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人正要回到家中时,苏月隔着老远就看见她娘在大门口眺望着。
她也不知道母亲在门口站了多久,顿时心生愧疚。
两人从空中缓慢落下,不偏不倚落在苏母面前。苏母还望向远处,竟没发现她俩。
“娘,我在这儿呢,我回来了。”
苏母被熟悉的声音拉回,她转过头看着面前的苏月,瞬间泪眼婆娑,见她完好无损站在自己面前,眼眶发红。
良久,苏母才缓过神,拉着苏月转了好几圈,仔细检查她是否有伤,她哽咽道:“还好你没事,担心死我了。”
“我从早等到现在,生怕你出事,我想着你平时虽然调皮了些,但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苏母见女儿没有受伤,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她话音刚落,迈着大步跑向厨房,将火点燃,冲着门口大吼着:“肯定还没吃饭吧,你们虽然没事,但肯定也累着了,先坐着休息,待会儿吃饭。”
苏母说时迟那时快,将准备好的野菜洗净,待会儿水开准备倒进去煮。
赵远和苏月互相对视,苏月双手摊开,耸耸肩。
她走进厨房,见母亲一阵忙乱,她想让苏母养身休息,毕竟一早上绷着跟神经,她劝说道:“娘,你先休息吧,我俩不饿,实在不行,昨日还剩下几碗豆浆,我将剩下的豆腐炸一下,吃这个。”
她看着母亲准备水煮的野菜,忍不住摇摇头。
这不是人该吃的东西。
苏月边说边动手,她打开一旁的柜子,将豆浆取了出来,另外把冰水里放着的豆腐也端放在灶台。
她盯着昨日准备的食材,今天早上因为摆摊的车装满了,剩下这一些了。
虽说隔了这么长时间,但至少也比野菜好吃。
苏月将锅端起,把里面烧的水倒进大缸内,接着把锅烧干,取出柜子里剩下的油,倒了进去。
等到锅内油热起来,屋内也烟雾弥漫,苏月让苏母出去,担心她呛着,但苏母不肯出去,估计是一早上没见到她,现在想要呆在她身边,担心她不留神又不见了 。
苏月忍不住笑,看着苏母像个小孩子,也由着她去了。
她将一旁切好的豆腐一片一片下入锅里,豆腐自带水分,下锅那一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锅内的热油也四处飞溅。
苏月护着自己的脸,别过头去。
豆腐经过热油翻滚,豆制品的香味无处躲藏。
苏母看着苏月认真的模样,一时之间感慨万千,一直觉得她还是小孩子,瞬间变得懂事起来,知道宽慰父母的心,还会做吃的,也准备了摆摊,生意还很火爆。
她瞧着苏月,一瞬间不知道是苏月长大了,还是自己老了。
苏母的眼睛不知是被烟雾熏红了,还是内心感伤。
一旁的小灶台正在加热的豆浆,苏母身子骨不是特别好,之前郎中叮嘱过少入口冰凉的食物。
于是苏月贴心的将豆浆加热。
豆腐煎至金黄,她熟练掌着勺,将豆腐反面继续煎炸。
锅内的热气四溢,豆腐金灿灿的看着十分可口。
豆制品不能煎太久,口感会容易老,苏月掌握着时辰,恰到好处的将豆腐出锅。
滚烫可口的豆腐就如此简单的出锅了,苏月将刚才空闲时间准备好的小料放在灶台上,用锅内的热油泼了上去,小料发出吱吱声响。
蒜末、小葱、姜块等小料经过热油淋过,香味四处蔓延。
苏月动作很麻利,很快就将油炸豆腐做好,接着把食物端了出去。
赵远坐在外面的石凳上,顺着香味看过去,只见苏月一手端油炸豆腐,一手端豆浆,苏母则跟在后面,将大米粥端出来。
赵远见状连忙起身,快步走到苏月跟前,将她手中的两个大碗接了过来。
苏月见他还知道过来接东西,觉得还算有点眼力见。
食物传递过来的瞬间,香味也进了他的口鼻,顿时觉得心情都变好了。
他将油炸豆腐和豆浆整齐的摆在石桌上,接着苏母也把大米粥放在一旁。
苏母将三个空碗放在上面,把锅内小米粥盛好,依次递给赵远和苏月。
“谢谢,有劳了。”赵远十分有礼数的致谢。
苏月看了一眼赵远,刚在心里夸他有眼力见,得了白夸,她接过小碗,冲他说道:“你自己不会盛饭啊。”
“诶,月月,锅离我近,我正好一起盛了,你的不也是我盛的吗?”
