开了锅:
“这清晰度绝了!比NASA的还细腻!”
“中国航天yyds!”
“那个日冕洞是不是意味着会有地磁暴?”
周时悦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附文:“致敬所有航天人的不眠夜。‘南星二号’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发送键刚按下,评论和转发提示不断弹出。她点开评论区,挑选了几个专业问题进行回复:
@星空爱好者:“周工程师,日冕仪的分辨率这么高,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能预测太阳耀斑了?”
回复:“可以更精准监测太阳活动,但预测耀斑还需要更多数据积累。”
@物理系学生:“磁力矩器的控制算法是自主研发的吗?”
回复:“是的,新算法将干扰补偿效率提升了40%。”
@航天小白:“为什么卫星要穿‘金色外套’?”
回复:“那是多层隔热材料,能在-150℃到300℃间保持仪器恒温。”
每一条回复都迅速被点赞顶到最前,她的粉丝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标题:【热】“南星二号”设计师周时悦微博互动!这是什么神仙姐姐!
楼主
刚刚周工程师居然回复网友了!我哭死!她解释隔热材料那段好耐心,完全就是上课既视感【截图】
1L
她微博画风好硬核,最新三条:转发航天数据、回复技术问题、晒戈壁滩星空。没有自拍没有美食,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
2L
指路@周工今天加班了吗三年前的微博,“想造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现在她真的做到了呜呜呜......
3L
没人扒她履历吗?盛京本科工大硕士,26岁当总体设计师,哥哥是商界大佬......这是什么开挂人生!
4L
回复3L:最绝的是她完全靠实力!你看她微博全是论文和项目,连张生活照都没有。
5L
《星河灿烂》剧组捡到宝了!官宣她当技术顾问时还有人质疑,现在脸疼不疼?
6L
话说陆景年今天去现场了吧?剧组照片里他座位空着【截图】
7L
回复6L:破案了!当地网友拍到背影【模糊照片.jpg】这个身高差很像!
8L
不管怎样,专业大佬×认真演员的cp我先磕为敬!
周时悦正要退出微博,突然看到特别关注提示:@陆景年点赞了您的微博。
她点进他的主页,最新动态是转发《星河灿烂》官微的庆功海报,配文:“有幸见证历史,更敬佩创造历史的人。”定位显示:甘肃
这时,微信弹出一条消息,陆景年:“还没睡?”
她盯着这几个字看了三秒,回复:“马上。”
对方发来一句:“明天见。”
窗外,戈壁滩的星空格外明亮。周时悦关掉台灯,在黑暗中轻轻呼出一口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