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陆野和祁沉就来到了老城区的图书馆。图书馆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红砖墙爬满了藤蔓,门口的石阶上积着薄薄的灰尘,推开厚重的木门时,一股混杂着旧书和樟脑丸的气息扑面而来。
接待他们的是图书馆的管理员李老师,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戴着厚厚的老花镜。“你们就是沉野书斋的老板吧?”李老师笑着说,“周研究员都跟我说了,你们能帮到顾清辞小姐,真是太好了。”
她领着两人来到图书馆的地下库房,库房里摆满了高大的铁架,上面堆着一摞摞泛黄的旧书和手稿,灯光昏暗,只有头顶的吊扇慢悠悠地转着,发出“吱呀”的声响。
“顾清辞小姐的手稿就在最里面的铁架上,”李老师指着库房深处,“自从发现这批手稿后,每天晚上十点以后,这里就会听到哭声,有时候还会看到一道白色的影子在铁架之间走动,我们都不敢晚上来库房。”
陆野和祁沉走到最里面的铁架前,看到一摞用蓝布包裹的手稿,上面贴着一张纸条,写着“顾清辞《望归》手稿”。祁沉伸手轻轻翻开手稿,纸页已经泛黄,字迹娟秀,是用钢笔写的,墨水有些地方已经晕开,像是被泪水浸湿过。
“望归……”陆野轻声念着手稿的名字,指尖刚碰到纸页,就感觉一阵轻微的寒意从指尖传来——是冤魂的气息,和当年在金陵戏班遇到沈玉容时的气息很像。
祁沉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桃木片,上面刻着通幽符文,轻轻放在手稿上。桃木片发出微弱的蓝光,库房里的温度突然下降,灯光开始闪烁,铁架上的旧书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是你吗?顾清辞小姐?”祁沉轻声问,声音带着温和的力量,“我们是沉野书斋的,来帮你找你的手稿,帮你完成心愿。”
一阵轻柔的哭声从铁架后传来,慢慢走出一道白色的影子——是个穿着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女生,梳着齐耳短发,脸上带着淡淡的忧伤,手里拿着一支钢笔,正是手稿上字迹的主人。
“我的手稿……我的《望归》还没写完……”顾清辞的声音轻得像风,带着说不出的委屈,“当年战乱,我和家人走散了,我带着手稿去南京找我弟弟,却在路上遇到了炸弹,手稿被炸毁了一部分,我也……”
她的声音哽咽着,说不下去,眼泪从眼眶里掉下来,落在地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因为她的魂魄是透明的,连眼泪都是虚幻的。
陆野心里一酸,他想起祁沉笔记里记载的民国战乱时期,有多少人像顾清辞一样,带着未完成的心愿和对家人的思念,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年代。“你的弟弟,找到了吗?”他轻声问。
顾清辞摇摇头,眼泪掉得更凶了:“我没找到他……我只知道他在南京的金陵中学读书,我想把《望归》写完,寄给他,告诉他我很想他,可我没来得及……手稿也没了……”
祁沉翻开手稿的最后一页,发现后面有几页是空白的,只有最后一行写着“弟弟,我在南京等你”。“你的手稿还有一部分是完整的,”他轻声说,“我们可以帮你把《望归》写完,帮你找到你的弟弟,完成你的心愿。”
顾清辞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她看着祁沉和陆野,声音带着期待:“真的吗?你们真的能帮我?我已经等了这么多年,我还以为……再也没人会记得我,记得我的《望归》了。”
“我们会帮你,”陆野坚定地说,“我们会先整理你的手稿,把缺失的部分补全,然后去南京的金陵中学,找你的弟弟。”
接下来的几天,陆野和祁沉都在图书馆整理顾清辞的手稿。手稿的前半部分写的是顾清辞和弟弟的童年往事,温馨而感人,后半部分因为战乱,只写了开头,讲述她寻找弟弟的过程。
祁沉根据手稿里的线索,结合民国时期的历史资料,一点点补全缺失的部分。陆野则负责整理手稿的字迹,把模糊的地方描清晰,偶尔会和顾清辞的魂魄聊聊天,听她讲和弟弟的故事。
“我弟弟叫顾清和,比我小五岁,”顾清辞的影子坐在陆野身边,看着手稿上的字迹,“他小时候最喜欢听我讲故事,我说以后要写一本小说,给他当生日礼物,《望归》就是我为他写的。”
陆野的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一个疼爱他的哥哥,虽然哥哥后来不在了,但那些温暖的回忆,一直留在他心里。“你弟弟一定会很喜欢这本小说,”他轻声说,“等我们找到他,把书给他,他一定会知道你很想他。”
一周后,《望归》的手稿终于整理完成。祁沉联系了出版社的朋友,把手稿印刷成了一本小小的书,封面用的是顾清辞喜欢的浅蓝色,上面画着一对姐弟,在阳光下奔跑。
顾清辞的影子看着印刷好的书,眼泪掉了下来,却不再是悲伤的,而是带着释然的笑容:“谢谢你们……这本书,终于完成了。”
接下来,陆野和祁沉带着《望归》,再次来到南京的金陵中学。中学的老校舍还在,只是经过了翻新,变得更加现代化。他们找到学校的档案室,在民国时期的学生名录里,终于找到了顾清和的名字——顾清和当年在金陵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南京的大学,后来成为了一名教师,退休后住在南京的老城区。
根据档案里的地址,陆野和祁沉找到了顾清和的家。开门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正是顾清和。
“请问你们是……”顾清和疑惑地看着他们,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相册。
陆野递过《望归》,轻声说:“顾爷爷,我们是沉野书斋的,这是你姐姐顾清辞小姐为你写的小说,她托我们把这本书交给你。”
顾清和的身体猛地一僵,接过书,看到封面上的名字时,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姐姐……是姐姐的字……”他翻开书,看到里面的内容,手不停地颤抖,“我找了姐姐一辈子,以为她早就不在了,没想到……她还记着我,还为我写了小说……”
顾清和从相册里拿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少女梳着齐耳短发,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笑容温柔,正是顾清辞和小时候的顾清和。“这是姐姐十八岁生日那天拍的,”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她走后,我一直把这张照片带在身边,等着她回来。”
顾清辞的影子站在顾清和身边,看着弟弟苍老的面容,眼泪掉了下来,却带着欣慰的笑容:“弟弟,我回来了……我终于把书交给你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顾清和和《望归》上,顾清辞的影子慢慢变得透明,她看着弟弟,轻声说:“弟弟,好好活下去,姐姐会在天上看着你……”
影子消散在阳光里,只留下一本《望归》,静静地躺在顾清和的手里。陆野和祁沉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这就是他们开沉野书斋的意义,帮那些有执念的人完成心愿,帮那些失散的亲人传递思念。
离开南京时,陆野和祁沉站在金陵中学的校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心里满是感慨。祁沉握住陆野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还要帮更多人,写更多故事。”
陆野点点头,笑着说:“好,一起写,一起帮更多人。”
火车开动时,陆野靠在祁沉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手里握着一本《望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