赵远本想解释一二,看了他们母女一眼,觉得解释有些多余,只是点点头,嘴里说着:“好的,下次换我。”
苏母以为他是有些拘谨,想着他家里人都不在了,心里竟有些可怜起他来了,摆摆手说道:“你这孩子,不用跟大娘客气,月月刀子嘴豆腐心,你不要放在心上。”
赵远夹了一块面前淋过小料的油炸豆腐,他轻咬一口,豆腐表面炸至金黄,一口下去,味蕾全部打开,他眼睛瞬间发亮。
表面焦黄的豆腐有些许劲道,一口下去,里面的豆腐入口即化,配上淋过的小料,真乃人间美味。
赵远自知吃过在宫中吃过不少美食,但如此特别的食物,他实在是第一次见到。
“好吃吧,我和他爹都不知道她还有这手艺呢。”苏母像是炫耀在向别人炫耀自家孩子多优秀多厉害一般。
赵远认真的点头。
苏月将一旁的豆浆盛了一碗,说道:“哦对了,娘,我跟你说过事情,我要开铺子了。”
苏母一听,有些震惊。
她知道铺子是要租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一般人其实开铺子是要走关系的,上下打通,寻常老百姓是得不到什么好铺面的,除非你家世代在此有些好铺子一直传下来,那自然是别人羡慕不来的。
但是苏母深知,他们向来没有如此传承,另外自家更是没有银钱去付租金。
“月月,我知道你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开铺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哪来的资金,而且铺子是要官府同意,签字才能开的。”
苏月笑了笑,她知道母亲担忧,会有疑虑,耐心解释道:“今日我去衙门,也是咱们知县知道我会做菜,让我可以选一间铺子,不收我租金。”
“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的。”
苏母继续追问:“杨知县为何如此?”
苏月也觉得奇怪,她想不通当官人的想法,索性就不去想了,估计是知府以为她是他的救命恩人,顺水推舟做了这个人情,知县也不好推诿。
“杨知县估计看中我精湛的厨艺。”
苏母见她还有心情开玩笑,就觉得事情应该没有那么复杂了,她继续说道:“既然你下定决心要开铺子,当娘的肯定第一个支持你。”
赵远见她俩母子情深,竟有些羡慕,他生在围墙之中,好像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如此温情的一面。
“我待会儿要去选铺子,你们一起去吗?”苏月喝了一口手中的豆浆,看着对面的二人说道。
苏母思考一番,她本是很想去的,毕竟是孩子做的第一件大事,但要给孩子做坚强的后盾,也要有足够的银钱。
她还是准备在家里做些手工,正好也在家里等着苏父回家。
“月月,我就不去了,我对于铺面也不懂,我下午做点手工,正好在家里也给你准备饭菜,你到时候奔波回来肯定很累。”
苏月点点头。
赵远放下手中的碗筷,下午随影要和他汇报宫中事务,以及后面的安排,他没空去。
他也摇摇头,开口道:“我下午准备去苏大叔干的铁铺帮忙,就不去了。”
也好,苏月觉得自己一个人说不定还一身轻松。
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将最后一口豆浆喝完后,起身准备离开,说道:“那行,我下午去选铺子,娘,你在家好好的,不用担心我。”
苏母握着她的手,叮嘱道:“你注意安全,不要走小路,遇到危险就报官,知道吗?”
