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熹微的那句“我选择公开课”,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尚未平复,顾怀瑾的行动模式已经瞬间切换。
之前的凝重和迟疑被一种锐利高效的专注力取代,他仿佛一台接收到明确指令后全力运转的精密仪器。
“好。”
他松开覆着她的手,眼神里的温柔被冷静的计划性覆盖,
“既然决定了,我们需要立刻开始。时间不等人,舆论发酵的每一分钟都很关键。”
他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周晨阳的电话,言简意赅:
“沈小姐同意了。
通知李薇,团队二十分钟后线上会议,我要看到公开课的初步框架。
另外,把‘归途’公司赵总的联系方式给我。”
挂了电话,他看向沈熹微,目光如同手术灯般精准:
“你需要换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
这里已经不安全,媒体可能会想方设法靠近。
我在江畔公寓有套房子,安保严密,记者进不去。让姜悦陪你过去,周晨阳会安排车接送。”
他的语速很快,条理清晰,不容置疑。
沈熹微还沉浸在做出重大决定后的轻微眩晕感里,几乎是被动地点头。
顾怀瑾的果断和高效,像一阵强风,吹散了她心头的迷雾,也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定感——仿佛登上了一艘驶向风暴中心的船,虽然颠簸,但掌舵者足够可靠。
“你先简单收拾一下必需品,电脑、参考资料都带上。”
顾怀瑾边说边环顾了一下客厅,目光落在她的书架上,那里摆放着不少关于殡葬礼仪、生死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这些书,挑重点的带上几本。接下来的几天,你会需要它们。”
沈熹微依言起身,走进卧室。
顾怀瑾则走到阳台,拨通了“归途”公司赵总的电话。
他言谈间既保持了必要的客气,又带着一种不容敷衍的强势,简要说明了情况和计划,并强调需要“归途”公司以合作方的身份全力支持,包括提供行业背景资料、可能的案例支持(需匿名处理)以及官方渠道的声援。
电话那头的赵总起初显然十分震惊和担忧,但在顾怀瑾冷静的分析和承诺下,最终表示了配合。
等沈熹微收拾好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和一个装书的手提袋出来时,顾怀瑾已经结束了通话,正站在客厅中央,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 presumably 是在处理工作邮件或信息。
“车大概五分钟后到楼下。”
他抬头看她,
“姜悦已经到了小区门口,周晨阳会接上她一起。”
他的安排周密得让人无从挑剔。
沈熹微看着他,这个瞬间,她清晰地感受到他们之间巨大的差异。
她习惯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缓慢、注重情感流动的环境里工作;
而他是活在风口浪尖、习惯于用速度和策略掌控全局的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此刻却要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交汇。
“顾怀瑾,”她轻声开口,
“谢谢你。”
顾怀瑾操作手机的动作顿了一下,抬眼看向她,似乎有些不解。
“谢谢你不是简单地帮我‘灭火’,”
沈熹微补充道,
“谢谢你想到了……这个方式。”
这个看似疯狂,却真正触及问题核心的方式。
顾怀瑾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他收起手机,走向她,语气平淡却认真:
“不用谢。这是‘我们’的选择,也是目前看来,唯一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路径。”
他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
“走吧。”
转移过程比想象中顺利。
周晨阳安排的车直接从地下车库接上他们,巧妙地避开了守在前门的几个记者。
姜悦已经在车上,一见到沈熹微就紧紧抓住她的手,脸上写满了担忧和义愤,但看到顾怀瑾在场,她把一肚子的话暂时憋了回去,只是用眼神传递着支持。
...
顾怀瑾的江畔公寓位于顶层,视野开阔,装修是现代简约风格,黑白灰的主色调,线条利落,整洁得像样板间,缺乏生活气息,但确实非常安全私密。
安顿下来后,顾怀瑾立刻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线会议。李薇和她的核心团队已经在线等候。
“各位,时间紧迫,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顾怀瑾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冷静而具有权威性,
“沈小姐已经同意公开课的方案。李总监,说说你们的初步构想。”
沈熹微和姜悦坐在稍远一些的沙发上,也能清晰地听到会议内容。
姜悦紧张地攥着沈熹微的手,沈熹微则努力集中精神。
屏幕那端的李薇显然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语速很快:
“好的,顾总。
我们初步构思,这场公开课的核心定位不是‘辩解’,而是‘普及’和‘沟通’。
主题就按您定的,‘生命的温度:告别背后的尊严与意义’。
场地方面,我们建议租用市图书馆的报告厅,环境庄重,学术氛围浓,能过滤掉一部分纯粹看热闹的受众。”
“嘉宾和听众呢?”顾怀瑾问
“听众采取预约制,通过我们和图书馆的官方渠道发放免费门票,但需要实名登记,以便审核和控制现场。
我们会邀请主流媒体的人文、社会版记者,以及高校社会学、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师生,还有……
一些知名的公益人士和意见领袖,确保现场氛围的理性和建设性。”
李薇回答得条理清晰,
“至于嘉宾,目前考虑是沈小姐作为主讲人,或许可以设置一个简短的对话环节,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或心理专家进行对谈,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层次感。”
顾怀瑾沉吟片刻,目光转向沈熹微:
“沈小姐,你的看法?”
