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童年灰月光成长手册 > 第2章 音乐之声

第2章 音乐之声

快到中午,阳光终于矜持地露了个头。

每个课间,路森都在争分夺秒地和黎明明聊天,从她特崇拜的高三学姐办了个音乐社团,一直说到两人的新班主任因为太喜欢李白被历届学生起了个外号叫陈李白……

最后一节课上将进酒,可谓是陈李白的主场。他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引申,从举杯销愁愁更愁,一直聊到昨日之日不可留。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想到今早的身影,黎明明莫名觉得有些心烦意乱。

“饿了,待会儿跑快点,吃拉面去。”她捣了捣旁边耷拉着脑袋犯困的路森,塞了张小纸条。

路森一下子就醒了,瞌睡被馋虫取代,了然地在纸条上三两笔画出个比着OK的卡通萝卜小人。

雨洲一中只有一个食堂,每个年级却都有三十一个班,全是十六七岁如狼似虎的少女少男,每到饭点,说是蝗虫过境也不为过。

牛肉拉面是整个食堂最受欢迎的品类。牛棒骨熬在白胡椒汤底里,现和现拉,现煮现捞,葱花香菜辣椒油自取,来得迟了队伍能从窗口排到大门口。

食堂里一片人声鼎沸,拉面窗口早已满是扑食饿虎。两人认栽,开始排队,路森拽着黎明明的袖子,欲哭无泪:“自从教室搬到六楼,每次都得下整整六层楼梯,咱们跑再快也没用啊!”

“是五层楼梯。”李鹤舒不知何时也来了,正排在她们旁边的家常菜队伍里。

她的声线竟然和那副什么都不在意的冷冽表情很不搭,反倒温厚而清澈,简直像少儿节目里的主持人。

天花板上两排大灯,锃亮白光直直打下来。

李鹤舒比黎明明高了一个头,黎明明得微仰着脑袋才能看清她的脸。

此刻,她的脸上多了一副银丝边的半框架眼镜,细细窄窄,把一双圆润的眼睛挡在后面,逆光看过去,不像是来吃饭的,倒像是来视察的。

路森嘴巴一咧,开始叽叽喳喳:“鹤舒!你也来啦!我还想着午休去找你呢,你还记得我□□上和你说的音乐台吗?还有啊,我昨天忘了和你说了,我觉得你短发也挺好看……”

李鹤舒没来得及应声,周围来了两个穿着篮球衫的一米八,顺着路森身旁一挤,就插进了两人前方的拉面队伍里。

黎明明第一个反应过来:“喂,你们两个,队尾在后面。”

“你们这吵得跟在菜市场似的,谁知道是在排队还是聊天?”篮球男看也不看她们,只哧哧发笑。

“这是食堂,又不是自习室,我说几句话怎么……”路森一下子涨红了脸。黎明明伸手示意她不必多说:“你俩,滚后面去。”

她这话说得干脆,几个学生都愣了。

“聋了?我说,你们插队了,挺不要脸的,滚后面排队去。”黎明明紧追着两人的眼睛。

而在李鹤舒的眼里,女孩的影子忽然和电视上海洋公益片里的虎鲸重叠了。

——有没有穿明黄色卫衣的虎鲸?

两个大块头面面相觑,竟然真的一句话没再多说,带着满身汗臭沉默地走了。

路森“啊”了一声,似乎还想说点什么。

“这事再怎么都是他们理亏,没必要废话。”黎明明拍了拍路森的肩膀,她已经又把袖子撸起来了,“能往我们身上泼说话太吵的脏水,说明他们虽然无赖,但没法完全放下脸面。毕竟还是高中生,听惯了指令,再稍微狠点儿,他们自然就怕了。再说了,哪怕真打起来,我们三个,他们两个,也没什么好怕的。”

你也还是高中生啊?路森眨巴眨巴眼睛,隔着黎明明的侧脸,给李鹤舒递了一个懵懵的眼神。李鹤舒伸手,也安抚似的拍了拍路森。

三人终于找到桌子坐下,路森抓住黎明明的胳膊,开始抒情:“啊!明明,我越想越觉得你可真牛啊!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心中的明哥。”

黎明明正咬着筷子,鸡皮疙瘩簌簌然落了一地:“别!真想喊就喊姐,哥又不是什么好词。“

“好嘞,明姐,”路森倒是从善如流,她左看右看,最后从李鹤舒的餐盘里夹起一只虾,借花献佛放进黎明明碗里,“明大侠!”

