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怀瑾那条仅四个字的朋友圈,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广阔而复杂的社交圈里漾开了层层涟漪。
商业伙伴的祝福、下属的惊讶、媒体人的玩味调侃……
所有这些外界的喧嚣,都被他不动声色地挡在了那间顶层公寓的门外。
公开课结束后的第三天,沈熹微才真正从那种高度紧张后的虚脱感中彻底恢复过来。
网络舆论已然逆转,“归途”公司的业务咨询量激增,连带着公众对殡葬行业的讨论都朝着更理性、更人文的方向发展。
赵总打来电话,声音里是掩不住的兴奋和感激,甚至提出要给她升职加薪,被沈熹微婉言谢绝了。
她做这件事,本心并非为了这些。
此刻,她正站在顾怀瑾江畔公寓的开放式厨房里,对着冰箱里的内容发愁。
这几天,他们的三餐基本靠周晨阳或姜悦带来的外卖解决,精致,但吃多了总觉得缺少点烟火气。
顾怀瑾这个家,装修得如同高端酒店套房,整洁、奢华,却冷冰冰的,缺乏生活痕迹。
冰箱里除了矿泉水、进口啤酒和几盒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速食沙拉,几乎空空如也。
“在看什么?”
顾怀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穿着灰色的家居服,头发有些随意地垂落,少了西装革履的凌厉,多了几分慵懒随性。
沈熹微回过头,指了指空荡荡的冰箱:
“我在想,是不是该去买点菜?总不能一直吃外卖。”
顾怀瑾闻言,挑了挑眉,走到她身边,一起看向冰箱内部。
他的表情有一瞬间的……茫然?
仿佛“买菜”这个概念,离他的日常生活十分遥远。
“买菜?”
他重复了一遍,然后很自然地拿出手机,
“需要什么?我让晨阳或者生活助理去买。”
沈熹微看着他熟练地就要拨号,忍不住笑了,伸手轻轻按住了他的手机屏幕:
“不用麻烦别人。我们自己去,好不好?”
“我们?自己去?”
顾怀瑾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显然,逛菜市场或者超市,不在他日常行为清单的前列。
“嗯。”
沈熹微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和坚持,
“菜市场很有意思的,能感受到最鲜活的生活气息。
你之前不是说要学习感受吗?那里是最好的课堂。”
顾怀瑾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那句“我让助理一小时內把超市搬空”的话在嘴边转了一圈,又咽了回去。
他想起契约初期,她带他去菜市场时,他那份格格不入的尴尬和试图用经济学原理解读一切的可笑。
时过境迁,心境已然不同。
“……好。”
他最终妥协,带着点无奈的纵容,
“我去换衣服。”
半小时后,当顾怀瑾的黑色宾利停在离公寓不远的一个大型生鲜超市门口时,他脸上还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周末的超市人潮涌动,嘈杂喧闹,与他平日出入的高端场所截然不同。
沈熹微却显得很自在,她熟练地推起一辆购物车,
看了眼身边西装革履、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顾怀瑾,忍不住轻笑:
“顾总,您这身打扮,像是来收购超市的,不是来买东西的。”
顾怀瑾低头看了看自己一丝不苟的西装,也意识到不妥,有些懊恼地抿了抿唇。
他习惯了随时处于工作或待客状态,竟忘了换身便服。
“没关系,”
沈熹微看出他的不自在,主动伸出手,轻轻挽住了他的臂弯,
“跟着我就好。”
这个自然而亲昵的动作,让顾怀瑾的身体微微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
臂弯处传来的温热和轻微的力道,像一种无声的安抚和引导。
他任由她挽着,推着车,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
沈熹微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她目标明确,穿梭在各个区域之间。
拿起一把青菜,会仔细看看是否新鲜;
挑选水果,会轻轻按压判断成熟度;
...
甚至还会跟相熟的摊主聊上两句,问问今天的鱼是不是刚到的。
顾怀瑾跟在她身边,起初还有些拘谨,目光警惕地扫过周围,仿佛在评估潜在风险。
但慢慢地,他被沈熹微那种沉浸于日常生活的专注和从容所吸引。
看着她为了几毛钱跟摊主认真还价,看着她因为买到一颗形状奇特的土豆而露出孩子气的笑容,看着她仔细对比不同酱油的配料表……
这些琐碎、平凡、甚至有些“浪费时间”的细节,组合起来,却构成了一幅异常生动温暖的画卷。
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充满烟火气的人间真实。
“你看,这种小番茄很甜,晚上可以做个沙拉。”
“顾怀瑾,你吃香菜吗?”
“我们买点排骨吧,炖汤喝,你最近睡眠好像还是不太稳,喝点汤安神。”
...
