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答谢宴到外婆抱恙的消息公布,再到这次网络骂战,这并不是一场无妄之灾,而是老派势力趁机对他的围剿。
想清楚了背后缘由,阮仲嘉反而平静下来。
宴席过后当晚,阮仲嘉发长文,阐述自己接任以来面对的困境,言辞诚恳谦逊,承认自己经验不足,但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一直在努力尝试。
“在我人生里面,第一次对粤剧这件事有印象,大概是幼稚园的时候,在位于深水埗的剧团旧办公室尝试拿起一把红缨枪……”
贴文以回忆起手,先阐述了自己童年与粤剧结缘的经过,然后逐渐讲到目睹行业发展的现状,语言平实,读起来却让人不免唏嘘。
然后又转发了那位丽声演员的帖文,承认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并决定下一轮实验剧场公演邀请业内青年演员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此文一出,风向立转。
不久之后就有政商各界人士转发限时动态力挺。随后,包括粉丝和街客在内的公众舆论也被这股热潮感染,纷纷效仿。
“有人说你这事做得绿茶。”助理依旧担任起检查舆论走向的工作。
车即将驶进红隧入口,两边巨幅广告已经数度易主,最近张贴的是某跨国时尚杂志最新一期封面,庞荣祖和骆应雯的双人照。
庞家为了捧这个小儿子,看来用尽人脉。
阮仲嘉瞄了一眼,若无其事地低头跟助理说:“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做什么都会有人闲话的。我们已经占领了道德高地,应该知足了。”
车继续往薄扶林方向驶去,阮仲嘉继续翻看有谁转发了自己的帖文。他有私心,因为剧团和外婆工作的关系,政商界人士先跳出来是能预料的,尤其是利伯恒,虽然从没挑明,但能感受到对方一直想拉拢自己到同一阵营。
倒是林孝贤的举动让他感到吃惊。
林孝贤在业内早已经上神台,日常过得闲云野鹤,社交平台只有过时过节会问候一下公众,难得见他转发与工作不相关的东西。
转发配文用词也很平和,不过细品还是有几分深意。
他在下方的输入框里写了回复,感谢对方支持。
没想到另一边很快就回复了。
“不用客气,略尽绵力。对了,英华姐身体还好吧?”
阮仲嘉有点懵,他没想到林孝贤会顺着聊下去。
实际上他没多少和这种业内大佬在线聊天的经验,老一辈虽然爱凑热闹,终究还是偏好面对面交流。
尽管如此,之前他们能聊上几句,也仅限于康城那次。
他知道林孝贤一直想要取得自家应允。
以前有不少电影拍摄时没有做好沟通工作,上映后因为涉嫌污蔑、扭曲事实遭到原型人物或其家人谴责,闹出不少风波。
这部电影是林孝贤的圆梦之作,取得自家授权就尤其重要,但直至目前为止,对方仅仅派了李修年来逐点试探,从没真正和自己聊过。
电光火石间,他忽然明白了骆应雯想从自己那里得到什么。
他要的,正是林孝贤这部戏的主角!
像是抓住了最关键的信息,阮仲嘉忽然觉得浑身有种压抑不住的战栗,快速在脑里计划了一遍,他敲下回复:
“婆婆恢复得不错,目前在家静养,谢谢林导关心。对了,之前听李制片说您正在筹备一部新戏,想跟我谈谈,您看就约在……”
“这位是……律师吗,”助理忽然说,“喔,他粉丝还挺多的。感觉越来越多人支持我们了。”
阮仲嘉思路被打断,干脆凑过去看他手机一眼,是上次被袭击之后帮忙处理案件的区大状,于是“嗯”了一声:“再等等吧,到时候看哪家媒体来个收尾报道,应该不会有什么水花了……”
助理又埋头进手机里。
阮仲嘉撩起窗帘看外面,天色阴沉,车已驶到校园附近。不想太高调,他让车停在稍远处,撑开透明长伞,走进细雨中。
风眼过后,城市格外清冽干净,阳光苍白,像是随时会迎来骤雨。
黑色七人车停在士丹利街的一家茶室门前,侍应生见一个白净的年轻人独自下车,连忙开门。
门铃叮的一声,茶香挟着寒意扑面而来。
室内冷气开得很足,老式玻璃门都蒙上了一层薄雾。
阮仲嘉小时候惯常来这里,一楼常有熟客订座,他一通电话,直接预留了最里面的包间。
百年的老派茶室,常客多是政商界名人和老牌世家,旧时本地大宗土地拍卖,还有一些商业内幕消息,大多是在这个包间谈成,之后约定俗成般,这里的预定就有了门槛。
阮仲嘉特地订了房,就是为了给林孝贤看看自己的态度和分量。
老伙计将阮仲嘉引进包房落座,利落地开始布座、洗茶具,一套流程下来,除了进门时打招呼,便不再多言。
洗茶具的动作飞快,刚摆好,门就被推开,迎面而来的是一名儒雅的中年男子。
老伙计自然认得林孝贤。但在这里工作多年,见过的秘密太多,秉持着守口如瓶的原则,他为两个人泡好茶就退了出去。
阮仲嘉站起来,将林孝贤引进酸枝木椅坐下,复又落座。
“不好意思,路上有点堵。”林孝贤看了看自己面前已经沏好的茶水,微笑着说。
“没事,我也是刚到。您没有忌口吧?”