“好的娘,那我先走了。”
####
梨花街在镇清河的背后,这一条街可以算得上是临县最繁华的地段了。
虽然还有些空铺面,但大大小小的铺面也都有,来往的人也多,生意应该还是可以做得起来的。
她脚步很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梨花街。
整条街是统一装潢过,街道入口都是一层楼的小铺面,两边卖手工胭脂比较多。往里走品种就齐全了些,中间的有一些是三层小楼。
苏月观察了一下,里面做食物的甚少。
她四处打量,试图选出一个好的铺面,扫视中她寻到一个好位置。
有一个两层楼的铺面目前是空着的,她看了一眼,这个铺面左右也都是两层小楼,一边是唱戏的馆子,一楼看茶落座,二楼是包间。
另一边的铺子卖得更多的是些女人家的玩意儿,一楼是一些胭脂水粉,也有一些绫罗绸缎,二楼应该是大买家谈合作的地方。
对面确实有一家酒楼,但菜品很少,来吃的人却很多,看来这里的人对于食物的需求其实很大,但是食物还未开发。
她决定就选这间二楼的铺面。
门上贴着封条,正想要从门缝看一看里面的构造,不料对面酒楼的掌柜见她在这里转悠,生意人的嗅觉还是挺敏捷的。
酒楼掌柜风韵犹存,正值花信年华,见她头发盘起,想必是已嫁作人妇。
掌柜走到苏月身边,用手中的小扇子轻轻点了一下她,“姑娘,你是要在这里开店吗?”
声音不大,但苏月正认真打探里面的构造,还是被她吓了一跳。
她见对面女子身穿墨绿色长裙,衣襟处绣了一圈竹叶,看着淡雅别致,和她这张脸十分不搭。她整张脸浓妆艳抹,五官是好看的,整个人透露着艳丽侵略的味道。
苏月倒是十分坦诚,毕竟后面开了店,也都是邻里邻居,骗不了谁。
“是的。”
“姑娘看着年纪小,可能不太了解此地,你看中的铺子,之前是个凶宅,一直都很晦气,劝你不要在这里做生意,你看看我们,其实生意都不是很好。”
苏月开始其实有注意,这里的人流量还算可以,但是铺子稀稀拉拉,导致不集中,而且没有特色的东西,吸引不了人来。
苏月倒也不介意,“没事,生来病死人之常情,就算是意外,但也是一条生命,死者为大。”
女子听到她的回答,一脸震惊,以前她说这话后,来看铺子的人纷纷都摇头走远,不会去相中这铺子,她家酒楼的生意也不会收到影响,这一次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语出惊人。
苏月见她愣在原地,有些尴尬,补充道:“以后就是街坊邻居了,还希望姐姐多多指点。”
“诶,你真要租这铺子啊,这儿风水不好啊。”
掌柜见苏月未回答,又继续说道:“小姑娘,这家铺子每次开都撑不过一个月,来的掌柜都是亏着本走的,而且后面时运也越来越差,我见你年纪小,应该还未婚嫁吧,别影响你姻缘。”
苏月眼睛一亮,影响姻缘?
那感情好,这姻缘谁想要啊,嫁作人妇有什么好,自己挣钱养家,回到家还要照顾一个家,婆媳关系她想到都头疼,如果遇到一个不着调的丈夫,那简直是灾难。
她听到影响姻缘,本来还在犹豫,现在直接锁定它。
苏月笑着看着美女掌柜,“最好把我姻缘给我整没了,我一个人落得自在呢。”
掌柜见她风言风语,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假笑着点点头回到自己铺子。
苏月看着这铺子简直是越看越喜欢,位置好,寓意好,想不发财都难。
男人只会绊住她赚钱的步伐。
看来得快些找杨县令,把铺子的程序走完,早点定好她才安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