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光对于修士非常短暂,外门的掌事已经忘了有樊天樊渊这二人的存在。因而,两人回到内城的时候,掌事竟认不出面前身量高大的人从何而来。
樊天卸下沉重的包袱,三个包袱内的紫玉珠密密麻麻的堆放在殿内。樊渊也解开自己的包袱,将其推到目瞪口呆的掌事面前。
掌事在此地掌管外门弟子二十多年,头一次看到如此多的紫玉珠,顿时激动的手脚发颤。他明白,不知为何,内门的天师急需此物。几乎所有的外门弟子都派遣出去寻找这东西。眼前这些宝贝足以为他换来想都不敢想的赏赐。
如此多的紫玉珠堆在地上,散发的灵气立刻引来了居住在神域的天师。十几位天师争得面红耳赤。可最后却被一位年轻的天师抢了先机。
这位天师正是当年为民除妖,并指引樊渊二人入神域山门的那位。既是他指引,樊天二人自然算作他的门徒。如此,自家弟子寻到的宝物,定然要交给自家师傅。旁人哪有插手的余地?
第二日,两人便扛着那些紫玉珠虽那位名号为清灵天师的人入了内门,上了神山,居住在紫月之下的神域。
樊天喜不自胜,樊渊却心不在焉。
清灵天师笑道:“我知晓你二人的性子,并不愿拜师。可我既看中了你二人带来的宝贝,自然不会再将你们赶出去。那你们便拜天地为师,住在我这里。也不必为我做事,只需每三月给我带来紫玉珠便可。不过,门内的事你们可不许躲懒推脱,不然我要生气的。”
樊渊二人忙拱手应下。
一入内门,便可借着天师之名行走。前三日,樊天拉着樊渊入外城,交代外门弟子打造紫金双剑与青金环刃。后三日去往后山驭兽之处挑了两只玄鸟为坐骑。接着二人飞出城外寻找灵脉炼化灵石。
两个月后,内门比试。樊天二人仗着肉身淬炼境界高,又有气旋护身拔得头筹,得到内门天师赐下的洗髓伐筋丹。
此丹一入腹,药力便将浑身的血肉骨骼都细细洗练,那是一种拆骨融血之痛,足足躺在洞中煎熬了小半年,这才练就一身钢筋铁骨。
凭借着锻体之术与手中的兵刃,二人即便没有法力,却横扫大小秘境,取得宝物无数,换来的是更多的灵药赏赐。借灵药之效用将肉身淬炼到极致,成为内门赫赫有名的天地双雄。
不过,樊天二人可不愿长留神域迎接师兄师姐们的挑战,更不愿如牲口一般在斗武台厮杀,被修士们下注赌命。因而,好不容易寻到个探索秘境的机会,便领命而去。
二人乘着玄鸟一路往南,在一处极为炎热的地方落下。樊天盯着天上云中那几片赤色云彩瞧个不停。
樊渊无奈道:“本想着趁机在外多逗留些时日,寻找灵脉。没想到灵脉竟然在秘境之中。如此也好,一并将这秘境荡平,再收取灵石。”
樊天却没有言语,望着眼前的群山转动眼珠,嘴唇紧紧抿了起来。
“你有没有察觉不对劲?这些年,你我二人以肉身的力量扫平几十上百秘境。可是秘境之中的妖兽却如此羸弱。可是,神域修行人那样多,为何他们不出面除妖取宝?反倒次次都让你我二人占了先机。依我看,其中恐怕有诈。不如,这一次便算了,我们逃走吧!”
樊渊本在沉思,忽然听樊天想要叛逃,当即劝道:“秘境本就不是大妖盘踞的地方。不过是天材地宝出世引来妖兽聚集而已。这些乌合之众自然不经打,常常闻风而逃。旁的修士以炼丹之法修行,自然每日忙碌不堪。你我二人到底没有拜师,无人传授炼丹之法,只依靠四处游走搜寻一些独特的灵石灵草吸取灵气,自然找到的秘境要更多。只要我们将宝物带回去,天师不会管太多的。”
樊天微微点头,道:“也许,你说的是正理。我不解的是,旁的修士引气入体便可在血脉之中滋生法力。你我早就打通了气脉,凝成气旋,就连气脉都化入经络窍穴之中。为何身体里总是空空荡荡,没有法力滋生?”
樊渊垂目深思。这个问题他其实已经思索良久,只是不得要领。
但他心中已经有了些打算,本想着尝试之后再告诉樊天。可是如今看到樊天对修炼之道起了疑心,他不得不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来安他的心。毕竟,修炼最忌三心两意,否则必定走火入魔遭到反噬。
“其实,还是灵气不足的缘故。你我修炼的灵气与旁人不同。旁人炼化的是灵草灵兽体内贮存的灵力。而你我吸取的是天地间至精至纯的本源灵气。你我的身躯与其他得天地造化的灵物没什么两样,只是可以贮存灵气罢了。天地灵气既然能够凝在灵石之中。我们大可以效仿此道。开辟丹田,以五行灵力构筑紫府,将灵气压制在紫府之内凝成如灵石一般的元丹。而法力不过是一种手段,境界也只是虚幻的认知。能够操控本源灵气,自然能化出万般诸象。岂不比神通法力更厉害一层?”
