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武陵星光 > 第9章 铁骨柔情

第9章 铁骨柔情

施星灿是一名原则性极强的老党员,对自己要求极严,对同事、家人、朋友却很好,他的心中永远装着别人。他就像一盏明灯,在自己的原则之路上坚定前行,同时用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周围人的道路。

在文斗工作期间,每年冬天区里开会,施星灿总是坐在离火塘最元的地方,把能烤着火的好位置让给别人。那火塘中的火焰跳动着,散发出温暖的光芒,而施星灿却总是默默地选择了最远最冷的角落。别人要他坐近一点,他说自己是军人出身,锻炼出来了,不怕冷。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他的脸庞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刚毅,仿佛岁月的风霜都无法侵蚀他那颗坚定的心。

1980年,组织上考虑施星灿的年龄和身体原因,将他调到利川县财税局任工会主席。虽然工作岗位换了,但是他爱岗敬业的本色没有任何改变。他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无论身处何地,都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除了工作没得说的以外,施星灿关爱职工、乐于助人的精神,也早已在利川国税系统传为美谈。

1981年夏天,有十几位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利川籍年轻军人,转业回乡被安排到利川县财税局工作。夏日的阳光炽热而浓烈,仿佛象征着这些年轻人心中尚未消散的战火激情。由于地方工作不像部队工作那样紧张忙碌,无事可做时,他们便经常邀约一些昔日的同学朋友,甚至三教九流,到餐馆里喝酒扯白,有时还趁着酒兴互相扯皮闹事,大打出手。施星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担心这些年轻人时间久了会不务正业,走上歪门邪路,成为社会的渣滓。他的眉头紧锁,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仿佛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可能陷入的困境。

一天下午,施星灿忽然抱出两个篮球对十几位年轻人说:“你们年轻人爱蹦蹦跳跳,我们决定成立一支财税篮球队,欢迎你们参加。”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仿佛在为这些年轻人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哪知施星灿这一提议,得到了这群年轻职工的双手赞同。他们其中多数都爱好体育,有几位还是部队的篮球骨干队员,都十分愿意展示自己的体育“本领”。那一瞬间,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找到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练球的时候,施星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单位食堂,看伙食安排得怎么样;他仔细地查看每一道菜,询问厨师食材的新鲜程度和烹饪的方法,确保为球员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第二件事就是把茶水泡好,放在球场边;那一杯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蕴含着他对球员们的关心和照顾。第三件事就是为每一位球员打来一盆清亮亮的水,再放上一条白漂漂的毛巾。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就悄悄地走了,甚至连单位的饭都不吃。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孤独而又坚定,他的付出却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篮球队的成立,丰富了单位职工特别是单身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从那以后,县国税局那十几位“参战军人”整天除了工作之外,就是扑在打篮球上,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几年在利川市直单位和恩施州税务系统举办的职工篮球赛中,为利川县财税局捧得奖杯。赛场上,球员们奔跑、跳跃、投篮,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激情。看着单位职工在业余时间玩得尽兴,生活得开心有意义,作为工会主席的施星灿,一颗曾经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他脸上也不时充满了幸福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又灿烂。

2003年 10月 3日早上,利川市国税局职工谭人帼因车祸住进了市人民医院。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谭人帼的遭遇而感到悲伤。他被伤痛折磨得有些受不了,几乎对生活失去信心。当时,他已经离开工会主席岗位的施星灿知道情况后,多次与妻子周秀兰前去看望他。

有一次,医院突然停了电,已经 70多岁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施星灿在老伴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硬是从一楼歪歪斜斜地爬到了十六楼。楼道里昏暗而寂静,只有他们沉重的呼吸声和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努力,每一步都承载着对同事的关心和牵挂。当施星灿出现在谭人帼病床前的时候,他那套洗得发白的老军装早已经湿透了,蜡黄的脸庞疲惫到了极点。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关切。施星灿用手紧紧地压着自己的胸口,张着的嘴巴几乎连气息都没有了,还是护士跑过来把他扶到了椅子上。

