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前一日,季家就开始着手包粽子,前些日子去山里摘的箬叶堆了不老少,全都在前几日清洗好了,泡在木盆里。
隔壁的秦怀英也被请过来帮忙,这些日子两家走动得极为频繁,且深入接触之后,胡兰香发现自己与对方极为相投,一块儿作伴也更有意思。
“听说大青最近在相看,亲事似乎也定了,昨儿我去地里摘菜的时候就听人说这事儿哩。”
说话的功夫也不耽搁做事,秦怀英手上捏着箬叶飞速地折叠,很快就包了一个菱形的绿色小粽子,看着极为小巧。
“这是好事啊!”胡兰香原本沉静的脸上立马就荡漾起笑容,梁青时常帮着自家孤儿寡母,听到对方的好消息自然是高兴的。
季染也跟着道:“咱们这些日子都忙着准备粽子的事,倒是不知道大青哥的喜事,如今咱既然听说了这事,也得想想准备什么礼去恭贺他才好,毕竟他以前帮了咱们不少。”
“染娘说的是,咱们得准备一份大礼才成。”
秦怀英笑眯眯地:“村里的孩子一茬一茬地长,到了现在,也都陆续开始成家,我竟有些羡慕了,也不知我家进之何时才能成家。”
她面色似乎有些唏嘘,一晃孩子就到了成家的年纪,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她午夜梦回时,总会盼着孩子能早些成家。
胡兰香看出她眼底的落寞。
“快了,进之上一次考试只是运道不好,下一次好好准备着就好。他们读书人未来的前途可不是常人可比的,一旦考取,什么银货资财,田产铺子,自有人送上门来,更别提娶妻之事,我怕到时候他娶个十个八个媳妇,生下的孙子恐怕你都抱不过来呢。”
“这怕是梦里才有的事吧?”秦怀英被胡兰香的话给逗乐了,但心情却好了许多,她心里只盼着儿子能考上个秀才就好,之后再娶妻生子,其他的她也不敢奢求。
“秦婶儿,你这是不信任你家大郎啊?”虽然她也不信梁进之能考上什么秀才举人之类的官儿,但她却盼着秦怀英能跟着梁进之过上好日子,暂且盼着他能考上吧。
“这事儿,我哪儿说得清楚?”秦怀英失笑摇摇头。
也不知为何,这两日似乎变得更闷了些,树上的知了声连绵起伏的,叫得人心里发躁,恨不得把上头附着的知了都给黏下来。
季染眯眼看着外头晴朗的艳阳天,正觉得有些烦,就听到外头的说话声。
她侧耳仔细听了一阵,才辨认出外头的人,正是村里的小孩儿,听着似乎是在抓知了。
“我来,我身量高,一定能把上头聒噪的知了给抓下来!”
另一个小孩儿不甘示弱:“我手臂长,也没矮你多少,我可是粘知了的行家,前几日粘了三个竹篓子的知了呢!”
“咱们比比?”
“比就比!”
随后,老槐树下方缓缓升起了一根长竹竿,不住地往槐树的某个地方敲,那处似乎还真有一个知了,刚才一直叫的知了声就少了一道声音。
不过片刻,竹竿就往下收,旁边捧场的小孩儿忍不住喝彩:“粘住了!旺儿,你手艺不错啊!”
与屋外的热闹不同,因着外头的吵闹,屋内寂静得落针可闻,三人都在听外头的动静。
“外头的孩子可真好耍,将咱们这附近的知了给抓了也好,也省得在外头吵闹。有时候我想早些睡觉,外头的知了吵个没完,我都头疼得睡不着觉。”
“听他们说抓了几个竹篓子的知了?这些孩子抓这么多知了干嘛?”季染似乎察觉到了关键信息。
“小孩儿抓知了还能有什么理由?大抵是跟玩泥巴一般,喜欢便去做了。”胡兰香还记得季染小时候可喜欢去泥地里玩,她怎么拉都拉不回来,每日都得收拾季染那满是泥巴的衣裳。
“娘!”季染有些无奈,那时候她总喜欢去抓鱼,挖泥鳅,可不就染了一身泥巴,可胡兰香总喜欢拿这事儿来取笑她。
“好,我不说了。”说话间,胡兰香又包好一个粽子,与她之前包好的粽子绑在一起正好凑成九个,这时便能将这几个粽子绑在一起。
正好季染坐在凳子上包了许久的粽子,觉得腿上有些乏累:“娘,秦婶儿,咱们坐了这么久,先歇会儿呗。”
说着,季染站起身,果然感受到一阵酥麻,缓了好一阵儿才缓过来。
“哎。”胡兰香和秦怀英嘴上虽是应的,但手上的动作却没停歇,继续低头包粽子。
“我们还不累,染娘,你若是累,你就先歇会儿。”
“嗯,我去外头看看去,顺便走两步,待会儿再回来。”
说着,季染就踏着步子往门外走。
许是今日的太阳有些大,门头上倒映下来的阴影极为明显,她的眼睛感受到一阵刺痛和迷离。
季染将一只手放在眉头上遮住部分艳阳,才勉强能睁开眼睛。
好在家里的东西都是熟悉的,她哪怕是闭着眼也能安然地走到门口把门打开,当门打开之后,她的眼睛也渐渐适应了外面的强光,看到屋外树下粘知了的几个小孩儿。
那边粘知了的几个孩子听到木门打开的声音,也被惊了一下,朝着门口这边看来。
“是染娘姐姐!”桃柳惊喜地地喊了一声,其他人也跟着打了招呼。
“你们这是做什么呢?”季染好奇地朝几人走去。
“抓知了......”小孩儿正是藏不住事的年纪,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将抓知了的事情给说了。
“你们没事抓知了干啥?是因为吵闹?哪怕是你们把村里的知了给抓完了,可那山林里的知了可抓不完。你们若是想玩儿,还不如去摘些野果来得划算。”这个时节的野果虽说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若是运道好,还真可能遇上一株早熟的果树。
“不是玩,我们抓知了去卖!”
