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了个班,学习如何当个人。
教材是路过情侣的对话,网上的《暖心语录100句》,还有便利店杂志里的《好伴侣必备特质》。我像个备考的疯子,在笔记本上机械地抄写:“要微笑倾听”、“要送热饮”、“要保持安全距离”。
此刻,我的“实习地点”是赵颖家楼下的长椅。膝盖上摊着笔记本,上面是刚写下的理论要点:“适时送上关怀”。
实践对象,是二十米外,刚从楼道里走出来扔垃圾的赵颖。
她穿着居家服,袖子卷到肘部,小臂上那几道已经泛紫的淤痕,在苍白的皮肤上刺眼得要命。我指尖的笔“咔哒”一声被捏断。
但笔记本上“克制”两个字,像冰冷的锁链拴住了我。
我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摸出刚买的、据说能“表达心意”的暖宝宝,僵硬地站起来,朝她走去。这是我“学习”后的成果——在她可能受凉时,送上温暖。
她看到我,眼神瞬间结冰,比扔掉的垃圾还要冷。
什么都没有说。
我举着暖宝宝的手僵在半空,像个小丑。“你的手……这个,暖暖……”我努力挤出练习过的、自以为温和的语调,听起来却干涩怪异。
她看都没看那东西,径直从我身边走过,肩膀狠狠撞开我。力道不大,却让我踉跄一步,手里的暖宝宝掉在地上,沾了灰。
“你没必要这样,陆婷。”她背对着我,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所有的“理论”,所有抄写的“温柔体贴”,在她这句话面前,瞬间碎成粉末,露出下面我原本狰狞的底色。
学习?模仿?
我这种从腐烂土壤里长出来的怪物,也配学着当个正常人去爱她?
在她转身上楼后,我弯腰,捡起那个脏了的暖宝宝,把它和那根断掉的笔一起,紧紧攥在手心。塑料外壳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
好啊。
既然学不会正常人的爱。
那就用我自己的方式。
那天之后,我的“实习”变了。
我不再需要笔记本。我的课堂是每一个她可能经过的角落。我的教材是她的一切——她几点出门,习惯走哪条路,会在哪个摊位买早餐。
我尾随她,不再是笨拙地想要“送上关怀”,而是像幽灵一样,丈量着她与我之间永恒的距离。我在她小区里“学习”,学习她窗口灯光明灭的规律,学习如何完美地融入阴影,让她即使回头,也发现不了我的存在。
温柔的伴侣需要保持安全距离?
好的。
我会保持。
保持一个,我一伸手,就能随时将她拖入深渊的,“安全”距离。
我的“犯罪”生涯,进入了更隐蔽的阶段。
学校里的日子,在我眼中只是她背景板的模糊切换。我能嗅到她身上那股被家庭训斥后尚未散尽的低气压,像一层看不见的灰,蒙在她原本就冷冽的轮廓上。我沉默地吞咽下这些关于她的痛苦,如同吞咽着维持生命的毒药。
直到假期来临。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她家楼下那片熟悉的阴影里“执勤”。她背着书包回来,步伐和往常并无不同。我看着她走进楼道,心里计算着她窗口灯光亮起的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扇窗始终漆黑。
一种莫名的焦躁开始在我心里滋生。出事了?
就在我几乎要违背自己定下的“安全距离”准则,想要潜入楼道查看时,她的身影重新出现了。
比上去时更快。
几乎是跌撞着出来的。
她站在楼道口,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僵直的背影。像一尊突然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的石像。手里攥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亖白。
我离得足够近,能看清她脸上那片空茫的、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弃的神情。比愤怒更冷,比悲伤更绝望。
她慢慢地、极其缓慢地蹲了下去,把脸埋进了膝盖里。单薄的肩膀在夜风里,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只有一下。
那一刻,我明白了。是她的“家”,那个我以为至少能给她片刻喘息的地方,从内部瓦解。
我的心口被一种剧烈的情绪攥紧,不是单纯的疼,而是混合着灼烧感的愤怒和……一种亵渎的、近乎狂喜的确认。
看吧,赵颖。我们是有相似之处的。
这个世界如此糟糕,它配不上你。
你的家人,他们不懂你的珍贵。
只有我。
只有我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完整地目睹了你的痛苦,分享了你的绝望。
这份苦难,将我们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我站在黑暗里,像守护一座圣坛的恶犬,陪伴着我的神明经历她的陨落。我无法上前,我的出现只会是另一种玷污。但我用我的全部感官,吞噬着她的无助,将这一刻她散发出的破碎气息,深深吸入肺腑。
这是独属于我的,关于她的收藏品。比那些废纸和发卡,更加珍贵。
不知过了多久,她拿出手机,似乎联系了谁,然后朝着公交站走去。
我没有立刻跟上。
我只是站在原地,感受着胸腔里那颗为她而跳动的心脏,正因这扭曲的“陪伴”而灼烧。
很好。
就这样吧,赵颖。
被所有人背叛,被所有人遗忘。
等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一直在这里。
我们的悲剧,天生就该同台演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