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厨房这件事,琴心这辈子总共干过两回。
第一回是在劳役所。
有一年管教嬷嬷病了,年纪尚小的她想熬碗白米粥端过去。谁知火苗太旺,直接把锅盖铺的干手巾燎着了。
惊慌失措下她抄起手巾抖落,越抖落火烧得越大,掉下来的火星又燎起灶边的干草垛,烧得一面墙都发了黑。
第二回就是在萃芳斋。
昨天她跟在厨娘身边,整整学了一天,大眼睛忽闪闪一眨巴,觉得自己好像都会了。结果今天早上溜进小厨房里一试身手,差点把灶台折腾个底儿掉。
闻讯赶来的厨娘一看见那口糊得认不出的老锅,眼圈瞬间就红了。她客客气气地冲琴心行了个礼,含泪道:“姐姐,下回您再敢伸手碰灶台,奴婢就收拾包袱回老家。”
一抹羞红悄然从琴心覆着锅灰的脸上出现。她咧开嘴轻哼了句‘对不住’,满心愧疚地拖着步子回了房。
胡乱洗过脸,拿架子上的白巾沾干后,琴心猫腰从衣柜的小角落里,掏出一枚草青色的钱袋。
沉甸甸,鼓囊囊,一看便是积攒不少。
她不知道那口玄铁老锅价值几钱,只能先把自己存的这二十两赔出去。若是不够,她打算和厨娘商量一下,能否等以后领了例钱慢慢补。
刚把钱袋揣好,房门被扣响了,是崔掌事领着新来的浣衣婢女过来拜会。琴心这才反应过来,萃芳斋差不多有两天没见着宫人送洗衣物。
崔掌事和气地介绍一番,赶忙让新来的婢女行礼问安。琴心见这小丫头年岁不大,拘谨得连话都说不顺溜。于是友善的笑笑:“别怕,萃芳斋的人都很好相与。”
小丫头点点头,勉强报以微笑。崔掌事怕冷了场,闲聊似的又道:“姑娘放心,这回是管教嬷嬷挑出来的,人肯定错不了。”
琴心听了这话,心下不解。她回忆起有关彩莲的传闻,说是被宫里派去专守皇陵,所以才离了浣衣局。
“您的意思是......?”
她这么一问,反倒给崔掌事问懵了。
浣衣局的宫人都在底下偷偷议论,先帝爷给太子托了梦,说皇陵凄凉,必要选个娇丽的宫女过去暖暖。彩莲模样好,一下就被挑了去,此生都要长伴枯骨,荒度青春。
崔掌事在宫里多年,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东宫的阚公公头天晚上刚来打听,最近哪一个与琼华宫有所往来。第二天天不亮,彩莲就被几个侍卫直接绑走了。
扬鞭一响,马车匆匆北去,就此断送韶华。
她彩莲不过是个浣洗的女婢,按理说过着浣衣局与萃芳斋两点一线的日子,怎么就和琼华宫搭上关系,还得罪了太子?
想来想去,缘由肯定少不了萃芳斋。这宫里卖主求荣的奴才不少,指不定是彩莲在哪里嘴欠,挑拨了些什么,闹到主子跟前,不料把自己赔进去了。
崔掌事原以为,琴心作为女官,应该知道的比自己多。哪知对方茫然的很真诚,倒不像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她赶紧‘嗨’了一声,打起圆场:“都说彩莲是有‘阴福’的,这‘阴’和‘阳’定是相克。我眼拙,挑了这么个人去萃芳斋当差,怕是克了郡主。”
琴心见崔掌事面有愧色,于是安慰道:“您不必往心里去,郡主的精神头可好了,没受得半点影响。若真是有什么‘克不克’的也不怕,听别人说我是个旺命,能镇一切邪气。”
琴心曾在京郊的破庙里照顾过一个老瞎子。老瞎子是个行走江湖的大神棍,掐指一算便说她是‘魂借气’的命格。
这种命格本来是大不吉,在世上注定有场死劫等着。躲不过去也就罢了,可要是躲过去,不吉的死格就能马上转成大吉的旺格,以后的福气能大得震天。
其实琴心不信这些鬼神命理。不过现在一看,她倒是很赞成老瞎子的话:自己确实是有福气。刚入宫时,她不过是个劳役所刷马桶的宫婢。而今摇身一变,竟成了照顾如意的女官。
这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好。
送走崔掌事二人,琴心在房里又琢磨起给太子的回礼。指望她做盘点心,就像指望熊瞎子靠在窗边引线穿针一样艰难。
李嬷嬷带如意去了慈宁宫,身边也没有个能商量的人。琴心唉声叹气苦思良久,最终想明白一件事:既然横竖都是份心意,何必难为自己去做不擅长的事?
