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问世间 > 第4章 拜师

第4章 拜师

鱼潜于水,鸟翔于天,而谢玄之,也注定待不久这山林。

春五月,谢仪提前回京了。

晨露还未散尽,谢府的青帷马车已碾过朱雀街的御道。谢仪掀起帘角,早也人忙,干燥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股与香山截然不同的人间气笼罩在街道上空。

“小姐当心风凉。”青蘅捧着手炉正要递,却被谢仪腕间的翡翠镯子轻轻推开。那镯子水头极好,映得少女眼眸更加澄澈——这是方琚曾为她求来的,太后亲赐,贺她及笄之礼。

忽闻喧嚣声,谢仪瞥见几个戴镣铐的粮商被衙役押解。

“这是何事?”谢仪问一旁来迎她的管家。

“回小姐的话,这该是安平侯府的案子,但内里详情小的就不清楚了。”

安平侯……她走时这家还圣眷正浓,有烈火烹油之象,如今竟是出了事。

谢仪轻皱眉,只觉自己离京不过一年,更是看不清这朝堂上的扑朔迷离了。

马车沿着大道而行。

谢仪走到书房口,正听到父亲在议事,便没让通报,而是立在屋外等待,却不想屋内人可能说到情绪激动之处,泄了声,让她听了两句。

“荒谬,实在荒谬!那位怎就因为一介宫妃之语就降罪安平侯府?

都是天家的臂膀,就这么随意处置了,我们这些老臣实在心寒啊。”

“安平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暗地里不知道帮那位做了多少脏事,联系实在紧密,一旦不得心了,可不是任人拿捏。

不过,这次确实有些猝不及防,那宫中民女是什么来头?”

……

后面声音又降了下去,便听不清了。

谢仪静静地在门口等候,她向来是不急的。

半个时辰后,才见一华服老人匆匆从书房出来——是吏部侍郎,谢仪行了一礼,走进门去。

“父亲,仪儿回来了。”

“嗯,回来便好,待在山上终归不是个说法。”

“仪儿刚刚路上有所听闻,这安平侯府竟是倒了吗?”

“不过是宫中进了位妖妃,圣上被迷了心,不是什么大事。”一年时光匆匆而过,谢宴看上去却没什么大变化,他仍然在那书桌上缓缓写字。

“仪儿观这京城有风雨欲来之势,父亲可要做些准备?”谢仪默了一下,还是说了一句。

“无需担心,我们根基可是江南谢氏,只要这京城还吃着江南的米,谢家就不会出事。”男人显然没讲此话放在心上,写字的手都未停。

谢仪静了静,没有多说,便退下了。

做了许多苟且事的门户因为毫不相干的罪名倒了台,还有最最公正的天家参与其中,何其讽刺,谢仪过往从不多言,只觉这污水越洗越脏,令人不愿靠近,如今却忍不住质疑其那规矩来。

不再深思,谢仪轻轻关上书房门。

回房路上,正巧碰上她那些庶弟庶妹们,谢仪以往是不怎么与其交流的,略通诗书,半知礼仪,净学些不干不净的手段,让人好生没趣。

而她不过暂离一年,这些兄弟姐妹缺了管教,竟光明正大的在院子中说起天家的闲话来,听其片语,正是关于那位所谓的民间妖妃的。

谢仪想了一下,没有打断。

“听闻皇上微服私访,差点出了差错,这卖馄饨的女子一个飞扑,救了皇上一命!”

“可不是嘛,我还听李家三小姐说,她那天正好在街头,亲眼见着皇上当时都看呆了,最后直接把那民女抱回宫的。”

“他们说这民女天生绝色,如那狐妖转世,有魅惑之象。”

“这可不日日宠幸,夜夜笙歌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句一出,几人皆笑,年纪稍小的妹妹们已然是羞了脸。

眼见这等浪荡之词都出来了,谢仪走了出来。

“见过姐姐。”几人见了谢仪显然有些慌张,但也当即住了嘴,规规矩矩地行礼。

这规矩倒也不是全忘,但谢仪仍然毫不怜惜,“既我已回来,明日便来查查你们的功课。”

刚刚还悠闲赏花嚼舌的几人顿时面色紧张起来,匆匆告别便要回房。

这是临时背书去了,谢仪毫不意外,只望明日检查的结果莫让她头疼便好。

妖妃逸闻传遍京城,天下动乱几人能闻?

谢仪居于观中,也听闻多地起义,本以为此番回京会见这天下形势,却不想这京城权贵更感兴趣的是宫闱秘事,想来是京城安稳,事不关己罢。

但这家国动荡,她一介女儿身,插不上手说不上话,也不知有何门路参与其中,父兄不语,街头不谈,哪怕是世家之女,不过只知道个囫囵事,至于这动乱发展到什么程度,却是一概不知的。

但谢仪聪颖,这些时日,她也惊觉瑞雪宴当日方琚“野草”之意,这大雪过后,烧不尽的起义,不正是野草吗?

