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下我有 > 第11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1章

安阳公主的身世,苏凤城是知道的——

她娘亲是北方部族汗王的女儿,当年以和亲的名义嫁给当今天子李琛,成为了大魏的昭妃。其实皇帝并不喜欢她,只是把她当做维持北方稳定的工具而已。

对于这位皇帝舅舅,苏凤城一直记得,他是个好色的。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还算有所作为,可惜后来越发的昏庸,沉迷于酒色,不仅把身体掏空了,后来连江山都被程权篡了。

昭妃在大魏后宫过得并不好。她只是皇帝后宫里无数个女人中的一个,而且,她也只生了一位公主,便是安阳公主李佩彤。

昭妃这个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女子,习惯了的是北方辽阔自由的天地,可不是后宫里偏狭的一隅。她郁郁寡欢地在后宫里生活了五年,便熬得油尽灯枯,撒手人寰了,留下的是只有四岁的李佩彤。

那时候,皇帝已经有个两个儿子,贵妃也已经有了身孕,自皇帝到妃嫔到宫中的下人,没有人在意这个丁点儿大的小公主。没有了亲娘的庇佑,李佩彤过得很苦。哪怕她是皇帝的女儿,也只能勉强维持着不被饿死,每日里吃剩饭馊饭是常事,整个人瘦弱得皮包骨头。

救了她的,是苏凤城的娘亲。

那时候长宁长公主还没有嫁给苏有德,苏凤城更还没有出生。承天皇后虽然已经逝去多年,但余威尚存。长宁长公主身为皇帝唯一的妹妹,作为曾经最被承天皇后疼爱、看重的孙辈,在宫中还是有些话语权的。因为曾经的她太出色了,连她的亲哥哥皇帝都忌惮她,面对她的时候还会记得小时候读书远不及她被师傅和长辈骂的情景。

长宁长公主有一次入宫,差点儿和一个小不点儿撞个满怀。那孩子吓得扭头就跑,被匆忙赶来的小太监呵斥,还拎着衣领扯走。

长宁长公主眼见那孩子的一只小鞋还在地上,脚趾都被拖在地上蹭破出了血,便喝住那名小太监。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可怜的孩子是昭妃的女儿,而且昭妃已经不在人世了。

长宁长公主记得昭妃。初见那个女子的时候便觉得她举止大气、飒爽,眉眼之间都是明媚的笑容,是长宁长公主欣赏的女子。可是后来,再次见到她的时候,便觉得她瘦了许多,像是被抽去了魂魄,只剩下一具躯壳浮荡在天子身后,那张原本五官大气舒朗的脸上,再也不见了笑容,就和这后宫之中的所有女人一般,变成了槁木死灰,而她们的存在,也只是作为维系自己家族和皇室关系的工具。

这才几年,昭妃竟然就此辞世了?

长宁长公主嗟叹于那个女子可怜的一生,更惊异于这件事背后的关键所在:昭妃不在了,大魏与北方部族维系关系的纽带便断了。

北方如今不安定,老汗王,也就是昭妃的父亲病重,几个儿子、侄子蠢蠢欲动,各怀心腹事,而下面统御的诸部落也因为没有了老汗王的强力弹压,都想各自独立。就在近日,北方边境上冲突还闹出了好几条人命,大魏与北方部族的战争只怕就要一触即发。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昭妃病逝,长宁长公主觉得,皇帝此刻最应该做的,就是召集重臣,商量该如何应对。要么继续联姻,要么集结兵力做出防御,甚至趁着他们乱的时候一举北上,或有机会统一北方。

而皇帝却根本没把昭妃的死当回事,也没有想过怎么面对接下来可能的兵祸,更想不到北方部族可能趁机南下侵略。甚至还在昭妃死后,对她唯一的孩子不闻不问……就算天家亲情凉薄,他也该想到:老汗王还没死呢,若是他的外孙女被大魏人虐待的消息传出去,会不会授人以柄,成为他们出兵的借口?

长宁长公主越想越觉得后背涔涔冷汗滑落。她于是强令那小太监把李佩彤交给自己的贴身侍女,又令那侍女和自己的护卫,带着李佩彤速回自己的公主府。她则折身去找皇帝。

当长宁长公主在后宫找到皇帝李琛的时候,他还躺在一个年纪恐怕刚及笄的小嫔妃的大腿上,而另一个年纪也不大的小嫔妃正嘻嘻笑着喂他葡萄吃。

长宁长公主只觉得这画面辣眼睛,若不是情势紧急,她真想转身就走。

李琛耐着性子听完长宁长公主的话,越发变得不耐烦了:“他们敢造反!我大魏百万雄师,踏平北方轻而易举!”