“明大侠”抬起眼,李鹤舒坐在她对面,正慢条斯理地咽下一口饭,面不改色,没有半分主动说话的意思。黎明明一时不知作何回应,重新低头,哈哈一笑,专心嗦面。

面条筋道鲜亮,牛肉片油亮亮堆在青菜间。

一顿午饭吃得飞快,桌上全凭路森这个天然萌不断挑起话头,还不停撺掇两人待会儿和她一起去音乐台报名。

饭后,黎明明和路森在食堂大门下等鹤舒送餐盘。路森朋友多,陆陆续续有不少路过的同学和她打招呼。

“小路,” 黎明明低头盯着脚尖,发了好一会儿呆,若有所思,“鹤舒的爸妈……是不是都是医生?”

“没错诶,你是怎么知道的?”路森揉着肚子,打了一个大哈欠。

“……看她一身白,肯定很爱干净,我瞎猜的。”黎明明微怔,用袖子盖过小臂上的疤。

天色已经大晴了。路森领头,三人一起往音乐台的方向走。

食堂通往教学楼的路叫启程路,水泥浇筑,不宽不窄,右手边是塑胶跑道和篮球场,沿路种满香樟和无患子,树干上简单地挂着“热烈庆祝雨洲一中成立88周年”的红色横幅。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在绿油油的叶子上,四处反射,树影婆娑,时不时传来篮球落地的声音。路上水洼遍地,波光粼粼,女孩子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像走在梦里。

“你们怎么都不好奇呀?咱们学校成立了88年,除了打仗那会儿,之后可从来没再出过什么官方的艺术社团啦、文艺组织啦,音乐台算是第一个呢!”

路森嘴上一刻不停,一手挽上李鹤舒,一手挽上黎明明,三人的背影看上去像按个头依次排过了似的。

“高秋学姐成绩又好、性格又酷,之前在校外组乐队表演,不仅上过报纸、还有一堆微博账号报道她!上学期末开奖学金表彰大会,她趁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要办音乐台这事儿先斩后奏了,主席台上那群老顽固脸绿了一排,场面之精彩和电影简直没什么区别,真可惜鹤舒你请假了没看到。她一下来我就偷偷要了她□□号……”

上学期的奖学金大会?那就是六月下旬的事儿。

黎明明成绩挺不错,自然也在会上,但想不起还有这段情节。

李鹤舒和路森继续聊着天,黎明明在一旁努力回忆,终于想起那天她从大会偷偷早退,跑去接杨阿姨家中考结束的妹妹煮火锅吃。

黎明明越想越有滋味,忍不住微微侧身,却一眼撞上李鹤舒紧抿的嘴唇和没有笑意的侧脸:在每个和路森说话的微小间隙里,她似乎都在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什么别的情绪流出来。

路森却一直一副毫无觉察的模样,一蹦一跳地说笑着。

黎明明顿觉无语:这才是电影级的场面吧——李鹤舒明显并不想和路森聊天。

那你为什么还要装?

李鹤舒,你怎么——还是——这么不真诚?

但现下三人行的处境略显尴尬,她自觉不便插入路森和李鹤舒的关系,于是只迅速调转回头,目视前方。

前方迎面走过来一大群穿着星空色文化衫的女孩。相遇时,三人才发现她们胸口处还用小字写着“勇敢前行”。

路森在一旁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我都忘了,每年校庆,都会在艺体馆给高三办合唱比赛的,一首校歌,一首自选。她们班肯定选的是《最亮的星》!”

艺体馆旁边,还有一座两层的小楼,灰砖红瓦,很有特色。据说,这小灰楼是雨洲一中上个世纪刚建校时的教学楼,反复修缮保存至今,现在被用作行政办公楼,时不时总有校友来参观留念。

踩着水泥老楼梯上了二楼,路森从口袋里掏出写了房间号214的纸条。三人一间间找过去,教务处、主任室、校长室,走了一圈,全是老学究办公室,哪儿来的什么音乐台!

“在这儿!”一声兴奋的大喊从上方传来,三人齐齐抬头:

原来传说中的214,是个阁楼间!

锈迹斑驳的金属门牌号下冒出一个女孩。她也穿着刚刚路上遇到的星空文化衫,腰上系一件大红色的防风外套,马尾高高扎起,脸上还戴着为了合唱比赛而化的淡妆。

214室内天光大亮,比从门外看着倒是要大得多,由于两面屋顶上各开了一扇窗,采光极好,只是狭长、低矮,宽度只堪堪站得下两三个人。

这间屋子倒是适合小个子的黎明明,几人中最高的、一米七左右的鹤舒,显然看上去局促得多。

高秋回头给她们带路,眼睛在镜片后面闪起光:“太好了,没想到第一天就来了这么多人!”

