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照着裴殇轮廓分明的侧脸。
裴殇不再多想,眼下投喂代黎川才是头等大事。
男人专注地将揉好的面团擀开,面皮薄如窗纸,几近透明,又将刚从溪边采回的鲜嫩荠菜细细切碎,混入剁得细如茸泥的肉末,调入少许盐粒和野葱末,便是清香扑鼻的馅料。
他手指灵活,将馅料裹入薄如蝉翼的面皮中,捏成一个个玲珑饱满、形似“浑沌”的馉饳儿。
锅中的骨汤早已熬得浓白滚沸,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裴殇将捏好的馉饳儿投入沸汤中,雪白的“浑沌”在翻滚的汤浪中沉浮跳跃,如同颗颗饱满的珍珠。
片刻后,拿过竹制的长柄漏勺,将煮熟的馉饳儿捞起,分别盛入两个陶碗,再浇上一大勺滚烫雪白的浓汤,最后撒上翠绿的葱花和一小撮在石臼里捣碎的椒末。
热雾蒸腾而起,浓郁的鲜香霸道地弥漫开来,瞬间驱散了山间清晨的寒意。
裴殇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细料馉饳儿】走出灶间。
代黎川打完最后一组拳,额角挂着细密的汗珠,脸颊因为剧烈的运动泛着健康的红晕,胸膛微微起伏。
看到裴殇端着碗出来,青年眼睛一亮,立刻收了拳势,几步小跑着迎了上来,墨玉般的黑眸直勾勾盯着陶碗。
“好香!”代黎川声音雀跃,带着运动后的清朗。
他毫不客气地接过碗,也不怕烫,迫不及待地用木勺舀起一个饱满的馉饳儿,吹了几下,便一口咬了下去。
滚烫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腔中爆开,面皮薄韧爽滑,山椒末带来恰到好处的微辣刺激,冲击着味蕾。
真是太美味了!
代黎川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含糊不清地赞道:“唔……好吃!真是人间美味!”
他吃得享受,仿佛碗中盛着的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
裴殇端着另一个碗,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碗沿传来的温热熨帖着手心,浓郁的香气萦绕在鼻端,可惜,再美味的食物,于他而言,也不过是维持躯壳运转的燃料。
七年中,颠沛流离,血海深仇,早已将他对寻常欢愉的感知磨得迟钝麻木。
山珍海味和粗茶淡饭,在他口中并无本质的区别。
但此刻,看着代黎川因一口热食而满足地眯起眼睛,看着他脸颊上未褪的红晕,看着他毫无防备、全心享受美味的模样……
一缕缕温热的细流,在裴殇冰冷的心湖底部弥漫开来,像冬日里第一缕穿透寒冰照在身上的阳光。
他捏着木勺的手指微微收紧,低下头,也舀起一个馉饳儿送入口中。
汤汁滚烫,鲜香浓郁。
似乎……
真的有一些不一样了。
饭后,代黎川简单收拾了碗筷,便如往常一样,走向村口那棵老槐树,送村子里的小朋友到山上的学堂。
这个学堂只收青年,由山中的鹰师授课。
青年学了一遍再教给这些孩子,二者若有不会的地方,都能及时向鹰师请教。
这种授业解惑的方式很好,但山路委实难走,必须有大人跟着才行。
还没到地方,两人远远便听见孩子们的笑声,童音如同欢快的山雀鸣叫,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六七个年龄不一的孩子,最大的不过七岁,最小的才五岁,正背着用粗布缝制的小书包,在老槐树下追逐打闹,或蹲在地上用树枝戳蚂蚁窝。
“黎川哥来啦!”
眼尖的孩子一眼就看到代黎川的身影,一溜烟冲了过来。
孩子们如同归巢的雏鸟,瞬间将代黎川团团围住,小一点的孩子更是直接抱住他的大腿,仰着小脸,叽叽喳喳地叫着“哥哥”。
代黎川活泼开朗,是村子里的孩子王,这些孩子都喜欢围在他身边。
裴殇默不作声地跟在代黎川身后,站在几步远的地方,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
脸上的面具遮住了大半表情,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和紧抿的唇。
孩子们的目光落在这个高大陌生的男人身上,带着天然的探究,并没有多少畏惧。
男人黑压压的,看起来凶巴巴,但是呢,他的身上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种气息和代黎川很像,让孩子们讨厌不起来。
“大哥哥好!”
“大哥哥你好高呀!”
孩子们也是自来熟,对裴殇一点也不见外,裴殇忍不住揉了揉他们的头,眼眶湿润。
记忆里小小的坟包,全部鲜活地站在他面前——
真好。
“人都齐了,我们出发咯!”代黎川笑着,牵起年龄最小的小丫头。
其他稍大的孩子像一群小尾巴,紧紧跟着他,朝村子后方那条通往山腰的小径走去。
裴殇走在最后,目光扫过崎岖的山路和那些小小的身影,默默守护着前面的大宝小宝。
山路陡峭,乱石嶙峋,很多道路都是在岩石上凿出的窄阶,仅容一人通过,旁边便是深不见底的山涧,雾气缭绕下,更是危险。
孩子们走得很慢,不时需要代黎川搭把手,或是在特别陡峭的湿滑处,由他一个个抱过去、背过去。
代黎川的动作沉稳有力,每一个孩子在他的手中都是被妥善安置的宝物,没有丝毫闪失。
孩子们全身心地依赖他,小手紧紧抓着他的衣襟,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间。
裴殇到来后,孩子们信赖的大哥哥又多了一个。
他们可以一手牵一个,被两个大哥哥提起来荡秋千耶,一荡荡到土坡上,好好玩的!
两个大哥哥都会飞檐走壁,一次轻功能上三层楼那么高,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迟到了。
又是喜欢上学堂的一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