刚到床边,他用一双擅抖的手拉住谭人帼,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你遭遇了车祸,我听说后心里也替你难受,你可一定要挺住,要振作起来,好好养伤,人活在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现在医疗条件好,切莫有半点其它想法。”他的声音虚弱而沙哑,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鼓励。谭人帼住院治疗期间,施星灿老俩口前后三次去探视他,问寒问暖,送这送那。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怀,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施星灿还安慰勉励谭人帼道:“你还年轻,工作又不错,你上有老下有小,对生活一定要有信心,今后利川的国税事业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干部去大显身手。”

谭人帼听完后,激动万分,当时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出来。他的泪水是感动,是感激,是对施星灿的敬意。服侍他的爱人杜春莲看到施星灿上气不接下气,身体虚弱,生怕有个三长两短,也突然“汪汪”地大哭起来,同一病房前来看他的 10多位朋友见此情景,也都忍不住掉下了激动的泪水。那泪水是感动的汇聚,是温暖的传递,是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的闪耀。

望着老人佝偻的背影,谭人帼躺在病床上热泪盈眶地说:“施叔叔,我一定记住您的话,不辜负您的嘱托,伤好后,立即回到岗位好好工作!”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施星灿做出最庄严的承诺。

1987年,施星灿从他战斗了 50年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那一天,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却照不亮他眼中的不舍和留恋。虽然他人离休了,但他的思想没有离休,作风没有离休。关于他的故事和事迹也还远远没有结束,许多精彩无比的片断随着他年岁的逐渐增高正在悄然地上演。虽然人不在工作岗位上,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关注利川国税事业的发展,他总是习惯性地把每一年利川的财税收入都记录在一张张小卡片上,从 1966年到 2011年,从未间断过。那一张张卡片,是他心血的结晶,是他对这份事业深深的热爱和执着的见证。

不仅如此,向纳税人宣传解释税收政策也时刻萦绕在他的心中。在他家门前,有许多的超市、药房和水果店,他只要到店里面去,总是要问上几句,生意怎么样,一个月向国家交了多少税呀,你们发财了可不要忘记国家呀。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关怀。有时还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参加市国税局组织的税法宣传活动,做一些发发资料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却充满了力量。遇到国税干部,他总是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他们交流思想,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施星灿居住那一带的店员们大多都认识他,都亲切地称他为“施老爷爷”。一家超市的覃姓老板逢人就说:“施老就像一根蜡烛,他不燃烧到最后是永远不会熄灭的!”

施星灿还很关心国税队伍建设。离休 24年来,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党的组织生活会。在会上,他不仅讲理想信念,讲队伍建设,还讲科学的工作方法。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施星灿说:“只要工作做得细,没有过不去的河。”他的话语如同明灯,为大家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2003年,利川市国税局按照有关精神要清退 40多名临时工。这些人中有的已经在税务部门工作了 20多年。一时间,在系统内引起了一些非议,有的同志甚至言辞非常激烈。施星灿同志听到议论后,主动找到单位分管人事的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同志在我们税务系统工作了这么多年,为税收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你们在辞退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按《劳动法》保障他们这批人的权益。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和责任感,让人感受到他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爱护。

利川市国税局党组再次研读了省、州国税局的文件精神,并几次到地方劳动部门咨询政策,最后本着以人为本、稳定为重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充分考虑临时工利益的清退方案,并组织专班逐一对辞退对象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结果 40多名临时工在规定时间内清退完毕,没有一人上访,得到了省、州国税局的充分肯定。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施星灿的关心和建议,他的智慧和经验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军人”这两个字眼,在施星灿的眼中被看得很神圣,利川财税系统一批批转业军人在他的影响下,也同样把这两个字看得比泰山还重。2003年,组织上把转业军人王利中从利川调到建始去工作,作为土生土长在利川的王利中,其爷爷、父母亲和兄弟姊妹都工作生活在利川,王利中又是长子,突然离开家人到其他县市工作,感情上着实有些接受不了。他的心中充满了纠结和不舍,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束缚着。虽然组织的安排他不敢违背,可思想上却总是有些疙瘩。一次,他从建始回利川,路过施星灿的家门口,恰巧碰到他正边吃馒头边阅读一本税务杂志。王利中便迎上去和他打招呼,言语中流露出一些情绪。施星灿听后就对他说:“你的父母亲我很了解,我们这一代人不会怪罪你们的,千万不要把思想包袱带到工作中去,一定要安心工作。”他的目光坚定而慈祥,仿佛能看穿王利中的内心,给予他最需要的鼓励和支持。没几年,王利中又被调到恩施市经济开发区工作,每走一处,他都没有忘记过施星灿对自已说的那些话,一直伴随鞭策他扎实工作,后来还在外地单位安下了家。那些话语如同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让他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不断成长。

