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雾里的回声 > 第1章 完美闭环

第1章 完美闭环

陈默在监控死角卸下最后一块瓷砖时,手表指针正好指向凌晨三点十七分。

墙后是瑞士联合银行日内瓦分行的地下金库,恒温恒湿的空气中漂浮着纸币特有的油墨味。他指尖划过编号“739”的保险箱,密码锁的电子屏在黑暗中泛着冷光——这是他花三个月破解的目标,里面存放着跨国能源集团董事长顾明远的秘密账户密钥。

“还有四分钟。”耳机里传来林夏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沙沙声,“通风系统的冗余时间只够三分钟,动作快点。”

陈默没应声,指尖在密码锁上输入一串十六进制代码。这不是常规密码,而是他根据顾明远的私人日程表反推的密钥——顾明远有个癖好,用每次秘密会面的时间(精确到秒)作为加密基础,再乘以他的私人飞机尾号“871”。

“咔哒”轻响,保险箱门弹开一条缝。陈默迅速取出里面的芯片,换上一枚一模一样的伪造品。芯片封装技术是他托暗网的“钟表匠”定制的,连金属触点的氧化程度都与原件分毫不差。

撤离时,他在通风管道里留下了一根头发——属于顾明远的商业对手,一个因经济犯罪在逃的通缉犯。

三天后,瑞士警方接到匿名举报,称739号保险箱被人动过手脚。现场勘查结果“完美”指向那名通缉犯:通风管道的头发DNA吻合,监控录像拍到一个身形相似的人影(陈默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甚至在通缉犯的海外账户里,突然多了一笔与保险箱内失窃金额(陈默故意留下的“破绽”)吻合的匿名转账。

“证据链完整。”负责此案的警长在报告中写道,“目标逃往南美,请求国际协作抓捕。”

没人注意到,陈默早已将真正的密钥卖给了顾明远的另一个对手。交易在暗网完成,用的是混币服务,资金流经七个国家的十三家银行,最终汇入一家冰岛的空壳公司,再通过比特币拆分,转入他在列支敦士登的匿名账户——整个过程,连国际刑警组织的反洗钱系统都只捕捉到一串无意义的数字流。

顾明远发现密钥被替换时,陈默正在伦敦的一家私人画廊看展。他站在莫奈的《睡莲》前,手机收到一条加密信息:“顾已启动备用密钥,坐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第七保管库。”

发信人是林夏,他的搭档,也是顾明远身边最信任的私人助理。

陈默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备用密钥是他早就设计好的“饵”。半年前,他通过分析顾明远的邮件习惯,用AI生成了一封“系统升级提醒”,让顾将备用密钥的存放位置同步到了一个看似加密的云端服务器——那服务器,实则是陈默搭建的镜像站点。

纽约的行动比日内瓦更“简单”。联邦储备银行的安保系统依赖生物识别,陈默却注意到一个漏洞:每周三凌晨五点,清洁工会用专用门禁卡进入保管库区,而门禁系统的时间校准服务器,与华尔街某家券商的授时系统存在3秒误差。

他需要做的,只是在那3秒内,用伪造的门禁卡(林夏提供的模板)刷开第一道门,同时干扰监控的帧同步信号——让画面停留在“空无一人”的瞬间,等他进入后再恢复正常。

当他从第七保管库取出那枚嵌在铂金徽章里的备用密钥时,墙上的电子钟显示5:00:02。距离下一次时间校准,还有整整七天。

这次,他没留任何“线索”。

顾明远发现两枚密钥都失效时,已经是一周后。他紧急启动最高级别的资金冻结程序,却发现所有账户早已被清空——不是被转走,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期权交易,将资金转化成了无法追踪的离岸信托,受益人栏里填着一串随机字符。

警方介入调查时,所有证据都指向内部监守自盗。林夏“意外”丢失了存有服务器访问记录的U盘,顾明远的私人律师突然“心脏病发”去世,而那名南美通缉犯,在被捕后“畏罪自杀”,死前留下的忏悔视频里,细节详实得像是亲眼所见。

陈默坐在苏黎世湖畔的咖啡馆里,看着手机屏幕上弹出的新闻——顾明远因涉嫌洗钱被国际刑警组织调查,能源集团股价暴跌。他将最后一口咖啡喝完,起身离开。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夏发来的:“收尾了。”

他回了个“OK”的表情,随手将手机扔进了湖里。那手机是一次性的,机身材质会在72小时内降解成无害物质。

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湖面,像一个完美的闭环。陈默知道,没人会找到他。从日内瓦到纽约,从伪造线索到嫁祸他人,每一步都精确到秒,每一个“意外”都在概率计算之内。

就像他常说的:“最高明的犯罪,不是制造证据,而是让别人相信,他们找到的就是真相。”

他走进地铁站,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下一个目标的资料,已经躺在他新换的手机里——那是一个加密文件,解锁密码是他自己的瞳孔倒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