只是此话从方琚方元音口中说出着实耐人寻味,她早早便料到今日情境了吗?

她这一灵泉观之行也令有所感悟,说来,自己现在不愿嫁人,却也找不到出路。但那日男子之语,确实给了她一些启发,并非什么打破纲常的狂妄之举,她只是突然惊觉,这世间竟还可以有这种说法,自己过去自以为学识也算渊博,却也不过坐井观天,略见一山而已。

先知而后行,若想做这天下执棋人,必先洞察局势。

思来想去,谢仪决定多读些书,若能再拜一心系天下老师就更好了——先帝的老师顾清顾老先生年前已致仕,现在正是清闲时,而更巧的是,他和玄清道长还是至交好友,谢仪也正因此才提前下山的。

顾清是翰林院出身,写得一手好文章,且是个实干派,无论德才,皆是顶尖。

而且他是个孤臣,不结党,性格古怪还常常有惊世之举,与道士辩令那道士还了俗,为女子讲学使部分女子当了差,如此之类举不胜举。

——

细雨漫过青石板时,谢仪再次立在竹林外,这一片虽偏远人稀,但离皇宫别苑极近,尽显恩宠。

青色的竹叶沾了水,褐色的泥土染了潮气。

这是谢仪第五次来拜访了,这是当世大儒,曾经的文坛领袖,在如今的官场上仍然影响深远,不过几次闭门羹,谢仪等得起。

“姑娘请回罢,”书童撑着油纸伞出来,伞面鱼戏荷叶,甚为精致,“先生近日在注《水经》,便是玄清道长来了也是不见的。”

谢仪并不恼,她微微弯腰,鞠了一躬,将檀木匣子递过,“劳烦再通传一声,学生谢玄之求先生教。”

书童瞥见匣内两本书,那《河防布道图》微微泛黄,乃是前朝孤本,顾老先生已是找了许久,至于这《河道迁移论》,估计便是这姑娘自己写的了吧,他终是叹了口气:“姑娘且等着。”

小雨淅淅沥沥,溅起的小水花沾湿了白色的裙摆。

“姑娘请进吧。”那书童开了门。

穿过青绿的竹林,院中假山旁有颗歪脖子老松,上面挂着块木牌,刻着磨蚀的几乎看不清的三个字,“民为先”。

谢仪知道自己来对地方了。

屋中暖意裹着墨香扑面,年过古稀的老人正踞坐在蒲团上画油纸伞,看音乐模样,该是个蝶戏花图样。

“谢家女儿,不去琢磨婚嫁之事,怎得来寻我这儿来?”

谢仪行稽首礼,双手奉上檀木匣,“学生读《河防布道图》,见固堤疏通处甚为巧妙,但与家中所传舆图略有出入,学生想来前辈严谨,当都无误,思许久,觉这河道变迁恐有规律,闻近日先生注《水经》,特来询问。”

老者笔锋一顿,一滴墨污了伞面,“女娃娃懂得倒是不少。”

“学生冒昧,”谢仪直其身来,“玄之幼时居江南,闻百姓谈家事,其祖辈曾居于江中,周围多附和,玄之探访多家,发现这河流曾变道,几经研究,总结出些规律来,想着先生大才,必然能指点一二……”

话音未落,顾老先生掷来支朱笔。

“画!”

谢仪就着那油纸便作其图来,朱笔稳行,青丝垂落两缕,打在纸上。

她画到水冲泥沙,堆积成滩时,苍老手指点过,“此处应为扇状。”

“先生明鉴,”谢仪顺势填了几道纹路,“水出山口,遇平地,易变势。”

再抬眸时,老者的眼底掠过一丝赞赏。

天已暮色,书童再次来添灯时,顾老先生直起了身,“女娃,老夫可从未收过你为学生。”

“先生著书无数,天下皆传,玄之拜读过先生文章,自然称得上先生的学生。”谢仪同样站了起来,不卑不亢,恭恭敬敬地回答。

“好,好,不愧是京城双姝之一,既然如此,我便认了你这学生罢。”老者笑着拿起那把蝶戏花的伞递给了谢仪,“明日起,辰时来学。”

“是,学生谢过老师。”

白衣女子撑着伞在雨中行走,一旁松枝上刻着“民为先”的木牌在风中轻轻摇曳……

谢仪现在只是知道人间疾苦,有饱读诗书后的同理心,但她还无法感同身受的理解百姓的苦难,而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俯视这些苦难。她的人性让她同情,但她的生长环境使她高傲。(但,这篇是成长文!)(咳,不还有个人人平等的男主嘛,虽然他之前快碎了)

虽然这章我们的男主并未出现,但是!本章情节与其密切相关(密)。这本其实略群像hh,大部分人物都是有意义的!包括方琚、妖妃……(会有高光时刻!)

死去的高中地理知识开始攻击我……冲积扇啥的,其实我记不得了hh,欢迎纠错啊。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本章的基调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拜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第八年新婚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