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鸟鸣声忽而高昂忽而低沉,短促又明亮。沈香龄被叨扰的鸟叫声吵醒,睁开眼后忍冬恰巧梳洗完毕。
她端着脸盆问道:“姑娘醒了?今日我们可有安排?”
沈香龄揉揉眼睛,哑然道:“你倒是精神,这么早就起了。又不是在府里原可以多睡会儿的。”她翻了个身把脸埋在被子里左右蹭。
忍冬将帕子挤好,冒着热乎乎的气放在她脸边。
“姑娘不要用被子擦脸,我已把帕子绞干。”
“我都已习惯早起早睡,倒是姑娘,晚上少看些话本子,白天看不好么?”
沈香龄侧过脸,拿着帕子胡乱抹了一通,她躺起来耷拉着肩膀和脑袋,好似随时都可以躺下,忍冬将帕子接过再次浸湿。
“嘿嘿,夜深了看话本子才有书中才子夜会佳人的意境。让你陪我一起,你又不愿。早早就睡了。”
东升的日光从窗户中逃出,照在这间客房里,屋外的鸟鸣声依然在响,她倦怠地想,自己从沈宅到客栈竟好似没有任何区别,每日醒来后见的第一眼都是忍冬。
不管是从前待字闺中,还是将来嫁入谢府。
大概也没什么分别吧。
她垂着眼皮,眼里有漫出一丝疲累与厌倦。幸好置办了宅子,不管自己在母家还是在夫家,终究都不是自己的家。
“忍冬,你说我们身边要不要再添个丫头?”
忍冬的手一滞:“怎么了?”
沈香龄歪着头:“看你辛苦,每日早起还得烧水端盆,若是在府里,自是不需要你亲自去做这些。”
“在外头就你一个人,有个人搭把手也不错。”
忍冬笑了笑,明白沈香龄的言外之意,“姑娘是不想让我辛苦还是觉得身边人太少,有些冷清?”
“能跟着姑娘游山玩水也是一件乐事,再说,姑娘从不折腾我。到时搬去宅子里,自然要添人,人多到时就热闹了。”
忍冬把帕子一拧笑道:“要是姑娘每日能早些睡就好了,省得我早起都不知道该找谁说说话。”
听她埋怨自己晚睡,沈香龄便不再开口。她胡乱点着头:“你若是闲着也可以出去走走。”
“诶,忍冬,以后要不你就同我葬在一处算了。”她痴笑了一下,趴在床上滚了两圈,“之前南嘉她总说让我对下人好一些,说什么下人也是人。我是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嗯?”
“你想想,我爹娘夫君加起来,同我待在一起的时日都没有忍冬你与我相处的时日多,你说也是不是?”
“还能这样算?”忍冬笑着点头,跟着说赵姑娘确实是个顶好的主子。
她想起沈香龄小时候,性子刁蛮,有些任性总是需要她多加照顾。可渐渐长大,姑娘跟着赵姑娘相处整个人都柔和了许多,对下人的态度也全然不同。
她是沈府的家生子,本就是可以随意打骂,生杀大权也都是捏在姑娘的手里。可赵姑娘每每遇见都会劝沈香龄要对他们好一些。
赵姑娘说过,这世上本应人人平等,每个人家财、身世、性格尽管各有不同,单都是有血有肉之人。
食粟米,饮江河之水,皮肉之下一副骨架而已。
赵姑娘是个想法奇特的人,想到这儿忍冬嘴角微微勾起,一脸欣慰,却又皱着眉担忧地说:“好了姑娘你可别再胡思乱想,我就是个下人哪里能同老爷夫人比呢?”
“快起来吧,该洗漱刷牙啦。”
沈香龄哼哼两声,小声道:“感觉就是不一样嘛。”
两个人洗漱完毕后,跑堂的正在敲门,是将忍冬吩咐的早膳送了上来,二人便在屋里用早膳。
本来打算再来尝尝米粉,可沈香龄终归没吃习惯,她肠胃弱会闹肚子。于是两个人只好老实地吃皮薄馅大的馄饨,还另加了二个肉包子两个素菜包子。
“等会儿我们去岳麓书院拜访山长,也不知沈明喆被打成什么样子,那夜的书生有些跋扈,指不定他又遭了罪。”
闻君安从客房出来,他因腿脚不便只能住在楼下的客房,一出门就瞧见沈香龄和忍冬从楼梯上下来。见她俩正在交谈,原本沉郁的脸上骤然阴转晴,他赶忙推了几步轮椅道:“沈姑娘早,今日起这么一大早是打算做什么去?”
