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临的时候,陈砚的消息渐渐少了。苏晚知道,高三的体育生进入了最紧张的训练期,既要保证训练成绩,又要兼顾文化课,肯定很忙。
她不敢打扰他,只是偶尔在睡前给他发一条“晚安”,他大多时候都不会回复,偶尔回复一条,也是简单的“晚安”两个字。
苏晚有点失落,却又理解他的辛苦。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自己能变得更优秀,能配得上那个在球场上闪闪发光的少年。
期末考试结束后,苏晚放寒假回了老家。她特意绕路去了“老地方”餐馆,老板娘看到她很高兴,拉着她问东问西。
“陈砚那小子最近可忙了,”老板娘一边擦桌子一边说,“每天训练到很晚,周末也不休息,说是要冲击省队呢。”
“他文化课怎么样?”苏晚忍不住问。
“听说还行,上次模拟考进步挺大的。”老板娘说,“他爸说,只要体育成绩过了,文化课肯定没问题,目标是省内的重点大学。”
苏晚点点头,心里替他高兴。
她在餐馆待了一会儿,没等到陈砚,只好离开了。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她想起夏天时和他一起走过的路,想起他在篮球场上的样子,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回到家的第二天,苏晚收到了陈砚的短信:“我看到你了,在餐馆门口。”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你看到我了?怎么不叫我?”
“当时在训练,走不开。”他回复道,“你什么时候走?”
“大年初六。”
“那明天中午一起吃饭吧,在餐馆。”
“好。”
挂了电话,苏晚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翻箱倒柜地找衣服,试了好几件,都觉得不满意,最后还是选了一件简单的白色毛衣。
第二天中午,苏晚早早地来到餐馆。陈砚已经到了,穿着黑色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和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看起来比以前瘦了点,也高了点。
“来了。”他摘下围巾,露出一张清瘦却依旧好看的脸。
“嗯。”苏晚点点头,在他对面坐下。
老板娘很识趣地给他们上了菜,就去了后厨。餐馆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两个人。
“训练很累吧?”苏晚看着他眼下的乌青,忍不住问。
“还好,习惯了。”他笑了笑,给她夹了一块排骨,“多吃点,看你瘦了。”
苏晚的脸有点红,低下头吃饭。
他们聊了很多,聊苏晚在成都的生活,聊陈砚的训练和学习。苏晚发现,他比以前成熟了很多,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沉稳的劲儿。
“你想考哪所大学?”苏晚问。
“省内的体育大学。”他说,“离你近一点。”
苏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抬起头看他,他的眼睛很亮,带着真诚的笑意。她的脸瞬间红了,慌忙低下头,假装吃饭。
吃完饭,陈砚送苏晚回家。走在雪后的小路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成都的冬天是不是很冷?”他忽然问。
“嗯,比家里湿冷。”
“那下次给你寄条围巾。”
“不用了,我有。”苏晚说。
“我织的,不一样。”他笑着说。
苏晚的脸更红了,没再说话。
快到家门口时,陈砚停下脚步:“苏晚,等我考上大学,就去找你。”
苏晚抬起头,撞进他温柔的眼眸里,点了点头:“好。”
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苏晚站在原地,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个冬天,因为有了他的承诺,变得格外温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