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日的惊涛骇浪终于平息,融合中心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陷入了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宁静。“星际萌芽班”内,那种令人窒息的、来自外界至高存在的压力已然消散,但某种更深层、更微妙的东西,却如同水底的暗流,开始在孩子们的心底涌动。
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小虫。她似乎从那次面对女皇的挣扎中,汲取了一种模糊的勇气。她不再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林晓身后,偶尔会尝试着自己去探索教室的角落——当然,是在林晓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她甚至开始对之前不屑一顾的、非食物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比如,她会蹲在玩具角,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戳弄那些发光的光纤水母,看着它们因触碰而变换色彩,发出细微的、悦耳的音符,那双大眼睛里闪烁着纯粹的好奇,而非食欲。
林晓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欣慰。她适时地给予鼓励:“小虫真棒,它们在和你玩游戏呢。”小虫抬起头,看向林晓,似乎理解了“游戏”这个词汇代表的愉悦含义,用力地点了点头,继续她的探索。这是一种从“生存本能”向“探索欲”和“游戏性”的悄然转变。
小方则完全沉浸在了他的新课题中。他体表的数据流不再仅仅是冰冷的逻辑推演,而是夹杂了大量关于“Theta-未知变量(情感)与系统效率关联性”的分析报告。他开始尝试量化“愉悦度”,并为各种事件打分。比如,【成功阻止虫族幼体吞噬非食物物品,逻辑愉悦度 3%】、【接收到林晓老师的微笑,逻辑愉悦度 5%】。他甚至试图建立一个模型,来预测哪些行为会引发林晓的“微笑”,从而主动去触发,以获取更高的“愉悦度”数据。这种行为,在硅基君主看来或许是本末倒置,但在林晓眼中,却是小方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努力理解和靠近“情感”这个世界。
而最让林晓牵挂的,依旧是那个窗边的身影。
小灭看起来与往常无异。他依旧沉默,依旧疏离,大部分时间凝视着窗外。但林晓敏锐地察觉到,他周身那种冰冷的、拒人千里的屏障,似乎变得更加厚重了。那不是针对她的排斥,更像是一种…内在的蜷缩。仿佛在与毁灭之主那场无声的对峙后,他将某些翻涌的东西,更深地埋藏了起来。
他没有再提及他的父亲,也没有对那句石破天惊的“她在这里”做任何解释。但林晓能感觉到,那句话,以及父亲那冰冷的“记住你的本质”的告诫,像两根无形的刺,扎在了他的心里。
这天午后,林晓没有安排任何集体活动,只是将一份新的、特意调制成更接近地球巧克力口感的能量布丁,轻轻放在了他旁边的矮几上。
“尝尝看,据说是一种…带着苦涩回味的甜。”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陪他站了一会儿,看着窗外同一片星空。
小灭没有动那份布丁,甚至没有看一眼。
但就在林晓准备离开,去指导小虫如何更轻柔地触碰那些易碎的光纤水母时,她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极轻、几乎被空气流动掩盖的声音:
“……为什么?”
林晓脚步一顿,心脏猛地一跳。她缓缓转过身。
小灭依旧没有看她,目光落在无尽的虚空深处,侧脸的线条在星光照耀下,显得有些脆弱的倔强。
“为什么…要在意?”他声音很低,带着一种真正的、属于孩童的困惑,与他毁灭神幼崽的身份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我的本质,就是归于虚无。创造、守护、情感……终将逝去,毫无意义。”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袒露他内心那片荒芜的、被“虚无”笼罩的领域。
林晓走回他身边,没有立刻回答。她看着他那双盛满了星辰与寂灭的眸子,认真思考了片刻。
“因为‘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她轻声说,仿佛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坦诚,“就像星星,它们终会熄灭,但它们存在时闪耀的光芒,照亮过黑暗,指引过迷途,甚至可能…孕育过生命。这难道没有意义吗?”
“守护也许无法永恒,但被守护那一刻的安心,是真实的。”
“情感也许终会模糊,但感受到快乐和温暖的那一刻,是真实的。”
“就像你现在会感到困惑,会问‘为什么’,这个过程,对你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有意义的。”
她指了指教室里正在发生的一切:“你看,小虫在学着感受‘好玩’,而不是仅仅‘能吃’;小方在努力理解‘开心’,而不是仅仅‘高效’。他们在改变,在成长,这个过程,就是他们正在创造的、属于自己的意义。”
“而你,”林晓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地落在他身上,“你也可以选择只凝视终点的虚无,但为什么不看看沿途的风景呢?比如…这份布丁的苦涩与甜。”
小灭沉默了,长长的睫毛垂了下来,遮住了眼底的情绪。他依旧没有碰那份布丁,但林晓看到,他搭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他没有接受,但也没有反驳。
这已是最好的开始。
林晓知道,融化一座冰山非一日之功。她留下了空间让他独自思考。
她转身走向小虫和小方,加入他们的“游戏”和“研究”中去。教室里回荡着小虫因发现新颜色而发出的细微惊叹,和小方数据流平稳运行的嗡嗡声。
而在窗边,那片永恒的星空下,某个小男孩的目光,第一次从虚无的尽头微微收回,落在了矮几上那份散发着奇异香气的、据说带着“苦涩回味”的布丁上。
他极轻地、几乎无法察觉地,动了一下指尖。
融合中心的观测室内,古树主任看着监控画面中,三个以各自方式尝试理解“意义”的幼崽,以及那个开始对“苦涩的甜”产生一丝好奇的小毁灭神,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
他对着通讯器,用一种充满期待的语气低语:
“第一阶段适应性观察结束。目标个体均表现出超出预期的‘变量适应性’与‘情感萌芽’。”
“建议:启动‘跨文明共鸣’预备计划。或许,是时候让他们接触一下,其他宇宙的‘同龄人’了……”
每个崽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成长啊!灭崽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了,林老师的回答好治愈!主任提到的“跨文明共鸣”和“其他宇宙同龄人”是什么?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吗?超级期待!宝贝们记得收藏追读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余波与新的萌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