她琢磨起自己在吴娘娘那学做的贴身小衣。虽说那会手指头被自己扎成了筛子,可最后的成品还是能拿得出手。
就在琴心刚觉得这主意不错时,脑海里马上出现另一个声音,直接把自己给否定了。
男女有别!
姑娘家家的,送男子亲手缝制的贴身之物,这里面的含义太大了。若是传了出去,怕是又会有人跳出来,唱一场‘无中生有’的热闹。
她的小命可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不过反过来再想,如果并非贴身之物,随便缝制个什么东西,用作回礼好像也并无不妥。比如扇套、箸袋一类的寻常之物,小小一件不起眼,却也能显出心意。
打定主意,她决定再去霞映宫拜师学艺。
**
霞映宫的宫人一见琴心来了,都笑嘻嘻地涌过去请安问好。寒暄一两句,才知道吴娘娘刚刚带着合过的账册去了慈宁宫,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
琴心见来的不巧,正准备回去。谁知一个嘴快脚快的宫人已经报了通传,回话说玉瑶公主请她进去。
玉瑶公主性格沉闷,同为李家的小孩,她和太子爷一样是个不爱说话的。琴心和她素日又没有什么往来,等会进去怕是要大眼瞪小眼,于是没由来的一阵发憷。
不过,她想到自己手上端了一盘桃酿酥皮糕,心里便踏实许多。她记得头一回见公主,对方进屋拿走两块点心,想来是喜欢吃甜的。
再者说喜不喜欢的,嘴里嚼点东西,总不至于太尴尬。
不想公主见了琴心,虽然嘴上硬生生地蹦着单字,不过又是斟茶又是递果,出乎意料的很是热情。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坐到一起,慢慢地也就聊开了。
公主鼓起两个圆圆的腮帮子,指着面前的桃酿酥皮糕,含糊不清地问道:“琴心,这是你做的吗?”
琴心咽下嘴里的酥皮渣子,摇了摇头:“是萃芳斋的厨娘做的。公主若是喜欢,我回去再请她做一份送来。”
临出门时,琴心把怀里的钱袋拿出来,要给厨娘赔礼道歉。结果厨娘不要,反而转身把这盘糕塞到她手上。
自己来霞映宫学艺,空着手不合适。本打算拿这点心借花献佛,没想到吴娘娘不在,歪打正着成了她与公主共建友谊的桥梁。
公主一听,禁不住连连点头:“萃芳斋的厨娘可真厉害,能做这么地道的江南点心,想来母妃也会爱吃。”
这话说完,公主却突然发了蔫。她把手里的点心轻轻放下,然后犹犹豫豫地又开口道:“琴心,送点心时不要提我,只说......只说是你想让我母妃尝尝。”
琴心想起上次这对母女间的别扭劲儿,心下很是不解。不过再一想,皇上和太子爷也是对别扭父子,没准这就是皇家的传统。
两个人吃完喝完,开始闲聊,琴心便把自己来拜师学艺的事说了出来。
公主灿然一笑:“我母妃的手艺自是了得,可本公主的也不差。既吃了你的点心,便教你两样又有何妨!”
宫人把桌上的盘子茶杯尽数撤去,再捧来针线布料摆上去。公主转睛想了一会,心里便有了主意。
“听闻皇兄喜欢看书,你不如就做个织锦的书皮送他?”
琴心禁不住连连点头,不想一个猛子,差点咬到舌头尖。
没办法,因为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妙了!
她想起来太子爷喜欢看爱情故事,送个书皮刚好能把书名挡住。这样就不会被人轻易发现,他孤傲的背后冒着粉红泡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命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