黎明明环顾四周,这屋里的人,加上她们仨,零零散散两只手数得过来。

这算多?

她哑然。

“欢迎大家加入音乐之声音乐台!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个人都能有一片分享歌曲的天地,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关于音乐的声音。”

学姐已经静悄悄飘到了房间最深处,文绉绉地说起话来。

她屈指敲了敲桌面,扯开嗓子:“午休宝贵,我也不多说废话,直接介绍。运营初期,音乐台每周只安排一期节目,每天上午的大课间都播一遍。以后每个周五,我们一起开会定好隔周的编辑和播音,再直接录制下周的节目。”

“我还以为能提前下课来播音呢。没听说过广播台还要录播的,早知道我就不来……”

“我们不是广播台。我们是以音乐分享和评论为核心的音乐台,录播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每期节目的质量。”

高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角落里的窃窃私语,转头继续介绍道:“这间屋子是控制整个一中广播器的地方,也是以后属于我们的音乐和独白传向全校的起点。”

她向右手边一指,黎明明这才注意到,两台看不出是做什么的设备规规矩矩地摆在内窗另一侧。

“说得这么高大上,自己T恤上的歌不还是很差的品位。”

刚刚那人又发出评论了,还伴着几声轻笑。

“你能不能闭嘴?”黎明明干脆地说。她正在专心观察着设备。

“怎么了,这首歌就是又俗又烂大街啊,还不给人说了?”

“你……”黎明明忍无可忍。

“是的。”高秋平静地截断了黎明明的话头,“可能这首歌就是很俗、很烂大街。但那又怎么样呢?还是有很多人能从里面获得自己需要的感受啊。

“什么才是好的品位呢?古典?美声?听克莱门蒂的人就一定比看《星光大道》的人品位更好吗?

“世界上的鄙视链实在太多了。在学校里,分高的比分低的头抬得高,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有出息’;在社会上,有钱的比清贫的更高贵,当官的看不起摆摊的,……怎么,现在连听歌也要分三六九等吗?在我这里——音乐台这里——不需要。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不懂乐理、凭感觉听歌的普通听众。发现自己喜欢的音乐在鄙视链底端,可能就会把这种喜欢藏起来。不只是音乐,好多事都这样。我想做音乐台,就是想用最简单的文字发现和传达:原来这个作品让我动容的地方是这里。”

她的声音很有感染力,原本稍显嘈杂的房间此时已经悄然无声,只剩机器的嗡鸣尤为明显。

在高秋的初步介绍下,几个探头探脑的小城高中生窝在狭长的小屋里,似懂非懂地知道了什么是“AU”,什么是调音台,怎么接麦克风。但真的上手感受如何……得等这周六试录了。

卧室里闷得发慌,黎明明晚自习上马不停蹄写了三张卷,回到家里是三张之后又三张,现在终于结束了。她把笔一丢,坐在朝窗的旧书桌前,开始畅想周六的试录。

抽屉拉开时,放在里面的手机适时地亮起屏幕:通知显示,“路森(小路乱撞)”刚刚把她拉进“雨洲一中音乐之声音乐台”□□群。

黎明明终于感受到迟来的兴奋。虽然对音乐谈不上着迷,但她可一直保持着定期去文具店更新MP3歌单的习惯。

没摘下的耳机里还在播着她写作业专用的纯音乐列表,旋律回转清扬,小小的MP3屏幕上像素字循环滚动,是《傲慢与偏见》最开头的那首钢琴曲《Dawn》。

今天见到的另外几位估计还没来得及进群,群人数少得可怜,她点开成员列表漫不经心地翻看,除了路森,剩下两人都是离线的灰色头像。

顶着一堆无意义色块当头像的群主“空山凝云”肯定是高秋;Q版大眼睛日漫女孩是路森,还被加上了管理员头衔;最后那个显示也是被路森拉进群的,名称单字“鹤”,头像是只歪歪扭扭的纸鹤,叠得很潦草——想必是李鹤舒。

这头像可没有她本人端着的那股冷淡劲儿。点进名片,“鹤”的个性签名是“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黎明明读出了声,撇撇嘴:果然,生命不息,装叉不止。

正看着,客厅里忽然传来微弱的开门声。

已经快十二点了。姥姥向来睡得早,不可能这么迟又出门,黎明明立刻警觉起来,却听见有人轻轻叩她卧室的门,声音极小,但清亮得像盏风铃:

“明明姐,是我,我带了宵夜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