突然被点名,沈熹微微微一怔,随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走到电脑旁,对着麦克风清晰地说:
“李总监的思路很好。
但我有一个建议……
对谈嘉宾,或许可以考虑邀请一位……
经历过至亲离世,并从悲伤中走出,对生命有深刻感悟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可能比纯理论更能打动人心。”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李薇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赏响起:
“沈小姐这个提议非常好!真实的故事最有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公益组织寻找合适的分享者。”
顾怀瑾看了沈熹微一眼,眼神中带着肯定:
“可以。李薇,把这个点子融入方案。
另外,活动流程要突出互动性,留出足够时间给现场提问。
我们不回避任何问题,但主持人要把握好节奏和尺度。”
“明白。安保方面我们会加倍重视,确保现场秩序。”李薇补充道。
“演讲内容呢?”
顾怀瑾看向沈熹微,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你需要准备一个大约一小时左右的演讲,PPT辅助。
重点是什么?”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沈熹微身上。
她感到心跳加速,但一种属于她专业领域的内驱力开始压过紧张。
她思考了一下,开口道:
“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可能需要简单澄清一些常见的误解,比如殡葬礼仪师的具体工作内容,我们不是遗容化妆师,而是通过仪式策划,帮助生者宣泄情感、梳理关系、获得力量。”
她思路越来越清晰: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分享这个职业让我看到的关于生命的故事。比如,如何通过一场告别式,让一个家庭和解;如何尊重逝者的意愿,让告别充满个性而非千篇一律;
还有……死亡如何教会我们更好地活着。我想传递的核心是,死亡不是可怕的终点,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庄严的告别是对生命的致敬。”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恢复了平日里的沉静和力量,仿佛不是在对着一群陌生人做汇报,而是在阐述一个她深信不疑的信念。
顾怀瑾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她。
他看到了一种光芒,一种超越了此刻网络暴力的、源于内心坚定信仰的光芒。
这光芒,比他见过的任何公关话术都更有说服力。
“很好。”
他简短地评价,然后对李薇说,
“内容方向以沈小姐的构思为主,你们团队负责帮她梳理结构、制作精美的PPT,提供演讲技巧的支持。
记住,核心是‘真’,不要过度包装。”
“明白。”
会议又持续了半个小时,讨论了细节安排、宣传节奏、应急预案等。
顾怀瑾展现出惊人的掌控力和决策效率,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快速拍板。
沈熹微在一旁听着,仿佛上了一堂高强度的危机公关实战课。
她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那个需要她教导“情感”的顾怀瑾,这是一个在属于他的战场上运筹帷幄的指挥官。
会议结束后,顾怀瑾合上电脑,房间内暂时恢复了安静。
姜悦长长舒了口气,拍着胸口:
“天哪,听得我紧张死了!不过……微微,你刚才好帅!说得太好了!”
沈熹微笑了笑,感觉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
顾怀瑾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杯水:
“接下来几天,你会非常忙。李薇的团队会有人过来协助你准备讲稿和PPT。
你需要集中精力,外界的一切干扰,我会替你挡住。”
他的话语像一道坚固的屏障。沈熹微接过水杯,点了点头。
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但这一次,她不是独自一人。
她有她的专业知识,有姜悦这样的朋友,更有身边这个愿意为她构筑战场、与她并肩而战的男人。
“那个……”
沈熹微忽然想起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
“活动的名字,‘向阳而生’,是你想的吗?”
顾怀瑾看着她,窗外江面的粼粼波光映在他深邃的眼底。
他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
“嗯。污泥和黑暗确实存在,但生命本身,总是趋向光明。”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在他心里,她本身就是那缕能穿透阴霾、带来生机的微光。
这个方案,不仅是危机公关,更是一场为她正名的仪式,一次面向所有人的、关于她内在光芒的展示。
向阳而生的,不仅是这场活动,更是他决定要携手共度的,他们的未来。
方案已定,接下来,便是全力以赴的奔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