又摆手撵长宁长公主:“这些军国大事不是你一个女人家该操心的。赶紧回你的公主府享你的清福去!那孩子你要是喜欢,你就领走!”

一边说着,一边拉过一个小嫔妃,亲了上去……

长宁长公主彻底被膈应到了,她觉得自己也是吃饱了撑的:说到底这天下是李琛和他的儿孙们的,她又跟着操什么心!

从那以后,安阳公主就被接到了长宁长公主的府中。长宁长公主为她寻医问药,让她不仅一扫之前的病弱,个子也长高了,身子骨也变结实了。

七八岁的时候,长宁长公主尊重安阳公主的喜好,为她延请师傅,教她骑马射箭、武功兵法……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就在这十年中,北方部族变故迭生——

先是老汗王病故,各个部族互相不服,打成了一锅粥。经历了一番征战,各部族皆元气大伤。他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非得亡族灭种不可,几个部落首领勉强和解,最后共同推举老汗王的孙子为新汗王。表面上各部族握手言和,一致拥护新汗王,实则各自有着各自的打算。尤其是宰相,他是最大的莫洛部落的首领,明面上侍奉新汗王,其实欺新汗王年幼,暗中调遣兵力,攻打劫掠了大魏北部边边境好几座城池。

地方官的急奏被送入朝堂,皇帝看了只说烦,觉得地方官和众朝臣都是小题大做:“那些北獠不就是想要钱要粮食吗?我大魏富有四海,这点子东西还施舍不起?“

便要派人去边境与人家和谈。

大魏当年以武力立国,太.祖、太宗东征西讨十余载,才打下如今的江山。而现在,他们的后代竟然要与敌人和谈,群臣都惊呆了。有几个目光锐利的臣子,发现皇帝的脸色发黑,脚步都虚浮得厉害,不由得想起了最近的传言:说是皇帝搜罗了一群和尚道士,在后宫里参禅、念经、打坐、炼丹,为的就是求得长生不老。看这情形,恐怕已经开始服食丹药了。

老将军薛业被皇帝意图求和的打算气得吐血,连夜闯入皇宫,连宫禁都顾不得了。他刚好撞见皇帝和几个和尚道士凑在一处,皇帝此刻正把一枚丹药往口中送。老将军性子火烈,劈手抢过丹药,掷在地上,靴底将其碾了个粉碎,又三拳两脚打翻了几个和尚道士。他字字滴血,如泣如诉,斥责皇帝罔顾列祖列宗的江山,不顾百姓死活。

皇帝初时傻了眼,但马上暴跳如雷,令人擒住老将军,怒骂:“老匹夫目无君上,你私闯入宫,是要杀死朕吗?”

于是将老将军下狱。

薛家是武将世家,先祖在百年前曾经追随大魏太.祖征战沙场,薛老将军本人在皇帝少年的时候就是他的骑射师傅,如今却因为过于忧虑国事而被送进了天牢。此事一出,满朝哗然。

为薛老将军求情的自然不在少数。薛老将军的儿子薛方奉上血书,央求皇帝派他出征讨北,赤胆忠心令人感怀。

皇帝最终也做出了妥协,命薛方为帅平定北乱。圣旨里还特意加上了一句,“将功抵罪”。言下之意,薛方此战只能胜不许败,哪怕是胜了,也算不得什么功劳,不过是替他父亲赎罪罢了。

皇帝还“格外开恩”,把薛老将军从天牢里放回了家中。那一日,正是薛方率兵出征的日子,薛老将军在府中呕血数升,连呼三声“寸土不让!”,与世长辞。

这次征北之战,是安阳公主第一次上战场。薛方是她的师傅,多年来教她弓马骑射、战阵兵法,名为师徒,情如父女。

因为承天皇后的往事,大魏朝堂对于女人触碰权力这种事还颇多忌讳。为了免去麻烦,薛方便让安阳公主女扮男装,化名“李三”,做了自己的亲兵。

那场大战魏军势如破竹,一举夺回被霸占的若干座城池,歼灭敌人三万精锐兵力,使得敌人元气大挫,十年之内不敢南下牧马。

就是这场战争,让世人认识了“李三”这个人。身为薛方的亲兵,“他”几次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地拼杀,几次在生死关头挡开射向薛方的冷箭。并且还有几次,带着斥候侦查敌情,获得敌军的重要情报,为魏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大军班师回朝之后,人们才知道,这位“李三”,原来就是安阳公主殿下。虽然此时朝堂上对女子掌权讳莫如深,但是前朝遗风犹在,民间的很多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对于这位据说容貌十分出众,又有战功的公主殿下相当崇拜。

可谁承想,就是这样一位为大魏立下赫赫战功的女子,回到京中面对的,就是被关进了大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