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点整,投研部亮起第一盏灯。
新员工轮岗结束的第一周,办公室显得格外安静。组员们低头敲击键盘,谁也没太多寒暄。
林瑾坐在靠窗的位置,打开笔记本电脑,熟练地调出回测界面。她的桌面整洁干净,右上角贴着今日任务清单,字体是淡蓝色墨水笔写的,工整、细致。
她是新人,但从第一天起,就没人真的把她当成新人。
不是因为她说得多——而是她说得极少,却总是说在点子上。
她的工牌上印着两个字:林瑾。
没人知道她的真名是陆瑾瑜,更没人知道,她回国不是为了“开始事业”,而是为了掌控局面。
—
“你是林瑾?”
一个男声在她身侧响起,语调温和,尾音略带判断。
林瑾抬头,一眼便认出是策略组的许斯宸。
“你好。”她礼貌点头,声音不高不低。
“我们在培训课上见过。”他笑着,“你应该对因子模型很熟?”
“还行。”她没有多解释。
“方便帮个小忙吗?我这边刚好卡在一个多因子组合的筛选逻辑上,想请你看看。”
“你们用的是什么结构?”
“风格因子为主,ESG加权,目前在做初步回测。只是有几个主因子权重怎么调都不太稳定。”
她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道:“发我邮件吧,我抽空看。”
“我其实已经发了,”他像是早有准备,“但没想到你这么早就来办公室。”
她点点头,打开邮件,一封标题为“ESG因子池结构模型问题”的邮件正安静地躺在收件箱里。
她点开看了看结构逻辑图,然后直接调出自己电脑里的一段代码。
“你这个主因子之间共线性太高,参数扰动下回测波动太大,权重会反复跳动。”她顿了一下,“建议先跑一轮主成分降维,清掉一阶干扰因子,再接回ESG因子。”
“我就是想这么搞,但一直调不出合理结果。”
林瑾将电脑稍稍转向他:“你看这段。”
许斯宸凑过去,看到的不是代码第一行,而是她。
—
林瑾今天穿着浅灰针织外套搭白衬衫,妆容几近素净,发尾束成低马尾,侧脸干净得像日历封面。
她的好看不是那种张扬的艳丽,而是一种极简而克制的吸引力,像冷光玻璃后的白瓷雕塑——不炫耀、不靠近,却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许斯宸几乎忘了呼吸。
她的指尖轻点触控板,语气平淡得像在讲一份无关紧要的文档,但他说不出为什么,心跳忽然有点快。
“你这段代码自己写的?”他努力让自己语气听起来自然。
“我在 Jane Street 实习时做的项目,有一部分思路从那边演化出来。”
“你进过 Jane Street?”他一时没忍住,语调里带出一丝意外。
林瑾偏头看了他一眼:“为什么不能?”
“没……只是很少人能进。你是实盘组?”
“对。”
“那你确实挺强的。”他语气像是夸奖,又像是在打探。
她只是淡淡一笑:“你想问的不是‘挺强’,而是‘到底多强’,对吧?”
许斯宸一怔。
林瑾已经将电脑转回自己面前,敲了几行代码:“主成分模块我可以打包一份给你,但你得先修掉你模型里那个市值偏好因子的交叉影响,不然怎么调都没用。”
“好。”他笑了笑,“你人真不错。”
“别误会。”她低声说,“我只是想看看你模型到底能坚持几轮。”
他说不出她这话是在开玩笑,还是在提醒。
—
他回到自己工位,却没立刻打开邮件,而是坐了好一会。
他很少对某个人产生这么高的兴趣。但林瑾显然不只是“对因子熟”,她处理问题的逻辑、节奏和自信,远比多数人精细得多。
更何况,她长得那么好看,却没有丝毫“展示欲”,每一个动作都像在控制成本——连美貌都不过是她精准运算中的一个变量。
他在心里重新标记了她。
林瑾。不是泛泛之交,也许是值得拉拢的对象。
只是他不知道,此刻坐在不远处的林瑾,也在默默对他做着评估。
她低头合上笔记本,指尖轻敲桌面——那是她思考时的惯用小动作。
潜在结婚人选,尚未合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