冉飞,乃是利川市国税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他曾经当过兵,也算干部子弟出身,性格直爽,说话做事往往凭借着一时的情感冲动,正因如此,还曾与纳税人发生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施星灿对冉飞的这些情况早有耳闻。有一次,在利川市国税局家属院门口,施星灿碰巧遇见了冉飞。他亲切地拉着冉飞的手,像是老友重逢一般,天南海北地拉起了家常。

“冉飞啊!你瞧瞧,你都是中年半纪的人了,咱们可都是当过兵的人呐!做任何事情,都得把前因后果想个清楚明白,可别动不动就跟别人闹得不可开交,又是喊又是叫,甚至还动手动脚的!”施星灿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诚恳与期待。

冉飞听着施星灿的话语,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那熟悉的部队生活的共同话题,那真挚而深沉的关怀,让他感到既亲切又羞愧。施星灿的一番肺腑之言,如同春风化雨,渐渐滋润了冉飞那颗曾经冲动的心。终于,他们在这次深入的交谈中产生了共鸣,冉飞的内心深处仿佛被点亮了一盏明灯。

2004年,冉飞遵照组织的安排,从繁华的县城来到了施星灿当年工作过的文斗乡,负责日常的税收管理工作。在这里,他亲身感受到了施星灿 45年前在此工作时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那些关于施星灿当年的事迹,至今仍在文斗的街头巷尾被人们传颂着,成为了一段段美谈。

在文斗的日子里,冉飞耳濡目染,亲身感受到了施星灿当年那种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工作精神。曾经的那匹“烈马”,在施星灿精神的感召下,慢慢地转变成为一匹“良驹”。他收起了曾经的冲动和鲁莽,以更加沉稳和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连续七年,冉飞都超额完成了税收任务,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终被任命为文斗国税工作站的站长。

原利川市财政局副局长邓会清,回忆起自己 23岁那年,依然充满了感慨。那时,正是时任大塘公社财金所所长的施星灿将他招进所里工作的。在邓会清的记忆中,施星灿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但他却从不轻易发脾气。对待同事和朋友,施星灿总是怀着一颗热心肠,真诚而友善。

施星灿说话时带着独特的口音,不太容易听懂,但他总是轻声细语,慢慢地讲话讲理。在大塘的那几年时间里,邓会清从未见过这位令人尊敬的老革命发过一次脾气。哪怕是面对再棘手的问题和困难,施星灿也总是保持着那份沉稳和冷静,以平和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在女儿施丽蓉的记忆深处,父亲施星灿一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汉子,仿佛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将他打倒,从来没有在她面前流过一滴眼泪。然而,在她妈妈周秀兰去世的那一天,施星灿却哭了两次。

那是 2007年 6月 21日,周秀兰先他一步被病魔无情地带走了。从恩施殡仪馆火化回来,施丽蓉抱着母亲的骨灰盒回到利川家里时,已是深夜。那时,从施星灿的面上看不出明显的伤痛,他只是呆呆地坐着,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经随着妻子的离去而飘走。

与妻子风雨兼程、同舟共济 45年来的一幕幕情景,如同一部老旧的电影,在 79岁高龄的施星灿老人眼前缓缓放映。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甜蜜时光,那些相互扶持走过的艰难岁月,此刻都化作了无尽的思念和悲痛,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施星灿与周秀兰的爱情,用“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来形容,可谓是恰如其分。二人于 1962年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从那一刻起,他们便一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

周秀兰,是一位贤惠识大体的女子,她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施星灿,是一个顾家有担当的男人,他用自己的努力为家庭遮风挡雨。两人结婚 45年来,从未发生过争吵,始终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在亲戚朋友的眼中,他们二人是恩爱的典范。周秀兰从北方坚定地跟随施星灿南下支援山区建设,陪伴并照顾施星灿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她毫无怨言,默默地付出,甘当施星灿的坚强后盾。周秀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施星灿毫无保留、真挚深沉的爱。