“没有,您随意。”
阮仲嘉内心不免感到一丝尴尬。
虽然自己大着胆子邀约,事实上他还在试探彼此社会地位的分量。
倒是林孝贤比较随和,传闻他和李修贤都是笑面虎,只不过李修年作为制片人,常常要为了满足导演的要求奔走,甚至代为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所以恶名都让他当了。
阮仲嘉约的是午饭,正是中环白领放饭时间,茶室却像与城市的热闹喧嚣无关,人们低声谈笑间只有稀稀落落的碗筷碰撞声,包间内尤其静谧。
大概是估计到上菜的时候有人打扰,两个人讨论了一番天气以及最近明面上的工作。伙计逐一送上菜品,才渐渐敞开心扉。
“我想着您没有忌口,所以叫了自己从小爱吃的几样。”
桌上摆着杏汁炖白肺、鹧鸪粥、烧云腿炒乳鸽片、虾子柚皮,都是老派的功夫菜,精致考究,香气四溢。
饭桌上的气氛却像凝住了一样:阮仲嘉是东道主,却在试探林孝贤的社交边界;林孝贤是业内大佬,却在等阮仲嘉亮出这次饭聚的目的。
还是阮仲嘉率先打破沉默。
他不再像上次和李修年见面那样虚张声势,而是语气谦逊道:“虽然鲁莽约了林导,但直到现在还是不敢相信,您肯为我一个后辈的纠纷转发力挺,这对我而言确实意义重大。”
林孝贤笑得和蔼,像是透过对方的开场白,终于确定了自己在这次饭局里的位置。
他夹了一筷子柚皮,用长辈的语气说:“也不全是为了你,更多的,是为了你代表的新势力。”
阮仲嘉原本正在舀鹧鸪粥,听他这么说,将半碗粥放好,“这是什么意思?”
“Marco当时是怎么跟你说的?”林孝贤回忆了一下,继续说,“可能是一些使命或者责任感的东西吧……不过自从看过你的长文,我改变了主意。
“我想拍一部电影,讲述上世纪南下的戏曲家经历一切之后一无所有的故事。”
阮仲嘉下意识挑了挑眉。
林孝贤继续说:“但重点不是在戏曲家如何建基立业,这不是一部励志片,我要讲的是他在拥有一切之后怎样面对失去。失去事业、失去舞台、失去最亲近的人……接纳‘失去’才是人生永恒的课题。”
他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大抵是艺术家在谈论自己所爱的时候自然流露出赤忱:“我需要的,是你在这个时代经历的‘失去’,只有参透你最真实的感受,才能为这个故事浇铸血肉。”
碗里的粥已经凉了。
林孝贤起身,拿了焗盅给他添茶:“周静生十三岁学艺,因为音色姝丽,被老师傅传授了独门的乾旦唱法,艺名‘白玉楼’,凭着一出《长生殿》一夜成名,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他南下香港。原本以为会继续纵横曲艺界,没想到先是被同行以流派之别排挤,然后又被崭露头角的戏曲电影冲击,最终,他甚至失去了表演的资格,只能以技术指导的身份,看着别人在镁光灯下扮演自己的人生。”
阮仲嘉用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电影名字是?”
林孝贤说:“《长生殿外》——这部电影的主角演了一辈子杨玉环,却从未体验过爱情。你以为他被老师傅看上是偶然,其实不是,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声音也比别的男人要清嫩。
“作为一个乾旦,男扮女的角色,实际上他的性别认同一直是女性,所以终其一生,台上台下,他都在扮演。
“痛苦和撕裂,是周静生一生的课题,也是他的秘密。
“他不需要爱人,他所有的爱和情感,都必须在舞台上燃烧殆尽。影片结尾,他在录影厂的服装间找到了一套破旧的古装妃子戏服,在月夜下唱了人生的最后一曲。”
阮仲嘉想起了很多往事。
林孝贤的故事像是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划开了他的旧患。比起李修年的道德绑架,他对故事本身更感兴趣。
回过神来,他的眼里不再是客套的谦逊,露出了世家子惯常的胜券在握。
“林导,我答应你的要求,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林孝贤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动摇,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连忙说:“请讲。”
“我要骆应雯饰演周静生。”
磨对白使人秃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1章 第 7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