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韵又看向萧钦:“话赶话,我正好说说炎凤品牌下的商业盈利分配。
其中五成充入内库或再投资,三成用于慈善,剩下两成则是皇室成员的分红。
自皇上这代起,无论公主、皇子皆能分得炎凤品牌名下商业的总盈利的一分利,参与商业事务的皇室成员可获得其具体经营项目的两成盈利。
但无论是盈利分红,还是业务分成,都只限于本人。
例如公主出嫁,皇子分封,都无权让子女继承。
待他们百年后,分红比例自动收回。
唯有皇室一脉可继续传下去。
不过,旁支后代可自行出资参与炎凤品牌名下的商业投资,按资金比例分红。”
闻言,有孩子的后妃们都是一喜。
尤其是生了公主的庄妃。
虽然说皇上待大公主还不错,将来肯定会有不菲的嫁妆,但有了这份分红,女儿出嫁后就再也不用为银钱发愁了。
甚至连女儿将来的孩子,也能参与皇室商业投资有不错的生活保障。
原本不怎么开心的皇后,听到这样的好事,自然也没有不赞成的。
贤贵妃也是心有感慨,皇太后这样的做法,其实惠及的是以后那些不受宠的皇子公主。
萧钦这个做父亲的,自然就更不会不满意了。
不过,他有点好奇的是:“母后说的慈善是指……”
冯韵解释:“以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都有可能建立皇家学院,皇室一定得是主体出资人。
除此以外,抚养孤儿的育婴堂,安顿孤寡残病老人的养济院,逢大灾荒时的救济物资,我觉得都应该以皇室的名义出资。
这既是提升皇室口碑的渠道,也能让皇室与民众更加亲近。
像皇家学院,还有育婴堂,也能以皇室的名义为国家培养更多合适的人才。”
萧钦眨了眨眼,他总觉得母后话里有话,他并不太理解,不过这是好事,他并不反对就是了。
丰盛的年夜饭端上桌,冯韵主张分餐制,也不需要宫女帮她布菜,自己对着全是符合自己口胃的菜不停地动筷子。
其他人的菜色,也是根据各人不同的口味,分别烹制。
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至少大家不至于只是在冯韵这里装装样子,然后再回宫自己补一顿。
用完餐,皇后突然提起一件事情:
“母后,开了年,大公主就年满十四了,也该定下驸马人选了。
原本头几个月就该跟母后说起来的,但一直事忙,妾身就给耽搁了。”
闻言,庄妃心中一紧。
冯韵两眼茫然。
啥?
虚岁刚十四的大公主要嫁人了?
哦,这是封建王朝的古代,女子十三四岁谈婚论嫁再寻常不过。
但,十三岁的女孩儿发育都没完全呢,过个一两年就生孩子,冯韵实在接受不了。
尤其大公主还是她认识的人。
冯韵深吸一口气,缓了缓自己的情绪,随即便直接驳了回去:
“我看大公主还年幼,不着急。”
庄妃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又觉得女孩儿都是这个年龄定下婚事的,万一太晚,对女儿是不是不好?
皇后更是诧异,却不敢跟皇太后呛声,只能将目光投向了萧钦,希望萧钦能劝上两句。
萧钦看了大女儿两眼,也觉得年龄太小了。
他倒不是因为反对一直以来的规矩,纯粹是因为这是他的女儿,老父亲心理发作而已。
“母后说地对,沁儿还小,晚两年再说不迟。”萧钦最后道。
皇后:……
皇后还是忍不住劝说皇太后:“母后,民间的女孩儿十一二岁订婚的大把,十三四岁出嫁正正好。
咱们大公主现在才来说婚事,其实已经有点晚了。”
她之前不提是故意想拿捏庄妃。
现在提出来,也确实是因为大公主年纪大了,再不提别人怕是要说她这个皇后不贤,嫡母不慈了。
冯韵:……
冯韵转头招来懂医术的玉虹:“玉虹,你通晓医术,你来跟大家说说,女子最合适的生育年龄是多大?”
玉虹直言:“若真要论及最合适的年龄,女子应在二十岁以后生育为佳。”
冯韵又问:“那十四五岁的女子生育是否更加艰难?”
玉虹点头:“的确如此,女子十四五岁身体尚在发育,并未完全长成,这个时候生育胎儿,不但对母体有损,胎儿也通常羸弱容易夭折。
且相比于二十岁以后生育的女子,十四五岁的孕妇难产的概率也更高。”
闻言,庄妃的心都揪紧了。
这下,她倒宁愿女儿晚点再出嫁了。
皇后心中不以为意,她不也是二十岁以前生的孩子吗?
儿子出生的时候是有点弱,但养一养就养回来了。
“二十出嫁,也太晚了。”
皇后出声:“皇室公主这么晚出嫁,只怕外面会有不少风言风语。”
萧钦哼了一声:“朕的女儿,何时轮到外人嫌弃了?只有朕挑女婿的,没有外男来嫌弃朕的女儿的!”
皇后顿时哑口无言。
冯韵也知道这个时代让女子二十以后再出嫁不现实,于是便道:“我看,女子十六论嫁,十八出嫁,刚刚好。
夫家疼新妇的,待二十岁再生育也等得起。
夫家若着急抱孙子,十八岁生育也总好过十三四岁。”
冯韵看向玉虹,玉虹肯定了冯韵的看法:“的确要好上许多。”
萧钦支持:“那就这么定了。”
冯韵喃喃:“得让钟鼓司宣传一下。”
在旁边伺候的越盈应声而笑:“是,奴婢会传达。”
心里却在同情钟鼓司,又得忙出火花来了。
皇后怔了怔,随即看向了自己的儿子:“若公主如此,那皇子呢?
皇子成婚太晚的话,怕是大臣们都得有意见呢。”
萧钦直接回怼:“朕的儿子,轮得到外人多嘴?
十八成婚挺好,免得过早接触女色移了心性。”
皇后彻底闭嘴了。
今天这顿年夜饭,她算是吃了一肚子气。
冯韵问了时辰,开口让大家散了。
带着三皇子的淑妃也不矫情,抱着三皇子行礼告退。
皇后看了皇上一眼,目露期待,但萧钦压根不搭理她,皇后只能落寞地离开。
庄妃有一肚子的话要跟女儿说,也拉着大公主回宫了。
这时,二皇子萧淼凑到冯韵跟前,声音带上了撒娇的意味:
“皇祖母,孙儿听说宫里即将有几千内侍要出发去东境参加玄武军的选拔,孙儿……也想去看看。”
冯韵意外地看了萧淼一眼:“你听谁说的?”
很多朝中大臣都还不知道玄武军的存在,更别说冯韵让万峰在内廷中挑出了几千个身体健壮、不怕水的内侍,准备给玄武军扩员。
一是玄武军的规模还不大,第一批的士兵已经初有成效,增添第二批顺理成章。
二是冗余内侍实在太多,尽管冯韵想办法安排了不少内侍去打理炎凤品牌相关的商业事务,也给需要去全国各地宣传的钟鼓司增加了不少人手,但还是有许多内侍都闲在内廷或各个下属机构。
于是挑选出一批合适的内侍充入玄武军,也算是一举两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