“染娘姐姐,我们可不是玩儿,抓知了能挣钱。”
几个小孩儿七嘴八舌地解释
季染也听了个明白,这回也不等她再问,几人又将她预备问的问题给答了,就跟她肚里的蛔虫似的。
“村里的王麻子收知了,让咱们村里的孩子都去抓,听说有钱人家好这口,拿油炸过,那味道可香可脆了。”当然,这几个孩子家里的油都是被奶奶或是母亲管控的,他们可没机会试。
不过,他们倒是在野地里生火烤过几次,烤知了的味道还行,毕竟这也算是肉。
“收知了?”
“十文钱一个竹篓呢!”
狗蛋满怀期待看着季染的表情,似乎是预料到她脸上会有变化,毕竟他娘丁翠芽起初也只当他是在玩儿,不让他出来沾知了,但在知道这知了能卖钱之后,丁翠芽每日还会催着他起床出门抓知了呢。
只是她娘似是欢喜昏了头,大清早才不会有什么知了呢,最起码也得等到早晨的太阳出来才能知道知了在哪个位置。
果然,季染脸上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十文?!”
对于这事,季染确实觉得讶异,山林里的知了可不少,这知了都能卖钱的话,清河村不知道藏着多少的银钱呢。她不由地联想到和知了类似的虫子,比如蚱蜢,螳螂,抑或是水里的小鱼小虾,爱吃知了的人大抵也会喜欢上这些跟知了类似的虫子吧?
“是啊,我们最近都挣了一些铜板。”最近那些货郎挑着担子来村里,他们去买东西都不用站在旁边看许久才决定要买什么,现在的他们可是想买什么买什么。
看着那些肥硕的知了,季染都想抓几只回去尝尝了。不过,明日粽子的事情还没干好呢,她可不能分心。
“那你们可得好好抓,多抓些,咱们这附近若是没了知了的吵闹,午睡时也不会被吵的睡不着了。”
“嗯,我们一定好好抓!”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了,又继续搜寻槐树上的知了,仔细搜寻一遍又一遍,就是为了将季家附近那吵人的知了给清理干净。
季染同几人话别之后,腹部传来轻微的异响,感受到饥饿,季染抬眼瞧了天上的太阳,发现天上的太阳渐渐偏斜,便将要进堂屋的步子扭转,只对着堂屋内的二人说话。
“娘,秦婶儿,晌午了,我做些吃食。”
“哎。”
里头的两人应声,之后又恢复絮絮的说话声,那声音很轻很浅,厨房内的季染时不时听着一两个清晰的词句。
她忍不住勾唇浅笑,如今家里多了一个说话的人,母亲有了伴儿,许多事情也不必闷在心里,脸上的气色倒是比从前好了不少。
若是她真的嫁了人,哪怕母亲不跟着到城里,只在乡下过活儿,也不会太过寂寞。
季染的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将晌午饭给做好了,几人吃了个饱肚,又开始包粽子,等到傍晚时,天上满是火烧似的红霞,几人才将活儿给干完,粽子在滚水里煮。
原本秦怀英还说要家去做饭,却耐不住胡兰香和季染的热情,三人便在一块儿吃了饭。
因着在一个地方枯坐了一日,三人夜里躺上床没多久就睡着了,等到再次醒来时,湛蓝天空上的星星还在闪烁。
季染感慨:“往年端午都会下一场雨,今年倒是不同,今日必定是个艳阳天。”
来到灶间,灶上还泛着淡淡热,昨夜煮了许久的粽子,母女俩还跟着熬到很晚,临睡前又往灶里加了实实在在的湿柴,这火持续烧的时间也就更久一些。
打开锅盖,立时就有一阵热气冲上来。
“刚好还热,咱们放到桶里,待会儿盖严实些,说不准别人买咱家的粽子时都还热乎。”
“嗯。”季染麻溜地将桶放在灶上。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母女二人便知是隔壁的秦怀英过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