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区的晨光永远带着一种人工校准的温柔。
琦禹指尖划过《圣经》泛黄的纸页,羊皮纸特有的粗糙触感让他想起地面上真正的树皮——那是百年前的东西了,如今只存在于全息影像库深处。他停在《创世记》第六章,诺亚方舟的故事在仿生树书房的微光里浮动:"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书房悬在仿生大树的主干中段,树根盘曲成哑光金属色的服务器集群,"树叶"则是 Thousands of 微米级全息投影屏,此刻正模拟着2152年6月的"晨光"——一种被地热能站调试过的、略带琥珀色的白光。但这光无法驱散墙角垃圾桶里的褶皱信纸投下的阴影。
"嗡——"
桌面的黑曜石显示屏突然亮起,取代了模拟晨光的全息叶隙。中央跳出猩红色警报框,紧接着是机械合成音的广播:
【全球气候监测中心紧急通报】
当前地表平均气温:-5.3℃(较24小时前骤降6.8℃)
预计趋势:60日内突破-30℃临界点
【流浪银河计划启动公告】
首艘恒星际跃迁飞船"先驱者号"将于72小时后(2152年7月2日0时)发射,目的地:半人马座α星
飞船首席设计师:夏小萧博士
琦禹的目光在"夏小萧"三个字上停顿了半秒,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圣经》封皮。显示屏右下角同时弹出一则加密通讯请求,发信人ID是一串乱码,但他知道那来自地表的"潘多拉"遗址观测站。他没有点开,只是将视线移向垃圾桶。
那封辞职信被揉成紧实的纸团,边缘却露出几行潦草的字迹——只有五个字,墨迹因用力而晕开:
"老娘不干了!"
纸团背面用马克笔涂着扭曲的DNA双螺旋,双螺旋之间缠绕着尖锐的冰晶图案,像某种恶意生长的藤蔓。琦禹记得这是小蝶的笔迹,三年前她还是"曙光"科研站的实习生,总在实验报告边缘画些没头没尾的符号。她消失前最后一次出现在B区,是把一摞《星星故事集》摔在他办公桌上,说这些故事比所有神经图谱都懂"人心"。
他弯腰捡起纸团,指尖触到一个硬物——纸团里还裹着一枚碎掉的记忆芯片,芯片表面凝结着一层非自然的白霜。
"该隐对亚伯说,我们到田间去。"他低声念出《圣经》里的下一句,目光落在书页插图上:该隐举起石块砸向弟弟的瞬间,背景是燃烧的伊甸园。书脊处有一道不易察觉的暗格,他用指甲轻压,"咔哒"一声弹出一枚青铜徽章,上面刻着早已锈蚀的希腊字母"Π"——那是百年前南极"潘多拉"科研站的标志。
突然,整棵仿生大树轻微震颤了一下,树根处的服务器发出低沉的蜂鸣。显示屏上的猩红警报框再次弹出,这次内容只有一行:
【检测到平流层"冰核"活性异常波动——来源:未知】
琦禹猛地合上《圣经》,徽章滑回暗格。他走到窗边,透过全息叶隙望向地下城的人造天空——那片被地热能映得微暖的穹顶之上,隐约有细碎的光点飘落。不是模拟的星辰,而是某种更冰冷、更真实的东西。
他想起小蝶最后一次实验时突然问他:"博士,夏洛特释放的'冰核',会不会不是在冷却大气,而是在……标记什么?"
等待什么?
琦禹从抽屉里取出一枚银质十字架,吊坠背面刻着一行极小的字:"夏洛特·1952-2052"。这是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的秘密——他是那个用"冰核"诅咒了地球的女人的徒孙。而此刻,他放在桌面的终端正在接收来自E区的加密信息,发信人ID:小程。
信息内容只有三个字:"他来了。"
几乎在同时,书房的"树洞"电梯发出提示音,门外传来急促的喘息声,伴随着白发少年略显沙哑的呼喊:"导师!我必须去地面!"
垃圾桶里的碎芯片突然发出微弱的蓝光,那些凝结的白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在金属地板上留下蛛网状的冰痕。窗外,人造天空中的光点越来越密,像一场提前降临的、不属于盛夏的雪。而那封揉皱的信纸上,"老娘不干了"五个字的墨迹边缘,正渗出一丝极淡的蓝色——那是"冰核"效应特有的冷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