“诶—!“沈香龄还差最后两个台阶才下楼,停下后一只脚向后勾起,从最末的楼梯上侧身歪着头同他打招呼:”闻公子早~”她眯着眼睛笑:“我今日就随意出去走走,不做什么的。”
闻君安又道:“左右我也无事…”
他的话被沈香龄打断:“怎么好意思又劳烦闻公子?你这几日就好生歇息,等我安置妥当后,钱掌柜的事还等着闻公子想办法呢。”
“我和忍冬着急就先走一步了。”
沈香龄说完拉着忍冬往外走,一边又笑嘻嘻地回过身来冲闻君安挥手说再见。
一幅情真却避让的态度。
待沈香龄走后,他敛起笑意,食指点着轮椅扶手。
明明是去书院,为何不让我一同前往?
另一边,沈香龄吩咐听音歇息几日再做打算,那定然不是与钱掌柜有关。可她的态度就像是明摆着不想让他掺和进去,多了一丝防备之意。
昨日都还一如往常,今日去见沈明喆就不行了?相比于拜访弟弟,之前购买私宅明明是更私密之事,今日骤然换了副态度提防自己,倒是奇怪。
闻君安敏感,沈香龄稍稍一转圜态度,他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他控制不住自己,却又对自己的这般行径极为唾弃。
之前,她一直在夸他聪明,这是一句夸奖也表明她知道这一点,她曾暗自审视过自己。
闻君安一一将自己同沈香龄说过话回想,脑中有一丝线头但是总是抓不住。
还是说单单是自己多想了?
他叹了口气,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并没有立场去问她,费尽心思到头来连关系都扯不上,只能当个匍匐在她身边的门客。
“又在这儿当望妻石呢?”
闻君安侧头看向靠着楼梯扶手,一手叉腰的闻逸。
“你今日起得很早。”
闻逸耸耸肩:“胡郎中昨晚去赌坊我就没跟着,睡得早罢了。”他一步步走下楼梯,整个人格外肆意,手脚都是往外甩的。
闻君安收回视线,不想看他那要了命的礼数。
闻逸道:“你就直接跟在后面不行吗?反正她也没说不让你跟着。”
习武之人,耳朵倒是一样灵敏。
“不行。”
不管是他的脚步还是轮椅都会发出声音。
闻逸不知道闻君安的担心,还嘀咕着,“唉,真是死脑筋。”
闻君安挑挑眉,看着正在打哈切的闻逸突然有了个点子:“左右你今日无事,不如替我去探一探?”
闻逸退后一步。
“我?”
“我才不去。她不就是出去一趟逛逛街么?有什么好探的。”
闻君安悠悠道:“昨日我同沈香龄去看了宅子,恰巧旁边是杨太傅的老宅。可稀奇得是,杨太傅的老宅,却让我心生熟悉之感。”
“杨太傅…?”
“可惜在杨府的老宅里探了一番,我并没有想到什么,只是…”
啊,他倏地想到,是那位书生。
他与沈香龄共同知晓的就是昨日的那位书生,那位书生也是就读于岳麓书院。
她不告诉自己要去书院,刻意避开更是说明他的猜测有可能是对的。想到昨夜她果断的言语,有一丝想法在他心里冒了头。
“你得帮我去探一探,可能这次沈姑娘来岳州,不只是避暑那么简单。”
闻逸眯着眼一脸不信闻君安的表情。
闻君安笑笑:“你用了早膳再去,想来沈姑娘需要先关心一会儿他的胞弟。”
闻逸:“我去有好处么?”
闻君安右手点点自己的脑袋,露出了个狡猾的笑容。
行吧。
“你真是我祖宗,我都八百年没干过偷听的活儿。”他左右抱臂往后拉筋骨,“一炷香后再说。”
闻君安点头,他记得那书生除了同沈香龄的胞弟是同窗之外,昨夜口中还一直念叨着什么孙姐姐,所以沈香龄才没有立即离开。
孙姐姐…
姓孙?
闻逸转头找了个桌子坐下,在小二那儿要了碗馄饨和一碟包子再加一碗拌粉。闻君安走到闻逸身边问:“你可知这一带可有姓孙的名门望族么?”
“这一带我不清楚,如若要知道只能写信去问问闻语楼。不过孙姓最出名的不就是鲁俊孙氏?”