她不时地回头跟他说话,征询他的意见,把他自然地纳入到“我们”的生活规划里。
顾怀瑾大多时候只是“嗯”一声,或者点头,但他很认真地听着,看着她将一样样食材放入购物车。
冰冷的金属推车里,渐渐被五颜六色的果蔬、鲜肉、调料填满,变得丰盛而具体,
就像这个原本空旷冰冷的公寓,因为她的存在,正在一点点被填满生活的温度。
结账时,看着扫描枪下不断跳动的数字,和最终那个对于他而言微不足道、却代表着具体生活的金额,顾怀瑾心里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
不是算计成本效益,而是一种……参与感和满足感。
回到公寓,沈熹微系上围裙,开始在厨房里忙碌。
顾怀瑾本想帮忙,却被她以“厨房重地,闲人免进”为由推了出来。
他只好靠在厨房的门框上,看着她熟练地洗菜、切菜、起锅烧油。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细微尘埃,也给她忙碌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锅里热油滋滋作响,食材下锅时升腾起带着香气的白雾,抽油烟机发出低沉的轰鸣……
这些声音和气味,交织成一种嘈杂却温馨的背景乐。
顾怀瑾看着这一幕,有些出神。
他的世界向来是安静的、高效的、秩序井然的。
谈判桌前的博弈,会议室里的决策,书桌前的案头工作……
每一个环节都追求精准和结果。而眼前这幅景象,却充满了无序的、过程性的、甚至有些手忙脚乱的生机勃勃。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还在部队的时候,偶尔休假回家,母亲也是这样在厨房里忙碌,父亲则会像他现在这样,靠在门边看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那种平淡的幸福感,曾经离他很远,后来更是随着父母的离世和战友的牺牲,被彻底封存在记忆深处。
此刻,这种久违的、属于“家”的感觉,竟然在这个他原本只当作临时居所的公寓里,悄然复苏了。
晚餐很简单,三菜一汤:
糖醋小排,清炒时蔬,番茄炒蛋,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排骨汤。
摆在他那张平时只用来放电脑和文件的黑胡桃木餐桌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却又奇异地和谐。
沈熹微给他盛了碗汤,汤色清亮,香气扑鼻。
“尝尝看,小心烫。”
顾怀瑾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送入口中。温热的汤汁带着玉米的清甜和排骨的醇厚,瞬间暖透了胃腑。
味道说不上多么惊艳,却有一种扎实的、熨帖人心的家常美味。
“很好喝。”
他抬头,看着对面正有些紧张地等待评价的沈熹微,真诚地说。
沈熹微松了口气,脸上绽开笑容:
“那就好!多吃点。”
两人安静地吃着饭,偶尔交谈几句,内容无关工作,无关风浪,只是关于菜的口味,关于明天天气,关于超市里看到的有趣小事。
没有食不言的规矩,也没有刻意寻找话题的尴尬,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松弛和陪伴。
吃完饭,顾怀瑾主动起身收拾碗筷。
沈熹微想接手,却被他按住:
“你做饭,我洗碗。公平。”
看着他挽起衬衫袖子,略显笨拙地将碗碟放进洗碗机,研究着各个槽位该放什么洗涤剂时,沈熹微靠在厨房门口,忍不住笑了。
这个在商场上翻云覆雨的男人,此刻却像个认真学习新技能的大男孩。
这种反差,让她心里软成一片。
收拾停当,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江对岸的霓虹倒映在漆黑的水面上,流光溢彩。
他们没有开大灯,只留了沙发旁一盏落地灯,散发着昏黄温暖的光晕。
沈熹微窝在沙发里,抱着一个柔软的抱枕,翻看着姜悦发来的、昨天公开课的照片和视频片段。
顾怀瑾坐在她身边,手臂自然地搭在她身后的沙发靠背上,是一个近乎拥抱的姿势。
他没有看手机,只是安静地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听着她偶尔因为看到某个有趣画面而发出的轻笑声。
空气里弥漫着排骨汤的余香,还有她身上淡淡的、好闻的洗发水味道。
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感,将顾怀瑾牢牢包裹。连续几天高度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彻底放松下来。
他甚至感觉到一阵久违的、沉实的困意袭来。
原来,“家”的感觉,就是有人问你吃不吃香菜,为你亮一盏灯,和你分享一碗热汤,然后在平凡的夜晚,让你感到心安和困倦。
这个由钢筋水泥玻璃构筑的、原本冰冷空旷的空间,因为她的存在,变成了一个坚不可摧又温暖无比的堡垒。
外面世界的风雨再大,只要回到这里,仿佛就能被彻底隔绝和治愈。
顾怀瑾微微侧头,将下巴轻轻抵在沈熹微的发顶,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吾心归处。
原来,就是这方寸之间的烟火人间,和身边这个让他愿意卸下所有铠甲的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