同样,施星灿也感恩于妻子周秀兰一直以来无私的陪伴和跟随。他对周秀兰更是百般呵护和疼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展现着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记得南下的那年,刚刚抵达利川文斗的当天,由于连日赶路,舟车劳顿,夫妻二人都已疲惫不堪。傍晚,和文斗财税所的同事们吃完晚饭后,夫妻俩带着行李到了所里分配的宿舍。

那是一间 20多平方米的房间,家具陈设非常简陋,里面仅有一张木质结构的床、一个凳子、一张桌子、一个陈旧的衣柜。或许是许久没人住了,里面到处都是灰尘,墙角乱七八糟地结着蛛网。看到眼前的景象,再看看疲惫的妻子,施星灿满是心疼地对周秀兰说:“秀兰啊,累了吧?你先站这儿等等,我简单地收拾一下床,今天我们就先住一晚上,明天再来打扫房间,让你跟着跑这么远,辛苦你了。”周秀兰听了,温柔地说道:“好啊,你收拾床,我去打点水洗漱,明天我来收拾房间,反正你明天上班,而我时间多的是。”说完,两人便开始各自忙活起来。

不一会儿,施星灿就铺好了床。而周秀兰也把水盛回来了。洗漱完毕,两人便吹熄油灯睡觉。很快,疲倦的周秀兰便进入了梦乡。此时的施星灿却睁开了眼睛,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他想,妻子这么远跟着自己来,一路颠簸,明天还不一定能恢复体力。如果明天又劳累一天,女人的身体怎么吃得消?还是自己来做吧,晚上收拾好,也能让妻子明天可以多休息一下。自己反正是当兵出身,少睡几个钟头没啥。想到这里,施星灿马上开始行动。

他试探了几下,见妻子已经睡得很沉了,施星灿开始慢慢地穿上衣服,然后蹑手蹑脚地起床,点燃煤油灯,小心翼翼地出门找来扫帚,在昏暗的灯光中开始打扫房间里的卫生。为减少飞起来的灰尘,他还特意向地上轻轻地洒了不少水。

扫完地,他又开始清理墙角的蛛网。清理完蛛网,他又用抹布仔细地擦衣柜、桌子、凳子上的灰尘。灰尘擦完后,施星灿打开行李包裹,取出所带的行李,一点一点地布置起来。

当施星灿收拾完一切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两点。他挽起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再看看熟睡的妻子周秀兰,开心地笑了,像个孩子似的悄悄笑着和衣躺了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周秀兰惊讶的声音吵醒了施星灿:“星灿,星灿,快醒醒,快起来看啊。”妻子一边喊一边推还没睡醒的施星灿。当施星灿从蒙眬中醒来时,周秀兰兴奋地说:“我们昨天是不是没锁门啊?会不会是所里的同志们昨天晚上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来帮我们打扫卫生的呀?”

施星灿听完也装着一副惊讶的表情:“哇!谁收拾的房间啊,不会是你昨天晚上梦游的时候不小心打扫的吧?哈哈,梦游的时候都不忘做家务,嗯嗯,秀兰是位好同志,是个好媳妇,我今天给你记三等功一次。再接再厉!”他一边说一边坐了起来。

周秀兰在他坐起来的时候注意到施星灿没脱衣服并且袖子还挽着,加上他又说得这么俏皮,多多少少猜到了几分。嗔怒道:“施星灿同志,态度端正点,老实说,是不是你昨天晚上干的?”施星灿微笑着默认了,周秀兰又一本正经地说道:“施星灿同志,我要对你提出严厉的批评,收拾房间是我的任务,你凭什么抢着做了?打扫也就打扫吧,你居然还打扫得这么干净!你让我怎么办嘛?”原先还假装正经的表情,一边说着一边变成了笑容,施星灿一把搂过周秀兰,对她温柔地说:“秀兰啊,让你跟着我南下这么远,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我把卫生工作做了,你今天就可以好好地休息一天嘛!”周秀兰推开施星灿正准备说什么,又听施星灿说道:“周秀兰同志听令!我命令你今天好好休整,接下来还有更多艰苦的战斗等着你。”周秀兰听罢也煞有介事地敬了个军礼,洪亮地答道:“是!”二人四目相对,笑成一团,忽然听到窗外走廊上传来脚步声,二人连忙用手捂住嘴。

夫妻二人都非常喜欢黄梅戏《天仙配》的一段唱词:“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不正是形容施星灿和周秀兰的这种恩爱吗?

