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给秦始皇当老师 > 第3章 考试

第3章 考试

若是平常人看到眼前这幅景象定然惊慌失措,但刘彻寻仙多年,他呼吸带着急促,询问眼前的帝王:“这里可是仙界?”

嬴政下意识皱了皱眉,还没来得及说话,刘彻便看到宁晚面前那台方正的“投影仪”正亮着,屏幕上星河流转,仿佛伸手就能触碰,连星子间细微的光晕都纤毫毕现。

刘彻半弯下腰,玄色龙袍的下摆拖在织着云纹的地毯上,他的手指悬在投影仪机身上方三寸处,指节微微泛白,既想触碰这能映出天地万象的“仙家法器”,又怕自己凡俗之手惊扰了神迹。喉结滚动数次,他终于忍不住转头看向宁晚,声音里带着帝王少见的急切,连平日里端着的威仪都散了大半:“这位仙子,此等神物莫非是西王母座下的‘星河镜’?它既能显星辰轨迹,可否照见长生之路?朕寻遍天下方士,求的便是与天地同寿,若仙子能指点迷津,大汉愿以万匹丝绸、千斤黄金供奉。”

宁晚刚要开口解释“投影仪”不过是现代科技产物,并非什么仙家至宝,脑海里却突然响起系统冰冷的机械音:“检测到关键帝王人物尚未全部集结,时空锚点将在十秒后开启,请宿主做好准备,避免时空紊乱。”

“十、九、八……”

倒计时的数字在脑海里回荡,暖阁中央的空地突然泛起刺眼的白光,那光芒比正午的烈日还要灼眼,让在场众人下意识地抬手遮目。刘彻被白光晃得眯起眼,腰间佩剑的剑柄被他攥得发烫,口中低喝:“何方妖邪作祟?”

他本能地想唤卫青护驾,可话音未落,白光已渐渐褪去。待众人放下手臂,暖阁内的景象让所有人大惊,原本空旷的地面上,竟凭空多了十余道身影,身着不同朝代的帝王服饰,气场各异,却都带着九五之尊的威严。

最先踏入众人视野的是汉高祖刘邦,他身着玄色锦袍,腰间佩剑的剑鞘上镶嵌着朴素的碧玉,虽无过多奢华装饰,却难掩开国帝王的锐利。他刚站稳便抬手按在剑柄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内,先是落在嬴政身上,眉头微挑,一时间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怎么在这地方见到秦朝那暴君;转而看向刘彻时,见对方身着汉家龙袍,又松了些许戒备,开口时带着沛县口音:“你是大汉后世帝王?此乃何处?为何召朕前来?”

紧随其后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他身材魁梧,一身戎装未卸,甲胄上还沾着些许虚拟的战场风尘。他手按腰间玉带,步伐沉稳如钟,目光扫过众人时,眼中多了几分探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甲胄的边缘,那是他在战场上思考时的习惯。

“高祖!”一声带着颤音的惊呼打破了短暂的寂静。宁晚循声望去,只见蜀汉烈祖刘备正快步走向角落,他身着素色锦袍,面容温和却难掩眉宇间的忧思,双手微微张开,似是想与那人相认。可他刚走两步,便被一道挺拔的身影拦了下来。

拦路的是明成祖朱棣,他身着明黄色常服,衣料上绣着暗纹五爪龙,眼神锐利如刀,周身带着常年征战的肃杀之气。语气也带着几分疏离:“这究竟是哪?”

谁知刘备压根不理,隔空喊到:“高祖,在下刘备刘玄德。当年高祖建立大汉,吾身为汉室宗亲,在乱世中起兵,志在匡扶汉室!”

他话音刚落,站在朱棣身后的明太祖朱元璋突然往前一步,玄色龙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朱元璋面色瞬间沉如墨色,目光死死盯着朱棣,声音里满是怒意,连带着手指都在微微颤抖:“老四!朕亲手把江山交给允炆,为何会传到你的手里?!”

朱棣看着眼前的父亲愣住,过了许久,脊背挺得更直,目光毫不畏惧地与朱元璋对峙,语气却依旧沉稳,带着几分辩解:“父皇,建文帝登基后削藩过急,周王、湘王等藩王或被废或**,朝野动荡不安。儿臣身为燕王,若不起兵,恐不止自身难保,大明江山也要落入奸人之手!儿臣起兵,实为稳定社稷!”

“放肆!”朱元璋怒喝一声,手猛地按在腰间的刀柄上,锦袍下的肌肉紧绷,似是随时要拔剑相向,“朕教你忠孝,你却起兵逼宫,这就是你说的稳定社稷?”

屋内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刘邦皱着眉看向这对父子,似是想起了自己当年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往事;赵匡胤则轻轻摇头,眼中带着几分了然——帝王家的权力之争,从来都是如此残酷。

就在这时,一阵环佩叮当之声从殿门口传来,打破了这紧张的氛围。女皇武则天身着紫色宫装,头戴金凤钗,钗上的明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她走得极慢,每一步都带着帝王的从容,目光扫过殿内众人:都没能让她眼中的神色有丝毫动摇。她径直走到宁晚身边,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位仙子,你将我们带到这儿不知是何目的,有话不妨直说。”

宁晚见众人已基本到齐,清了清嗓子,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个银色的大喇叭。这物件通体光滑,造型奇特,与在场众人熟悉的青铜器、玉器截然不同,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刘邦凑上前两步,伸手想摸又收回,疑惑地问:“仙子,此乃何物?为何这般光滑?”

