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潮未起,南市的天灰得发亮。
钱氏票号开得早,门口悬着两盏宫灯,灯芯已快烧到尽头。
掌柜在柜后理账,听见外头传来马蹄声,抬眼——
那抹水蓝的影子踏着晨雾而来。
“陆娘子。”掌柜拱手,神色微讶,“夫人吩咐您若今早来,直请上楼。”
陆棠点头。
她的衣衫换成了深青行服,袖口收紧,一路的风都拢在眼底。
——
楼上,钱吟雪正倚窗听潮。
她今日未着红,只穿一身月白,案上茶盏浮着两枚桂花。
“来得比我想的早。”她转身,看向陆棠。
“夫人送的红帖,不敢迟。”陆棠行礼。
吟雪抬手示意坐下:“三日兑票,你倒只用了两日。”
陆棠答:“船底昨夜险些进水。若不是多省半日,怕要沉一半货。”
吟雪微挑眉:“你倒是说的冷静。”
两人对坐,气氛渐凝。
楼下账房的算盘声“叮当”急促——像在催债。
吟雪放下茶盏:“你知我为何给你这张票?”
“为看我能否兑。”
“错。”吟雪轻轻一笑,“我想看——你有没有做大户的心性。”
她的目光淡淡扫过陆棠的衣袖:“这一行,拼的不是银多,是谁能算得干净、撑得更久。”
说完,她手指一扣,一叠账册被推到陆棠面前。
“堆港修缮账、盐线报批账、仓银结算账……三份。你若在午潮前能拆出哪一笔是‘死账’,我替你担这三日票银。”
——
这“死账”三个字,在盐业行当里分量极重。
所谓“死账”,指的是账上挂名支出、却永不回流的银子——可能被贪、被转,也可能是某家借名挪用。
盐商最怕的,不是亏,是被拖账;一旦出现死账,流银断,一整个运线都要停。
换句话说——
钱吟雪不是考她做账,而是逼她拆赵家的“假账”。
这是在问陆棠:你到底有几分胆识敢碰港务的暗线。
——
陆棠指尖停在账册上,抬眼:“夫人若真想我拆,那便请明示——这些账,您自己看过几遍?”
吟雪不答。
“修缮账里有官银、有商捐,账上写‘三司同兑’,可三司的章只有两个。”
陆棠摊开纸页,目光冷而稳:“少的那一枚,是赵家‘港务司’的公印。按例这印要盖在‘验堤’条上,他们却挪到了‘仓料’栏里。”
吟雪轻叩茶盏:“往年都是这么写的。”
“往年修旧堤,不动仓料;今年修新港,却动了盐仓的钱。”
陆棠的语气锋利,“赵家修的是‘私渠’,借的是‘公账’。”
账房在旁倒吸一口气。
吟雪抬头,神色第一次收紧:“你可有凭据?”
陆棠指着账页:“写‘贰’不用转笔,‘伍’多一挑。南市能这样写的账房,只有赵家的。”
她顿了顿,又指下一行:“这笔‘盐仓亏银’,应是三十七两,被人添了一个‘千’字。
银从‘港务费’里出账,落到赵家‘堆港修缮’项下。
这就是死账——死在纸上,却活在他们手里。”
楼上静得只听得见茶叶轻摇的声响。
吟雪的手指停在盏边,神情里终于多了几分兴趣。
“难怪沈文珩说你‘敢算’。”
她的目光半掩在茶气里,“可你揭这一页账,就等于掀了赵家的桌。你不怕他们?”
陆棠回望与她对视:“若夫人要坐得稳,自然得有人掀。——再不掀,迟早是我们自己被压在下面。”
吟雪笑了一下,笑意淡得像潮雾:“你说得在理。”
——
楼下忽传来急报。
“夫人!北岸那艘修船——又进水了!”
吟雪神色一变,起身:“去查。”
陆棠也站起:“不用查。昨夜我加桐灰时,发现缝里被人动过。那不是水进,是人放的水。”
全楼皆静。
帐房神色一白,吟雪转过身,和陆棠对视。
陆棠目光如刀:“夫人,我的船若沉,你的钱也要一同沉。”
短暂的沉默后——
吟雪忽然笑了。笑得极轻,却带着锋。
“好个陆棠。”她低声道,“你既敢揭账,也敢保船。——这三日票银,我担。”
她转身吩咐:“账银照兑,票期延三旬。”
掌柜一愣:“夫人,赵家那边若问——”
“就说‘修港的钱’,多走了两笔。”吟雪淡声,“我倒要看,他们敢不敢来问。”
——
陆棠收起账册,起身行礼。
吟雪目光落在她手上的纸页上,语气已无方才的试探:“陆娘子,你若真想立得久,就记住一条——做生意不是靠赢一场,是靠每一笔都写得明白。人情、账情,都得对得上。”
陆棠微颔首:“多谢夫人提点。”
“去吧。”吟雪转身看向窗外。
潮声渐大,桂花在盏中旋了一圈。
楼下传来启闸的锣声——
港上要验潮了。
风从窗缝灌入,吹起案上的账页。
山雨欲来。
脚注
* 盐业系统简析:?明清两代实行“纲盐制”——盐商须持“盐引”方可运销。引制衰落后,沿海各港多转为“盐票 仓契”体系。仓契相当于存单,盐商凭仓契入票号换现,再押货入港。?钱家这种兼营票号与盐仓的商户,既放贷又兑银,地位等于“民间财政”。?所以“赵家修港”之举,实为垄断港务路线、控制仓口与水税,一旦成功,小户如陆家将被彻底挤出。
* “死账”:账面上挂出支出项,但实无兑银流向,常用于挪用官银或虚增成本。若查出,等于证实贪污或账务欺诈。
* “票银三日兑”:指盐商以盐票换现金,约定三日内必须兑完,否则票号可收违约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账上过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