其实来到文斗第一天发生的事情仅仅是他们两人平时相处的一个小片段,二人一直夫唱妇随,恩爱有加。施星灿不古板,甚至可以说有些浪漫,总是在不经意间为周秀兰制造一些小惊喜。周秀兰持家有方,温柔贤惠,时刻精心照料着这个只有 20多平方米却充满温暖的家。在二人共同的维护下,结婚 45年,从未争吵红脸,而这些也让他们成为利川国税系统一对幸福的伉俪,受人尊敬,让人羡慕。

虽然没有高官厚禄,但是这个家庭一直充满了幸福的气氛,直到 2007年 6月 21日。那时,周秀兰已经是快 80岁的老人了。这一年 5月下旬,年迈的她因病入院,入院后一直接受治疗,病情却急转直下。

6月 21日清晨,施星灿起床后感觉心慌神乱,坐立不安。打电话让女儿把自己接到老伴的病房。病床前,颤颤兢兢的施星灿看着周秀兰瘦小的身躯躺在病床上,看着病床旁边那些红灯闪烁的仪器,他感到了一股难以名状的悲伤。或许是留恋和害怕吧,害怕与自己风风雨雨一路相携走来的妻子突然撒手人寰;或许是内疚,妻子一生总是在为自己毫无保留地付出、没有怨言地作出牺牲、坚定不移地一生相随,而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让妻子安安静静地享享清福呢。

施星灿没有说话,只是坐在病床上,拉着周秀兰的手,默默看着她,不说一句话。周秀兰似乎也有感应,缓缓地睁开眼睛,同样安静凝视,不言不语,二人紧握着双手,安详平静。

不久,与施星灿相伴走过 45年的周秀兰老人缓缓阖上了双眼。仪器声呜咽着,向这位逝去的老人致敬,施丽蓉和在场的其他人放声痛哭,施星灿松开周秀兰的手,安慰大家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人已经走了,我们还要生活。”说完便步履蹒跚地走了。

遗体从恩施殡仪馆火化回来已是深夜。施星灿呆呆地看着骨灰盒,过了一会儿,走出房间,很久没进来,施丽蓉出去找父亲,却看见父亲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成了泪人!

周秀兰当年跟着施星灿,义无反顾地来到利川,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累,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施丽蓉知道,此刻,在爸爸心中其实有着深深的愧疚,对妈妈的离去饱含着深深的牵念!

此后的一个月,施丽蓉因为多种原因,家庭破裂了,又一个人回到父亲那里。夜晚,在冷清的客厅里,父亲和女儿孤独相伴,四目相对。看着自已心爱的女儿在失去母亲不久,又遇到这样的人生挫折,施星灿心痛不已,老泪禁不住缓缓而出,他靠在女儿的身边坐下,扶着女儿的肩膀,揽女儿入他的怀中,对女儿说:“孩子,不要灰心,爸爸永远和你在一起!”

在父亲的泪光中,在父亲温暖而熟悉的胸膛里,施丽蓉深深感受到父亲的铁骨柔情,也找到了重新振作自已的无穷力量!

施星灿非常疼爱女儿,施丽蓉也非常听话。“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的话常常在施丽蓉耳边回荡。施星灿身上的精神、品质是属于党、属于全社会的,是属于时代的。施星灿不仅是施丽蓉的自豪和骄傲,也是这个时代的自豪和骄傲。

施星灿的一生,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高官厚禄的荣耀,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爱,书写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篇章。他的故事,如同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虽然不那么耀眼夺目,却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永恒的温暖和光明。

在利川这片土地上,施星灿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他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他的爱情故事,他的父女情深,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原则的坚守,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去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唐辟珠记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我的特种岁月

景明春

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