“他们三代同堂在朝为官,且都是高官,应该够得上名门望族吧?”
闻君安问道:“你说来听听。”
“那就从最有名的说起。”
“如今,孙家的嫡子孙荣轩现任中书侍郎,正三品。他们祖上我就不说的太细,祖上高中后一路高升,曾任先皇的恩师,得赐爵位,之后就在六安城里扎根住到如今。”
“不过孙府府内的规矩是出了名的固执、死板,比之那些老学究都有过之无不及。”
“孙荣轩娶了杨太傅的嫡女杨韵为妻。”
“原本杨韵是要入宫去给先皇帝老头当妃子,可在选秀之前杨太傅将杨韵亲事定了下来,嫁给了孙荣轩。”
“传言说杨韵早就爱慕孙荣轩。”他到这里停顿了下,说了些自己的想法,“我想也是,你说如若不是杨韵自己选的,杨太傅不舍得女儿入后宫,又怎么会把自己女儿嫁到孙府去?”
“后来嫁入孙府后,府中的长辈利用三从四德、女戒女训多次刁难她,在生下一女后不久病故。这事当时闹得很大。”
“先皇看在太傅的面子上,为了给杨氏一个交代,就把孙氏的爵位以苛待发妻以致亡故的名头给废了,为表明态度还赐给了当时还未足月的杨韵的女儿一个乡君的爵位。”
“孙荣轩失意,有一段时日犹如行尸走肉,在六安城里闹出了许多笑话。”
杨太傅?
那不刚好就在此地,真是好巧。
闻逸继续道:“那个时候我们万宝坊还专门开了个说书堂,专门讲孙荣轩上街发疯的事,直到他开始吃五石散才消停了一段时日。”
“杨韵下葬之后,杨太傅更是一夜白头。”闻逸勾勾嘴角,想起了些有趣的事,“你定是想不到,几十年前大周的女子可没沈姑娘这么潇洒。”
“在路上不带帷帽都会被责骂说不守妇道。是后来杨太傅提议设立了宫学,让男女同窗一起进修学习。”
“朝中一开始群臣反对,后来听说是三师三公亲自授课,还是送进宫同皇子公主们一起上课,大家反而偃旗息鼓,更有甚者是挤破了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
“这位杨太傅我觉得他是个奇人,曾经万宝坊的说书人还戏称杨太傅自己死了一个女儿,便失心疯把大周所有的女子都当做是他的女儿。”
听到这儿,闻君安皱着眉,他额角的疼痛开始拉扯起来。
“还有么?”
“还有什么?”
“关于孙家的事。”
闻逸用力地想了想,这没在闻语楼还真是不方便。
“孙家…孙家的话,最近的大事不就是孙荣桓送了他的庶女进宫选秀。”
“他的庶女本就身子不好,不知得了哪位名医圣手调养,竟好了个大半。我记得好似是入选了。”他不耐道:“这就要去闻语楼问问看了,我晚些时候去写信。”
闻君安思忱着。
秀女?入选?
老金说过那宅子曾有姑娘住过并被选秀入宫。
可这和沈香龄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为何要了解这些?
他一股脑地将闻逸的话收拢在脑中,转了好几个弯,直到闻逸吃起了馄饨,这才将事情理清。
闻君安道:“是孙荣轩没落,所以孙荣桓这才将自己的庶女送进宫打算搏一搏?”
闻逸匆忙地咽下一口滚烫的馄饨,烫得他心口疼,赶忙喝口冷茶压了压。
“他们才不需要什么搏一搏,更像是要在皇上面前表忠心,想同皇上的关系更巩固些。孙家氏族本就人多,开国后光宗耀祖,入朝为官者也居多。”
“孙荣桓也算是被孙荣轩扶持起来的,他们兄弟俩如今都身居高位,也算是兄友弟恭的表率。”
闻君安喃喃道:“这样…”
杨家同孙家这也算是实打实地结了仇。
他灵光一闪,想起那两座挨得很近的院子。
如若孙荣轩本就和杨韵在幼时相识,那么杨韵选择他也不无道理。罢了,不去想这些额外的东西。他听见吸溜的声音响起,闻逸正埋头吃着馄饨。
闻逸道:“你盯着我干什么?好奇怪。”
我也不想看,看你吃东西没有提起一丝胃口。
闻君安毫无兴趣地瞥了一眼闻逸。
“没什么,你慢慢吃吧。”说着推着轮椅走了。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