宁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按下了喇叭的开关,清晰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暖阁,比平日里提高了数倍,却丝毫没有杂音:“诸位陛下,还请安静一下,容我说明今日召集大家的目的。”

原本嘈杂的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帝王的目光都集中在宁晚身上。刘彻还在惦记着长生之事,时不时瞥一眼投影仪;朱元璋虽仍怒视着朱棣,却也竖起耳朵听着;武则天则双手交叠放在腹前,神色平静地等待着。

宁晚看着眼前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缓缓开口:“想必诸位心中都有疑惑,这里并非仙界,而是一处由系统构建的跨越时空的特殊空间。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举办一场特殊的考试。”

“考试”唐太宗李世民往前一步,他身着素色龙袍,面容温和,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我等皆是一朝帝王,统御万民,处理朝政尚且繁忙,为何要参加考试?这考试又考些什么?”

他此刻的疑问也道出了不少帝王的心声。刘邦点头附和:“是啊仙子,朕从未听说过帝王还要考试的。”

宁晚耐心解释,声音通过喇叭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每项考试的内容不同,这次考的是历史,接下来的一天,我会用投影仪为大家进行快速培训。投影当中会随机播放除了你们几位存在的朝代之外,其他朝代的兴衰、重要事件和政策得失。我负责在旁解答大家的疑问,同时划重点,方便大家记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培训结束后,大家可以回到自己的时空复习,48小时后再回到这里参加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大家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话音刚落,刘备便上前一步,他双手抱拳,语气带着几分质疑:“仙子,我等身为帝王,日理万机,治理国家已是耗费心力。参加这考试对我等而言,究竟有何好处?若只是徒增负担,恐难让众人信服。”

他的话刚说完,朱元璋便立刻附和:“这话不错,俺统一天下后,每日处理奏折到深夜,只为让百姓安居乐业。若这考试无实际益处,俺为何要浪费时间?”

宁晚看着众人质疑的目光,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笃定:“诸位陛下放心,此次考试并非无的放矢。每次考试的前三名,都会获得系统提供的丰厚奖励,奖励包括但不限于万亩良种、革新技术、金银珠宝、国家地图、精密武器图纸,治疗药品等等。”

“万亩良种?”刘邦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他出身布衣,深知粮食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当年楚汉相争时,多少百姓因饥荒流离失所,若能得到高产的良种,大汉的粮仓定能充盈,百姓也能免受饥寒之苦。他往前凑了两步,急切地问:“仙子所言当真?那良种的种植方法可简单?能否在大汉的土地上种植?”

“精密武器图纸?”赵匡胤猛地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戎马一生,深知武器装备对军队的重要性,当年他靠兵变登基,深知强军才能安国。若是能有更先进的武器,大宋的禁军定能所向披靡,不再受辽、金的威胁。他沉声问道:“那图纸上的武器,威力如何?能否让士兵更容易掌握?”

朱元璋则更关注国家地图,他一统天下后,曾派人绘制全国疆域图,可因技术有限,许多偏远地区的地形都模糊不清,甚至有错误。若是能得到系统提供的精准地图,便能更好地掌控大明的每一寸土地,治理地方也能更加高效。他看向宁晚:“那地图是否能清晰标注山川、河流、关隘?边疆的地形是否也能详尽呈现?”

刘彻原本还在惦记着长生之事,听到“革新技术”时,也不由得心动起来。他在位期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大力推动冶铁、纺织等技术的发展,大汉的国力因此日益强盛。若是能得到更先进的技术,无论是冶铁还是农耕,都能更上一层楼,大汉的盛世定能延续更久。他收敛了急切,语气带着几分期待:“那革新技术包括哪些方面?能否用于大汉发展?”

李世民早已与李治相认,此时拍了拍身边李治的肩膀,眼中带着几分笑意。李治身着唐制圆领袍,面容温和,看到父亲时眼眶仍有些泛红,此刻听到奖励,也露出了期待的神色。李世民笑着说:“稚奴,看来我们父子二人得好好准备这场考试了。若能得到万亩良种,大唐的百姓便能少受饥苦,这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治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坚定:“儿臣听父皇的,定当认真学习,不负父皇期望,也为大唐百姓谋福祉。”

朱棣悄悄看了朱元璋一眼,心中暗忖:若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得到奖励,或许能让父皇看到自己的能力,也能让他明白,自己登基并非只为权力,更是为了大明的强盛。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目光投向宁晚:“仙子,这历史纪录片何时开始?”

宁晚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帝王们,心中暗暗感叹系统的策略果然奏效。她清了清嗓子,拿起手中的遥控器,对着投影仪说道:“好了,时间有限,我们现在就开始培训。大家请看向投影仪,历史纪录片马上就要开始了。”

说着,她按下遥控器的开关,投影仪的画面瞬间切换,原本的星河图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土地上赫然刻着两个黑色的大字:“清朝”

乱成一锅粥了我们趁热喝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考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