樊天叹了口气,道:“你说的我都懂。可是五行灵力,我倒是有些想法。就怕你不敢做。”
樊渊笑道:“有什么我不敢的?说来听听。”
樊天悄声道:“听地仙提起过,底下跑出来的那些半神正是当年金木水火土五位古神的后裔。他们身上自然凝聚着世间最强大的五行灵力。你我若前去索要,他们必定不愿给。所以”
樊渊面色一变打断道:“如此夺人灵力的事我做不来。”
樊天幽幽开口,就像妖兽变化成人类引诱无知孩童步入陷阱一般说道:“我可没说要平白夺人灵力。只是交换而已。你我先不说这事。先将秘境之中的灵脉吸取完毕,一切以后再说如何?”
樊渊不知樊天打的什么歪主意,但眼下他急需积攒灵气,便点点头不再多言。
如往常一般,二人乘着玄鸟落入秘境结界之中的时候,眼前风景突变,竟是一白雪皑皑的冰湖。
“盛夏时节,又是在此炎热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冰湖?”
樊渊道:“自然是法力所致。”
二人以兵刃破开冰层潜入水下,水中的鲛人四散而逃,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他们小心翼翼沉到湖底,在淤泥之中摸索着找到一处洞口。一入洞口,湖水全无,洞中虽潮湿,但二人皆可呼吸。
樊天在前,举起明珠一探,果然看见紫金土中露出洁白的灵石外皮。
“灵脉得到的越来越轻易了。如今不用我们费力挖掘,这些灵石就摆在我们眼前。你不觉得我们的运起实在太好了些?”樊天打趣。
樊渊笑道:“此地的灵气是我见过最浓郁的地方。这一次我们有福了。”
二人如今也不用费力炼化灵石,只是深处上手触碰在石壁上,全力运转周身的气旋。几息过后,五行之力被搅乱,灵气喷薄而出,被气旋卷着逃脱不开,一层又一层围绕在二人周身。
樊天与樊渊席地而坐,背对着背。二人周身渐渐蒙上紫雾。紫雾越来越浓,就像一个茧将二人紧紧包住。樊天贪婪地吸取紫气,催动着气旋自下而上运转。以他当年的修行之法在额后三寸的窍穴处汇聚。
渐渐地,樊天的头脑发胀,双眼干涩,直到额上青筋毕露再也撑不住的时候,眉心气穴被撑开,灵气涌入此处空间内盘旋不休。仿佛融化的雪水顺流而下,终于找到了一处山沟,便汇聚成溪流倾泻而出。
先前,这出空间安放着他的七宝玉府与灵魂。如今,这里却是灵气聚集之处,只需找到足够强大的五行力量,即可将这些灵气渐渐压制,凝出实体。这便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混沌之态。
做完这一切,此处灵脉已经耗费小半。樊渊亦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感受着丹田被灵气冲刷一分为三。
上丹田接纳灵气入体,直到上丹田涨到拳头大小,灵气便被挤压如下丹田中。下丹田渐渐撑大,灵气还在不断涌入,于是下丹田之下有一处隐藏的窍穴渐渐浮现,收纳着散逸而出的灵气沿着气脉喷涌。
樊渊忍不住长呼一口气,吐出一阵劲风。劲风瞬间化为紫雾再度被吸纳入体,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再也没有灵气入身。樊渊这才罢手。
从前,樊渊修炼灵体乃是化实为虚,将肉身的经脉与根基化入灵体之中的灵脉。如今,他只得化虚为实,将气穴散布在肉身之中,以多年锻体得到的强悍身体将灵气拘在丹田,流转于全身不外泄,几个周天之后,此灵气便蛰伏起来,渐渐凝在丹田内壁,正如灵脉之中的灵石也是逐渐凝在青石与紫金土之间。
“原来,人的身躯本就是五行之气所铸造,即便找不到含有无形力量的宝物,只要活的够久,迟早能凝出元丹!”樊渊长舒一口气。
感觉到周身的灵脉已经耗尽,二人这才出了山洞,游出冰湖。此刻,他们对于天地间灵气的感应格外真切。二人几乎压制不住心思,想要立刻前去寻找其源头。
樊渊到底谨慎,沉吟道:“天下的灵脉何其之多。我们应尽快寻找五行力量才是。”
樊天笑道:“是时候拜访那些半神了。五行之力,我要定了。”
殊不知,只此一句话,至此一个念头。天下忽然风云突变。十几位半神的命运开始与樊天二人纠缠在一起。此乃后话。
二人带着在冰湖地下采来的紫玉珠回到神域的时候,刚一露面就被天上的云彩围了个结实。上百天师凶神恶煞的对二人下了杀手。
果然不出樊渊所料,自从积攒了足够的灵力,二人只是念头一转,便唤出灵气来。灵气一遇天上紫色的月光变翻涌起来化作紫雾,将整个神域都笼在其中。紫雾渐渐向山下四十九座城中蔓延开来,住在高山上的数千天师皆被压制其中逃脱不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